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应台评小说 短评

热门
  • 2 印奥采 2005-11-16 16:15:36

    她谈到的几个作家,我只看过陈映真,谈得真好。看多了龙的时评文章,看看她的本行文学评论,也很不错。

  • 1 Derek 2013-03-30 21:59:57

    作者总结并批判了台湾书评的五种类型:深不可测、主题万岁、温柔敦厚、唯我独尊、人身攻击,实在是切中肯綮的,甚至还提出了“台湾是没有批评的”等有点偏激的论点,掀起了书评界“龙卷风”:各界人士撰文回应,甚至特别召开讨论会,影响之大可见一斑。我读到了龙先生的精辟分析、干练有力的行文,还读到了各方知识分子对《龙评》的评论、质疑,各种不同思想的碰撞激荡,迸发出耀眼的火花;思维的亮光相互交织,形成美丽的智慧之光。有批评,还有对批评的批评,这样的内容架构是我所喜爱的。爱之深责之切。龙先生作为一位有担当的知识分子直言敢言,“寄冥纸”们难道不觉得惭愧吗?

  • 1 小~飞侠 2017-02-18 20:54:00

    另一本书,标注一下而已。看罢全书,实感李敖所言极是,龙应台所写的江海实在是“小水沟”,他的全局观实在是差,只是意淫似得强行把一些事件拼凑起来,并通过想象力揉合在一起……龙大姐的书太小了。不禁让我想到之前有关“文化革命”的内容,小处确实有冯骥才《一百个人的十年》可以看,但如果要多角度全面了解一个时代,还是必须从各种关键人物或者著名人物的纪实作品中去寻觅,比如《论中国》《邓小平时代》《牛棚杂忆》《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ps特地查了下百度里有关金门岛和妈祖岛的图片,好想去这两个小岛上看看……

  • 0 曾于里 2010-12-11 23:05:00

    我当时迷了好长一阵子。2010.10.5

  • 0 霄河 2009-10-05 16:25:35

    隐忍的伤痛 我们是否能够对抗遗忘 记住那一个个来不及给至亲哪怕一个深情的回望的逐渐消逝的落寞背影

  • 0 小渔 2005-10-09 12:34:33

    令我肃然起敬的龙应台

  • 0 solidaire 2005-08-29 01:44:41

    似乎是因了这本书而去读白先勇的,呵呵

  • 0 初七MMC 2010-12-26 19:33:41

    有空要重温《孽子》~

  • 0 recess💙💛 2013-07-23 19:52:55

    龙氏评论,犀利无比。我是看了评论才看书的。

  • 0 Clandia 2011-06-06 16:19:55

    绝对犀利的文学批评!

  • 0 fanneyfly 2018-07-12 18:27:31

    关于萧丽红的评论

  • 0 坏人戴着黑帽子 2023-03-02 13:03:27 山西

    补标。这么好的书却没多少人知道。

  • 0 崇远 2025-04-10 00:42:53 安徽

    龙应台的评论性文章写得真是好,无论是评论社会的还是评论文学的。回到这本书,龙评以她专业的素养认真分析了所评小说的优缺点,对阅读者大有裨益。对我而言,种草了不少台湾小说。后面收录的其他人的文章也很有意思,毕竟文学嘛,就得讨论起来才有生机。

  • 0 chengjun 2011-01-04 14:00:04

    我会强烈推荐给学中文的同学看的一本书,还有对小说感兴趣的“闲人”(例如我(*^__^*) 嘻嘻……)看的书……

  • 0 Tiana 2013-12-10 14:57:31

    里面评论的小说都么看过...

  • 1 那芙 2019-09-16 00:28:43

    这个算是作者本业吧,还是熟悉的文风,当年野火烧台湾的时候原来是从本行开始的。辑一的评论不是那么耐看,可能是因为所评作品离得太远(好多搜了下在大陆网络上只有只言片语),评价方法也的确单薄。精彩的是辑二辑三的解释、批评和反批评。另外,这书放在现在肯定是出版不了的。瞧最后的附录是多么政治不正确。不过这次再读(她多年来也没变过的理论),倒觉得本质上龙还是有些家国情怀的,只是那些小粉红不可能懂吧。

  • 1 RW 2021-02-26 20:51:28

    2012.09.27读完,刚被移除短评,只能感慨评分系统严苛。这个作者也许是某地代表,幼年觉得他温柔、文气、脱俗,沉浸于自己的小小世界,颇有文人独立性。长大后才发现他的格局与视野狭隘、不均、靠着笔杆子争黑白之战,美好画面后是一片漆黑。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