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北京燕山出版社
译者: 赵少侯
出版年: 2007-6
页数: 281
定价: 13.5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世界文学文库(全译本)
ISBN: 9787540211998
内容简介 · · · · · ·
莫泊桑短篇小说的代表作。写普法战争时,法国的一群贵族、政客、商人、修女等高贵者,和一个叫作羊脂球的妓女,同乘一辆马车逃离普军占区,在一关卡受阻。普鲁士军官要求同羊脂球过夜,遭到羊脂球拒绝,高贵者们也深表气愤。但马车被扣留后,高贵者们竟施展各种伎俩迫使羊脂球就范,而羊脂球最终得到的却是高贵者们的轻蔑。小说反衬鲜明,悬念迭生,引人入胜,写出了法国各阶层在占领者面前的不同态度,揭露了贵族资产阶级的自私、虚伪和无耻,赞扬了羊脂球的牺牲精神。
莫泊桑是十九世纪后期自然主义文学潮流中仅次于左拉的大作家。他继承了法国现实主义文学的传统,又接受了左拉的影响,带有明显的自然主义倾向。他在相当短暂的一生里,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文学成就。他既是一系列著名长篇小说的作者,更是短篇小说创作的巨匠。他数量巨大的短篇小说所达到的艺术水平,不仅在法国文学中,而且在世界文坛上,都是卓越超...
莫泊桑短篇小说的代表作。写普法战争时,法国的一群贵族、政客、商人、修女等高贵者,和一个叫作羊脂球的妓女,同乘一辆马车逃离普军占区,在一关卡受阻。普鲁士军官要求同羊脂球过夜,遭到羊脂球拒绝,高贵者们也深表气愤。但马车被扣留后,高贵者们竟施展各种伎俩迫使羊脂球就范,而羊脂球最终得到的却是高贵者们的轻蔑。小说反衬鲜明,悬念迭生,引人入胜,写出了法国各阶层在占领者面前的不同态度,揭露了贵族资产阶级的自私、虚伪和无耻,赞扬了羊脂球的牺牲精神。
莫泊桑是十九世纪后期自然主义文学潮流中仅次于左拉的大作家。他继承了法国现实主义文学的传统,又接受了左拉的影响,带有明显的自然主义倾向。他在相当短暂的一生里,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文学成就。他既是一系列著名长篇小说的作者,更是短篇小说创作的巨匠。他数量巨大的短篇小说所达到的艺术水平,不仅在法国文学中,而且在世界文坛上,都是卓越超群的,具有某种典范的意义,所以人称“短篇小说之王”。
莫泊桑(Guy de Maupassant,1850-1893)一八五O年八月五日诞生于诺曼底省,名为贵族后裔,实际上其祖父只是复辟时期的一个税务官,父亲则是一个游手好闲、没有固定职业的浪荡子。莫泊桑在诺曼底的乡间与城镇度过了他的童年,一八五九至一八六O年随父母到巴黎小住,就读于拿破仑中学,后因父亲无行、双亲离异,随母又回到诺曼底。故乡的生活与优美的大自然给莫泊桑的影响很深,成为他日后文学创作的一个重要源泉。
莫泊桑的母亲洛尔·勒·普阿特文具有深厚的文学修养,莫泊桑从小就深受她的熏陶。洛尔的哥哥阿尔弗莱德颇有文名,青年时期曾是福楼拜以及帕纳斯派诗人路易·布耶的同窗。莫泊桑在鲁昂城高乃依中学念书时就结识了舅舅的这两位老友,这时,他早已是一个喜爱文学并已开始习作诗歌的青年,他从这两位前辈那里听到了“简明的教诲”,获得了“对于技巧的深刻认识”与“不断尝试的力量”,可惜的是,路易·布耶于一八六九年就去世了。同年,莫泊桑来到巴黎大学改修法律,不久普法战争爆发,莫泊桑被征入伍,在军队里担任过文书与通讯工作。在这场灾难中,他耳闻目睹了法军可耻的溃败、当权者与有产者的卑劣以及普通人民的爱国主义热情与英勇抗敌的事例,感触很深,所有这些日后成为他文学创作的又一个重要源泉。
