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人间草木》(汪曾祺著)是汪曾祺优秀的散文集。当代文坛上,能同时在小说和散文两块田地里经营,且自成一家的并不多,汪曾祺先生算是其中的一个。汪曾祺先生是公认的文体家,不仅能写一手优秀的小说,还能写一手漂亮的散文。
目录 · · · · · ·
花园
昆明的雨
夏天
冬天
人间草木
葡萄月令
北京人的遛鸟
罗汉
草巷口
岁朝清供
辑二 四方食事
故乡的食物
故乡的元宵
昆明菜
五味
肉食者不鄙
手把肉
豆腐
贴秋膘
栗子
豆汗儿
宋朝人的吃喝
寻常茶话
辑三 脚底烟云
坝上
西山客话
四川杂忆
初访福建
严子陵钓台
湘行二记
胡同文化
国子监
辑四 联大岁月
泡茶馆
七载云烟
跑警报
西南联大中文系
新校舍
辑五 师友相册
沈从文先生在西南联大
星斗其文,赤子其人
金岳霖先生
赵树理同志二三事
闻一多先生上课
辑六 平淡人生
我的祖父祖国
“无事此静坐”
我的父亲
我的母亲
多年父子成兄弟
随遇而安
我的家
辑七 文章杂事
我的创作生涯
认识到的和没有认识的自己
祈难老
文章杂事
《汪曾祺小品》自序
说短
小小说是什么
小说的散文化
论精品意识
编后记
· · · · · · (收起)
丛书信息
喜欢读"人间草木"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人间草木的话题 · · · · · · ( 全部 条 )



人间草木的书评 · · · · · · ( 全部 354 条 )



人间有草木,澄澈见本心
-
冬天,下雪的冬天,一早上,家里谁也还没有起来,我常去园里摘一些冰心腊梅的朵子,再掺着鲜红的天竺果,用花丝穿成几柄,清水养在白瓷碟子里放在妈(我的第一个继母)和二伯母妆台上,再去上学。 蜻蜓一个个选定地方息下,天就快晚了。有一种通身铁色的蜻蜓,翅膀较窄,称“鬼蜻蜓”。看它款款地飞在花阴墙角,心里有一种说不出来的难过。 她大概是怕房客们乱摘她的花,时常给各家送去一些。有时送来一个七寸盘子,里面摆得满...
2012-12-19 21:19 39人喜欢
冬天,下雪的冬天,一早上,家里谁也还没有起来,我常去园里摘一些冰心腊梅的朵子,再掺着鲜红的天竺果,用花丝穿成几柄,清水养在白瓷碟子里放在妈(我的第一个继母)和二伯母妆台上,再去上学。 引自 人间草木 蜻蜓一个个选定地方息下,天就快晚了。有一种通身铁色的蜻蜓,翅膀较窄,称“鬼蜻蜓”。看它款款地飞在花阴墙角,心里有一种说不出来的难过。 引自 人间草木 她大概是怕房客们乱摘她的花,时常给各家送去一些。有时送来一个七寸盘子,里面摆得满满的缅桂花。带着雨珠的缅桂花使我的心软软的,不是怀人,不是思乡。 引自 人间草木 我有一天在积雨少住的早晨和德熙从联大新校舍到莲花池去。看了池里的满池清水,看了着比丘尼装的陈圆圆的石像(传说陈圆圆随吴三桂到云南后出家,暮年投莲花池而死),雨又下起来了。莲花池边有一条小街,有一个小酒店,我们走进去,要了一碟猪头肉,半市斤酒(装在上了绿釉的土瓷杯里),坐了下来。雨下大了。酒店有几只鸡,都把脑袋反插在翅膀下面,一只脚着地,一动也不动地在檐下站着。酒店院子里有一架大木香花。昆明木香花很多。有的小河沿岸都是木香。但是这样大的木香却不多见。一棵木香,爬在架上,把院子遮得严严的。密匝匝的细碎的绿叶,数不清的半开的白花和饱涨的花骨朵,都被雨淋得湿透了。我们走不了,就这样一直坐到午后。四十年后,我还忘不了那天的情味,写了一首诗: 莲花池外少行人, 野店苔痕一寸深。 浊酒一杯天过午, 木香花湿雨沉沉。 引自 人间草木 夏天的花里最为幽静的是珠兰。 引自 人间草木 都说梨花像雪,其实苹果花才像雪。雪是厚重的,不是透明的。梨花像什么呢?——梨花的瓣子是月亮做的。 引自 人间草木 曾见一副旧画:一间茅屋,一个老者手捧一个瓦罐,内插梅花一枝,正要放到案上,题目:“山家除夕无他事,插了梅花便过年”。这才真是“岁朝清供”! 引自 人间草木 痛饮酒,熟读离骚,乃可以为名士。 引自 人间草木 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引自 人间草木 回应 2012-12-19 21:19 -
东郊养鹅人 (乘风破浪,随遇而安)
