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学语境中的《德意志意识形态》 短评

热门
  • 5 epimeleia 2010-10-04 23:27:31

    声讨万恶的编译局

  • 4 婷婷要做甜娘☆ 2011-11-29 18:40:33

    非常非常精彩。。。

  • 5 月指导不指导 2023-08-23 22:24:47 广东

    读得非常舒服。不得不说日本的马克思学学者的做学风格很值得我们学习。南京大学的张一兵老师亦吸收了日本学界的成果,但貌似为学态度还是不同。(ps:只读过编译局《马恩全集》第一版的《德意志意识形态》的研究者根本不配说是研究者)

  • 3 已停用 2019-06-14 17:32:31

    这个版本好在按其想法编排的同时也保持、呈现了手稿原貌,并后附同样排版的德文手稿。本书故而是感兴趣者必须持有的一版。

  • 1 Lyrikerin 2022-05-27 00:13:03

    花了一整个半天终于搞明白手稿的物质形态和各版本的异同了……现在就是把新德版译文、此书的德文和中文三个版本对照着看,救救孩子

  • 1 自信中国人 2022-12-26 20:07:12 辽宁

    补标:社会科学对观念哲学的一次背反。如果把共产主义定义为一种无阶级差异社会,那么事实上这就是个道德形而上学概念,实践中需要政治革命去主动争取,此时期的马正属于此列;如果把它定义为一个自然演化阶段,那么在技术生产力的“共产”之后一定还会有新的阶级差异产生。无论遵循乌托邦主义或反乌托邦叙事,差异却是永不可化约的矛盾,而到“未来”那时共产主义自身也很有可能已改变了无数次的名称和含义,正如老年马克思也难以构想未来王国。因此只能说:对于当下来讲,共产主义不应该是一种政治彼岸的预设,它不受意识形态所左右,也不是回归诺斯替式的起源,而是无限的现实物质运动本身——这才是于行动者而言的不可预设的演化形式。 注:马克思恩格斯两人观点大约在1850年代后逐渐分野。五星献给当年马恩的叛逆之心和广松涉的考古工作吧。

  • 1 长捲星_fake 2013-07-22 18:31:13

    文献考证版,质量高但难懂。

  • 4 五小强 2019-12-30 12:22:40

    随便翻翻对编辑人员产生了敬意,再次提醒我的产出就是学术垃圾。我不配,打扰了。

  • 1 Treeeeetree 2022-03-16 15:55:30

    遗憾的是,由于时间限制,在读的时候直接跳过了本文精彩的修改互动的地方。朴素的感觉是文本在如何在一点点壮实高中时代上政治课被简单操作的一个个定律了。这本书应该成为捐给高中母校的系列书籍之一。

  • 1 2021-11-23 18:29:08

    广松功底扎实,青马黑话王扣一分。

  • 1 K.I.D 2022-08-21 21:34:59 四川

    极为重要的历史唯物主义研究型翻译著作 向广松涉先生致敬

  • 0 Martinaise,R. 2022-05-23 15:41:18

    感谢文献学考证

  • 0 无以 2024-12-27 19:45:09 陕西

    为何不译完呢?

  • 0 城隍熟铜架 2025-04-22 20:39:48 湖南

    其实并没有手稿原貌,谁在宣称广松涉是按照手稿编排的?该刺刀了。 因为新译本和MEGA2出了,现在看来只具有历史价值了

  • 4 老鼠儿子会打洞 2014-11-22 21:20:22

    这个版本虽然还存在一定缺陷,不过在国内能读到这样的版本已经不错了。目前全文已阅读完毕,开始接下来的做摘要和探索之旅。

  • 0 张梅曲 2024-04-17 00:16:31 陕西

    共产打成工厂、权利权力分不清、莱布尼兹能写成尼布莱兹太拉胯了,显然译者就是照抄编译局版照着打字然后打错了的。人创造环境环境也创造人这个基本辩证在黑格尔那里早就明确地有(人作为创造与被造的统一;被投又投开),实践已经呼之欲出/是题中之义。劳动之分割(即分工)-劳动及劳动剩余产品之分配-导致了私有制;广松涉认为分工是恩格斯的借力点,马流连于异化而恩早已抛弃了异化,这个文本基本没有出现异化所以就是恩格斯写的(真有想象力)

  • 0 N 2024-11-09 15:56:11 福建

    神书,虽然马恩文本文献学我没看过太多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