战后退伍,由于家庭经济拮据,莫泊桑于一八七二年三月开始在海军部任小职员,七年之后,又转入公共教育部,直到一八八一年完全退职。在小职员空虚无聊的生活中,莫泊桑不幸染上了恶习,私生活放荡,这种下了他过早身亡的祸根。但另一方面,他勤奋写作,拜福楼拜为师,在他的具体指导下刻苦磨砺,长期不怠。在此期间,他于一八七六年又结识了阿莱克斯、瑟阿尔、厄尼克、于斯曼等青年作家,他们都以左拉为崇拜对象,经常在巴黎郊区左拉的梅塘别墅聚会,号称“梅塘集团”。一八八O年,“梅塘集团 ”六作家以普法战争为题材的合集《梅塘之夜》问世,其中以莫泊桑的《羊脂球》最为出色,这个中篇的辉煌成功,使莫泊桑一夜之间蜚声巴黎文坛。
《羊脂球》写于一八七九年,是莫泊桑经过长期写作锻炼之后达到完全成熟的标志,紧接着这个中篇,是如喷泉一样涌出的一大批中短篇小说。从一八八O年到一八九一年因病停笔,十年期间,他共创作发表了三百余篇中短篇小说,几乎每年都有数量可观的精彩之作问世,特别是在前三四年,佳品更是以极大的密集程度出现,一八八一年有《一家人》、《在一个春天的夜晚》、《戴丽叶春楼》,一八八二年有《菲菲小姐》、《一个儿子》、《修软椅的女人》、《小狗皮埃罗》、《一个诺曼底佬》、《月光》、《遗嘱》,一八八三年有《骑马》、《在海上》、《两个朋友》、《珠宝》、《米隆老爹》、《我的叔叔于勒》、《勋章到手了》、《绳子》,一八八四年有《烧伞记》、《项链》、《幸福》、《遗产》、《衣柜》等等。一八八五年,莫泊桑短篇小说创作中名篇的数量有所下降,但仍不乏出色之作,如《珍珠小姐》(1886)、《流浪汉》(1887)、《港口》(1889)、《橄榄园》(1890) 等。 早在以短篇小说成名之前,莫泊桑就开始了长篇小说的创作,他的第一个长篇《一生》经过几年的耕耘,于一八八一年完成,一八八三年问世。自此,他逐渐由短篇转向长篇,在几年之内相继发表与出版了几部著名的作品,一八八五年:《漂亮朋友》;一八八六年:《温泉》;一八八八年:《皮埃尔与让》;一八八九年:《如死一般强》;一八九O年:《我们的心》。
莫泊桑早就有神经痛的征兆,他长期与病魔斗争,坚持写作。巨大的劳动强度与未曾收敛的放荡生活,使他逐渐病入膏肓,到一八九一年,他已不能再进行写作,在遭受疾病残酷的折磨之后,终于在一八九三年七月六日去世,享年仅四十三岁。
一、短篇小说创作
莫泊桑是法国文学史上短篇小说创作数量最大、成就最高的作家,三百余篇短篇小说的巨大创作量在十九世纪文学中是绝无仅有的;他的短篇所描绘的生活面极为广泛,实际上构成了十九世纪下半期法国社会一幅全面的风俗画;更重要的是,他把现实主义短篇小说的艺术提高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水平,他在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主要就是由他短篇小说的成就所奠定的。
