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姚雪垠笔下的张鼎、李岩、刘宗敏的人物原型从何而来?
当小说看蛮过瘾,当历史看可千万不行
> 去李自成的论坛
最新讨论 · · · · · · (全部)
我到这里来就是为了看小右粪们和朱常询粉的表演的。(何不秉烛游)
荒谬(zzz共此时)
黄巢李闯的革命传统必须大力弘扬(czh)
李自成的侄儿李过的父亲(。)
完全是影射政治,现在人最好别看(ultra312)
> 去李自成的论坛
我到这里来就是为了看小右粪们和朱常询粉的表演的。(何不秉烛游)
荒谬(zzz共此时)
黄巢李闯的革命传统必须大力弘扬(czh)
李自成的侄儿李过的父亲(。)
完全是影射政治,现在人最好别看(ultra312)
最赞回应
这是历史小说啊,又不是历史著作,何来假书之说呢······就算是三国演义也是虚构一大堆啊,,,即便是意识形态过重了些,但这本书也比二月河之类的书强百倍
李自成这部书当然是姚老先生的大作,很多观点分析的都蛮有见地。但是,就如楼上几位说的那样,他的这个著作很大程度是政治的产物。把李自成和他的将领描写得近乎完美,呵呵,结果就是在三海关大败之后就没法写了,唉,只是一个劲的强调这一败农民军损失多大,所以就。。。败了。他似乎没有真正去交代一下当时的中原的局势以及农民军失败的直接和间接原因,唉,是啊,就是小说,不是历史。如果有朋友想读读这段历史,我推荐顾城老先生的明末农民战争史和南明史,这样我们才能对那段历史和在那段历史上登场的主要人物有明确的定位。
恩,小说里人物刻画深刻有型,颇有雨果大师《悲惨世界》的行文风骨。
注:小学升初中的暑假里花了1个多月看完,我的妈妈,4600多页,想来自己那时真是疯了。
我也是小学看得,真把这当历史读了,我哪知道整个一时代政治产物。误人子弟!
文笔这么好的一个作家,为什么会呕心沥血的写一部假书呢?时代的悲剧
刚有人跟我推荐,我就觉得是个政治产物,我也来看看假的能假到什么程度
李自成这部书当然是姚老先生的大作,很多观点分析的都蛮有见地。但是,就如楼上几位说的那样,他的这个著作很大程度是政治的产物。把李自成和他的将领描写得近乎完美,呵呵,结果就是在三海关大败之后就没法写了,唉,只是一个劲的强调这一败农民军损失多大,所以就。。。败了。他似乎没有真正去交代一下当时的中原的局势以及农民军失败的直接和间接原因,唉,是啊,就是小说,不是历史。如果有朋友想读读这段历史,我推荐顾城老先生的明末农民战争史和南明史,这样我们才能对那段历史和在那段历史上登场的主要人物有明确的定位。
历史是人写的,你想看到的历史就是真的历史么?
称不上『假书』,反而考据非常详尽,远胜过今天铺天盖地的历史YY作品。
历史本来就是可以做多重解读的。
这是历史小说啊,又不是历史著作,何来假书之说呢······就算是三国演义也是虚构一大堆啊,,,即便是意识形态过重了些,但这本书也比二月河之类的书强百倍
似乎很多人不明白什么是历史小说?
把小说当历史读的人最可悲。记得一个同学在读高中时笃定明朝本应该是张无忌做皇帝的。
说『近乎完美』的都是只看了前两卷。书中,李自成从得到推背图自认为上应天命后,就开始一步步腐败了,描写非常周密。
你就是个傻逼,不用觉得。
关于明朝官场和百姓生活常态是不是真实?
没仔细读,因为书太长了,而且作者造势能力很强,看书过程中,你很容易和李自成一样被眼前的胜利冲昏头脑而忘记自己的缺点。我在看完全书之后再重新翻看了看书的笔记,发现李自成的弱点和他们团队的缺陷很早就有伏笔了。比如在很早或者在李自成的心里,一直就认为兵高于民,陕西和老八队才是他心腹之心腹,这都是狭隘只见,起势时不容易暴露 失势时就太致命了。当然不可否认,从慧梅出嫁和水淹开封后,作者笔力明显下滑,特别对于罗汝才贺人龙的火并,孙传庭的惨死一笔带过显得草率,但失败并不是从兵败山海关才注定的。在更早,甚至比基于称帝还早,就已经在伏笔其必败或在某些方面必犯错误了。
我觉得你是个傻逼
> 我来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