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吉林人民出版社
副标题: 罗马俱乐部关于人类困境的研究报告
译者: 李宝恒
出版年: 1997-12-1
页数: 166
定价: 11.80
装帧: 简裝本
丛书: 绿色经典文库
ISBN: 9787206028069
作者简介 · · · · · ·
德内拉•梅多斯
(Donella Meadows)
系统思考大师之一,也是 “学习型组织之父”、《第五项修炼》作者彼得•圣吉的老师。
著有畅销书《增长的极限》、系统思考入门读物《系统之美》。1996年创立了可持续性发展协会。
2001年辞世,生前是达特茅斯学院副教授、系统分析师。
乔根•兰德斯
(Jorgen Randers)
挪威管理学院名誉院长。
丹尼斯•梅多斯
(Dennis Meadows)
新罕布什尔大学系统管理学教授、社会科学与政策研究所的所长。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要澄清的第一个误解是:《增长的极限》是不是对未来的预测?或者说,《增长的极限》是不是预言人类社会必然走向“崩溃”?的确,在多个模拟场景中,如果人类社会照目前的形式发展下去,如果国际社会做出反应或采取行动过于迟缓,“崩溃”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作者也模拟了避免崩溃发生的情形,前提是国际社会及时采取行动、对增长加以约束并有足够快的技术进步速度。因此,《增长的极限》一书的主要工作是“模拟人类社会的各种未来可能,而不是预测或预言地球和世界的某种必然结局。作者也多次强调,他们从模型中计算出的各种“精确”数据是没有多大意义的,但这些数据反映出的发展趋势却是我们理解和展望未来发展必须关注的。 要澄清的第二个误解是,增长的极限是不是仅仅基于一些资源趋于枯竭的现实可能?这是批评者对极限是否存在质疑最多的地方,而那些相信技术力量将使极限不复存在的乐观派观点也正是基于这种误解。……但是由于更多的资本将不得不转向满足维系人类生存的最基本需求,工业的增长将不可避免地出现下降,进而形成负反馈循环,导致人类经济增长趋于停滞。这是书中所模拟的崩溃发生的最主要路径。 第三个误解是,作者是否在鼓吹“零增长”?零增长是人们对于《增长的极限》一书之结论和主张最简单的也是最普遍的解读,也是颇受人们诟病之处。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看来,这种主张无异于在扼杀发展中国家追求经济发展的努力,甚至被视为把发展中国家锁定在贫困状态的国际阴谋。事实上,作者的确提出要放慢经济增长的步伐以减缓向极限逼近的速度,但这种主张更主要的是针对那种增长高于一切、增长是解决一切问题的钥匙的观点,也是对人类在贪婪地无限追求财富增长的同时贫富差距却日益扩大这一现实的反思。在作者看来,如果能更加公平地分配财富,如果能让全人类共享增长的成果,那么人类社会根本不需要这么高的增长就可以维持一种合意的物质生活水平。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6页 -
我们的第四种工具是我们的“世界观”,它是信念、态度和价值具有内在一致性的一个组合,是一种范例,是观察现实的一种基础性方法。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世界观,它影响一个人从哪个角度看问题以及看到什么。它的作用就像一个过滤器,接纳与自己对这个世界的性质的看法(往往是下意识的)相一致的信息,而排斥那些挑战或不能证实自己的看法的信息。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1章 过冲 / / 1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喜欢读"增长的极限"的人也喜欢 · · · · · ·
增长的极限的话题 · · · · · · ( 全部 条 )



增长的极限的书评 · · · · · · ( 全部 33 条 )


增长的极限,屌丝的警钟

增长存在极限,模拟未来可能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增长可能存在极限这一观念对于许多人来说是无法想象的。极限在政治上是隐晦的,在经济上是不可想象的。文化上夜趋于否认极限存在的可能性,其方式是通过深信技术的力量、自由市场的运作和经济的增长来作为所有问题的解决方案,即使是那些由增长导致的问题。 作者把重点放在“... (展开)


