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 · · · · ·
美国著名科幻作家、科学家,获天文学学士学位、应用物理学硕士学位和空间科学博士学位。他先后从事半导例器件开发、学术期刊主编、讲师、博士后研究员和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顾问等工作。
布林过硬的学术背景和丰富的职业经历为他的文学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代表作“提升之战”系列和《末日邮差》《陶偶》《地球归零》《人类存在》等为他赢得了“雨果奖”“星云奖”等世界级奖项。这些作品被翻译成二十多种语言,在三十余个国家出版发行。除了创作科幻小说之外,大卫·布林还通过科普写作和公共演讲启发了无数读者和听众。他的作品不仅是文学的瑰宝,也是连接现代科技与人文思想的重要桥梁。
EARTH A的书评 · · · · · · ( 全部 9 条 )


地球内部随意发射激光,人类无处可逃!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起因是阿莱克斯研发的微型黑洞意外掉落到地心,由地核内部发射的脉冲不停造成灾难,人类世界出现不同声音,有人希望地球归零清除寄生虫,有人致力于拯救地球,与此同时阿莱克斯发现黑洞不止一个,旧黑洞开始发力的时间和新黑洞到达地核的时间相同,问题来了,这背后是偶然还是... (展开)
毁灭人类的只能是人类自己,拯救人类的也只能是人类自己
黑洞很可怕吗?可以说,既可怕,可能也很无所谓。说它可怕,是因为黑洞是存在于宇宙空间中的一种致密天体,其时空曲率大到光都无法从其事件视界逃脱,据说迄今已知成长最快的黑洞每天吞噬掉的物质质量相当于一个太阳——在它面前,人类又算得了什么?说“很无所谓”,是因为人...
(展开)

五十年后,属于未来的记录片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关于大卫·布林,我对他的印象还停留在去年,不管是《末日邮差》还是《陶偶》,他总能给我们讲一个充满戏剧性,又富含温情的故事。 但《地球归零》是一部风格完全不一样的作品(非要说共同点的话,可能是乐观美好的结局)。 光看两册书的厚度,便可以知道《地球归零》不属于快... (展开)
地球归零以后,人类何去何从
在布满看似未曾到场的阴云下,密布着放浪而秘密生存的人。 小说的时间线设定在2038年,彼时的地球生态处于崩溃边缘——大气层被破坏,紫外线使人类极易患上皮肤癌,动物被转移到“方舟”里。温室效应导致冰盖融化,海平面上升、洪水肆虐,数百万人流离失所,漂泊于“海国”中;...
(展开)

这科幻,也太难了吧!
这科幻,看得我脑瓜子嗡嗡的! 当有一天,人类可以创造出黑洞,世界将会怎样? 当有一天,由人类所创造的黑洞逃入地心,又会对地球造成何种影响? 当有一天,人们终于找寻到这个逃逸的黑洞,却发现它正在吞噬地球,而地球寿命将近,人类又当如何? 当有一天,地球崩溃,环境破...
(展开)

地球又又又又要毁灭了
本书是美国科幻大神大卫·布林的代表作,故事讲述了在不久的未来,由于一次实验的失误,一个微型黑洞落入地球核心,引发了一连串灾难,人类面临毁灭的命运。 作为前NASA的科学家,布林构造了极其硬核的科幻设定。布林利用深厚的天文学和物理学知识,构建了一个既科学又写实的未...
(展开)

科技让世界变得更好?科技让世界变得更坏?
科技让世界变得更好?科技让世界变得更坏?人类在往更好的方向进化吗? 2038年,地球的生态环境恶化,极端天气频发,本是为了发电的微型黑洞意外掉落地心,不断蚕食地球的土地,人类文明岌岌可危。 科学家绞尽脑汁寻找拯救地球的办法,与此同时,某些极端主义者认为,人类才是...
(展开)

当一切重启,我们怎么生活-硬核科幻《地球重启》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当一切重启,我们怎么生活-硬核科幻《地球重启》 2038年,地球环境已濒临崩溃,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部分地区已经淹没,人类失去了大片的家园;部分动物灭绝,大气层破洞,人类被失去了保护,紫外线致癌大幅上升,科学家为了保存物种,开始挑选动物进入方舟,最后一步难道…... (展开)> 更多书评 9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11 )
-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2024)7.2分 24人读过
-
Spectra (1991)暂无评分 3人读过
-
BANTAM (1990)暂无评分
-
Orbit (2012)暂无评分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EARTH A的评论:
feed: rss 2.0
还没人写过短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