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这部《剑桥中国秦汉史》,原为费正清、崔瑞德共任全书主编的《剑桥中国史》的第1卷,于1986年在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剑桥中国史》不是按卷次先后印行的,在这卷之前,第10、11和3卷业已先后问世,并且已经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译室翻译出来,以《剑桥中国晚清史》、《剑桥中国隋唐史》为题出版了。现在历史所的朋友们又译成《剑桥中国秦汉史》,要我在书端写几句话,我既感欣幸,又颇为惶恐。我在秦汉史方面学力有限,本没有着笔的资格,但承鲁惟一先生盛意,在本卷出书后即行寄赠,得以成为国内最早读者之一。细绎全卷,曾将一些感想写作书评,发表在《史学情报》上,其中即呼吁赶快把这卷书翻译出来。现在经过历史所各位努力,这个愿望实现了,写一篇小序确实是我的义务。
《剑桥中国史》规模宏大,集中了西方研究中国史的许多学者的力量,本卷也不例外。全卷16章,原文多达981页,分别执...
这部《剑桥中国秦汉史》,原为费正清、崔瑞德共任全书主编的《剑桥中国史》的第1卷,于1986年在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剑桥中国史》不是按卷次先后印行的,在这卷之前,第10、11和3卷业已先后问世,并且已经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译室翻译出来,以《剑桥中国晚清史》、《剑桥中国隋唐史》为题出版了。现在历史所的朋友们又译成《剑桥中国秦汉史》,要我在书端写几句话,我既感欣幸,又颇为惶恐。我在秦汉史方面学力有限,本没有着笔的资格,但承鲁惟一先生盛意,在本卷出书后即行寄赠,得以成为国内最早读者之一。细绎全卷,曾将一些感想写作书评,发表在《史学情报》上,其中即呼吁赶快把这卷书翻译出来。现在经过历史所各位努力,这个愿望实现了,写一篇小序确实是我的义务。
《剑桥中国史》规模宏大,集中了西方研究中国史的许多学者的力量,本卷也不例外。全卷16章,原文多达981页,分别执笔的学者大都对章节论述的范围有长期深入的研究。例如第1章《秦国和秦帝国》的作者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退休教授卜德,30年代即已出版《中国的第一个统一者》一书;第3章《王莽,汉之中兴,后汉》的作者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毕汉斯,著有《汉朝的中兴》;第6章《汉朝的对外关系》的作者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余英时,著有《汉代的贸易和扩张》;第9章《秦汉法律》的作者荷兰莱顿大学退休教授何四维,著有《秦法律残简》、《汉法律残简》;第7章《政府的结构与活动》、第12章《宗教和知识文化的背景》等的作者英国剑桥大学东方学院鲁惟一博士,著有《汉代的行政记录》、《通往仙境之路》等书,诸如此类,不遑枚举。还有的学者,如法国法兰西学院的戴密微、日本东京大学退休教授西嵨定生等,更是大家所熟悉的。因此,本卷的作者阵容在西方学术界可称极一时之选,这部书也可谓西方研究中国秦汉史的结晶。
西方对秦汉史的研究有相当长的历史。本卷《导论》对此有概括叙述,一直上溯到明清之际来华的传教士卫匡国的著作。中国的二十四史始于《史记》、《汉书》,读史者也总是从前四史入手,所以一接触中国史就是秦汉,同时秦汉在整个中国史上又有其特殊的重要位置。西方学者研究秦汉史的较多,成绩也较丰硕。看本卷所附参考文献目录,便可得到相当的印象。这部《剑桥中国秦汉史》,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上加以综合和提高的。不很熟悉西方研究情况的读者,通过本卷不难知其涯略。卷中引用日本学者的论著也很多,足供读者参取。
这部书有几个特点,想在这里介绍一下。
