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为什么我喜欢的科幻类历史类的题材都是这个每本书脊上都有一只丑爆了的熊猫的出版社出版的!讨厌!审美呢
阿瑟·克拉克最好的小说,不像拉玛系列和太空漫游系列那么枯燥,但同样深邃。地球毁灭这种题材,有人能写出恢弘的太空史诗,但在阿瑟·克拉克这里,出现的却是一篇动人的小品,一段短暂的相遇,以及作者对世界和生命的深刻认识。以上。简单一点说人话就是妈了个逼这本终于保住名字可以出了T口T
启发了2010,然后分别有三次蓝本呈现,最终并没有影像化估计也是流产于缺失基本的戏剧冲突。两拨人类在千年后的邂逅,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试图对这个设定效仿、重启的后来者不计其数。但是就文本来说,长篇扩展的部分止于平淡,比如没有生殖隔离造成了剧情相当幼稚的滑铁卢,随后主人被客人NTR的安排让人不适,再比如宗教缺失的思辨隔靴搔痒,技术细节的阐述也是蜻蜓点水。倘若故事从更加遥远的萨根二的觉醒开始,主角回想萨拉萨往事不禁潸然泪下,应会更显苍凉忧伤感慨万千。
设定末日,就能把人性推到极致,在这种情况下的科技、人文和政治等等,阿瑟都展现了出来,无一不让人陷入深思,尤其是对于情感的描写——末日贵族们的绝望和狂喜,以及星舰成员们的希望与内疚,对于回不去的故乡的乡愁。细腻深沉的感情描写,总让我想起海洋中低沉吟唱的鲸鱼,温柔又忧伤。阿瑟对于宗教的态度一直很鲜明,这部里不管是从播种船资料库里剔除了一切有关宗教的东西、培育出一个没有宗教信仰的文化,还是从罗仑森只带了佛教的舍利子飞向群星并赠与萨拉萨星,以及对米蕾莎讲述有关阿尔法的故事,都有所体现。由于文中的时空跨度太大,常常只给我宇宙寂寥的感觉。然而星舰却遇见了萨拉萨星。漆黑空旷的宇宙,终究点缀着点点希望。跨越光年尺度,穿越万年时间,我们还会于群星中再遇见。
也许,在最遥远陌生的地方遇到另一个故乡
“当他的目光掠过行间,在这距离地球残骸五十光年的地方,雾气又一次笼罩在了贝克街上” 看到这句不知何故泪奔了。【哭点很奇怪……
星辰大海中的一个片刻和一段相遇,然后各自生活怀念。薄薄一本书,简简单单的故事却荡气回肠。不能更对我的胃口。
这么多五星…… 还有评论说【情节一如既往的平淡】既然如此平淡所以五星是因为逼格够高?【并不 唯一印象深刻的是美女珊珊这个海底巨兽∑(゚Д゚;)这类书就和银河系搭车指南一样分数超高的人文科幻不对我胃口
内容就不说了。只是这个系列为什么很多人吐槽读客的封面丑?这明明就是那个年代的封面风格啊,原汁原味好么。
这是一本坚硬外壳下有着柔软内涵的小说,强大的科技设定仅是地球末日前后的遥远背景,即便是作为跨越宇宙保护,又将成为另一星球原始海洋的冰盾,亦只是为两支地球遗民相遇提供了缘由,而其下有着对于人类命运的多方面思考,如死亡与存活,对宗教解构,原始智慧生命,一次失败的背叛,肇始于爱情和对未来的不同理解,还有极端条件下人类的细腻情感,都令此书显得非常不克拉克;感谢克拉克展现的残存人类社会如此健康纯洁,让我深感艳羡;这本书中有我所见最优美哀伤的末日记忆;猜测圣物牙齿是佛陀舍利,虽然后文中基本已经明示
“据历史学家研究,地球上第一个真正的民主政体建立于2011(地球)年,地点在一个名叫新西兰的国家”——哈哈哈哈哈立刻想起了那些神奇的国旗设计方案orz 另外,注意到的名词问题:“霍金-施瓦茨切德”——后面这位不是无名之辈,他的通用译名是“史瓦西”……
我果然不爱克拉克……
一开始觉得设定很普通,越看到后来越感动。被时空分隔开的涌动情感,新世界上萌发的原始智慧,旧家园的永远湮灭,克拉克即使在这么小的篇幅里也写出了宇宙的壮阔
温柔的硬科幻。目前读到的克拉克中篇小说里最好的一部。
略水
又水又白左(无关奔放的性取向),大师是越老越像小宝宝了
太浪漫的太空绮想,其实真实情况要严肃和难搞好多吧。不过对于克拉克说的,他的所有出发点都是有科学依据的,所有的猜想都是站得住脚的。这样的严谨科幻创作精神,在后来的作品中真是少之又少了。
除了量子引擎,其他感触并不强烈,还以为会描写虾和人的冲突,或者把虾人写成上帝模式
可以一读
把现有的科技在应用层面上发挥想想,人们向太空深处迈出的每一步都是那样艰难,故事有些史诗的味道。
> 遥远地球之歌
145 有用 舔舔舔舔舔舔舔 2014-07-04 19:11:37
为什么我喜欢的科幻类历史类的题材都是这个每本书脊上都有一只丑爆了的熊猫的出版社出版的!讨厌!审美呢
42 有用 JUNWK1334 2013-04-27 11:42:43
阿瑟·克拉克最好的小说,不像拉玛系列和太空漫游系列那么枯燥,但同样深邃。地球毁灭这种题材,有人能写出恢弘的太空史诗,但在阿瑟·克拉克这里,出现的却是一篇动人的小品,一段短暂的相遇,以及作者对世界和生命的深刻认识。以上。简单一点说人话就是妈了个逼这本终于保住名字可以出了T口T
37 有用 旧书君 2015-05-31 16:42:30