反思2008年的第一场雪

Book Review For "LIMITS TO GROWTH: 30-YEAR UPDATE"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Reviewer: Yicong Yang Authors of the book: Donella Meadow, Jorgen Randers, Dennis Meadows Publisher: Chelsea Green Publishing Company Publication date: May, 2004 At the very beginning, I would like to comment on this book with one sentence - "It's a ga... (展开)> 更多书评 33篇
读书笔记 · · · · · ·
我来写笔记-
滋滋 (孤独的海怪)
小到人体大到星体,导致过冲的原因大致相同,主要原因有三个。第一,是因为有增长、加速或快速的变化。第二,是因为有某种形式的界限或阻碍,超出这种界限或阻碍,运动中的系统就会变得不安全。第三,是因为在感知或反应上存在滞后或失误,无法努力将系统控制在其界限之内。{充要条件}2013-01-19 16:11:15 1人喜欢
-
滋滋 (孤独的海怪)
我们大多数关于可能会产生崩溃的重要论断也不是对world3所产生的曲线的盲从。这些论断仅是从对地球系统的三个明显的、持久的和普遍的特征所产生的动态行为模式的理解中得出来,这三个特征是:不断被侵蚀的极限、对增长的不懈追求以及逼近极限时人类社会反应的滞后。 ...... 我们的确使"增长的极限"一词被广泛使用,然而这一词汇却经常被错误理解并以一种过分简化的方式被使用。许多批评者认为我们对增长的极限的关注来自于认...2013-01-19 12:41:18
我们大多数关于可能会产生崩溃的重要论断也不是对world3所产生的曲线的盲从。这些论断仅是从对地球系统的三个明显的、持久的和普遍的特征所产生的动态行为模式的理解中得出来,这三个特征是:不断被侵蚀的极限、对增长的不懈追求以及逼近极限时人类社会反应的滞后。 ...... 我们的确使"增长的极限"一词被广泛使用,然而这一词汇却经常被错误理解并以一种过分简化的方式被使用。许多批评者认为我们对增长的极限的关注来自于认为矿物资源或其他一些资源将很快被耗尽的观念。事实上,我们的理解要更精细一些,我们担心的是,目前的政策将因为不能有效地应对和处理生态极限而导致全球性的过冲和崩溃。
回应 2013-01-19 12:41:18 -
滋滋 (孤独的海怪)
地球面临的挑战可以简单概括为:要达到可持续发展,人类必须提高这个世界上穷人的消费水平,同时减少人类总的生态足迹。 ...... 2000年世界人口的数字(从1972年的39亿增加到大约60亿)跟我们1972年从world3模型标准运行中预测到的数字完全一样。并且,模拟给出的全球粮食产量的增长情况(谷物从1972年的每年18亿吨增加到2000年的30亿吨)也与历史数据相当吻合。2013-01-19 11:44:08
-
滋滋 (孤独的海怪)
小到人体大到星体,导致过冲的原因大致相同,主要原因有三个。第一,是因为有增长、加速或快速的变化。第二,是因为有某种形式的界限或阻碍,超出这种界限或阻碍,运动中的系统就会变得不安全。第三,是因为在感知或反应上存在滞后或失误,无法努力将系统控制在其界限之内。{充要条件}2013-01-19 16:11:15 1人喜欢
-
滋滋 (孤独的海怪)
我们大多数关于可能会产生崩溃的重要论断也不是对world3所产生的曲线的盲从。这些论断仅是从对地球系统的三个明显的、持久的和普遍的特征所产生的动态行为模式的理解中得出来,这三个特征是:不断被侵蚀的极限、对增长的不懈追求以及逼近极限时人类社会反应的滞后。 ...... 我们的确使"增长的极限"一词被广泛使用,然而这一词汇却经常被错误理解并以一种过分简化的方式被使用。许多批评者认为我们对增长的极限的关注来自于认...2013-01-19 12:41:18
