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奥地利]
Franz Kafka
出版社: Schocken Books
译者: James Stern / Tania Kurella / Phillip Bohem
出版年: 1999-5
页数: 192
装帧: 平装
ISBN: 9780749399450
出版社: Schocken Books
译者: James Stern / Tania Kurella / Phillip Bohem
出版年: 1999-5
页数: 192
装帧: 平装
ISBN: 9780749399450
豆瓣评分
内容简介 · · · · · ·
Letters to Milena is a book collecting some of Franz Kafka's letters to Milena Jesenská from 1920 to 1923.
作者简介 · · · · · ·
弗兰茨・卡夫卡(Franz Kafka 1883~1924)
奥地利小说家,1883年出生于犹太商人家庭,18岁入布拉格大学学习文学和法律,1904年开始写作。其影响遍及全球,被誉为二十世纪文学史上的杰出人物、现代文学的鼻祖。由于其生活在奥匈帝国行将崩溃的时代,又深受尼采、柏格森哲学影响,故作品大都用变形荒诞的形象和象征直觉的手法,表现被充满敌意的社会环境所包围的孤立、绝望的个人。其最著名的作品有短篇小说《地洞》、《变形记》、《判决》;长篇小说《诉讼》、《城堡》等。
密伦娜・耶申斯卡(1895~1944)
捷克人,后定居维也纳,是一位性格爽朗、感情热烈、果断勇敢、行为不羁的女性,也是当时国内小有名气的作家。因思想激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捕,死于法西斯集中营。卡夫卡致密伦娜的情书一直锁在银行的保险柜中,直到战后才公诸于世。
Letters to Milena的书评 · · · · · · ( 全部 23 条 )

卡夫卡:我从你的眼睛里寻找我的命运,而自己却并不知道(因为我已经忘掉了一切)
1919年初秋,36岁的他正经历着又一次订婚行将夭亡的不安折磨,23岁的她及时地将他从纠结的边缘“打捞”了起来~ 此时,仍然寂寂无名的奥地利小说家弗兰茨・卡夫卡(1883-1924)与捷克布拉格大报社的记者+小有名气的作家密伦娜・耶申斯卡(1895-1944)因他的作品而结缘! 性...
(展开)

带你认识一个不一样的卡夫卡
为什么三次订婚,却又三次悔婚,为什么终生不结婚。这本书中他和米莲娜的对话让我稍微能够明白,一个这样性格的人,很难真正进入婚姻,只能是恋爱,或者说是单恋。因为那样他那有时候超出范围的想象力才能够得到存活,一旦现实的残酷或者一个真实的决定需要他去做的时候,他容...
(展开)

卡夫卡选择活在自己的想象的世界里,米莲娜选择活在现实的世界里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第一次看到这本书是在Michael家的书架上,第一次去朋友家,总喜欢翻看她/他爱读什么书。似乎这是理解进入另一个人内心世界,最接近最亲密的一种方式。你可以顺藤摸瓜的知道他在想什么,什么主题让他好奇,什么风格让他着迷,什么书翻阅了很多遍。这样你也可以把这个人真实的性... (展开)
卡夫卡情书,让我们看到他的情感世界,也是了解他思想的重要载体
卡夫卡,于我们中国读者来说如雷贯耳。他的作品得到了中国非常多读者的喜爱和阅读,并给出了超高的评价。 卡夫卡是一位极为勤奋的作家,在他创作的16年之中,留下了342万字的作品。而我们现在回顾他的人生,梳理他作品的时候,就会发现在他作品背后往往都有着几位典型女性形象...
(展开)

卡夫卡的情书——回避型依恋的文学标本
读过卡夫卡的这些信,会感觉到信的作用在卡夫卡那里并不是建立实际关系的桥梁,而是寄托理想、表达自我的一种手段。他自己也说过信的作用:“假如我们试着用笔来写,我们就会比面对面地谈话感到轻松自在。” 在聊这本书里的卡夫卡和密伦娜之前,先摘几段我印象比较深刻的吧。 ...
(展开)

《致密伦娜情书》是卡夫卡写给密伦娜的书信集。卡夫卡的短暂人生情路坎坷,文人的多情在他身上也体现的淋漓尽致。
《致密伦娜情书》是卡夫卡写给密伦娜的书信集。卡夫卡的短暂人生情路坎坷,文人的多情在他身上也体现的淋漓尽致。也正是因为他这这种多情、敏感和天生的情种,让他可以在文学领域留下不朽的作品。他先后与四位女子产生了爱情,其中密伦娜是与他志趣相投的一位恋人。他们在交往...
(展开)
> 更多书评 23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14 )
-
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4)8.1分 390人读过
-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14)8.0分 223人读过
-
漓江出版社 (2015)7.8分 69人读过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28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Letters to Milena的评论:
feed: rss 2.0
3 有用 upsidedowndemi 2018-07-19 22:23:02
“You are the knife I turn inside myself; that is love. That, my dear, is love.” 所以卡夫卡只见过Milena两次 死前还把日记给了她 :((
0 有用 [已注销] 2015-01-18 05:49:51
"the letters themselves do not merely reflect the stages of the relationship, they are the relationship. "
0 有用 HAIBARA 2015-07-11 00:19:52
从信的内容看Kafka有点可爱诶。然而"The lovers never really recovered the four days spent in Vienna; these letters were their only progeny. And the ghosts consumed any consolation." 又非常伤感。
0 有用 小调 2022-02-22 23:48:45
love someone from a distance (卡夫卡和古尔德挺像的
0 有用 cbkiki 2020-01-02 05:53:46
太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