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礼记训纂(繁体竖排版)(套装上下册)》内容简介:礼记,又称小戴记,是西汉学者戴圣编辑的。这是一部秦膜之际儒家礼学著作的选集,共四十九篇。礼记注琉(东漠郑玄注,唐孔颖逢疏)是最通行的本子。此外,较通行的还有元陈潞的礼记集说,清孙希旦的礼记集解和朱彬的礼记训纂。
目录 · · · · · ·
前言
林则徐序
自序
卷一
曲礼上第一
卷二
曲礼下第二
卷三
檀弓上第三
卷四
檀弓下第四
卷五
王制第五
卷六
月令第六
卷七
曾子问第七
卷八
文王世子第八
卷九
礼�第九
卷十
礼器第十
卷十一
郊特牲第十一
卷十二
内则第十二
卷十三
玉藻第十三
明堂位第十四
卷十四
下册
卷十五
丧服小记第十五
卷十六
大传第十六
卷十七
少仪第十七
卷十八
学记第十八
卷十九
乐记第十九
卷二十
亲记上第二十
卷二十一
亲记下第二十一
卷二十二
丧大记第二十二
卷二十三
祭法第二十三
卷二十四
祭义第二十四
卷二十五
祭统第二十五
卷二十六
经解第二十六
卷二十七
哀公问第二十七
卷二十八
仲尼燕居第二十八
卷二十九
孔子�居第二十九
卷三十
坊记第三十
卷三十一
中庸第三十一
卷三十二
表记第三十二
卷三十三
缁衣第三十三
卷三十四
奔丧第三十四
卷三十五
问丧第三十五
卷三十六
服问第三十六
卷三十七
间传第三十七
卷三十八
三年问第三十八
卷三十九
深衣第三十九
卷四十
投壶第四十
卷四十一
儒行第四十一
卷四十二
大学第四十二
卷四十三
冠义第四十三
卷四十四
昏义第四十四
卷四十五
�饮酒义第四十五
卷四十六
射义第四十六
卷四十七
燕义第四十七
卷四十八
聘义第四十八
卷四十九
丧服四制第四十九
朱士达序
朱念祖序
· · · · · · (收起)
丛书信息
喜欢读"礼记训纂(上下)"的人也喜欢 · · · · · ·
礼记训纂(上下)的话题 · · · · · · ( 全部 条 )



礼记训纂(上下)的书评 · · · · · · ( 全部 4 条 )

【转】蓝瑶:朱彬交游考述

【转】饶钦农:《礼记训纂》点校本前言
> 更多书评 4篇
-
自然减压冥想 (微信公众号及视频号名同上)
发虑宪,求善良,足以謏闻,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兑命》曰:「念终始典于学。」其此之谓乎!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古之教者...2020-12-29 12:08:22
发虑宪,求善良,足以謏闻,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兑命》曰:「念终始典于学。」其此之谓乎!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夫然后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说服,而远者怀之,此大学之道也。《记》曰:「蛾子时术之。」其此之谓乎!
大学始教,皮弁祭菜,示敬道也;《宵雅》肄三,官其始也;入学鼓箧,孙其业也;夏楚二物,收其威也;未卜禘不视学,游其志也;时观而弗语,存其心也;幼者听而弗问,学不躐等也。此七者,教之大伦也。《记》曰:「凡学官先事,士先志。」其此之谓乎!
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不学操缦,不能安弦;不学博依,不能安《诗》;不学杂服,不能安礼;不兴其艺,不能乐学。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夫然,故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也。《兑命》曰:「敬孙务时敏,厥修乃来。」其此之谓乎!
今之教者,呻其占毕,多其讯,言及于数,进而不顾其安,使人不由其诚,教人不尽其材;其施之也悖,其求之也佛。夫然,故隐其学而疾其师,苦其难而不知其益也,虽终其业,其去之必速。教之不刑,其此之由乎!
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陵节而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谓摩。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
发然后禁,则捍格而不胜;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燕朋逆其师;燕辟废其学。此六者,教之所由废也。
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人师也。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
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其言也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可谓继志矣。
君子知至学之难易,而知其美恶,然后能博喻;能博喻然后能为师;能为师然后能为长;能为长然后能为君。故师也者,所以学为君也。是故择师不可不慎也。《记》曰:「三王四代唯其师。」此之谓乎!