莫泊桑短篇小说的题材是丰富多彩的,在他的作品里,形形色色的社会生活,如战争的溃败、上流社会的喜庆游乐、资产者沙龙里的聚会、官僚机构里的例行公事、小资产阶级家庭的日常生活、外省小镇上的情景、农民的劳动与生活、宗教仪式与典礼、酒馆妓院里的喧闹,等等,都有形象的描绘;社会各阶级各阶层的人物,从上层的贵族、官僚、企业家到中间阶层的公务员、自由职业者、小业主,到下层的工人、农民、流浪汉以至乞丐、妓女,都得到了鲜明的勾画;法国广阔天地里,从巴黎闹市到外省城镇以及偏远乡村与蛮荒山野的风貌人情,也都有生动的写照。在广阔的艺术视野与广阔的取材面上,莫泊桑的短篇显然超过了过去的梅里美与同时代的都德,而在他广泛的描写中,又有着三个突出的重点,即普法战争、巴黎的小公务员生活与诺曼底地区乡镇的风光与轶事。
二、长篇小说创作
莫泊桑的长篇小说共有六部,即《一生》、《漂亮朋友》、《温泉》、《皮埃尔与让》、《如死一般强》、《我们的心》,其中以《一生》与《漂亮朋友》最为重要,《皮埃尔与让》亦甚出色。
作者简介 · · · · · ·
莫泊桑(1850~1893)法国作家。1850年8月5日生于法国西北部诺曼底省的一个没落贵族家庭。名为贵族后裔,实际上其祖父只是复辟时期的一个税务官,父亲则是一个游手好闲。没有固定职业的浪荡子。莫泊桑在诺曼底的乡间与城镇度过了他的童年,1859年至1860年随父亲到巴黎小住,就读于拿破仑中学,后因父亲无行、双亲离异,随母又回到诺曼底。故乡的生活与优美的大自然给莫泊桑的影响很深,成为他日后文学创作的一个重要源泉。1870年到巴黎攻读法学,适逢普法战争爆发,遂应证入伍。退伍后,先后在海军部和教育部任职。19世纪70年代是他文学创作的重要准备阶段,他的舅父和母亲的好友、著名作家福楼拜是他的文学导师。 莫泊桑的文学成就以短篇小说最为突出,有世界短篇小说巨匠的美称。他擅长从平凡琐屑的事物中截取富有典型意义的片断,以小见大地概括出生活的真实。他的短篇小说侧重摹写...
莫泊桑(1850~1893)法国作家。1850年8月5日生于法国西北部诺曼底省的一个没落贵族家庭。名为贵族后裔,实际上其祖父只是复辟时期的一个税务官,父亲则是一个游手好闲。没有固定职业的浪荡子。莫泊桑在诺曼底的乡间与城镇度过了他的童年,1859年至1860年随父亲到巴黎小住,就读于拿破仑中学,后因父亲无行、双亲离异,随母又回到诺曼底。故乡的生活与优美的大自然给莫泊桑的影响很深,成为他日后文学创作的一个重要源泉。1870年到巴黎攻读法学,适逢普法战争爆发,遂应证入伍。退伍后,先后在海军部和教育部任职。19世纪70年代是他文学创作的重要准备阶段,他的舅父和母亲的好友、著名作家福楼拜是他的文学导师。 莫泊桑的文学成就以短篇小说最为突出,有世界短篇小说巨匠的美称。他擅长从平凡琐屑的事物中截取富有典型意义的片断,以小见大地概括出生活的真实。他的短篇小说侧重摹写人情世态,构思布局别具匠心,细节描写、人物语言和故事结尾均有独到之处。除了《羊脂球》(1880)这一短篇文库中的珍品之外,莫泊桑还创作了包括《一家人》(1881)、《我的叔叔于勒》(1883)、《米隆老爹》(1383)、《两个朋友》(1883)、《项链》(1884)等在内的一大批思想性和艺术性完美结合的短篇佳作。 莫泊桑的长篇小说也达到比较高的成就。他共创作了6部长篇:《一生》(1883)、《俊友》(又译《漂亮朋友》,1885)、《温泉》(1886)、《皮埃尔和若望》(1887)、《像死一般坚强》(1889)和《我们的心》(1890),其中前两部已列入世界长篇小说名著之林。
目录 · · · · · ·
二 羊脂球
三 一家子
四 一名农场女佣的故事
五 在一个春天的夜晚
六 一次野餐
七 泰利埃妓馆
八 菲菲小姐
九 修软垫椅的女人
