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这句周公教育官员的话,实质上就把“敬天”与“保民”结合起来,赋予了天意具体的内容。这是一个很大的历史进步,也是“民本”思想的源泉。——《政道的一点真骨血:三千年中国改革的成败得失》
2. 吏治改革历来是最艰难的!难就难在它是与整个官场的弊病和陋习在作对,与整个官场的潜规则在作对。而庆历新政又恰恰以吏治改革为重点,这就需要改革者事先对困难作出充分的估计,并研究制定出最周密、最详尽、最稳妥的具体操作措施。——《政道的一点真骨血:三千年中国改革的成败得失》
3. 在帝国集权时代,皇帝掌握着最高权力,皇帝的态度就是改革成败的关键。如何才能坚定皇帝的态度呢?这就需要改革者多动心思,想方设法取得皇帝的信任。——《政道的一点真骨血:三千年中国改革的成败得失》
· · · · · ·
(
更多)
1.“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这句周公教育官员的话,实质上就把“敬天”与“保民”结合起来,赋予了天意具体的内容。这是一个很大的历史进步,也是“民本”思想的源泉。——《政道的一点真骨血:三千年中国改革的成败得失》
2. 吏治改革历来是最艰难的!难就难在它是与整个官场的弊病和陋习在作对,与整个官场的潜规则在作对。而庆历新政又恰恰以吏治改革为重点,这就需要改革者事先对困难作出充分的估计,并研究制定出最周密、最详尽、最稳妥的具体操作措施。——《政道的一点真骨血:三千年中国改革的成败得失》
3. 在帝国集权时代,皇帝掌握着最高权力,皇帝的态度就是改革成败的关键。如何才能坚定皇帝的态度呢?这就需要改革者多动心思,想方设法取得皇帝的信任。——《政道的一点真骨血:三千年中国改革的成败得失》
4. 大凡一个政权刚刚诞生,其执政队伍一般很精干,执政成本较低,执政效率也很高。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机构越来越多,官吏越来越多,甚至会出现“十羊九牧”的局面,而社会民生则很难兼顾。老百姓到了难以负担时,便不得不起来反抗,甚至推翻这个政权。——《政道的一点真骨血:三千年中国改革的成败得失》
5. 造成秦王朝悲剧的原因,还是落在“改革”二字上,其根本的教训则是“六个必须”中“改革必须在时机成熟时进行,循序渐进,不可急躁冒进”。秦王朝的迅速覆灭就在于求治之心太切,改革之心太急。——《政道的一点真骨血:三千年中国改革的成败得失》
· · · · · · (
收起)
1 有用 逍遥一叶 2015-10-24 19:20:42
有点想当然的总结,也不考虑真实的历史。
1 有用 凉州无归客 2015-04-27 13:00:27
唔,几年之后作者改名换姓出了个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