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法] 托多罗夫
出版社: 百花文艺出版社
译者: 蒋子华 / 张萍
出版年: 2001-1
页数: 341
定价: 17.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20世纪欧美文论丛书
ISBN: 9787530630839
出版社: 百花文艺出版社
译者: 蒋子华 / 张萍
出版年: 2001-1
页数: 341
定价: 17.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20世纪欧美文论丛书
ISBN: 9787530630839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奥德赛”形象的流转 (藤原琉璃君)
- 书名由三个词语组成 (王荣欣)
- 20世纪欧美文论丛书 (竹马笃笃)
- 这列火车载满了书籍,将在夜晚途经你梦里⋯⋯ (Z)
- 托多洛夫 (藤原琉璃君)
谁读这本书?
二手市场
订阅关于巴赫金、对话理论及其他的评论:
feed: rss 2.0
6 有用 杜修琪 2014-04-20 22:37:57
后半部分看的认真些,前面刷刷翻过去。还是记得大三时候被索绪尔打磨的了无生气,巴赫金给我的一针强心剂,后来读到布尔迪厄《实践感》,苏力本土资源系列,都有类似的感觉,追溯上去和巴赫金的对话理论内核类似,大概就是“复杂”和“开放”吧。我其实一直读书的线条,都和桑塔格的那句话相关:“这个世界已如此贫瘠,还要那么多阐释吗?”。就是反对贫瘠,突破那条框框。很多领域的人在此暗暗相通,像是一个说不清楚的内核,但我... 后半部分看的认真些,前面刷刷翻过去。还是记得大三时候被索绪尔打磨的了无生气,巴赫金给我的一针强心剂,后来读到布尔迪厄《实践感》,苏力本土资源系列,都有类似的感觉,追溯上去和巴赫金的对话理论内核类似,大概就是“复杂”和“开放”吧。我其实一直读书的线条,都和桑塔格的那句话相关:“这个世界已如此贫瘠,还要那么多阐释吗?”。就是反对贫瘠,突破那条框框。很多领域的人在此暗暗相通,像是一个说不清楚的内核,但我知道他们存在,就很满足,很有希望。 (展开)
0 有用 su 2012-01-06 13:49:28
我去。。理论这玩意儿我真的玩不转啊。。。。
0 有用 丰灯 2020-04-10 15:07:56
读了后半部关于巴赫金的内容。巴赫金对我重新理解人很有启发。永远不要把他人客体化。读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的时候恰好看到西马教材里对哈贝马斯思想的介绍,当时觉得对话理论几乎是对交往理论最有效的应用。老师昨天讲哈贝马斯对胡塞尔的再发现,交往理性已经蕴含在生活世界理论中的主体间性中了。似乎巴赫金也是与胡塞尔有联系的?大家都太厉害了。
0 有用 kito 2010-11-10 08:35:04
不如直接读巴赫金来得深入浅出以及逻辑清晰
0 有用 sue 2010-10-13 07:51:27
各种晕
0 有用 Cierpienie 2021-12-25 21:50:35
前半部分逻辑非常清晰,关于文学的基础概念,举了波德莱尔、兰波、爱伦坡等例佐证;后半部分专注巴赫金,稍微有点晕,但在读完巴赫金文论原文后倒是理解深入了许多。非常佩服
0 有用 mori 2021-10-25 16:05:48
我喜欢托多罗夫对小说的解读。他是真正用结构主义方法解读出意义的理论家,不是从一段话,而是从整体结构,如果要说结构主义文论家,我想最典型的代表还得是他和热奈特。(尽管他自己后来否定了结构主义
0 有用 冬青木 2021-07-16 18:15:50
只读了《文学概念》《体裁的由来》《爱伦坡的界限》几篇,后者很有趣。“因此,从各种意义上讲,坡是一个界限作家,这是他的主要成就:但是,冒昧说一句,这也是他的局限。他是新形式的创造者,未知空间的探索者,故他的作品必然带有一种边缘性。好在任何时代都还有一些偏爱边缘而冷落中心的读者。”
0 有用 一笛风 2021-05-04 19:50:15
前半部分托多罗夫本人的文论中,认真读了关于爱伦坡的部分,觉得清晰而且有意思。后半部分对于巴赫金的阐释,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觉得“理解是在寻找一个反驳”简直太妙。陀思妥耶夫斯基是巴赫金研究的客体,却也变成了他的主体,这可能也是对话理论的意义之一吧。
0 有用 AhFloyd 2021-03-03 00:15:14
巴赫金相关还是读得脑仁疼,前编的文学概念读起来倒更有意思,尤其是“关于《灵光集》”很受教,对于兰波作品的分析提供了批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