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赫伯特·齐佩尔的一生像一座桥梁连结着三个世纪:自19世纪哈布斯堡帝国的天下至20世纪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恐怖,直到中国已初露端倪的21世纪,走过了他那非同寻常的人生旅程。齐佩尔,一位作曲家、指挥家、集中营的幸存者和教育家,即保持了一种与其经历截然不同的精神,一种胸怀希冀去获取成功的精神。这是一个以人的意志和精神取得胜利的故事,因此它既给人以鼓舞也给人以教益。
赫伯特·齐佩尔,1904年4月24日生于奥地利维也纳,1997年4月21日在加利福尼亚州的圣莫妮卡逝世。世界著名作曲家、指挥家和艺术活动家。20世纪30年代末,他被关在纳粹的达豪集中营,用偷来的材料做了粗糙的乐器,建立了一支秘密的管弦乐队,每个星期天下午都为其他狱友表演。他为朋友词作者朱拉·索耶弗(后来索耶弗得病26岁死于狱中,被齐佩尔亲手埋葬)谱了曲,共同创作了这首《达豪之歌》,狱友们都学会了。1...
(展开全部)
赫伯特·齐佩尔,1904年4月24日生于奥地利维也纳,1997年4月21日在加利福尼亚州的圣莫妮卡逝世。世界著名作曲家、指挥家和艺术活动家。20世纪30年代末,他被关在纳粹的达豪集中营,用偷来的材料做了粗糙的乐器,建立了一支秘密的管弦乐队,每个星期天下午都为其他狱友表演。他为朋友词作者朱拉·索耶弗(后来索耶弗得病26岁死于狱中,被齐佩尔亲手埋葬)谱了曲,共同创作了这首《达豪之歌》,狱友们都学会了。1939年被释放后,他接受来自菲律宾的邀请,到马尼拉交响乐团担任指挥。他在被日本占领的菲律宾,又被日本人关押了四个月,出狱后秘密为同盟国工作,用收音机传递信息。战后,他于1946年回到美国,在布鲁克林交响乐队担任指挥,并传播音乐教育。
这本书是看了曹立群的介绍才找来看的。此外再没有见到其他人对它的任何评价。
> 5人读过
> 33人想读
订阅关于达豪的歌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又见炊烟 2014-02-05 15:59:50
这本书是看了曹立群的介绍才找来看的。此外再没有见到其他人对它的任何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