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恨歌的书评 (133)

抹香精 2013-12-16 11:17:12

何来此恨,谁唱此歌

看过此书,我感觉王安忆可以算作当今中文作家中少有的能把握中文神韵的。整本小说,可算得鸿篇巨制,但妙语珠玑,有些段落甚至是比诗歌还要诗意,比禅玄还要禅玄,让人不禁想要念诵吟咏。书中的人物描写都是写意的,不着笔墨但是神采盎然,那些精微缜密的情绪被严丝合缝地描摹...  (展开)
猫行天下 2008-01-27 13:07:24

一步之遥和咫尺天涯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如果说人生的兜转,如王绮瑶般,以地理上的变迁来说,从上海到邬桥再回到上海,从时间上的流转而言,从解放前到解放后,十年浩劫,再到90年代新世纪。走了长长的一串路,迂回曲折,悲欢离合,最终只是留下了自己在缅怀中细细拾掇上海里弄天空上偶尔漏下的阳光和风雨。若是有鸽...  (展开)
bleakhand 2013-03-01 15:00:51

红颜多薄命

不管是张爱玲,还是苏青,不管是茅盾,还是王安忆,但凡涉及老上海的繁华锦瑟,心里总是会起一个结,是嫉妒,也是羡慕,是不屑,也是无奈,是忿忿,也是遗憾。北天津,南上海的气势磅礴如今不仅被上海远远的抛在了后面,就连北平也远远不如了。虽然表面上总是用各种冠冕堂皇的...  (展开)
莲花素手 2016-06-30 14:51:21

究竟谁的人生更长恨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书缘、人缘 买入绛红色封面的精装《长恨歌》是在张爱玲故居楼下的彩和坊,那是我第二次去,淅淅沥沥的下雨中,从静安寺转个弯,就到了这个地方,收了伞,进到店内,只有两个店员,没有顾客。 一点也不意外,这样的天气,又不是周末,过了晚餐的时间,夜幕下的上海,在常德...  (展开)
麻花小姐 2012-12-06 20:46:02

恨不起来也爱不起来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前些日子总在说,江南的雨都下到冬天了,没个完,随着严寒一起飞扬跋扈。于是这几日,天气就晴了,虽然没什么温度,但至少会有着天气真好的错觉,心里也因此温暖不已。不知是不是因为感冒,这几日的心情总是波澜,想得太多就容易陷入泥潭,不是不想拔出,而是越陷越深。...  (展开)
好一朵王朵朵 2017-08-06 18:22:04

格子里的人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王安忆写的上海,大概是得了病的。 王琦瑶一生莽足了劲儿往世俗外面钻,却是越来越陷到世俗里面,颜面一点一点扫了地,最后一点儿体面都不剩的死了。她是书里头旧时代的人里活得最长的一个,李主任,蒋莉莉,程先生都死在她前头,可她其实是最短命的一个,早早就夭折在了电影棚...  (展开)
春晓 2014-12-27 10:36:03

复调小说里的吃食

我也不喜欢《长恨歌》里的人物。以至于上回看了前面几章就看不下去了。水木丁在书评里的那段话倒是比我更准确表达了不喜欢的原因:处处感觉到的是一种狭隘的小女人的思维方式,一直到目前为止,也没有读到过一个我喜欢的人物出来,王琦瑶也好,阿三也罢,虽然王安忆都着力刻画...  (展开)
風颭雲 2013-10-05 08:31:05

看得到開頭,卻猜不到結局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讀畢王安憶的《長恨歌》心中不禁悵然。她的這部是我留學多倫多五年多來讀的第一本中文小說。其實來多倫多時是帶了一本週國平的散文集的;上一次從中國回多倫多在北京機場買了一本白岩松的書,但直到現在兩本卻都還沒有讀。這幾年讀的書都是英文的,寫的些日記文章也都是...  (展开)
余小轩 2013-01-15 16:33:19

一个温婉女人的一生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不得不承认,王安忆的笔触十分细腻,在我的印象中,描写女人的故事是很难的,难于描写英雄故事。因为女人的故事总是细腻至极,让人回味无穷,不少描写女人的文学名著如《红楼梦》《聊斋》总是让人回味无穷。女人的故事,不是让人去学习英雄计谋的,而是去当做一件美丽的艺术品...  (展开)
叉叉 2012-07-16 13:04:17

她比烟花寂寞

在《长恨歌》临近尾声的时候,我想起了“她比烟花寂寞”这几个字,用来形容书里的主角“王琦瑶”似乎也是恰当的。但遗憾的是,这个结尾是个烂尾,有点彻头彻尾的戏剧的意味,有点侮辱读者的智商。 作者王安忆的笔调容易让人想起张爱玲,只是张爱玲写七分,王安忆写十分...  (展开)
人参娃娃 2012-05-23 11:32:32