十 疯女人
十一 骑马
十二 珂珂特小姐
十三 两个朋友
十四 孤儿
十五 我的叔叔于勒
十六 绳子
十七 模特儿
十八 伞
十九 项链
二十 衣橱
二十一 隆多利姐妹
二十二 第二十九床
二十三 暗号
二十四 珍珠小姐
二十五 偶尔拉
二十六 港口
二十七 埃拉克利斯。格洛博士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搁浅者大凡是这样一些人:早年未经受过磨难、无生活奋战准备者;隔着云雾看人生,既不懂进取之手段策略,又无软磨硬抗之承受耐力者;从小没有机会练就一身本领专长,又无特殊天赋票能者;自幼就无奋斗精神、且手无寸铁与利器者。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十一 骑马 -
这位虔诚的长者答道:“这些士兵心眼都不坏,听说他们不是普鲁士人,我也不清楚他们是从哪来的,总之是个很偏远的地方。他们被迫丢下了妻儿,去当兵打仗,日子也不好过啊!您也看到了吧,这些士兵总是帮着我们干活,从来没有做过什么坏事。先生,穷人之间不就该这样互相帮助吗?至于打仗,那都是他们大人物的意愿。”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二 羊脂球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喜欢读"羊脂球"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羊脂球的书评 · · · · · · ( 全部 284 条 )
-
这位虔诚的长者答道:“这些士兵心眼都不坏,听说他们不是普鲁士人,我也不清楚他们是从哪来的,总之是个很偏远的地方。他们被迫丢下了妻儿,去当兵打仗,日子也不好过啊!您也看到了吧,这些士兵总是帮着我们干活,从来没有做过什么坏事。先生,穷人之间不就该这样互相帮助吗?至于打仗,那都是他们大人物的意愿。” 对于那些仍受温饱问题之苦的穷人来说,最重要的事情是努力在这个世界上生存下去。他们不分国籍和民族,有着共...
2020-08-05 08:51:13 4人喜欢
这位虔诚的长者答道:“这些士兵心眼都不坏,听说他们不是普鲁士人,我也不清楚他们是从哪来的,总之是个很偏远的地方。他们被迫丢下了妻儿,去当兵打仗,日子也不好过啊!您也看到了吧,这些士兵总是帮着我们干活,从来没有做过什么坏事。先生,穷人之间不就该这样互相帮助吗?至于打仗,那都是他们大人物的意愿。” 引自 二 羊脂球 对于那些仍受温饱问题之苦的穷人来说,最重要的事情是努力在这个世界上生存下去。他们不分国籍和民族,有着共同的目标,为此这样互相帮助。你可以说他们胸无大志,不心怀祖国不追求荣耀,可他们只不过一群已被生活压得喘不过气来的普通人罢了。如果一个人连台阶都没有能力砌好,你又怎能责备他为何不站在高处眺望远方和整个世界呢?
回应 2020-08-05 08:51:13
-
那房间,那孤独地流逝着这全部的可怜巴巴的生活的房间在何处,要说大家知道,也只是勉强知道而已。她不占什么地方。她不在场时,大家决想不到她。 她属于那种无个性之人:即使对他们的近人来说,他们也始终是陌生的,就像未经勘探似的,而他们的死,在一幢房子里不会造成空缺,也不会造成空白,他们是那种不会闯入自己身边人的生活、习惯和爱情的人。 她总是用细碎的、急匆匆的、悄然无声的步子走路,从不发出声响,也从不碰任何...
