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副标题: 揭开人类心灵的奥秘
原作名: The Interpretation of Dreams
译者: 丹宁
出版年: 1998-5
页数: 457
定价: 19.80元
装帧: 平装
ISBN: 9787801053534
内容简介 · · · · · ·
《梦的解析》最初发表于1900年,被誉为精神分析第一名著。它通过对梦境的科学探索和解释,找破了几千年来人类对梦的无知、迷信和秘感,同时揭示了左右人们思想和行为的潜意识。
目录 · · · · · ·
第二章 梦的解析方法
第三章 梦是愿望的达成
第四章 梦的改装
第五章 梦的材料与来源
第六章 梦的动作
第七章 梦程序的心理
附录:中英文索引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1,《梦的解析》一书中有若干论点或命题是自相矛盾的(梦的意义有无、梦的机制是本能还是理性、梦可否解释) 2,该理论体系与现代科学研究的事实不慎相符,缺乏科学根据。研究方法片面(主要依据精神病人的梦情自述,忽略实验方法)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全文笔记 -
1,梦是可以解释的,每个梦都是有意义的 2,梦者必须将本身所有涌上心头的感受完全说出,而不因为自己觉得那是不重要的、毫不相干的甚或愚蠢的,而不说出。必须对自己的各种意念绝对保持公平。即尽量做到压制“自我观察者”(后来的“超我”)的作用。 3,梦是愿望的达成,其动机是某种愿望。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全文笔记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梦的解析"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梦的解析的话题 · · · · · · ( 全部 条 )



梦的解析的书评 · · · · · · ( 全部 539 条 )
-
“梦的解析”是人类影响最大的心理学经典,奠定了精神分析学派的理论基础及研究方法。弗洛伊德在梦的解析中解释了他的三大发现:梦是潜意识欲望和儿时欲望伪装的满足;伊底帕斯(Oedipus)情结是人类普遍的心理情结;儿童具有性爱意识和动机。以下是梦的解析中的主要观点。 (一)梦的解析方法 1)梦的全程研究包括: A 梦的动机:梦是欲望的满足,人们有所希望,不能在现实中实现,故而寄托于梦境。 B 梦的题材及来源:重要的...
2018-06-16 20:29:45 10人喜欢
“梦的解析”是人类影响最大的心理学经典,奠定了精神分析学派的理论基础及研究方法。弗洛伊德在梦的解析中解释了他的三大发现:梦是潜意识欲望和儿时欲望伪装的满足;伊底帕斯(Oedipus)情结是人类普遍的心理情结;儿童具有性爱意识和动机。以下是梦的解析中的主要观点。
(一)梦的解析方法
1)梦的全程研究包括:
A 梦的动机:梦是欲望的满足,人们有所希望,不能在现实中实现,故而寄托于梦境。
B 梦的题材及来源:重要的事实经历和精神经历。
C 梦的工作过程:凝缩;移置;组装。
2)梦的解析方法:将梦分割,从每一个细节中推断其所代表的含义,然后将形形色色的含义总结起来,得出做梦者的真实意图。
例:一个女人自述梦境:“我看见卡尔(其侄子)死在我的面前,他躺在小棺材里,双手交叉地放在面前,他周围点着蜡烛。这情景就和小奥托(卡尔的哥哥)死时一样,他的死对我来说真的是当头棒喝。”
背景:此女人自小丧失父母,由其姐姐抚养长大,后来她爱上了姐姐的一个教授朋友,但因姐姐的反对不能与之携手。小奥托死后不久,即离开姐姐独立生活。她心中牵挂那位教授,因姐姐的反对没有与他再接近过。