雨,有时是会引起人一点淡淡的乡愁的。李商隐的《夜雨寄北》是为许多久客的游子而写的。我有一天在积雨少住的早晨和德熙从联大新校舍到莲花池去。看了池里的满池清水,看了着比丘尼装的陈圆圆的石像(传说陈圆圆随吴三桂到云南后出家,暮年投莲花池而死),雨又下起来了。莲花池边有一条小街,有一个小酒店,我们走进去,要了一碟猪头肉,半市斤酒(装在上了绿釉的土瓷杯里),坐了下来。雨下大了。酒店有几只鸡,都把脑袋反插...2014-03-03 14:24 17人喜欢
雨,有时是会引起人一点淡淡的乡愁的。李商隐的《夜雨寄北》是为许多久客的游子而写的。我有一天在积雨少住的早晨和德熙从联大新校舍到莲花池去。看了池里的满池清水,看了着比丘尼装的陈圆圆的石像(传说陈圆圆随吴三桂到云南后出家,暮年投莲花池而死),雨又下起来了。莲花池边有一条小街,有一个小酒店,我们走进去,要了一碟猪头肉,半市斤酒(装在上了绿釉的土瓷杯里),坐了下来。雨下大了。酒店有几只鸡,都把脑袋反插在翅膀下面,一只脚着地,一动也不动地在檐下站着。酒店院子里有一架大木香花。昆明木香花很多。有的小河沿岸都是木香。但是这样大的木香却不多见。一棵木香,爬在架上,把院子遮得严严的。密匝匝的细碎的绿叶,数不清的半开的白花和饱涨的花骨朵,都被雨水淋得湿透了。我们走不了,就这样一直坐到午后。四十年后,我还忘不了那天的情味,写了一首诗: 莲花池外少行人, 野店苔痕一寸深。 浊酒一杯天过午, 木香花湿雨沉沉。 我想念昆明的雨。 引自 昆明的雨 这一段写得美极了,附李商隐《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回应 2014-03-03 14:24 -
季杪 (诗酒趁年华)
一月,下大雪。雪静静地下着。果园一片白。听不到一点声音。葡萄睡在铺着白雪的窖里。 二月里刮春风。 雪化了,土地是黑的。 黑色的土地里,长出了茵陈蒿。碧绿。 葡萄出窖。 三月,葡萄上架。 四月,浇水。葡萄喝起水来是惊人的。它真是在喝哎! 五月,葡萄抽条,丝毫不知节制,它简直是瞎长!五月中下旬,果树开花了。都说梨花像雪,其实苹果花才像雪。雪是厚重的,不是透明的。梨花的瓣子是月亮做的。 有人说葡萄不开花,哪...2017-04-18 22:11 11人喜欢
一月,下大雪。雪静静地下着。果园一片白。听不到一点声音。葡萄睡在铺着白雪的窖里。
二月里刮春风。
雪化了,土地是黑的。
黑色的土地里,长出了茵陈蒿。碧绿。
葡萄出窖。
三月,葡萄上架。
四月,浇水。葡萄喝起水来是惊人的。它真是在喝哎!
五月,葡萄抽条,丝毫不知节制,它简直是瞎长!五月中下旬,果树开花了。都说梨花像雪,其实苹果花才像雪。雪是厚重的,不是透明的。梨花的瓣子是月亮做的。
有人说葡萄不开花,哪能呢!只是葡萄花很小,颜色淡黄微绿,不钻进葡萄架是看不出的。而且它开花期很短。很快,就结出了绿豆大的葡萄粒。
六月。葡萄粒长了一点了,一颗一颗,像绿玻璃料做的纽子。硬的。
七月,葡萄“膨大”了。
八月,葡萄“着色”。一串一串,饱满、结实、挺括,璀璨琳琅。
过不两天,就下葡萄了。一串一串剪下来,把病果、瘪果去掉,妥妥地放在果筐里。葡萄装上车,走了。
九月的果园像一个生过孩子的少妇,宁静、幸福,而慵懒。
十月,我们有别的农活。我们要去割稻子。葡萄,你愿意怎么长,就怎么长吧。
十一月。葡萄下架。葡萄园光秃秃。
十二月上旬,葡萄入窖。下雪了。我们踏着碎玻璃碴似的雪,检查葡萄窖,扛着铁锹。
回应 2017-04-18 22:11
-
呼渡 (看书吧别废话了)
20160525《人间草木》 范仲淹《严先生祠堂记》:“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历代皇帝虽然都似乎颇为重视国子监,不断地订立了许多学规,但不知道为什么,国子监出的人才并不是那样的多。 大学生大都爱吃,食欲很旺,有两个钱都吃掉了。 我们这个民族,长期以来,生于忧患,已经很“皮实”了,对于任何猝然而来的灾难,都用一种“儒道互补”的精神对待之。这种“儒道互补”的真髓,即“不在乎”。这种“不在...2016-05-25 23:00 9人喜欢
