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短评

热门
  • 244 PooomBooom 2011-01-03 03:45:27

    当我终于记起把这本书标记为读过时,我的大学已经结束了。

  • 157 朝彻彻 2019-12-25 16:13:26

    我在图书馆自习室看这本书,大家不用叫上我,以后有一天我会自己去的,如果万一万一万一万一没去的话,干革命也一定必须要千万叫上我!!!

  • 81 Tulipe noire 2013-11-25 21:28:22

    对国民经济学和黑格尔哲学的批判。不以成败论英雄!虽然轰轰烈烈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早已式微,世界各国资本主义纷纷用糖果代替了鞭子,但马恩对人类生存的思考和担忧、规划和行动,在我看来都是值得肯定的。只是,再宏伟的乌托邦,都敌不过人性的复杂性。

  • 77 周虎 2018-10-02 10:49:54

    肯定会重读。那一天到来的时候叫醒我,趁我还有力量。

  • 39 源来 2010-09-16 11:49:17

    此书可以看出,即使百年之后,马克思对现代商业社会的了解和批判依然让他们的后辈和追随者们望其项背。

  • 33 花鸟刍狗间 2019-04-30 22:58:17

    青年马克思,26岁的马克思,在我看来他逃避了最重要的问题,就是不该以己度人。但是这世上没有人可以不以己度人,人是万物的尺度,多么精准的哲学断言啊。马克思以他的高尚和对自由的追求构造一个理想国,其既包含他个人的倾向,也脱胎于年轻人的虚妄。80—93页的部分值得五星,其它部分对我来说不值得。作为一个哲学家马克思无疑是第一梯队的,因为他清清楚楚地瞄准了自由这个主题,他的哲学行文也是非常非常酣畅淋漓的。但我不欣赏他对他人的攻击,因为在我看来他和斯密、和穆勒、和李嘉图,甚至和黑格尔,讲的根本就不是一件事情。也许就像黑格尔法哲学批判里被删掉的那句话一样,反对宗教是没用的,要改善的是使人们必须去信教以求安慰的整个社会环境。马克思,你反对那些叙述者也是没用的,至于你要改善的东西,光靠思想的力量是远不够的。

  • 32 江绪林 2014-11-15 20:36:32

    “工资决定于资本家和工人之间的敌对斗争。”资本和劳动的分离只对工人是有害的【7】资本是积累的劳动【22】地租最终变为资本,“资本的单纯统治”【45】产品是劳动的对象化;最基本的概念是异化的、外化的劳动【59】私有财产是异化劳动的产物【61】,从私有财产的解放通过工人解放这种政治形式【62】私有财产的本质就是劳动【73】共产主义扬弃私有财产,是其最终完成:劳动是每个人的天职,而资本是共同体的力量【80】“共产主义...是废除国家的”,是人道主义和自然主义【81】;私有财产是异己的现实,公有制才实现自我【85】工业、科学也是人的本质的展现【88】世界历史是劳动的历史。【92】分析《精神现象学》,保留辩证法本质【94】,将唯心的自我意识替换为自然的、类存在的人【102】黑格尔辩证法之大颠倒。

  • 25 小标点儿 2013-05-19 00:29:51

    人和自己的劳动产品、自己的生命活动、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人和人相异化;宗教的异化只发生在意识领域,而经济的异化是现实生活的异化;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是人向自身、向社会即合乎人性的人的复归;黑格尔从异化出发,从无限绝对的和不变的抽象出发,亦即从宗教和神学出发;国民经济学是关于惊人的勤劳的科学,也是关于禁欲的科学,而它的真正理想是禁欲的却又进行重利盘剥的吝啬鬼和禁欲却又进行生产的奴隶,自我克制,积攒越多,资本越大,外来的生命和异化本质也越多;人和人才能的差异与其说是分工的原因不如说是它的结果;信贷是对一个人的国民经济学判断,只提供给已经富裕的人,得不到信贷的穷人被判决为道德上不配得到信任;男人对妇女的关系是人对人最自然的关系,因此从这种关系可以判断人的整个文化修养程度。

  • 31 叶知秋 2021-07-20 11:33:58

    以后干革命就叫上看过这本书的同志们!

  • 26 石浥子 2017-12-04 21:03:22

    “......他在自己的劳动中不是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不是感到幸福,而是感到不幸,不是自由地发挥自己的体力和智力,而是使自己的肉体受折磨,精神遭摧残。因此,工人只有在劳动之外才感到自在,而在劳动中则感到不自在,他在不劳动时觉得舒畅,而在劳动时就觉得不舒畅。”

  • 21 Walt 2015-11-02 22:39:37

    膜!但青年马克思果真不靠谱阿 不过没关系 阿尔都塞说了 我们必须承认 哲学家也有自己的青春期~

  • 11 子文东🤪👻 2013-04-23 19:13:00

    很久前就打算读,终于读完了。不过是电子版,有机会还是要再读一遍书。涉及到经济学方面的一些概念,读起来仍觉吃力,但对人的状态的分析很易懂,对人心有极深的洞察,终于理解弗洛姆为何与他有这样大的共鸣。马克思的迷人之处在于,他是以理性的手段,实现人道的目的。在这一点上,从斯宾诺莎,弗洛姆,到阿玛蒂亚森,罗尔斯等,是殊途同归的。

  • 15 如来 2017-10-04 20:53:00

    26岁的马克思肯定不是苏联捏出来的马克思,也不是马克思主义者。

  • 15 Blade King 2013-07-21 15:08:36

    据说是60年代西方学运的“圣经”,绝不是过誉之词。同时能满足理论的思辨,战斗的指导,文学的审美,马克思是如此的给力。

  • 12 冥王星上的Tang 2015-07-08 13:58:48

    马克思早在上个世纪就想我们阐明了资本与劳动的关系,作为一个普通劳动者,越是辛勤工作,越是被剥削 ,如是而已

  • 8 阅微草堂 2014-01-28 09:49:28

    工人的异化是费尔巴哈发扬的,格言化的轮廓,三个补丁似的安排类似于福音书结构

  • 6 陆秋槎 2009-01-29 14:42:29

    神作!马克思最高杰作!

  • 6 沙砾于飞 2006-07-28 16:21:58

    八十年代,读过十几遍的一本青马经典

  • 9 Anthony 2020-05-28 15:21:27

    手稿的形式本身带来了太大的阅读难度;并且有资本论等成熟期著作之后本书意义主要就在马克思思想发展的内部了。但其中天才的闪光和极其高妙的修辞能力还是值得五星。自称马克思主义者的人大概能分为认为此书极重要甚至最重要的,和认为此书有价值但没那么重要的,我属于后者。

  • 6 林小熏 2008-12-21 18:44:52

    在一个病态的世界能尽力健康地生活吗?只能尽力而已了吧。。。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