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是故君之所不臣于其臣者二:当其为尸则弗臣也,当其为师则弗臣也。大学之礼,虽诏于天子,无北面;所以尊师也。
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不善问者反此。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不善答问者反此。此皆进学之道也。
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必也听语乎,力不能问,然后语之;语之而不知,虽舍之可也。
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始驾者反之,车在马前。君子察于此三者,可以有志于学矣。
古之学者:比物丑类。鼓无当于五声,五声弗得不和。水无当于五色,五色弗得不章。学无当于五官。五官弗得不治。师无当于五服,五服弗得不亲。
君子曰:大德不官,大道不器,大信不约,大时不齐。察于此四者,可以有志于学矣。
三王之祭川也,皆先河而后海;或源也,或委也。此之谓务本。
回应 2020-12-29 12:08:22
-
自然减压冥想 (微信公众号及视频号名同上)
发虑宪,求善良,足以謏闻,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兑命》曰:「念终始典于学。」其此之谓乎!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古之教者...2020-12-29 12:08:22
发虑宪,求善良,足以謏闻,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兑命》曰:「念终始典于学。」其此之谓乎!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夫然后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说服,而远者怀之,此大学之道也。《记》曰:「蛾子时术之。」其此之谓乎!
大学始教,皮弁祭菜,示敬道也;《宵雅》肄三,官其始也;入学鼓箧,孙其业也;夏楚二物,收其威也;未卜禘不视学,游其志也;时观而弗语,存其心也;幼者听而弗问,学不躐等也。此七者,教之大伦也。《记》曰:「凡学官先事,士先志。」其此之谓乎!
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不学操缦,不能安弦;不学博依,不能安《诗》;不学杂服,不能安礼;不兴其艺,不能乐学。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夫然,故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也。《兑命》曰:「敬孙务时敏,厥修乃来。」其此之谓乎!
今之教者,呻其占毕,多其讯,言及于数,进而不顾其安,使人不由其诚,教人不尽其材;其施之也悖,其求之也佛。夫然,故隐其学而疾其师,苦其难而不知其益也,虽终其业,其去之必速。教之不刑,其此之由乎!
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陵节而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谓摩。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
发然后禁,则捍格而不胜;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燕朋逆其师;燕辟废其学。此六者,教之所由废也。
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人师也。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
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其言也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可谓继志矣。
君子知至学之难易,而知其美恶,然后能博喻;能博喻然后能为师;能为师然后能为长;能为长然后能为君。故师也者,所以学为君也。是故择师不可不慎也。《记》曰:「三王四代唯其师。」此之谓乎!
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是故君之所不臣于其臣者二:当其为尸则弗臣也,当其为师则弗臣也。大学之礼,虽诏于天子,无北面;所以尊师也。
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不善问者反此。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不善答问者反此。此皆进学之道也。
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必也听语乎,力不能问,然后语之;语之而不知,虽舍之可也。
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始驾者反之,车在马前。君子察于此三者,可以有志于学矣。
古之学者:比物丑类。鼓无当于五声,五声弗得不和。水无当于五色,五色弗得不章。学无当于五官。五官弗得不治。师无当于五服,五服弗得不亲。
君子曰:大德不官,大道不器,大信不约,大时不齐。察于此四者,可以有志于学矣。
三王之祭川也,皆先河而后海;或源也,或委也。此之谓务本。
回应 2020-12-29 12:08:22
-
自然减压冥想 (微信公众号及视频号名同上)
发虑宪,求善良,足以謏闻,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兑命》曰:「念终始典于学。」其此之谓乎!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古之教者...2020-12-29 12:08:22
发虑宪,求善良,足以謏闻,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兑命》曰:「念终始典于学。」其此之谓乎!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夫然后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说服,而远者怀之,此大学之道也。《记》曰:「蛾子时术之。」其此之谓乎!
大学始教,皮弁祭菜,示敬道也;《宵雅》肄三,官其始也;入学鼓箧,孙其业也;夏楚二物,收其威也;未卜禘不视学,游其志也;时观而弗语,存其心也;幼者听而弗问,学不躐等也。此七者,教之大伦也。《记》曰:「凡学官先事,士先志。」其此之谓乎!
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不学操缦,不能安弦;不学博依,不能安《诗》;不学杂服,不能安礼;不兴其艺,不能乐学。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夫然,故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也。《兑命》曰:「敬孙务时敏,厥修乃来。」其此之谓乎!
今之教者,呻其占毕,多其讯,言及于数,进而不顾其安,使人不由其诚,教人不尽其材;其施之也悖,其求之也佛。夫然,故隐其学而疾其师,苦其难而不知其益也,虽终其业,其去之必速。教之不刑,其此之由乎!
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陵节而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谓摩。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
发然后禁,则捍格而不胜;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燕朋逆其师;燕辟废其学。此六者,教之所由废也。
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人师也。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
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其言也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可谓继志矣。
君子知至学之难易,而知其美恶,然后能博喻;能博喻然后能为师;能为师然后能为长;能为长然后能为君。故师也者,所以学为君也。是故择师不可不慎也。《记》曰:「三王四代唯其师。」此之谓乎!