2022-08-09 01:43:47
那房间,那孤独地流逝着这全部的可怜巴巴的生活的房间在何处,要说大家知道,也只是勉强知道而已。她不占什么地方。她不在场时,大家决想不到她。
她属于那种无个性之人:即使对他们的近人来说,他们也始终是陌生的,就像未经勘探似的,而他们的死,在一幢房子里不会造成空缺,也不会造成空白,他们是那种不会闯入自己身边人的生活、习惯和爱情的人。
她总是用细碎的、急匆匆的、悄然无声的步子走路,从不发出声响,也从不碰任何东西,像是在把不出声的特性传给周围的物件似的。她的手,仿佛是用棉花样的东西做的,触摸东西时,它们的动作是那样轻、那样的仔细。
当有人提到“利松姨妈”时,可以说,这四个字在人们的头脑里引不起任何想法,一如人们提到“咖啡壶”或“糖罐”。
回应 2022-08-09 01:43:47 -
前天晚上临睡前,我第一次阅读了法国作家莫泊桑的名作《羊脂球》。读完,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小说讲的是普法战争期间,普鲁士入侵法国一个城市,城市里有一些人取得了离境证,坐在同一辆马车上往外走,路上发生的故事。马车上有商界的,政界的,宗教的等等,五花八门,还有一个妓女叫羊脂球,总共十个人。 因为下大雪,马车走的很慢,不一会大家又冷又饿,好多人都忘了带吃的,只有羊脂球带了一大篮子吃的,友好地送给了同车的...
2021-07-25 01:40:34
前天晚上临睡前,我第一次阅读了法国作家莫泊桑的名作《羊脂球》。读完,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小说讲的是普法战争期间,普鲁士入侵法国一个城市,城市里有一些人取得了离境证,坐在同一辆马车上往外走,路上发生的故事。马车上有商界的,政界的,宗教的等等,五花八门,还有一个妓女叫羊脂球,总共十个人。
因为下大雪,马车走的很慢,不一会大家又冷又饿,好多人都忘了带吃的,只有羊脂球带了一大篮子吃的,友好地送给了同车的人吃。那些自恃高贵的人,以各种不同姿态,慢慢接受羊脂球的好意。
而后到了中途,遇见个普鲁士军官,以某种原因把他们留了下来。这个原因就是德国军官想让羊脂球陪他睡一夜,羊脂球不同意,他们一伙人就全不能走。于是在这几天里,那些各阶层的人,心情不断地变化,最终好多人合谋以各种伪善又不失身份的说辞,说服了羊脂球答应军官的条件。
终于他们再次上了车,那些虚伪的人又重新对羊脂球投以鄙夷的目光。这次除了羊脂球出发匆忙外,别人都带好了吃的,却不曾想到相让。羊脂球气愤地说不出话来,最终忍不住,流泪不止。他们中有一个民主党人,勉强鼓起勇气,哼起了让另一拨卑鄙的人感到刺耳的《马赛曲》,以此表达自己的不满,却最终什么也没做。
小说讽刺了当时法国各阶层的行径,赞扬了底层法国人民的友善,单纯和对抗敌人的勇敢之情。作者以入木三分的描写,对人性的伪善,卑鄙,揭露地令人触动。(个人的拙劣总结,小说的精彩处就在于对那些虚伪的人的生动刻画,推荐读一读原文。)
这次,我不再援引别人的更专业更深刻的分析,只谈谈自己的想法。
首先,小说中的某些情节似乎随时都可能发生在现实生活中,这带给我最直接的触动。
在小孩口中,诸如”都怨你,让我们也……”之类的埋怨的话脱出而出。长大了,人们学会了不直言中伤别人,好教自己显得大度,却在背地里还可能批评某人“以前还会怎样呢,现在请他帮个忙怎么就不行了,装什么!”