我们大多数关于可能会产生崩溃的重要论断也不是对world3所产生的曲线的盲从。这些论断仅是从对地球系统的三个明显的、持久的和普遍的特征所产生的动态行为模式的理解中得出来,这三个特征是:不断被侵蚀的极限、对增长的不懈追求以及逼近极限时人类社会反应的滞后。 ...... 我们的确使"增长的极限"一词被广泛使用,然而这一词汇却经常被错误理解并以一种过分简化的方式被使用。许多批评者认为我们对增长的极限的关注来自于认为矿物资源或其他一些资源将很快被耗尽的观念。事实上,我们的理解要更精细一些,我们担心的是,目前的政策将因为不能有效地应对和处理生态极限而导致全球性的过冲和崩溃。
回应 2013-01-19 12:41:18 -
滋滋 (孤独的海怪)
地球面临的挑战可以简单概括为:要达到可持续发展,人类必须提高这个世界上穷人的消费水平,同时减少人类总的生态足迹。 ...... 2000年世界人口的数字(从1972年的39亿增加到大约60亿)跟我们1972年从world3模型标准运行中预测到的数字完全一样。并且,模拟给出的全球粮食产量的增长情况(谷物从1972年的每年18亿吨增加到2000年的30亿吨)也与历史数据相当吻合。2013-01-19 11:44:08
-
滋滋 (孤独的海怪)
小到人体大到星体,导致过冲的原因大致相同,主要原因有三个。第一,是因为有增长、加速或快速的变化。第二,是因为有某种形式的界限或阻碍,超出这种界限或阻碍,运动中的系统就会变得不安全。第三,是因为在感知或反应上存在滞后或失误,无法努力将系统控制在其界限之内。{充要条件}2013-01-19 16:11:15 1人喜欢
-
滋滋 (孤独的海怪)
我们大多数关于可能会产生崩溃的重要论断也不是对world3所产生的曲线的盲从。这些论断仅是从对地球系统的三个明显的、持久的和普遍的特征所产生的动态行为模式的理解中得出来,这三个特征是:不断被侵蚀的极限、对增长的不懈追求以及逼近极限时人类社会反应的滞后。 ...... 我们的确使"增长的极限"一词被广泛使用,然而这一词汇却经常被错误理解并以一种过分简化的方式被使用。许多批评者认为我们对增长的极限的关注来自于认...2013-01-19 12:41:18
我们大多数关于可能会产生崩溃的重要论断也不是对world3所产生的曲线的盲从。这些论断仅是从对地球系统的三个明显的、持久的和普遍的特征所产生的动态行为模式的理解中得出来,这三个特征是:不断被侵蚀的极限、对增长的不懈追求以及逼近极限时人类社会反应的滞后。 ...... 我们的确使"增长的极限"一词被广泛使用,然而这一词汇却经常被错误理解并以一种过分简化的方式被使用。许多批评者认为我们对增长的极限的关注来自于认为矿物资源或其他一些资源将很快被耗尽的观念。事实上,我们的理解要更精细一些,我们担心的是,目前的政策将因为不能有效地应对和处理生态极限而导致全球性的过冲和崩溃。
回应 2013-01-19 12:41:18 -
滋滋 (孤独的海怪)
地球面临的挑战可以简单概括为:要达到可持续发展,人类必须提高这个世界上穷人的消费水平,同时减少人类总的生态足迹。 ...... 2000年世界人口的数字(从1972年的39亿增加到大约60亿)跟我们1972年从world3模型标准运行中预测到的数字完全一样。并且,模拟给出的全球粮食产量的增长情况(谷物从1972年的每年18亿吨增加到2000年的30亿吨)也与历史数据相当吻合。2013-01-19 11:44:08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8 )
-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3)7.5分 334人读过
-
每满100-50
-
Chelsea Green Publishing (2004)8.2分 14人读过
-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6)8.1分 208人读过
-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3年)8.2分 227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三联书社推荐好书100本 (群情)
- 20年来对中国影响最大的100本书(1978--1998) (RMR)
- 改革开放30年最具影响力的300本书 (以万变求不变)
- 罗辑思维推荐书单第一季 (團團是個團|囧囧是個囧。)
- 物学院图书馆(一馆) (苏非殊)
谁读这本书?