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是故君之所不臣于其臣者二:当其为尸则弗臣也,当其为师则弗臣也。大学之礼,虽诏于天子,无北面;所以尊师也。
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不善问者反此。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不善答问者反此。此皆进学之道也。
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必也听语乎,力不能问,然后语之;语之而不知,虽舍之可也。
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始驾者反之,车在马前。君子察于此三者,可以有志于学矣。
古之学者:比物丑类。鼓无当于五声,五声弗得不和。水无当于五色,五色弗得不章。学无当于五官。五官弗得不治。师无当于五服,五服弗得不亲。
君子曰:大德不官,大道不器,大信不约,大时不齐。察于此四者,可以有志于学矣。
三王之祭川也,皆先河而后海;或源也,或委也。此之谓务本。
回应 2020-12-29 12:08:22 -
自然减压冥想 (微信公众号及视频号名同上)
一 1、孟春之月,日在营室,昏参中,旦尾中。 2、东风解冻,蛰虫始振,鱼上冰,獭祭鱼,鸿雁来。 4、是月也立春。 5、命相布德,和令,行庆,施惠,下及兆民。庆赐遂行,毋有不当。 8、是月也......草木萌动。 9、禁止伐木,毋覆巢,毋杀孩虫、胎、天、飞鸟、毋麛,毋卵,毋聚大众,毋置城郭,掩路埋胔。 10、是月也,不可以称兵,称兵天必殃。兵戎不起,不可从我始。毋变天之道,毋绝地之理,毋乱人之纪。 二 12、仲春之月,日...2018-10-03 14:29:38
一
1、孟春之月,日在营室,昏参中,旦尾中。
2、东风解冻,蛰虫始振,鱼上冰,獭祭鱼,鸿雁来。
4、是月也立春。
5、命相布德,和令,行庆,施惠,下及兆民。庆赐遂行,毋有不当。
8、是月也......草木萌动。
9、禁止伐木,毋覆巢,毋杀孩虫、胎、天、飞鸟、毋麛,毋卵,毋聚大众,毋置城郭,掩路埋胔。
10、是月也,不可以称兵,称兵天必殃。兵戎不起,不可从我始。毋变天之道,毋绝地之理,毋乱人之纪。
二
12、仲春之月,日在奎,昏弧中,旦建星中。
13、始雨水,桃始华,仓庚鸣。
15、是月也,安萌芽,养幼小,存诸孤......命有司省囹圄,去桎梏,毋肆掠,止狱讼。
16、是月也,玄鸟至。
17、是月也,日夜分,雷乃发声,始电,蛰虫咸动,启户始出......日夜分,则同度、量、钧、衡、石、角斗、甬,正权、概。
18、毋作大事,以妨农之事。是月也,毋竭川泽,毋漉陂池,毋焚山林。
三
22、季春之月,日在胃,昏七星中,旦牵牛中。
23、桐始华......虹始见,萍始生。
26、是月也......句者毕出,萌者尽达,不可以内。
28、是月也,命野虞无伐桑柘。
31、是月也,乃合累牛腾马,游牝于牧。
四
33、孟夏之月,日在毕,昏翼中,旦婺女中。
34、蝼蝈鸣,蚯蚓出,王瓜生,苦菜秀。
35、是月也以立夏。
37、是月也,继长增高,毋有坏堕,毋起土功,毋发大众,毋伐大树......是月也,驱兽毋害五谷,毋大田猎......断薄刑,决小罪,出轻系。
五
40、仲夏之月,日在东井,昏亢中,旦危中。
41、小暑至,螳螂生,鵙始鸣,反舌无声。
46、挺重囚,益其食。
46、游牝别群。
48、是月也,日长至,阴阳争,死生分。君子齐戒,处必掩身,毋躁;止声色,毋或进;薄滋味,毋致和;节耆欲,定心气,百宫静,事毋刑,以定晏阴之所成。
49、鹿角解,蝉始鸣,半夏生,木堇荣。
六
52、季夏之月,日在柳,昏火中,旦奎中。
53、温风始至,蟋蟀居壁,鹰乃学习,腐草为萤。
57、是月也,树木方盛,乃命虞人入山行木,毋有斩伐。不可以兴土功,不可以合诸侯,不可以起兵动众。毋举大事,以摇养气。毋发令而待,以妨神农之事也。
七
62、孟秋之月,日在翼,昏建星中,且毕中。
63、凉风至,白露降,寒蝉鸣,鹰乃祭鸟,用始行戮。
65、是月也以立秋......天子乃命将帅,选士厉兵,简练桀俊,专任有功,以征不义,诘诛暴慢,以明好恶,顺彼远方。
66、决狱讼,必端乎。戮有罪,严断刑。天地始肃,不可以赢。
