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本书作者本着传统的“纪事本末体”的写作原则,尽量把事实本身提供给读者,让读者了解电影《武训传》批判这一事件的全貌。《武训传》批判不仅是新闻史上的大事,也是当代中国政治思想和文化领域的大事情,影响非常深远。
袁晞,男,1953年生于北京,在成都上上学、初中,其间因“文化大革命”停学多年;初中毕业后在四川广元农村插队;后在四川双流的工厂当铣工。1978年考入四川大学中文系,毕业时获文学学士学位;后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新闻系,毕业时获法学硕士学位。曾在新华通讯社国内部当记者、编辑,现为《人民日报》社主任编辑。
《武训历史调查记》的逻辑就是有罪推断,所有的材料和证据都是指向“武训有罪”和“武训的歌颂者该死”的结论,偷换概念、混淆是非,看似有理有据,实则颠倒黑白,武训若是有感于当年那场荒唐的闹剧,不知会作何感想!
精巧的一本书,可见后来诸多运动的发端。
作者这个年龄比较合适写这种史话,既了解上一辈人的实情,有能说出“大国执政党”这样的话,不远不近,用当代眼光审视共和国头三十年历史。
崇拜武训,不过读此书收获不大。
> 更多短评 5 条
> 更多书评2篇
> 2人在读
> 24人读过
> 135人想读
订阅关于《武训传》批判纪事的评论: feed: rss 2.0
3 有用 乌有先生 2012-06-13
《武训历史调查记》的逻辑就是有罪推断,所有的材料和证据都是指向“武训有罪”和“武训的歌颂者该死”的结论,偷换概念、混淆是非,看似有理有据,实则颠倒黑白,武训若是有感于当年那场荒唐的闹剧,不知会作何感想!
1 有用 巴金斯老爷 2016-05-09
精巧的一本书,可见后来诸多运动的发端。
0 有用 river 2009-04-06
作者这个年龄比较合适写这种史话,既了解上一辈人的实情,有能说出“大国执政党”这样的话,不远不近,用当代眼光审视共和国头三十年历史。
0 有用 富兰克林顿 2012-01-17
崇拜武训,不过读此书收获不大。
1 有用 巴金斯老爷 2016-05-09
精巧的一本书,可见后来诸多运动的发端。
3 有用 乌有先生 2012-06-13
《武训历史调查记》的逻辑就是有罪推断,所有的材料和证据都是指向“武训有罪”和“武训的歌颂者该死”的结论,偷换概念、混淆是非,看似有理有据,实则颠倒黑白,武训若是有感于当年那场荒唐的闹剧,不知会作何感想!
0 有用 富兰克林顿 2012-01-17
崇拜武训,不过读此书收获不大。
0 有用 river 2009-04-06
作者这个年龄比较合适写这种史话,既了解上一辈人的实情,有能说出“大国执政党”这样的话,不远不近,用当代眼光审视共和国头三十年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