解梦:奥托丧礼那天此女人又见到了那位教授,如果现在卡尔死去,此女会回到姐姐身边,教授也会去姐姐处奔丧,就可以看到教授了。
解释:女人所希望的并非的卡尔的死去,是重见教授。梦的情节一般是对过去事实(特别是重要的,令人感触很深的事实经历)的改造,不是凭空臆想的。故而女人梦中情节选取了侄子丧礼这一事件,达成与教授的重见。
3)梦的解析的技术处理方法
A 象征法:把梦的内容看成一个整体,寻求可以理解的,与原来内容在某些方面有相似的另外一种事物去代替它。但这种方法遇到不可理解且混乱不堪的事物时,就难以解释了。
例:圣经中约瑟夫梦见七头瘦牛追逐七头肥牛并吃掉,象征着埃及将有七个荒年,在这七个荒年里要耗尽七年的盈余。
弗洛伊德截取了这种方法的一部分,只让事物象征细节之处。譬如在性心理预示篇章里,他认为手杖,树木和雨伞象征着男性生殖器;箱子,盒子,壁柜代表女性生殖器。
B 解码法:把梦看做一个密码系统。梦中的每一种东西都是现实中某种东西的借代,梦中的每一种动作行为都固定地与梦中所希望的动作行为对应。弗洛伊德强调“分割梦过程中各细节”的思想。
(二)心理结构的潜意识论
1)弗洛伊德的立体心理结构图
A 意识层
B 潜意识层:潜意识或无意识(由各种受到压抑或被遗忘的情绪,欲望,动机所组成,并失去了与正常交流系统和语言规则的联系,几乎无法进入人的意识和理性层面);前意识(意识和潜意识的中介层面,心理内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从潜意识状态转变为意识状态)
2)弗洛伊德认为:以理性意识为中心的精神生活图画是自欺欺人,心理的基本部分和基本力量来自于鲜为人知的潜意识领域。心理过程主要是潜意识的,意识的心理过程仅仅是整个心灵的分离的部分和动作。
潜意识不仅是一个心理过程,而且是一个具有自己的愿望冲动,表现方式,运作机制的精神领域,它像一双看不见的手操纵和支配着人的思想和行为,任何意识起作用的地方都暗自受到潜意识的缠绕。
精神分析的目的及成就,仅在于发现心灵内的潜意识。对于潜意识心理过程的承认,是对人类和科学别开生面的新观点的一个决定性步骤。
(三)心理动力的本能论
1)弗洛伊德将本能视为人类的基本心理动力,认为性本能是诸本能中最重要也是最活跃的因素。性的冲动,广义的和狭义的,是精神病的重要起因,更有甚者,认为这些性的冲动,对人类心灵最高文化的,艺术的和社会的成就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性本能成为精神分析心理学理解人类活动的一把钥匙。
2)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各种学说的五个重要分支
A 梦心理学:用潜意识解释梦,梦都是本能欲望的满足,梦的分析看作是理解和接近人的潜意识的一个重要途径。
B 过失心理学:任何偶然性的后面都受到必然性的支配。人的各种失误都是潜意识动机与意识的控制相互冲突的表现,是潜意识的不自觉的暴露。
C 变态心理学:变态心理是性的本能受到外部和内部挫折和剥夺后,所引起非常规的寻求满足的心理,是潜意识欲望的反常表现,是欲力的变态用法,是欲力满足的代替物。变态心理大多是对早期婴儿的性满足方式的倒退,如受虐与施虐,自恋,同性恋,恋物淫,窥淫癖。
D 人格心理学
a 本我:被称为“欲力”的原始的生命本能,按“享乐原则”行动,无道德是非和时空限制,无所顾忌地寻求本能需要的最大限度的满足和心理刺激的彻底消除。
b 自我:从非理性的本我中分化出来,代表了人格中理智和意识的部分,“现实主义”的行为准则。根据现实条件和客观环境调整本我与外部世界的关系,在不造成更大痛苦的前提下满足本我的需要。