这些生活中常见的话,与《羊脂球》里的言语何其相似。看了这个小说后,下次再遇到别人要说,或甚至自己某朝一日也想说类似的话时,我觉得应该深刻反思,勿以恶小而为之。
然后,小说中那些自恃高贵的人对妓女羊脂球的职业偏见,也让我对自己近期的某些偏见陷入了沉思。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我对于资本驱动下的流量明星抱以极大的偏见,特别当新闻上曝出他们在公众场合的一些不当举动时,我便在心里对他们更增加了鄙视。我认为一个流量明星与和他同龄的在校好学生比起来,修养,三观,不如远甚。
前段时间偶遇一个新闻说,某两年轻演员到一所优秀大学里取景,本以为会被拥堵,配备了大量保安人员,没想到冷冷清清,当剧组想要以一定的报酬请遇到的学生当群演时,也没有一个学生愿意。当我看到“本以为”三个字时,我就笑了。并把这件事转述给初二的妹妹,表达嘲笑之情。
当前段时间高考成绩出来,看到有些明星考的成绩少的可怜,远不如其粉丝时,我又把新闻即时转达给妹妹。
但是当在校成绩优秀的妹妹放了暑假,本来说好的好好看书,却也拿起手机,不住地追一些泡沫爱情剧,甚至综艺节目时,我产生了深深的无奈。
我一直觉得那些明星除了昔日在荧屏上的演技值得一赞,其他那些生活琐事或综艺上的跑跑跳跳,与我何干!那些人不过是拿好奇心、窥私欲和感官刺激这些能够超越阶层,地域、学历等属性的低级兴趣谋取利益。
我自己有生活压力,不关心那些自然是应该的,但我也不允许妹妹看,甚至以难听的话当面讽刺。我把妹妹激怒了,她说:"你管我嘞?整天瞧不起这个瞧不起那个,人家再怎么样也比你会挣钱!"我被刺伤了,我管不住她,便不再多说。
而现在,我更担心的是,所看有用无用先不论,我却给她传达了一种瞧不起特定行业的错误观念,这自然是不好的。
我陷入了深深的反思:那些人走他们的生存路线,靠的是正当途径,有错吗?没有错。这些节目跟自己爱过的游戏有分高低?也没有。我无权干涉别人的喜好,或否定任何正当职业的价值,那就不应当被偏见蒙蔽了双眼。
再者,成年人大多都学会了掩藏自己的喜恶,如果一个人和一个自己有偏见的人偶遇在一起交流,大多数人想必都能做到像《羊脂球》里的人起初对羊脂球一样的掩饰和客气。做到这点其实都是应该的,也称不上虚伪。
真正证明自己能尊重他人的,是在遇到事情时,还能尊重他人的价值观。而不是像那些贵妇人们一样,残酷地糟践羊脂球的信念。 希望自己,从今往后,对万事抱有温情,不因误解和偏见而伤害别人。
最后,羊脂球从坚持自我到最终信念崩塌再到被鄙视的悲剧让我的心情久久无法平复。
羊脂球虽然流落风尘,但依然保留着善良,正义,和渴望救赎的心。
她那么善良,尽管知道富人可能看不起低贱的她,还是愿意让食物给他们吃,最后,也是因为牺牲自己来解救他人,而富人们却不可怜她,让人悲哀。
她那么正义,当鲁昂的大部分民众都缺乏正义感,明里假装与普鲁士兵冷漠,在家里却各种笼络,她却表现出极强的抵抗态度。只是因为普鲁士兵骚扰她,才不得已逃了出来。而当她入住旅馆当晚,民主党科尔尼代向她提出服务请求时,她以极高的爱国之情,以隔壁就住着普鲁士军官,害怕敌人嘲笑为由拒绝。当得到普鲁士军官的无理请求时,也是一口回绝。
她还是渴望救赎,她有自己的孩子,只是很久不见,得知停留的镇上有孩子进行洗礼时,她便去看了。她认为“偶尔去教堂祷告一次也很有意思”。
就是对这样的羊脂球,那些卑劣的同行之人随着被耽搁的时间越来越久,一天一天暴露出愈加丑恶的嘴脸,极尽伪善之能事。
他们一边取得羊脂球的信任,一边举出犹滴,荷罗菲尔纳,卢克雷蒂娅,塞克斯图斯等具有献身精神的古人例子,甚至荒淫的克娄巴特拉,都拿来统统赞扬,以诱导羊脂球为他们现身,但羊脂球都不为所动。
但最后一天,连修女都说出一些只要动机是纯洁的便是可敬的毒鸡汤来,这彻底摧毁了羊脂球的信仰。
可是羊脂球为他们献身了后,他们非但不予同情和感激,反而更加轻蔑羊脂球,再没有了基本的尊重。
当个人为了集体的崇高利益而献身时,我们总会歌颂这种无私的精神,但是当像《羊脂球》里一样一群丑恶的人组成的集体反过来要求羊脂球为之奉献时,就像一群饿狼分食一具鲜活的肉体,就像一群恶蛆,蚕食洁净的心灵!