八
71、仲秋之月,日在角,昏牵牛中,且觜觿。
72、盲风至,鸿雁来,玄鸟归,群鸟养羞。
74、是月也,养衰老,授几杖,行糜粥饮食。
76、乃命有司,申严百刑,斩杀必当,毋或枉桡;枉桡不当,反受其殃。
79、是月也,可以筑城郭,建都邑,穿窦窖,修囷仓。乃命有司趣民收敛,务畜菜,多积蓄。乃劝种麦,毋或失时。
80、是月也日夜分,雷始收声,蛰虫坏户,杀气浸盛,阳气日衰,水始涸。
81、日夜分,则同度、量、平权、衡,正钧、石、角斗、甬。是月也,易关事,来商旅,纳货贿,以便民事。四方来集,远乡皆至,财财不匮,上毋乏用,百事乃遂。
82、凡举大事,毋逆大数,必顺其时,慎因其类。
九
84、季秋之月,日在房,昏虚中,旦柳中。
85、鸿雁来宾......鞠有黄华,豺乃祭兽,戮禽。
87、是月也,霜始降,则百工休。乃命有司曰:"寒气緫至,民力不堪,其皆入室。"
93、是月也,草木黄落,乃伐薪为炭。蛰虫咸伏在内,皆墐其户。
94、乃趣狱刑,毋留有罪。收禄秩之不当,供养之不宜者。
十
97、孟冬之月,日在尾,昏危中,旦七星中。
98、水始冰,地始冻......虹藏不见。
100、是月也以立冬。
102、是察阿党,则罪无有掩蔽。
103、命百官谨盖藏,命司徒循行积聚,无有不敛。
107、劳农以休息之。
十一
111、仲冬之月,日在斗,昏东建中,旦轸中。
112、冰益壮,地始坼,鶡旦不鸣,虎始交。
114、饬死事。命有司曰:"土事毋作,慎毋发盖,毋发室屋及起大众,以固而闭地,气沮泄,是谓发天地之房,诸蛰则死,民必疾疫,又随以丧。"命之曰畅月。
117、是月也,农有不收藏积聚者,马牛畜兽有放佚者,取之不诘。
118、山木薮泽,有能取蔬食、田猎禽兽者,野虞教导之。其有相侵夺者,罪之不赦。
119、是月也日短至,阴阳争,诸生荡。君子齐戒,处必掩身,身欲宁,去声色,禁耆欲,安形性,事欲静,以待阴阳之所定。
120、芸始生,荔挺出,蚯蚓结,麋角解,水泉动。
121、日短至,则伐木取竹箭。是月也,可以罢官之无事,去器之无用者。
十二
123、季冬之月,日在婺女,昏娄中,旦氐中。
124、雁北乡,鹊始巢,雉雊,鸡乳。
129、冰方盛,水泽腹坚。
回应 2018-10-03 14:29:38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3 )
-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0)7.8分 10人读过
-
鼎文書局 (1972)暂无评分 1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十三经入门与精研推荐读本 (船山顶上草)
- 杨伯峻先生十三经推荐注疏 (寄意寒星)
- 《十三经清人注疏丛书》——中华书局 (彼岸)
- 五经大义;诸子要旨;历代通鉴;中国思想文化通论 (Lightsage)
- 读经宜冬,其神专也。 (羊的门)
谁读这本书?
二手市场
订阅关于礼记训纂(上下)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屯如 2021-10-24 00:25:00
《礼记》礼学核心著作。
0 有用 已注销 2019-05-13 17:51:35
学习
0 有用 经 2022-04-06 11:20:12
直接把郑注孔疏和一点清人新说排一块,实在没啥创见。也许是林则徐序里说的那样已经返璞归真了?说法都尊重前贤了?
0 有用 久久 2020-04-12 19:38:40
很棒!
0 有用 籀门 2020-10-10 00:02:48
辣鸡。
0 有用 经 2022-04-06 11:20:12
直接把郑注孔疏和一点清人新说排一块,实在没啥创见。也许是林则徐序里说的那样已经返璞归真了?说法都尊重前贤了?
0 有用 屯如 2021-10-24 00:25:00
《礼记》礼学核心著作。
0 有用 贫困妇女1122 2021-08-26 19:08:16
好书,但不喜欢
0 有用 小何才露尖尖角 2020-12-02 23:49:44
只读了曲礼上第一,好难读。
0 有用 籀门 2020-10-10 00:02:48
辣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