c 超我:道德化的自我,代表了儿童时期所认同的双亲或社会的道德要求和行为标准,用自我理想来确立行为目标,用良心监督行为过程,使自我摆脱本我的纠缠,按社会规范和要求活动。
三部分相互矛盾相互冲突,自我作为中介,不得不处在本我的驱使,超我的谴责,现实的限制的夹缝之中陷入“一仆三主”的人格困境。
E 儿童心理学
a 儿童时期五个阶段:口腔期;肛门期;性蕾期;潜伏期;性器期
b儿童时期的伊底帕斯情结非常重要,儿童的第一个性欲对象往往是异性的双亲之一,而同性的父亲或母亲被儿童视为第一个情敌。以后由于阉割焦虑的威胁,这种“弑父娶母”的愿望被压抑进潜意识从而深刻地影响到人的心理和人格。
(四)梦是人潜意识欲望的表达和实现
1)梦是一种有意义的心理活动。“它是一种具有充分价值的精神现象,而且确实是一种欲望的满足”,“梦的内容是在于愿望的达成,其动机在于某种愿望”。
2)梦所表达的愿望是与潜意识欲望相联系的,表现了人们不允许自我意识到和在清醒状态下不允许被表达出的潜意识动机。
这些动机大多数是一些非理性的欲望,如各种反理性憎恨野心嫉妒羡慕以及变态的乱伦和变态欲望。
这些欲望有许多都是来自于受到压抑的人的童年生活和童年创伤,这些欲望在白天受到意识的控制和压抑,并没有因此被消除,借助于睡眠时人的自控和监督能力的减弱,这些欲望便乘虚而入重新复活。
与其说梦是像一般人所谓的对将来的预示,不如说是对过去经验的回忆,梦是过去经验特别是儿童时期那些被压抑和排斥的潜意识欲望的复活。
3)梦的潜意识欲望的表达,但这种表达不是肆无忌惮直截了当的,是经过修饰改装过后的表达。
睡眠状态中,意识像一个审查者或监督员,虽处在迷糊状态但并没有完全消失,如果遇到比较强烈的刺激仍然会发挥作用保证睡眠的进行,为了逃避审查,潜意识欲望必须乔装打扮蒙骗过关,才能在梦中出现。
梦是本我被压抑的力量与超我的压抑力量之间的一种调和和妥协。
鉴于此,梦被分成“表层的显梦”和“深层的隐梦”,梦的意义被分成“显梦”和“隐义”。前者受到理性,意识,道德原则所形式化和修饰化(梦的改装),后者是这些形式和修饰所掩盖的真正愿望和本质。
4)梦中,潜意识的表达冲动受到意识的沉默压力所克制,所以梦就不得不采用一种秘密的语言。梦中出现的影像就像是一张简短而不含感情的密码电报,尽管它记载了丰富的资讯,但必须借助于一定的编码规则和采用专业的解码方式才能进行解释和理解。
5)梦对愿望改装的工作方式
A 凝缩:显梦为了逃避意识对欲望的监督,将隐梦的内容进行了压缩精简,排除了许多隐梦的相互联系的内容,形成了一个新的更概略的片段,或者是从多种愿望中挑选了某个部分重新组合为一个新的梦的内容。
例:一个人梦见一个有权威的男人,这个人看起来头发像他的父亲,面部像一位可怕的老师,衣服像他的上司。这就是做梦者的弑父情结进行了凝缩,使他的恐惧和仇视对象被结合成了一个人,同时也就混淆了意识对弑父情结的识别。
B 转移:指显梦将隐梦的主要部分或中心动机放置到不为人所注意的边缘,或者被当做无关紧要的部分而逃避审查。
C 象征:指显梦不是直接而是用一种替代物的方式来间接表达隐梦的意义。
例:手杖,树木,雨伞,刀,笔,飞机因为它们的物理外形和功能往往是男性生殖器官的象征;洞穴,瓶子,帽子,门户,珠宝箱,花园,花代表了女性生殖器官。跳舞,骑马,爬山,飞行代表了性行为;头发或牙齿的脱落则是阉割的象征。
回应 2018-06-16 20:29:45 -
我曾注意到,在我的精神分析工作中,一个人在“反省”时的心里状态与他自己观察自己的心理运作过程,是完全不同的。“反省”通常较专心作“自我观察”,所需的精神活动较大,当一个人在反省时,往往愁眉深锁、神色凝重,而当他作自我观察时,却往往仍保持那份悠闲飘逸。这两种情形,均须个人集中注意〔7〕,然而一个正在反省的人,却须利用他的批判能力,用来拒斥某些一旦浮现到意识境界曾使他感到不虞意念,以阻止它继续在其心... (2回应)
2012-04-28 11:59:27 13人喜欢