20160525《人间草木》 范仲淹《严先生祠堂记》:“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历代皇帝虽然都似乎颇为重视国子监,不断地订立了许多学规,但不知道为什么,国子监出的人才并不是那样的多。 大学生大都爱吃,食欲很旺,有两个钱都吃掉了。 我们这个民族,长期以来,生于忧患,已经很“皮实”了,对于任何猝然而来的灾难,都用一种“儒道互补”的精神对待之。这种“儒道互补”的真髓,即“不在乎”。这种“不在乎”的精神,是永远征不服的。 (沈从文)认为:先得学会车零件,然后才能学组装。我觉得先做一些这样的片段习作,是有好处的,可以锻炼基本功。现在有些青年文学爱好者,往往一上来就写大作品,篇幅很长,而功力不够,原因就在零件车得少了。 沈先生经常说的一句话是:“要贴到人物来写。”小说里,人物是主要的,主导的;其余部分是派生的,次要的。环境描写、作者主观抒情、议论,都只能附着于人物,不能和人物游离,作者要和人物同呼吸、共哀乐。作者的心要随时紧贴着人物。什么时候作者的心“贴”不住人物,笔下就会浮、泛、飘、滑,花里胡哨,故弄玄虚,失去了诚意。而且,作者的叙述语言要和人物相协调。写农民,叙述语言要接近农民;写市民,叙述语言要近似市民。小说要避免“学生腔”。 我想起金圣叹。金圣叹在临刑前给人写信,说:“杀头,至痛也,而圣叹于无意中得之,亦奇。”有人说这不可靠。金圣叹给儿子的信中说:“字谕大儿知悉,花生米与豆腐干同嚼,有火腿滋味。”有人说这更不可靠。我以前也不大相信,临刑之前,怎么能开这种玩笑?现在,我相信这是真实的。人到极其无可奈何的时候,往往会生出这种比悲号更为沉痛的滑稽感,鲁迅说金圣叹“化屠夫的凶残为一笑”,鲁迅没有被杀过头,也没有当过右派,他没有这种体验。 但是,要恢复对在上者的信任,甚至轻信,恢复年轻时的天真的热情,恐怕是很难了。他们对世事看淡了,看透了,对现实多多少少是疏离的。受过伤的心总是有璺(wèn,陶瓷、玻璃上的裂痕)的。人的心,是脆的。 这是没有办法的事。 为政临民者,可不慎乎。 姚鼐(naì)《登泰山记》: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崃(cú lái)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我曾经说过,我希望我的作品能有益于世道人心,我希望使人的感情得到滋润,让人觉得生活是美好的,人,是美的,有诗意的。我对生活,基本上是一个乐观主义者,我认为人类是有前途的,中国是会好起来的。我愿意把这些朴素的信念传达给人。我没有那么多失落感、孤独感、荒谬感、绝望感。我写不出卡夫卡的《变形记》那样痛苦的作品,我认为中国也不具备产生那样的作品的条件。 文学语言不是像砌墙一样,一块砖一块砖叠在一起,而是像树一样,长在一起的,枝干之间,汁液流转,一枝动,百枝摇。语言是活的。中国人喜欢用流水比喻行文。苏东坡说“大略如行云流水”,“吾文如万斛泉源”。说一个人的文章写得很顺,不疙里疙瘩的,叫做“流畅”。写一个作品最好全篇想好,至少把每一段想好,不要写一句想一句。那样文气不容易贯通,不会流畅。 我很同意一位法国心理学家的话:所谓想象,其实不过是记忆的重现与复合。 中国尽管有这样那样的问题,这样那样的缺点,但它是我的国家。 生年不满百,能著几双屐。不要浪费生命。 引自 全书 回应 2016-05-25 23:00
-
HAI (时而安静或是飞驰。)
生机 一九四六年夏天,我离开昆明去上海,途经香港。因为等船期,滞留了几天,住在一家华侨公寓的楼上。这是一家下等公寓,已经很敝旧了,墙壁多半没有粉刷过。住客是开机帆船的水手,跑澳门做鱿鱼、蚝油生意的小商人,准备到南洋开饭馆的厨师,还有一些说不清是什么身份的角色。这里吃住都是很便宜的。住,很简单,有一条席子,随便哪里都能躺一夜。每天两顿饭,米很白。菜是一碟炒通菜、一碟在开水里焯过的墨斗鱼脚,还顿顿如...2020-11-26 14:58
生机 一九四六年夏天,我离开昆明去上海,途经香港。因为等船期,滞留了几天,住在一家华侨公寓的楼上。这是一家下等公寓,已经很敝旧了,墙壁多半没有粉刷过。住客是开机帆船的水手,跑澳门做鱿鱼、蚝油生意的小商人,准备到南洋开饭馆的厨师,还有一些说不清是什么身份的角色。这里吃住都是很便宜的。住,很简单,有一条席子,随便哪里都能躺一夜。每天两顿饭,米很白。菜是一碟炒通菜、一碟在开水里焯过的墨斗鱼脚,还顿顿如此。墨斗鱼脚,我倒爱吃,因为这是海味。 我在昆明七年,很少吃到海味。只是心情很不好。我到上海,想去谋一个职业,一点着落也没有,真是前途渺茫。带来的钱买了船票,已经所剩无几。在这里又是举目无亲,连一个可以说说话的人都没有。我整天无所事事,除了到皇后道、德辅道去瞎逛,就是踅到走廊上去看水手、小商人、厨师打麻将。真是无聊呀。 我忽然发现了一个奇迹,一棵头!楼上的一侧,一个很大的阳台,阳台上堆着一堆煤块,煤块里竟然长出一棵芋头!大概不知是谁把一个不中吃的头随手扔在煤堆里,竟然活了。没有土壤,更没有肥料,仅仅靠了一点雨水,它,长出了几片碧绿肥厚的大叶子,在微风里高高兴兴地摇曳着。在寂寞的羁旅之中看到这几片绿叶,我心里真是说不出的喜欢。这几片绿叶使我欣慰,并且,并不夸张地说,使我获得了一点生活的勇气。 引自 辑一 人间草木 回应 2020-11-26 14:58 -
