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长篇小说《上种红菱下种藕》以几个十一、二岁的小女孩的成长经历为引线,讲述在市场经济大潮中江浙农村所发生的自觉的和不自觉的动荡转变。
全书以极细腻和平缓的基调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叫秧宝宝的乡下小女孩,因父母外出经商,不得已离开乡下的老屋子,来到城镇。这个与村庄风貌迥异的城镇从此就成了小姑娘的生活天地了。小姑娘在一年内跑遍了华舍镇的角角落落,看到和经历了许许多多奇奇怪怪的人和事(包括在她寄宿的顾老师家)。秧宝宝就在这新的环境中不知不觉地长大了,她和她的几个小同学蒋芽儿、张柔桑的友谊也经历了更新和发展。然而,一个更加开阔的天地在等待着秧宝宝。一年后,爸爸妈妈要带她走向更大的城市绍兴。
上种红菱下种藕的创作者 · · · · · ·
-
王安忆 作者
目录 · · · · · ·
那样的静,可是周围都是人。书桌前面的地上,有一双塑料拖鞋,亦已经穿久了,鞋上有着一个脚掌的印于,是汗渍和摩擦形成的。这是李老师的拖鞋。书桌前面的大床上,李老师也在睡午觉。人们在各自的房间里睡午觉,这是一个星期天的下午。秧宝宝想,明天要上学。她想着学校里那些熟悉的人和事,可是,学校却变得陌生了。秧宝宝坐了起来,双臂环了耸起的膝盖,抵着下巴。这样,她就看得见对面的房屋,隔着一条宽阔的路。那是几间二层和
那样的静,可是周围都是人。书桌前面的地上,有一双塑料拖鞋,亦已经穿久了,鞋上有着一个脚掌的印于,是汗渍和摩擦形成的。这是李老师的拖鞋。书桌前面的大床上,李老师也在睡午觉。人们在各自的房间里睡午觉,这是一个星期天的下午。秧宝宝想,明天要上学。她想着学校里那些熟悉的人和事,可是,学校却变得陌生了。秧宝宝坐了起来,双臂环了耸起的膝盖,抵着下巴。这样,她就看得见对面的房屋,隔着一条宽阔的路。那是几间二层和
· · · · · · (收起)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她走上村道,走过小桥,小桥下堆放着白色塑料泡沫块,几乎壅塞了河道。此时正是沈溇最寂静的时刻,在外面上班的人没回来,田里做庄稼的人也没回来,放学的孩子呢,还在回家的路上野呢!有一个女人在埠头洗东西,应该看见秧宝宝,可并没有与她招呼,兀自洗着。又有一只鹅娘迎面过来,伸长了脖颈,步态很优雅,没有给秧宝宝让道的表示。秧宝宝只得让它。刷了石灰粉,立着水泥柱的新楼房的廊下,也有几个女人,伏在竹匾上,挑拣菜籽。秧宝宝从新楼旁边过去了。新楼的后面是一块空场,散落着稻草麦草,几只鸡在草里面刨抓着,弄得一头一身的灰土。空场周围,立着几处旧院,早已人去楼空,只余下残砖断垣,眼看着就要趴下。在这些空院中间,立着秧宝宝的老屋。 由于老屋四周的一圈水杉,老屋就显得有生气了。太阳光斜穿过水杉笔直的树干,照着院墙变得色彩斑斓。树冠葱茏地绿着,围护在院墙上方。天呢,是翠蓝的,停着一些云朵,在水杉顶上一二尺的地方。就在秧宝宝走到跟前的那一时刻,老屋忽然又换了一种颜色,变成一种同意的姜黄色。好像是太阳走动的结果,光线变换了角度,将其中的黄全盘倾出,连秧宝宝也染上了这姜黄的基调。她推门进去了。 公公!她喊道。没有人答应。院子里没有人,晾衣绳上搭了公公的一件蓝布衫,石凳上有公公的两双鞋,一双跑鞋,一双套鞋。几只鸡在地上啄食。她看见屋檐下,爸爸钉的鸽笼,门掉下来了,露出里面藏着的一些说不来历的东西:一个干瘪的南瓜纽;一颗花石子,上面有着天然的水波纹;一个式样精致的小药瓶。她茫然四面看看,院里的石板地裂出一些新的纹路,里面长出草来,这时,也是姜黄色的。她站了一会儿,走进屋里的穿廊。穿廊左侧,他们原先住的房间上了锁。穿廊的板壁上有一面窗户,望进去,只看见房间中央有一束阳光,翻卷着金黄色的絮状物。大床上的夏布帐幅,静静地垂放下来,婆娑透出床后面依墙而立的大橱。这个大橱忽变的神秘起来,好像藏着许... (查看原文) —— 引自第54页 -
虽然是不说话,可秧宝宝却时时感觉到陆国慎在场。洗干净、叠好了、端端正正放在她枕头的衣服上,有陆国慎手上的防护霜的气味;饭桌上的几种菜,是陆国慎特有的风格,比如,豇豆也好,茭白也好,茄子也好,南瓜也好,北瓜也好,一律上锅蒸熟,再浇上酱麻油或者腐乳汁;晚饭以后,新闻联播时候,家里人都在,七嘴八舌地说话,其中又多了陆国慎女中音的声音,李老师和闪闪都是有些火爆的,而陆国慎的声音进来,就起了中和的作用,变得均衡了;以前不觉得,现在还发现,陆国慎喜欢点卫生香,点一种檀香味的盘香,所以,家中就又有了一种陆国慎的气味,檀香味。陆国慎虽然不像闪闪那么活泼有趣,但她却有着一股渗透性的影响力,在她周围,布满着她的空气。 (查看原文)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上种红菱下种藕"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喜欢读"上种红菱下种藕"的人也喜欢 · · · · · ·
上种红菱下种藕的书评 · · · · · · ( 全部 82 条 )

买得个溇,上种红菱下种藕
秧宝宝终于离开华舍去了绍兴,一个九岁小女孩在华舍小镇的一年寄宿生活瞬忽过去。我觉得非常不舍,仿佛告别遥远而短暂的童年。 《上种红菱下种藕》是王安忆十年前的作品,“以一个小女孩的成长经历为引线,折射出九十年代江浙农村在市场经济大潮中所发生的一些动荡和转...
(展开)
> 更多书评 82篇
论坛 · · · · · ·
好像没人来说王安忆啊,所有的网站、流行都被中学... | 来自还得注册 | 5 回应 | 2009-08-07 21:28:52 |
吴兴杂诗 | 来自乌程无 | 1 回应 | 2009-03-22 17:17:47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8 )
-
文汇出版社 (2006)8.1分 1582人读过
-
云南人民出版社 (2013)8.3分 368人读过
-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9)8.1分 207人读过
-
麥田出版 (2006)8.3分 31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雕刻时光 (欢乐分裂)
- 《當代小說二十家》書單 (小知子)
- 我就很爱很爱王安忆 (circle2324)
- book list (橘子,橘子)
- 儿童视角·华语文学中的童年政治 (zang兮兮)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上种红菱下种藕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鲁闽 2008-05-22 14:43:33
你要是走出来,离远了看,便会发现惊人的合理,就是由这合理,达到了谐和平衡的美。
0 有用 小意达 2009-02-03 13:28:49
仿佛是我的少年
0 有用 墨息墨息 2008-02-08 14:22:41
秧宝宝是我们自己
0 有用 苏颜 2010-03-03 15:15:54
在当当网卖5元一本时买的,这书实在不像王安忆路线的风格
0 有用 迷迭香与猫 2007-02-13 20:52:10
那种小女孩之间的摩擦与情谊刻在我的骨头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