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苏格拉底 短评

热门 最新
  • 44 NullPointer 2012-08-02 11:02:08

    读起来的感觉和《论语》惊人相似,古代的智者都是那么的尊崇品德,而鄙弃才能。

  • 38 陆钓雪de飘飘 2016-09-17 21:33:52

    如果神明以为最好我现在就了结此生,你以为奇怪吗?难道你不知道,到目前为止,我不承认有任何人生活得比我更好或更幸福吗?因我认为,生活得最好的人是那些最好地努力研究如何能生活得最好的人;最幸福的人是那些最意识到自己是在越过越好的人。到目前为止,我觉得我自己的情况正是这样,当我和别人在一起并把自己和别人比较的时候,对于我自己我也一直是这样看法;不仅我自己是这样,我的朋友们对我也一直抱有这样的看法,这并不是由于他们爱我(因为那些爱别人的人对于他们所爱的人是会有这样看法的),而是因为他们知道,如果他们常和我在一起,他们自己也会成为很好的人。但如果我活得更长久一些,很可能我就不得不忍受老年的痛苦,目力减退哪,听觉不灵哪,思想迟钝哪,学习越来越缓慢哪,记忆力越来越衰退哪,以致生活必然越来越坏而且越来越不幸

  • 38 大眼狗 2012-07-17 08:41:12

    今天阅读苏格拉底的文本,重要的不是在文本中获得多少新知和启发,重要的是学习苏格拉底的言说方式、对概念的审慎态度、道德谦卑和苏格拉底之死等等对欧美文明的深刻影响。而中国长期安于不可言说的思想懒惰,导致中西文明的巨大异质。

  • 16 大甜甜~~ 2012-09-01 22:08:15

    色诺芬笔下的苏格拉底更近于生活中的一位诤友,与柏拉图的记载大异其趣。此书的许多故事让我想起了中国先秦典籍里的故事,果然东学西学,道术未裂。

  • 8 砚一 2019-06-15 15:37:49

    色诺芬回忆的苏格拉底不是作为哲学家的苏格拉底,而是作为城邦圣人的苏格拉底,读来与《论语》颇为相似。在色诺芬笔下,苏格拉底是虔诚的、正义的、自制的,也是智慧的。“苏格拉底,你应该考虑一下怎样辩护了。”,“难道你不认为我一辈子就在进行着这件事吗?”。除了最后一章,苏格拉底在法官前的申辩以及开头色诺芬为苏格拉底的申辩。整部书还出现了3次苏格拉底的自我申辩,第一次是克里提阿斯禁止苏格拉底和青年人谈论,第二次申辩是安提丰指责苏格拉底过的是不幸的生活,第三次是西庇阿斯指责苏格拉底永远不肯把自己的意见说出来。色诺芬始终把苏格拉底看成是一个城邦哲人,在他笔下苏格拉底认为“守法就是正义”,而柏拉图则通过理念更加彻底地完成了为苏格拉底辩护。相比较于柏拉图,色诺芬更加注重显白和隐微。

  • 4 星野变 2015-04-18 17:01:49

    色诺芬说自己的老师苏格拉底:“我以为,他所遭受的,正是神所钟爱之人的命运。”

  • 5 柯柯柯尼 2013-09-24 19:39:55

    一个絮絮叨叨的圣人,一位无所不至的智者。类似《论语》的说教,不同于《理想国》的戏剧感。

  • 2 豆友3885817 2011-08-18 11:27:00

    经典的哲学和古典学作品。

  • 3 唐朝 2013-06-25 10:43:18

    书若不是有苏格拉底的名声压着,今日看来本身无多大启发价值,自恃甚高者或许还能看出书中观点的幼稚。但回到那个人类文明的初期年代,苏格拉底的思辨精神与谨慎执着的态度仍是今日中国人需要学习的。

  • 4 Zaraθuštra 2017-11-03 00:49:25

    苏格拉底这种爱智到有些神启了的人,到处激发雅典人民智性,最后雅典人民想不通又很着急,就群殴干掉他了,所以智性干不过政治性。但是绝的是他不跑,等死,这样他的叫板行为就自圆其说了,直通古典神性了。

  • 2 游伟 2008-06-16 11:17:27

    在柏拉图文采斐然的对话中,苏格拉底虽然没有得出结论,但是很明显的是在说服对方。但是在色诺芬平实的记述中,苏格拉底说是在说,但是能不能使人服恐怕很成问题。

  • 3 白鹇 2011-01-06 22:58:56

    色诺芬对苏格拉底思想的理解还是较浅

  • 3 Mannialanck 2013-11-08 23:54:10

    希腊的《论语》

  • 2 豆友1485565 2010-07-22 10:24:40

    常识问题才是最重要的问题!色诺芬笔下的苏格拉底比柏拉图无趣多了,读完此书不打算再读色诺芬的著作了。

  • 1 2014-01-11 14:21:51

    : B502.231/2734-3

  • 4 远子 2019-05-01 11:13:40

    对比柏拉图的苏格拉底,色诺芬的苏格拉底显得更真实,更平易近人。但也更无聊,更缺少文学性。苏格拉底看起来完全就是一个啰里啰嗦的老头了,我几次想弃读。维特根斯坦向鲍斯玛谈起柏拉图时说,苏格拉底的谈话有时有“探讨的装腔作势”。以《泰阿泰德篇》为例,“年轻的泰阿泰德作为一个前途远大、富有才华的小伙子被引入对话,但事实并非如此。他根本没有去战斗。他为什么不反击?苏格拉底就是在跟这些弱智的家伙争论!”哈哈!——其实我读的时候常常也有这种感觉,他的对话者特别好欺负,总是被他牵着鼻子走。但我觉得维可能忽略了柏拉图的教谕,如果把苏格拉底和他的对话者之间的关系理解为成年人与小孩,教师与学生,可能就会多一点同理心。毋宁说,恰恰是在这一点上,苏格拉底展现出他作为教育家的耐心。

  • 2 恐龙抗狼 2015-09-24 14:15:19

    色诺芬对苏格拉底之死的申辩,在色诺芬的笔下苏格拉底似乎更多的是一种朴素“愚人”的形象出现,没有柏拉图笔下的那种光彩,即便是记录近似的言语,柏拉图和色诺芬两人阅读出来的东西差别蛮大,这恐怕就是视野

  • 1 emma 2012-10-19 23:23:34

    好书,但是渣翻译!

  • 1 风间隼 2018-06-28 21:52:42

    年初第一次读古希腊作家的文字,挺激动的,回头要再读。其实这才是哲学家真正的样子吧,剧作家柏拉图笔下的苏格拉底都是演员来的。

  • 2 对方 2011-05-29 21:18:19

    整部对话充满温情与欢笑,看得到学生对老师的无限怀念。也因此,苏格拉底在他的笔下,更像一个崇高的人而不是半神了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