二手市场
订阅关于增长的极限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日海字幕组郭嘉 2010-06-11 21:57:46
借阅
0 有用 小李匪盗 2014-01-29 07:07:43
#翻书党 人口、资金、粮食、能源、环境五个要素互动的正负反馈测算,由于忽视了人口对技术进步和制度变迁的影响,导致这个测算多少仅是危言耸听,做不得真。当然这或许是因为我对所有预测性的东西都很警惕的关系。但变量之间的关系的确没有完全说清楚,所以对这本所谓经典评价较低。
0 有用 M 2009-07-30 09:42:29
1997年12月第1版
0 有用 桑榆一叙 2013-12-02 23:57:20
一般说这是悲观派的代表。虽然说在科学的层面上说不是那么正确,但是试图构建人与自然、如何组织社会,新的可能与想象力,才是更为重要的!
0 有用 S 2011-05-10 13:56:25
涉及很多动力学的文献。
0 有用 豆友Cbjp2KlDlc 2022-05-11 20:44:57
这本书并不容易读。但是这本书的价值却真的非常的大。若非当初在图书馆借阅它的扉页上有人写道:希望拿到这本书的人能够坚持读下去的话,可能真的会半途而废了。 本书用数据分析的方式,借鉴他人的模型(名字忘了),形成了自己的“世界模型”,来分析预测资源、人口、污染等增长的极限,用非常直观化且具有冲击力地方式警示人们必须有意识改变自己的生存方式,否则终有一天人类必将自食恶果。
0 有用 弗兰克 2022-05-05 07:28:31
时代意义不言而喻
0 有用 夏晚晚 2021-08-01 22:34:43
至少尝试过构建如此复杂的模型,可敬可叹。阅读是大脑的饮食。正如饮食有主食、肉食、果蔬与甜点一样,阅读也可分为四类:①出于解决工作、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目的而阅读一些实用指南性图书,如同主食,可以快速填饱肚子,却很难说有多少营养;②一些快餐读物或小说,如同甜点,虽然美味可口,却只能当作点缀或闲暇时的娱乐消遣;③一些思想境界很高,深具启发性与洞察力的经典著作,如同肉食,营养丰富,但不易消化;④与工具、方... 至少尝试过构建如此复杂的模型,可敬可叹。阅读是大脑的饮食。正如饮食有主食、肉食、果蔬与甜点一样,阅读也可分为四类:①出于解决工作、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目的而阅读一些实用指南性图书,如同主食,可以快速填饱肚子,却很难说有多少营养;②一些快餐读物或小说,如同甜点,虽然美味可口,却只能当作点缀或闲暇时的娱乐消遣;③一些思想境界很高,深具启发性与洞察力的经典著作,如同肉食,营养丰富,但不易消化;④与工具、方法相关的书,如同果蔬,虽不足以裹腹,却也有益健康,不可或缺。正如饮食平衡乃养生之道,阅读也是如此。因此,读书也要从自己的实际和目的出发,有所选择和侧重讲究,但同时注重均衡。 (展开)
0 有用 周郎 2021-07-22 07:15:52
原本4星的评价因为翻译,变成了3星。译者的水平已经影响到阅读的流畅和意思的理解了。 书中更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对模型的解释。各种研究离不开模型。模型无法完美,所以研究的结果不能一概而论,但是却可以提供一种前进的思路。 关于主题,我也觉得可能不单纯追求增长,现在社会的很多问题都可能迎刃而解。各种关系都能有更好的连接。
0 有用 Warison 2021-01-19 20:02:35
避免世界灾难性崩溃的出路只有零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