我曾注意到,在我的精神分析工作中,一个人在“反省”时的心里状态与他自己观察自己的心理运作过程,是完全不同的。“反省”通常较专心作“自我观察”,所需的精神活动较大,当一个人在反省时,往往愁眉深锁、神色凝重,而当他作自我观察时,却往往仍保持那份悠闲飘逸。这两种情形,均须个人集中注意〔7〕,然而一个正在反省的人,却须利用他的批判能力,用来拒斥某些一旦浮现到意识境界曾使他感到不虞意念,以阻止它继续在其心理中进行,而其他有些观念,甚至在未达到意识境界,仍未为他本身所察觉前即已杜绝。但是,“自我观察”却只有一个工作——抑制本身的批判力。而如果他能成功地做到这点,那将有无数的意念想法,能丝毫不漏地,浮现到意识里。而借着这些,本不为自我观察者所觉察的资料,我们就可能对这些精神病态意念作一解释,同样地,梦的形成也可由此作一合理的解释。可以看出来的,这样产生的精神状态,就精神能量(流动注意力)的分布而言,颇似人们入睡前的状态。以及催眠状态在入睡前,由于某种批判能力的松懈,使得不希望的意念,涌上心头,而影响了我们意念的变化。由于这种松懈,我们均习惯地称之为“疲乏”,而这涌现的不希望的意念,往往变化为视觉或听觉上的幻象〔8〕。但在梦或病态意念的分析时,这些变化为幻象活动的,均被故意地或熟练地废弃,而将这些精神能量(或只是部分地)予以保留,用来专注于追溯这浮现到意识的不希望的意念,究竟来自何种意念。(在入睡前,这种意念已转为幻象,而在自我观察中,则仍以“意念”存在。因此不希望的意念可由此而蜕变成某种希望的意念。)
2回应 2012-04-28 11:59:27 -
Moon Sea (山高路远,花好月明)
1. 席勒对一位抱怨着自己缺乏创造力的朋友,作如下的回答:“就我看来,你之所以会有这种抱怨,完全归咎于你的理智加在你的想象力之上的限制,这儿我将提出一份观察,并举一比喻来说明。如果理智对那已经涌入大门的意念,仍要做太严格的检查,那便扼杀了心灵创作的一面。也许就单一意念而言,它可能毫无意义,甚至极端荒唐,但跟随着而来的几个意念,却可能是很有价值的,也许,虽然几个意念都是一样的荒谬,但合在一起,却成了... (6回应)2014-10-21 17:27:57 8人喜欢
1.
席勒对一位抱怨着自己缺乏创造力的朋友,作如下的回答:“就我看来,你之所以会有这种抱怨,完全归咎于你的理智加在你的想象力之上的限制,这儿我将提出一份观察,并举一比喻来说明。如果理智对那已经涌入大门的意念,仍要做太严格的检查,那便扼杀了心灵创作的一面。也许就单一意念而言,它可能毫无意义,甚至极端荒唐,但跟随着而来的几个意念,却可能是很有价值的,也许,虽然几个意念都是一样的荒谬,但合在一起,却成了一个甚具意义的联系。理智其实并无法批判所有意念,除非它能先把所有涌现心头的意念一一保留,然后再统筹作一个比较批判。就我看来,一个充满创造力的I心灵,是能把理智由大门的警卫哨撤回来,好让所有意念自由的,毫无限制的涌入,而后再就整体作一检查。你的那份可贵的批判力,就因为无法容忍所有创造者的心灵的那股短暂的纷乱,而扼杀了灵感的泉涌。这份容忍功夫的深浅,也就是一位有思想的艺术家与一般梦者的分野。因此,你之所以发现毫无灵感,实在都是因为你对自己的意念批判的太早,太严格。”(一七八八年十二月一日的信) 引自 摘录 看完之后,对弗洛伊德无感,倒是对席勒感兴趣起来 2.
我们可以发掘梦的第三个特点——那些在醒觉状态下不复记忆的儿时经验可以重现于梦中。 引自 摘录 3.
一,梦的内容仍保持其余最近的经验之关系,二,引起梦的刺激本身必仍在心理上具有重大意义。 引自 摘录 4.
一、梦总是以最近几天印象较深的事为内容,二,梦选择材料的原则完全迥异于醒觉状态的原则,而专门找一些不重要的次要的被轻视的小事儿。三,梦完全受儿时最初印象所左右,而往往把这段日子的细节,那些在醒觉时绝对记不起来的小事儿重翻旧账的搬出来。 引自 摘录 5.