启发了2010,然后分别有三次蓝本呈现,最终并没有影像化估计也是流产于缺失基本的戏剧冲突。两拨人类在千年后的邂逅,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试图对这个设定效仿、重启的后来者不计其数。但是就文本来说,长篇扩展的部分止于平淡,比如没有生殖隔离造成了剧情相当幼稚的滑铁卢,随后主人被客人NTR的安排让人不适,再比如宗教缺失的思辨隔靴搔痒,技术细节的阐述也是蜻蜓点水。倘若故事从更加遥远的萨根二的觉醒开始,主角回想萨拉萨往事不禁潸然泪下,应会更显苍凉忧伤感慨万千。
33 有用 夜寻 2015-03-24 16:27:50
设定末日,就能把人性推到极致,在这种情况下的科技、人文和政治等等,阿瑟都展现了出来,无一不让人陷入深思,尤其是对于情感的描写——末日贵族们的绝望和狂喜,以及星舰成员们的希望与内疚,对于回不去的故乡的乡愁。细腻深沉的感情描写,总让我想起海洋中低沉吟唱的鲸鱼,温柔又忧伤。阿瑟对于宗教的态度一直很鲜明,这部里不管是从播种船资料库里剔除了一切有关宗教的东西、培育出一个没有宗教信仰的文化,还是从罗仑森只带了佛教的舍利子飞向群星并赠与萨拉萨星,以及对米蕾莎讲述有关阿尔法的故事,都有所体现。由于文中的时空跨度太大,常常只给我宇宙寂寥的感觉。然而星舰却遇见了萨拉萨星。漆黑空旷的宇宙,终究点缀着点点希望。跨越光年尺度,穿越万年时间,我们还会于群星中再遇见。
13 有用 HeliumTrois 2015-08-04 12:49:47
也许,在最遥远陌生的地方遇到另一个故乡
12 有用 Nebula 2013-07-07 23:36:50
“当他的目光掠过行间,在这距离地球残骸五十光年的地方,雾气又一次笼罩在了贝克街上” 看到这句不知何故泪奔了。【哭点很奇怪……
8 有用 voldemort 2015-11-17 22:49:50
星辰大海中的一个片刻和一段相遇,然后各自生活怀念。薄薄一本书,简简单单的故事却荡气回肠。不能更对我的胃口。
7 有用 。白鳥の湖 2014-05-23 22:05:55
这么多五星…… 还有评论说【情节一如既往的平淡】既然如此平淡所以五星是因为逼格够高?【并不 唯一印象深刻的是美女珊珊这个海底巨兽∑(゚Д゚;)这类书就和银河系搭车指南一样分数超高的人文科幻不对我胃口
7 有用 ggarlic 2015-11-26 00:05:15
内容就不说了。只是这个系列为什么很多人吐槽读客的封面丑?这明明就是那个年代的封面风格啊,原汁原味好么。
6 有用 㺯春公子 2013-11-09 15:34:38
这是一本坚硬外壳下有着柔软内涵的小说,强大的科技设定仅是地球末日前后的遥远背景,即便是作为跨越宇宙保护,又将成为另一星球原始海洋的冰盾,亦只是为两支地球遗民相遇提供了缘由,而其下有着对于人类命运的多方面思考,如死亡与存活,对宗教解构,原始智慧生命,一次失败的背叛,肇始于爱情和对未来的不同理解,还有极端条件下人类的细腻情感,都令此书显得非常不克拉克;感谢克拉克展现的残存人类社会如此健康纯洁,让我深感艳羡;这本书中有我所见最优美哀伤的末日记忆;猜测圣物牙齿是佛陀舍利,虽然后文中基本已经明示
6 有用 Ecthelion 2015-11-30 07:02:57
“据历史学家研究,地球上第一个真正的民主政体建立于2011(地球)年,地点在一个名叫新西兰的国家”——哈哈哈哈哈立刻想起了那些神奇的国旗设计方案orz 另外,注意到的名词问题:“霍金-施瓦茨切德”——后面这位不是无名之辈,他的通用译名是“史瓦西”……
4 有用 冬眠的knight 2015-04-02 01:18:57
我果然不爱克拉克……
5 有用 且歌且走 2016-07-28 23:37:06
一开始觉得设定很普通,越看到后来越感动。被时空分隔开的涌动情感,新世界上萌发的原始智慧,旧家园的永远湮灭,克拉克即使在这么小的篇幅里也写出了宇宙的壮阔
4 有用 Aomame 2016-02-23 23:20:04
温柔的硬科幻。目前读到的克拉克中篇小说里最好的一部。
2 有用 李娇娥 2015-11-25 15:12:07
略水
3 有用 对白淫荡搞笑 2016-07-03 13:50:37
又水又白左(无关奔放的性取向),大师是越老越像小宝宝了
1 有用 人类学科研究员 2015-06-28 18:45:40
太浪漫的太空绮想,其实真实情况要严肃和难搞好多吧。不过对于克拉克说的,他的所有出发点都是有科学依据的,所有的猜想都是站得住脚的。这样的严谨科幻创作精神,在后来的作品中真是少之又少了。
2 有用 冷月无声 2015-04-04 22:40:11
除了量子引擎,其他感触并不强烈,还以为会描写虾和人的冲突,或者把虾人写成上帝模式
1 有用 笑西西 2014-08-24 00:33:47
可以一读
1 有用 我的西班牙馅饼 2014-11-16 16:02:05
把现有的科技在应用层面上发挥想想,人们向太空深处迈出的每一步都是那样艰难,故事有些史诗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