闲看花开花落、云卷云舒是一种惬意自然的生活。我不禁想到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作者大概也会有一点归隐山林、向往田园生活的想法吧。俗话这样说: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在我看来,草木皆有情,万物皆有灵。在汪曾祺先生的笔下,草木是那么鲜活,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它们与我们,是密不可分的。
2020-11-23 16:07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14 )
-
天津人民出版社 (2014)8.9分 2676人读过
-
【Q4AVZU】新人(满64-15包邮)
-
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2017)8.8分 2418人读过
-
【Q4AVZU】新人(满64-15包邮)
-
山东画报出版社 (2006)8.7分 2755人读过
-
暂时无货, 24天前曾上架
-
-
现代出版社 (2016)9.1分 2013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豆列推荐 · · · · · · ( 全部 )
- 评分9.0~9.7(1000+人参与评价) (第五顾尘ᕦ)
- 豆瓣高分书2700本:千人打分不低于8分 (偶就是那个鬼)
- 未命名 ([已注销])
- 豆瓣9分以上小说,文学,历史,哲学,心理学,法学,经济学图书 (我不豆谁豆)
- 千评9分书 (Sheryl)
谁读这本书?
二手市场
订阅关于人间草木的评论:
feed: rss 2.0
15 有用 。 2013-11-01
平铺直叙又不做作 也只有老一辈作家有这个气质了吧
12 有用 撒旦的表妹 2015-05-12
这本算是合集吧,除了人间草木、五味,后面还有讲西南联大、沈从文、父亲、祖父的,文字都很“疏朗清淡”,但读来却很有感觉,沈从文去世那段看湿眼眶。
59 有用 Heidyroyal Tea 2015-09-25
曾以为阳春白雪的才能代表品味,后来发现,汪曾祺身上这浓浓的人间烟火味儿才是真情趣。
77 有用 止于一 2017-04-22
想成为这样的人,他妈的
12 有用 奔流123 2015-11-13
隔段时间就读读汪曾祺,真是件惬意的事情
0 有用 脾气不好 2021-01-18
读完之后发现生活这么有趣,自己之前白活了。
0 有用 山河 2021-01-18
“我的脸上若有从童年带来的红色,它的来源是那座花园。” “蚂蚱有鞘翅,鞘翅里有膜翅。膜翅是淡淡的桃红色的,很好看。”是多么敏感又热爱生活的人啊。见过风云诡谲,还看得见蚂蚱的膜翅的人,一定是个特别特别可爱的人呀。
0 有用 燕子running 2021-01-18
汪爷爷真的是一个十分相当有趣的人,看他的所有随笔都让我感受出一种浓浓的对生活的热爱。平实的语言中时不时也会透露出可爱和俏皮,一系列几本书都很好看!
0 有用 西瓜的香气 2021-01-18
写的草木很多 淡淡几笔 也会写到相关事迹 读起来也是有美感的同时能体会某些心情。
0 有用 挽风 2021-01-18
我太喜欢汪曾祺了,好多好吃的食物,好多好玩的东西,好多有趣的人,不由得感慨活着真好。汪老这种从容豁达,不是破罐子破摔,不是随波逐流,而是擅于发现生活的美,而是嬉皮笑脸面对人生的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