女性做梦梦到摔下来,多半是有“性”的意味在里头——“她变成一个堕落的女人”。 引自 摘录 用来批评弗洛伊德的揣度的,不仅仅是胡拼乱凑,且有歧视女性的意味 6.
梦中各元素的强度反而是由两个独立因素决定的,第一,完成愿望达成的元素是以特别的强度表现的。第二,由分析过程看来梦中最鲜明部分乃是产生最多思想串列的起始点——那些最鲜明的元素亦是那些具有最多决定因子的。也可以这样子说:最大强度的梦元素,乃是那些借以得到最大凝聚作用者。 引自 摘录 7.
同一天晚上所发生的梦内容都是整体的一部分;而它们之所以会分成这许多段,同时有不同组合和书目的事实都是由意义的,这可以看成隐匿着的梦思所提供的信息。 引自 摘录 8.
焦虑是一种原始的冲动,源起于潜意识并且受到前意识的禁制。因此当梦中被禁制和焦虑相连时,这一定是属于某个时候能够产生原欲的意志力量——换句话说,这一定是性冲动的问题。 引自 摘录 9.
神经质的孩子无法忍受血肉计生肉,或者看到蛋与通心粉就恶心,还有那些带有神经质的对蛇的夸大性害怕——这些背后都有性的意义。 引自 摘录 怕蛇是因为进化中沿袭下来的恐惧,还有对尸体的恐惧,都是进化中对未知危险的习惯性保留 10.
在一个遭受审查制度影响和阻抗的精神情意综内,感情是最不受影响的。 引自 摘录 11.
神经质性格的一个主要特征——即某一原因产生的结果虽然在质上说是适当的,不过量则太过了——就心理学能了解的来说,亦可适用上述的句子。过多的部分仍是那些以前受压抑留在潜意识的感情所引起的。这些感情借着和一个真正的原因联系,而使它的产生和其他的源由——一个合法以及没有瑕疵的感情——连在一起。因此,我们注意到被压抑,以及压抑机制之间的关系,并不完全只是相互的抵消而已。有时两者亦会合作无间,互相加强以达至病态的效果(这也是同样值得注意的)。 引自 摘录 12.
在制造梦的时候,我们能偶分辨出两种精神活动:梦思的产生,以及把它们转变成梦内容,梦思是理性的,它是我们所能具有的所有精神精力所制造出来的它们属于那些不在意识层面的思想程序——经过某些变异,这程序亦产生我们意识的思想。无疑的,梦思有许多值得探讨,有许多神秘处,所以不忘在梦的前提下予以讨论。 引自 摘录 13.
精神分析的假设时正确的——它的一个条件是:凡是阻碍分析工作进行的都是一种阻抗。 引自 摘录 14.
精神分析的经验已经提供另一个证据,说明梦的遗忘主要是因为对该事实的阻抗,而非由于睡觉和清醒是两个互相无关联的境界。 引自 摘录 15.
现在我们已经能够解释此事实:睡眠使梦得以进行是因为精神内涵的审查制度减弱的结果。 引自 摘录 16.
下面这些所谓的表面关联被认为是自由联想(即不受意识力量所主宰)的永真讯号——即借着谐音,含糊不清的字义,暂时且和字义无关的巧合,或者是开玩笑玩弄字眼间所运用的联系。这些特殊的联系正存在于那些由梦元素通往中间思想串列之中,;同样的,它们亦存在于由中间思想通过梦思本身。 引自 摘录 终于理解拉康为何能够应用语言学重构弗洛伊德的观点 17.
这是精神分析最常用的两个定理——即当意识层面的观念被舍弃后,潜意识有意义的概念则控制了整个现实的思想;而表浅的联系不过是一些更深层以及被压抑的关联的替代物而已。的确,这理论已成为精神分析的基柱。 引自 摘录 18.