爱恨不过一曲终人生

从小家碧玉、婷婷袅袅、顾盼流连到形容枯槁、满是皱纹,这便是王琦瑶一生的浓缩,也是大多数女人一生的浓缩,这浓缩又是如此让人感时伤怀的。 这一生是动荡不平的一生,歌舞升平吴侬软语的民国上海、建国后一切计划中平淡无奇的上海、文革时是非黑白颠倒流言四溢的上海、文革后...  (展开)
苏九聆 2008-01-26 12:45:19

那生生世世的孤独

这本书,尚未找到爱人的女子,就别读了吧。 小说的简介,说它被誉为“现代上海史诗”。在我看来,这个评判未免太过狭隘,那分明是一部写给女人、关于女人的长卷。那是独幕剧,只属于一个人的,40年的历史风云、时代变迁,都只为那个叫作王琦瑶的女人,做了背景而已。 而她的那...  (展开)
Yee 2022-04-03 15:59:07

美是资本,时间是强盗,罗曼蒂克是不懈的追求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上海市井美女王琦瑶的一生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岁以前,少女阶段):去过片场试镜、“沪上淑媛”的照片刊登过《上海生活》杂志、当过上海小姐,后来被军政界的李主任看上,入住爱丽丝公寓,成为被包养的交际花。这个阶段她无疑体会到了做女人的巅峰。 第二阶段(20-...  (展开)
vivivivivivi 2020-02-06 17:36:27

我“走过”的王琦瑶的一生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王琦瑶,是芸芸众生里的众生。不出挑,不落底。从豆蔻年华到暮年悲剧,王琦瑶的生命中出现的所有男人,串成了王琦瑶的一生。 不禁感叹,程先生如果不是第一个出场,而是在李主任之后登场,会是怎样呢?但,没有如果。 除了程先生外,后来遇到的李主任,康明逊,萨沙,老克蜡,...  (展开)
风华正茂陈二栓 2012-09-14 16:22:01

一部上海淑媛史

老话说的千人千面不能模到《长恨歌》上。那个世界里,一千个待字闺中的小姐竟有一千个都像王琦瑶,饮食住行、穿衣打扮、颦笑踟蹰都像得厉害。只是王琦瑶有她的特立独行,即便不是冷若冰霜,也是傲似寒梅,有一份心气儿。仿若只要是好的,她都要占一份,抢得眼高的资本。 所...  (展开)
刘无业 2011-12-13 16:33:00

恨什么

  王琦瑶是咎由自取。   这个身披老上海风情最芯子里的优雅、艳丽、奢靡、缓慢、彷徨、无奈、欢欲、凄哀又回味的故事,仿佛穿过了整整一个世纪,带着老照片上的泛黄,风尘仆仆地来到面前。   故事以几乎整整一章的风物描写,厚重地铺排开。像是一个不擅讲故事的摄影师...  (展开)
快乐的月 2023-09-26 22:42:51

长恨歌

这次我们谈一谈中国的社会与外国社会的本质区别在于什么,这次我们与动物庄园形成对比的是王安忆的作品:长恨歌。首先从本书的整个背景来看,我们就知道,整篇文章都是基于资本主义的一个罪人的故事来续写的整个上海的生活。这本书和动物庄园最大的本质区别就是,他们所信仰的...  (展开)
安淇的小星星 2022-12-24 16:07:35

浮生若梦,空叹一首长恨歌

一个叫王琦瑶的美丽女人,16岁参选“上海小姐”崭露头角,吸引了军政要员李先生的注意,做了李先生的外室,然而没过不久,李先生遇难逝世,除了一小箱子黄金,什么也没有给她留下。王琦瑶到外婆家邬桥乡下避过一阵子,又回到了上海,学了注射并在弄堂里以此为生,后因打牌遇到...  (展开)
一天的天蓝 2022-11-11 10:15:49

一个就上海女人的堕落史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今天给大家介绍的这本书,来自中国茅盾文学奖获得者王安忆的代表作——《长恨歌》 故事简介: 上个世纪四十年代,19岁的王琦瑶和同学吴佩珍去片场玩耍,被导演看中找来试镜,后推荐给摄影师程先生。程先生挖掘了王琦瑶的美,并把王琦瑶的照片推荐给报社,被刊登在《沪上名媛》...  (展开)
33小幸运 2022-04-19 15:42:52

《长恨歌》书评

《长恨歌》是一部与城市密切结合的书籍,有城市就有美丽,而那美丽却是由美丽的女人而编织的。 王安忆的手笔清晰细腻,通过美丽女人一生的沧海桑田刻画了上海这个城市的变迁。而王琦瑶正是上海弄堂里最乖巧、最平常、最普通的女人,在她的时代里活的十分的精致,从上海三小姐到...  (展开)
<前页 1 2 3 4 5 6 7 后页> (共133条)

订阅长恨歌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