首先是秦汉史列为《剑桥中国史》的第1卷,这一点恐怕是国内读者不易理解,而且是会有较大意见的。《剑桥中国史》的总主编序对此曾有说明,他们提到,在筹划编著这部巨著的时候,本想从中国史的开端写起,可是我国的考古发现日新月异,70年代以来更有进一步扩大的倾向,把中国史前史以至公元前第一千纪的历史面貌几乎彻底改变了,而现在还没有能把崭新的考古材料与传统的文献记载融会贯通而成公认的成果,因而全书只好从有大量可靠文献依据的秦汉开始。这种看法,和晚清以来疑古思潮的见解是有实质差别的。
《剑桥中国秦汉史》广泛引用了文献材料,而且很注意文献的辨伪和考订,这是不少西方中国学家一贯坚持的作风。大家可以看到,本卷各章中的引文,大多注意了使用经过整理校订的版本,包括中国、日本以及西方学者的各种注释。卷中图表也尽量做到有足够的文献依据。这是作者很重视文献的一种表现。
这样说,并不意味本卷的写作不重视运用考古材料。相反的,本卷不少作者都征引了中国考古学的重要成果。例如都城的发掘和一批大墓的发现,在书中好几个章节得到介绍引用。尤其是有关经济史和社会生活史的部分,涉及考古材料的地方更多。由于本卷作者有几位是秦汉简牍帛书研究的专家,他们写作的章节引用这方面材料,取得很好的效果。比如论法律时,征引云梦睡虎地秦简;论屯戍时,征引敦煌、居延等地汉简,使这些专门的研究汇合到历史的论述中去。中国的学者研究秦汉史,也是这样做的,但当前还有人在谈考古对历史研究的贡献时,总是过多地强调先秦,对秦汉考古重视不够,应该说这是不很公平的。
剑桥中国秦汉史的创作者
· · · · · ·
目录 · · · · · ·
本卷序言
汉代的度量衡
汉代的帝系
导言
文字史料及它们的问题
考古物证
历史学研究
秦汉两个早期帝国的特有的发展
第一章 秦国和秦帝国
政治和社会背景
秦国:最初的几个世纪,公元前897?——前361年
实行变运河,公元前361-前338年
军事的壮大,公元前338-前250年
最后的征服与胜利,公元前250——前221年
胜利的原因
秦帝国:改革,成就和暴政,公元前221——前210年
帝国时期的思想潮流
秦的崩溃,公元前210-前206年
崩溃的原因
附录一 史料和现代研究
附录二 《史记》中的窜改增添部分
附录三 《史记》及其他史料的统计数字
第二章 前汉
政治史的模式
王朝的建立,公元前210-前195年
汉帝国的巩固,公元前195-前141年
时新派政策的充分发挥,公元前141-前87年
过渡时期,公元前87-前49年
改造和衰落,公元前49-公元6年
第三章 王莽,汉之中兴,后汉
王莽的崛起
王莽的统治,公元9-23年
汉代的中兴
后汉
第四章 政府的管理与存亡攸关的问题,公元57-167年
明帝与章帝统治时期,公元57-88年
和帝、殇帝与安帝统治时期,公元88-125年
顺帝统治时期,公元126-144年
……
第五章 汉代的灭亡
第六章 汉朝的对外关系
第七章 政府的机构与活动
第八章 后汉的制度
第九章 秦汉法律
第十章 前汉的社会经济史
第十一章 后汉的经济和社会史
第十二章 宗教和知识文化的背景
第十三章 主权的概念
第十四章 儒家各派的发展
第十五章 后汉的儒家、法家和道家思想
第十六章 汉代至隋代之间的哲学与宗教
参考书目
后记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颁布诏令必须加盖御玺,但最好要说服皇帝扮演被动的而不是主动的角色;他应该通过皇帝的头衔而不是通过发挥他的个性来进行通知;他的存在在形式上是必不可少的,但在实践中他个人的影响可以不予理会。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二章 前汉 -
考虑到中国人无力摧毁西南的部落组织,接纳哀牢人证明是一个错误。 更好的办法应是集中力量对这个地区进行逐步和长期的汉化。 接纳大量信赖的部落民加强了土著,并且增加了中国官府的负担。 由于秘密偷渡入境,云南的外国人比重无疑进一步增加了。 这些土著高度自治,能够翻脸反对他们的主子,后来他们也这样做了。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三章 王莽,汉之中兴,后汉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喜欢读"剑桥中国秦汉史"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剑桥中国秦汉史"的人也喜欢 · · · · · ·