现在让我们把进来的主要发现摘录一下:梦是一种精神活动,和其他的一样重要;其动机常常是寻求满足的愿望,以及具有许多特征与荒谬性,完全是由于精神审查制度在梦形成过程中加以影响的结果;除了回避审查制度以外,下列因素亦在梦形成过程中扮演着某种角色: 1.需要把精神材料凝缩起来 2.要能以影像来表现 3.需要一个合理可解的梦构造的外表(虽然不一定真)。以上每一主张都导致一些心理假说和预测。因此我们必须探讨梦的意愿动机与梦形成的四种条件之间相互的关系,以及这些条件之间的互相关系,而且也必须找出梦在精神生活中的位置。 引自 摘录 19.
梦中呈现的愿望一定是幼童期的。在成人,它源起于潜意识,而孩童由于前意识和潜意识之间未有分界(仍未有审核制度产生),或者只是在慢慢地分化,仍未清楚,所以它的意愿是清醒时刻的未满足且未加以潜抑的意愿,我知道这结论不能绝对正确,不过却能常常属实(即使在一些我们不怀疑的例子中),因此当做是一般性的推论,倒也未尝不可。 引自 摘录 20.
也许可以用一个类比来说明这种情况。白天的思潮在梦中扮演着一种企业家的角色;但就如一般人所说的,企业家虽有头脑,如果没有资本他也是无能为力的。他需要一位资本家来支持各项费用,这个负责精神消费的资本家毫无疑问而且一定是源于潜意识的愿望——不管清醒时刻的思潮是何种性质。 引自 摘录 21.
我们反对其中的两个观点——所有梦是一种“无意义的过程”,以及它是属于肉体,除了这两点以外,我都能在自己的复杂论题中各自证实了这些互相矛盾的意见,并且指出它们都照亮了部分的真实。 引自 摘录 22.
至于梦具有“过强的记忆”以及和幼童时期的材料有关的事实,早就成为我们梦的定理的基石———在我们梦的理论中,源于幼童时期的愿望是梦的形成所不可缺少的动力。 引自 摘录 6回应 2014-10-21 17:27:57
-
拉德斯托克说:“需要考虑到的是,梦中联想产生,并且与想象联结在一起,但是在这过程中人既不能反思与思考,也不能进行审美判断和道德判断。判断是最弱的,占据统治地位的是道德冷漠。” 福尔科特说:“每个人都知道,梦中的性就好像脱缰的野马。做梦者自己毫无羞耻感,他失去了任何道德感和道德判断,因而他能看到任何人——甚至是他最尊敬的人——正在做那件事,那种事是他白天根本不好意思把它和他们联系起来的。” 最典型...
2022-01-20 04:49:08
拉德斯托克说:“需要考虑到的是,梦中联想产生,并且与想象联结在一起,但是在这过程中人既不能反思与思考,也不能进行审美判断和道德判断。判断是最弱的,占据统治地位的是道德冷漠。”
福尔科特说:“每个人都知道,梦中的性就好像脱缰的野马。做梦者自己毫无羞耻感,他失去了任何道德感和道德判断,因而他能看到任何人——甚至是他最尊敬的人——正在做那件事,那种事是他白天根本不好意思把它和他们联系起来的。”
最典型的反对意见由叔本华提出。他说,即使在梦里,每个人也是按照他的性格说话办事的。斯皮塔援引了K.PH.费希尔的话,费希尔表示,在梦里呈现的是主观的情绪和愿望,或者是任意的情感和热情,但是它们同时也反映了这个人的道德品质。
回应 2022-01-20 04:49:08 -
1.梦的素材与来源:梦是对所有出现在睡眠心灵中素材的一种反应,而这种素材是心理残留物和记忆轨迹的集合体。对于头天出现的两件或两件以上的事物,如果能够建立一个影像并保留在大脑中,就会引发梦境。同样,只要头天经历的具有心理价值的影像以及无关紧要的小事的影像间,能建立“连接的意念”,也会融合为梦的素材! 2.好像我们每个人都喜欢读现成的理论,现成的方法,然后告诉我们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应该怎么做,确实...
