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纪有关死亡的生活 短评

热门 最新
  • 3 热心市民红小豆 2019-03-28 15:35:29

    内容过于零散,但不乏是本了解中世纪死亡基础知识的读物。在基督教死亡观处还没想写,只是笼统地写了天堂监狱地狱。中世纪早中晚期的死亡观都是不同的,值得本书叙述,但作者却没有。

  • 0 江央7点起床吗 2015-05-05 08:10:14

    死亡正在流行。流行本身就是残酷,何况流行死亡。

  • 0 岂能无怪哉 2015-12-27 13:58:13

    挺有意思的 特别是生活在墓地里这一部分

  • 0 Br.G 2011-09-07 22:44:41

    写得一般,译得一般,浪费了好材料。另外,把reference都译出来,好辛苦,可是没什么用吧?也不利于读者参考。

  • 0 [已注销] 2014-02-20 00:54:04

    翻译好像不太通畅

  • 0 九只猫九 2009-01-13 19:19:05

    类似于这样的切入角度正中下怀

  • 0 会飞的猫 2008-04-12 11:38:16

    把死亡当作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这样,我们才会更注重当前的生活

  • 0 山并~脑袋大 2008-08-12 10:24:21

    恩,暂时不知道他要说什么!

  • 0 Balthazar 2022-02-04 15:26:18

    写得很散,翻译好像也不是很好的样子,读起来很难严肃,倒是很有猎奇的趣味,其中为了把尸体从远处运回来,居然要切碎……以及为了传递死讯,写满了整整一卷轴的死亡名单,奔波在不同的地方,这些都还是很意思的。

  • 0 约翰雷 2019-01-06 02:53:58

    La mort au Moyen âge: XIIIe-XVIe siècle

  • 0 漫漫徐徐 2021-12-25 10:07:50

    比较杂乱,不过是个科普性读物,把死亡相关一切都有叙述,是了解西方死亡的一个入门书

  • 0 予放Youf 2021-11-17 20:55:54

    利用零散资料处理中世纪“死亡”的问题难度还是很高的。 前三章基本是按照“将死—临死—已死”的顺序推进,描述与死亡有关的仪式与经验。 虽然作者导论中说着重物质化考察,但其实不少部分还是涉及观念的探讨,第一章更是花了较大的篇幅来叙述圣经的传播和阅读史,无非是想借此探讨圣经的内容在构筑中世纪的“死亡”经验(观念)时所占据的位置,作者提出《圣经》在构筑大部分教徒的死亡世界时,“形式”影响多于“教义”影响、“片段”文本较“整体”文本更占优势。 文章推进的方式基本是共时性考察穿插历时性演变,依照社会身份的不同,分别描述了不同人群面对死亡的日常经验。共时性叙述以死亡的过程为轴线,这么做的后果是中世纪死亡的地域特征只能穿插在主线叙述中,因而流于零散。大概也是由于史料特征的缘故。

  • 1 猫猫神 2022-09-08 18:40:43 四川

    比起“生活”,或许更像是“指南”?

  • 0 CzovoJr 2022-12-26 16:19:35 河南

    不大对我的口味🗣️

  • 1 冬樵椒山 2023-05-09 14:51:29 吉林

    本来想给四星,但翻译扣一星。感觉全面点的还是看阿里耶斯那本,这本更像是简明扼要的勾勒。比较有意思的是:需要考虑到书本流传以及普及度以及群众接受信息的来源,图像的教育意义被质疑,布道词和托钵修会的便携本作为史料来看都很有意思(真的很关注托钵修会的影响);遗嘱的公证人和神父的融合有意思,财产涉及的法学在社会中的体现(死亡是一个牵扯进各种力量的社会事件)(以及死者不死←特指法学上的概念);对死者的法医学判定;对葬礼仪式和解释的垄断为教会机构带来的财富;路过墓地为死者祈祷的义务,并不针对特定个体,但是至少有一些死者个体的标志,职业=姓名,亲人记得,墓地管理机构人员也记得(这个很有趣,对墓地布局的详细标识,职业化其实缺少的是个人关怀,所以阿里耶斯所说的匿名状态某种程度上也没错);死亡日历和死者卷轴。

  • 0 八尾猫大仙 2011-08-24 14:17:51

    就是喜欢这种与哥特相关的东西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