最后引用一下电影《闻香识女人》中,中校为正直的查理辩护时,讽刺那些卑鄙的人们的台词。虽然事情差别较大,但《羊脂球》里卑鄙人物的灵魂,丑陋的程度比之前者,有过之而无不及!
电影《闻香识女人》台词“……那些都不及丑陋的灵魂可怕”。
(本文最先发表于个人公众号【托腮听雨】,简介是记叙人生美好点滴。目前只发了十一篇,包含青春回忆和读书感悟等,随缘更新。文笔还不太自信,写作想法也不是很多,所以不好意思张扬扩粉。但是太低调而且没有回复功能的号未免太过冷清,还是想把这篇读后感发到更合适的圈子里,获得更多朋友的交流,就来到了豆瓣。如果你喜欢我的文字,欢迎关注我,请多指教。)
回应 2021-07-25 01:40:34 -
这三位(雨贝尔伯爵,卡雷·拉马东先生,鸟先生)都用颇为友好的眼光互相看着他们,虽然彼此社会地位不同,可是谈起钱来却情投意合,她们感到彼此亲如兄弟,因为她们都是富豪行会中的一员,只要手一插进裤带,就会拨弄的金币叮当坐下。 ps:救命,鸟先生。我觉得可能翻译成伯德先生会好一点吧。
2021-06-13 14:54:59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14 )
-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2)8.7分 90334人读过
-
译林出版社 (2004)8.2分 4440人读过
-
浙江文艺出版社 (2016)9.1分 3214人读过
-
译林出版社 (2010)8.7分 1931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豆瓣高分书2700本:千人打分不低于8分 (偶就是那个鬼)
- 欧美文学阅读书目100种 (azurebleu)
- 大学前可以读下的书——成长的印记(更新中) (想不到昵称)
- 豆瓣五万至十万人读过 (newleft)
- 生而有涯 书海无涯 (佾云)
谁读这本书?
二手市场
订阅关于羊脂球的评论:
feed: rss 2.0
73 有用 末摘花 2018-02-03 08:08:50
看莫泊桑的小说整个一心酸啊!羊脂球尤其如此,看完的时候内心只有一句话,一群道貌岸然的伪君子良心何在
13 有用 美味葱白 2013-03-19 11:14:02
对描写食物那一段一直记忆铭心!,
416 有用 Moss大妖 2008-05-25 23:42:10
看《羊脂球》的时候真的很难过,觉得这个世界上怎么会有人是那个样子的呢……那时候还是年轻啊……还有,对那罐子里面的食物很是垂涎啊……
222 有用 满满是只大懒猫 2016-09-17 15:02:19
气哭了我。怪不得当时的法国巴黎能被和平占领,都是这些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又道貌岸然的伪君子阿
32 有用 amelin 2017-01-23 23:58:50
看的时候被震撼到了。那些满口仁义道德的人,其实只是披着伪善的壳子,芯子里还是自私自利的灵魂。人啊
0 有用 抱住小猪 2022-08-11 00:03:39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0 有用 花开半盏 2022-08-10 23:14:54
人性之复杂,环境之多变
0 有用 弘直 2022-08-08 14:11:43
寫女人的时候有他师傅福楼拜的味道。
0 有用 ABEANIN2020 2022-08-08 09:01:36
非常经典!
0 有用 xsw. 2022-08-05 21:24:52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我好想一把撕下你虚伪的面纱,看看你究竟是个什么嘴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