2022-01-16 12:06:30
1.梦的素材与来源:梦是对所有出现在睡眠心灵中素材的一种反应,而这种素材是心理残留物和记忆轨迹的集合体。对于头天出现的两件或两件以上的事物,如果能够建立一个影像并保留在大脑中,就会引发梦境。同样,只要头天经历的具有心理价值的影像以及无关紧要的小事的影像间,能建立“连接的意念”,也会融合为梦的素材! 2.好像我们每个人都喜欢读现成的理论,现成的方法,然后告诉我们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应该怎么做,确实这种快餐式的灌输方法很高效,但不得不说我们失去了思考的能力和探索总结的乐趣!《梦的解析》有感!2022.1.16
3.俄狄浦斯情结——弗洛伊德,梦见双亲死亡之梦,梦是幼年愿望的实现!2022.1.16B站上武志红关于弗洛伊德的俄狄浦斯情结的视频!
4.弗洛伊德的“性”,并非单指男女的性,而是有关所有兴奋、满足、愉悦的感觉,这些感觉来自于身体感官的满足;
回应 2022-01-16 12:06:30 -
梦是欲望的表达,表达分为两类,一是直接的表达,二是被梦的审查机制伪装的表达,不易被察觉!愿望的实现被伪装修饰、难以辨认,是梦者对这一愿望抵御的结果,所以完整的说梦应该是(被压抑)愿望的(经过伪装的)实现! 这个故事我听过啊!百度了一下这不是故事,这是FBI心理测试😂😂。 说一个女孩在母亲葬礼上看到一个男孩,她很心动,然后一个月以后她把姐姐杀掉了,为什么 ?答案是母亲葬礼上的男孩应该是自己亲戚里的,把姐...
2022-01-09 22:59:04
论坛 · · · · · ·
比较晦涩的书 | 来自慕月之石 | 2021-11-27 20:48:19 | |
哪一个译本值得推荐? | 来自Perse Alva | 2 回应 | 2021-08-22 10:28:14 |
致,标记“想读”《梦的解析》的网友: | 来自prey7 | 1 回应 | 2021-04-19 05:32:15 |
关于“补足性的梦”与清醒生活的关系 | 来自顾若初 | 2020-12-26 01:17:24 | |
求电子版 | 来自lence | 13 回应 | 2020-11-15 12:48:00 |
> 浏览更多话题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85 )
-
Wordsworth Editions (1997)8.2分 96人读过
-
上海三联书店 (2008)8.1分 4502人读过
-
九州出版社 (2004)8.2分 3510人读过
-
商务印书馆 (1996)8.5分 2445人读过
-
每满100-50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谁读这本书?
二手市场
订阅关于梦的解析的评论:
feed: rss 2.0
238 有用 喵小粒 2011-10-31 02:58:39
我读了快8年了,一直没勇气读完。这书……
22 有用 芒来小姐 2018-01-15 20:32:33
2018年看完的第一本书。关于梦的解释我还是比较喜欢阿德勒关于个体焦虑的说法,当然,梦与性的关系,梦与过去的关系也是不可或缺的,无论是否愿意承认,我们对自身的了解都没有自己认为的那么多。
12 有用 M.差 2009-08-24 21:02:56
我应该是心理有问题
20 有用 X 2018-05-03 22:35:23
读的第一本心理学书籍,年幼无知的我曾把它视为圣经,每天晚上捧读,早起为自己释梦,整个人都神经了不少…虽为经典,但小白慎入。
102 有用 牡蠣殼 2013-04-24 11:31:18
唉我怎么就觉得弗桑很多的解析听起来很牵强呢。关于典型的梦的章节部分无法产生共鸣。。。有没有喜欢这部书的人能跟我分享觉得这本书奥妙的地方?求指点。。。
0 有用 Years 2022-05-21 15:10:16
这书长得很像知乎回答
0 有用 凉薄 2022-05-15 11:58:44
虽然我看不懂,但我大受震撼
0 有用 橙黄 2022-05-02 00:14:34
讲了一整本书其实也就是为了反复证明那主观臆断的一句话,但就算看完我也不能很服帖这种所谓的达成,很牵强。万事万物都能与性联系起来我觉得可能只能令弗洛伊德们信服,这种泛性论的弊病实在太过明显
0 有用 Derek.Sun 2022-04-26 11:06:06
可读性不好,记住梦是梦想的达成即可,各种解释无法证伪,权听弗洛伊德讲讲吧。
0 有用 一封活泼信 2022-04-24 20:51:53
读了这本再去理解卡夫卡,有奇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