-
- 剑桥中华民国史(下卷) 8.8
-
- 漫说三国 7.1
-
- 中国历代王朝兴衰录•大汉王朝 8.1
-
- 秦汉史 8.9
-
- 汉帝国的建立与刘邦集团 8.4
-
- 國史大綱(上下) 9.4
-
- 东晋门阀政治 9.5
-
- 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 8.1
-
- 史记会注考证附校补(上、下) 9.4
-
- 隋唐五代史(上下) 9.0
剑桥中国秦汉史的书评 · · · · · · ( 全部 28 条 )

读书笔记2583:剑桥中国秦汉史
> 更多书评 28篇
论坛 · · · · · ·
周振鹤锐评 | 来自轻波泛舟 | 2024-05-17 20:58:03 | |
西方学术视野中的中国 | 来自饮马恒河 | 2006-04-29 19:47:18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3 )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6)9.0分 22人读过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暂无评分 7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海外中國研究 (東寫西讀)
- 《剑桥中国史》系列丛书 (敬惜字纸)
- 读史宜夏,其时久也。 (羊的门)
- 艺术史专业英汉对读 (libi)
- 剑桥历史系列 (蛇弹吉他)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剑桥中国秦汉史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丁丁虫 2012-09-05 23:36:50
非常漂亮!
3 有用 空山 2019-02-17 18:04:25
【藏书阁打卡】二月大部头打卡书。这…真是一言难尽啊,看完厚厚的一本“秦汉史”,让我不知道什么叫历史了!这本书其实是各种观点的集合本,虽然说外国学者擅长使用考古材料和文献资料,可是很多观点都有点太模棱两可了。翻译太过死板,换成特定环境下的特定语言或许会好一些,该详细解说的地方一笔带过,该简单明了的问题又阐述的啰啰嗦嗦。有些事情明明白白的说出来,大家都开心,比如“横贯四川成都平原的灌溉河渠网络”,直接... 【藏书阁打卡】二月大部头打卡书。这…真是一言难尽啊,看完厚厚的一本“秦汉史”,让我不知道什么叫历史了!这本书其实是各种观点的集合本,虽然说外国学者擅长使用考古材料和文献资料,可是很多观点都有点太模棱两可了。翻译太过死板,换成特定环境下的特定语言或许会好一些,该详细解说的地方一笔带过,该简单明了的问题又阐述的啰啰嗦嗦。有些事情明明白白的说出来,大家都开心,比如“横贯四川成都平原的灌溉河渠网络”,直接说都江堰水利工程不好么?然鹅都江堰这几个字全文木有。(类似的问题很多,常识问题还好,有些都不知道具体在说什么。)看见“白马寺”是因为吉祥物、竹林七贤俱乐部这样的表达的时候,我是快乐的。 (展开)
1 有用 Anabasis 2025-06-02 16:16:08 北京
评论区智障好多,写历史对前人提出有理有据的质疑不是正常的吗?欧美学人更注重物质层面的演变,制度,思想,数据,观念,看起来神清气爽没有任何道德说教德迂腐酸臭味儿在里边。秦的部分写得很不错,始皇帝的私生子问题,水德,灵河,长城的修建都提出了很有见解的观点。且欧美学者视野更开阔,客观,用语义学原则,横向对比等进行分析质疑也令人信服,四星以上推荐
2 有用 andyh 2012-10-07 17:34:50
太学术,看完 1/3,看不下去了。不过依然感觉两千多年过去了,政治上没什么进步。
0 有用 昵称 2016-05-12 09:38:47
16书35。剑桥中国史,大陆出了十卷,此前看过六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