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William Heinemann
副标题: The Paris Review Presents the Art of the Short Story
出版年: 2012-10-25
页数: 368
定价: GBP 20.00
装帧: Hardcover
ISBN: 9780434022250
副标题: The Paris Review Presents the Art of the Short Story
出版年: 2012-10-25
页数: 368
定价: GBP 20.00
装帧: Hardcover
ISBN: 9780434022250
豆瓣评分
作者简介 · · · · · ·
《巴黎评论》是世界著名的文学杂志之一,从一九五三年起坚持刊发世界顶级的短篇小说作品,被广泛地认为是国际第一线的精品文学阵地,自创刊以来已积累了数百篇优秀的文字艺术品。二〇一二年,时任《巴黎评论》总编辑的洛林•斯坦恩邀请了二十位当代一流的短篇小说作家,按照他们自己的喜好与审美,各挑选一篇杂志曾经发表过的短篇小说,并为之撰写一则短评。之后,《巴黎评论》杂志社再将这些选中的小说和短评一起结集出版。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时间仅仅是一条极薄的绷带,只能勉强包扎我们的伤口。 (查看原文) —— 引自第252页 -
要知道,无数政治强权乃至少数民族和国家的崛起都无关于智识进步或社会规律,相反,它们很可能源于人与人之间在桌边再简单不过的意志斗争。——P 236 未经审视的生活值得一过,如果有人能够有幸一试。那大概是动物的生活,勇敢,机敏,凭直觉而非想法或决策行事,忠于伴侣,幼崽和族群。可能正如我们都知道的那样,过着十分有趣和幸福的一生。狗们在做梦,在清冷高空盘旋的老鹰,它心灵的敏锐超出我们的想象。牲畜的平静是斯多葛学派哲学家蒙羞,什么样的批评家能拥有猫的机敏?我们一直用狮子的威严作为王权的象征,用一动不动睁大双眼的猫头鹰作为智慧的象征,用鸽子温和的美貌作为神之精神的象征。 哦,如果我们认为人在童年时经历的那些小事可以被轻易忘却,那实在是太不理解人类了! ——P244 杰克成功地把整个下午的时间都花在了思考罗伊前来的原因上。他知道这毫无意义。这种执念般的思考方式继承自他的父亲,同时继承的还有那所谓的羞耻感:假如你不为了某些改革自我牺牲,或者没有做到只消费生存所需的食物,只花必须花费的钱,并且减少任何不必要的日常行为以避免浪费的话,那么你就会被看低。他为了哪怕只是稍稍摆脱一点来自他家庭的影响就经历了各种考验和痛苦,想到这里就觉得实在可悲。 可他怎么才能让朱迪丝不去嘲讽罗伊孤独地抗击各种浪费行为的持久战?这几乎是不可能的。衣服首先就是个问题。如果你在买衣服上花一点点钱,只要有一丁点时髦的成分,你就是堕落的。也就是说,你其实完全可以找到完美的二手衣服,只要你知道去哪里找。你可以买工厂过剩的衣服,或者是工厂翻新后直销的,当然如果能用麻袋自己做衣服就更好了。罗伊大概会带着以某种方式手工制作的行李出现吧。如果有人拒绝购买前一天烘焙的面包,那他就该接受审查。每个人都应该购买凹陷的罐头食品。当然,上面这些事还得按照正确的方法来做,那就是直截了当地去做,而不要让人以为是在绞尽脑汁避免上当受骗什么的... (查看原文) —— 引自第236页
> 全部原文摘录
Object Lessons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2 条 )

短篇小说何以优秀?——言之有物且言之有术 《赫芬顿邮报》专访《巴黎评论》前总编洛林·斯坦恩
短篇小说,如果写得好,会像微缩模型那样精致,有着完美的叙事。所以,当《巴黎评论》最近推出了《短篇小说课堂》时,它立刻登上了我们的年度图书榜单。本书的特色之处在于,戴夫·艾格斯、艾米·亨佩尔、杰弗里·尤金尼德斯和乔纳森·勒瑟姆等知名作家都推荐了他们心仪的短篇...
(展开)

与《巴黎评论》一起,静观杰作的诞生
by 谷立立 自创刊以来,“作家访谈”一直是老牌文学杂志《巴黎评论》最为人称道的栏目。66年间,无数徘徊在文学门槛外的新鲜人借由访谈,聆听大师的心声,仰望大师的身姿,梦想有朝一日跻身其中,成为顶级文学俱乐部的一员。问题是要实现如此宏愿,仅仅靠阅读几篇访谈远远不够...
(展开)

巴黎评论 | 这么酷的故事,干吗不再讲一遍?
《短篇小说课堂》:《巴黎评论》呈上的短篇小说盛宴 约瑟夫·麦金 时下流行的T恤上印着这样一句俏皮话:“嗨,哥们儿,这么酷的故事,干吗不再讲一遍?”这句尖锐又先声夺人的反讽,针对的正是当代两个合起伙来烦人的家伙:“自我陶醉”和“过度分享”。我们肯定都有过这样的经...
(展开)

酒要陈酿香,人呐旧知好
与《巴黎评论·短篇小说课堂》的邂遇称不上多美好,既然是邀请20位短篇小说家各自推荐《巴黎评论》历年刊登的小说里自己最心悦那一篇,那么经典与权威性多少就得让位于应邀人的品味、个性甚至恶趣味,也就不怎么称得上课堂了(嗯,就是对“能充分代表当代短篇小说创作的最高水...
(展开)

《短篇小说课堂》私人观看手记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博闻强记的富内斯》 一个典型的博尔赫斯式人物,“自世界初始至今,人类所有成员的记忆总和”都赶不上他一个人的,他超越了人类肉体的生物局限,但他无法超越死亡。当然,死亡与遗忘同在,他也永远无法比埃及更古老,我们别提永恒。 “事实真相就是如此—生活中能拖延的事情... (展开)
《巴黎评论·短篇小说课堂》读后
《编辑前言》:“我们相信,每一个写得好的故事都自有其规则,解决了它自身构思中的问题。” 《巴黎评论·作家访谈》系列七本外加《女性作家访谈》《诗人访谈》《短篇小说课堂》共十本,每本二三十万字左右,基本囊括了以欧美作家为主体的世界顶尖级作家,如耳熟能详的殿堂级文...
(展开)

巴黎评论·短篇小说课堂
一部小说,一篇解读,这是我最喜欢的文学阅读形式。但此书大部分的解读,让我感觉有点敷衍。只是夸奖,而没有实质性的“教”到我什么。毕竟你自称“课堂”。 单纯论小说本身,有几部我很喜欢,像《要不你们跳个舞?》。但有些我就完全不明白了,像《福楼拜的十个故事》。作者在...
(展开)

读博闻强记的富内斯有感
巴黎评论-短篇小说课堂 0613 p134 博闻强记的富内斯 这边总算让我有些许感觉是仿佛我看懂了。文中的富内斯是一个过目不忘的人,而且不是个简单的过目不忘,可以比作他眼睛看过的每一帧画面和细节都被他清楚地保存在他的记忆中了。打从开始文中“我”的讲述一直强调着记得二字,...
(展开)
> 更多书评 12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2 )
-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9)7.6分 1173人读过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11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Object Lessons的评论:
feed: rss 2.0
还没人写过短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