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连几天晚上,在夜深人静临睡前我会翻一本书,用心去读, 并且为它而着迷. 那便是苏雪林的《浮生十记》。这是我偶然拾到的一本书,它让我的心获得这段时间以来前所未有过的安宁和平静。
苏雪林,以前对这个名字知之甚少,甚至是陌生的。只隐约知道她曾是与冰心、丁玲齐名的女作家。看了这本书的后记,才了解她出生于1897年,逝于1999年,一生跨越了整整一个世纪。因为她下半生移居台湾教书,所以直至她去世后,她的作品才渐渐地进入大众的视线。她的一生涉猎颇广,她是集教授、画家、作家和学者于一身的人,在法国留学时,与女画家潘玉良同窗。在文学方面,她的散文成绩特别出众。在《浮生十记》里,我读到的全是空灵而深深扎根于现实生活的文字,完全体会不出那样的文字诞生于上世纪的二三十年代。
“春风带了新绿来,阳光又抱着树枝接吻,老树的心也温柔了,它抛开了那些讨厌的云儿,也来和自然嬉戏。你看,它有时童心发作,将清风招来密叶里,整天缥缥缈缈地奏出仙乐般的声音。它们拼命使叶儿茂盛,苍翠的颜色,好像一层层的绿波,我们的屋子便完全浸在空翠之中,在树下仰头一望,那一片明净如雨后湖光的秋天,也几乎看不见了。啊!天也让它们涂绿了!绿天深处,我们真个在绿天深处!”这是苏雪林在她最著名的一篇散文《绿天》中的一段文字,读后让人如沐春风,心也变得青葱翠绿。苏雪林,我越发对这位见证中国二十世纪历史的世纪老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好奇心。书中后记写到,她年轻时是“五四”运动中积极的女权倡导者,却在潮头浪尖上留学法国,五十岁入台湾教书,直至95岁回家乡安徽,最终逝于台湾,享年103岁。天啊,我不知这是怎样的一种人生,大起大落,一生各个领域成就著多。带着这种好奇,我于上周末在重庆书城觅到另一本书,书名是《苏雪林:荆棘花冠》,这是苏雪林故乡安徽省师范学院一文学院教授在走访苏雪林故乡及收集她生平资料,写下的一本传记。我如获至宝,在《浮生十记》读完后,我会好好读读这本书。
一直以来,我最爱读书的类型之一,便是人物传记。在我家书柜分类摆放的图书里,差不多有整整一格是人物传记。常常在宁静的夜里,在灯下跟着别人的故事,一颗心起伏迭荡;或是在一段旅途中,最好是踏上某位我崇敬的人曾经走过的旅途,带上一本那人的传记,去触摸历史的痕迹。这是一个十分愉悦的过程,读别人的故事,而后在某个月明星疏的夜,回望自己的来时路,所有的过往随之云淡风清。我也喜欢中央电视十台每晚的《人物》节目及周末的《大家》,喜欢《南方人物周刊》杂志,他们让我在阅尽人生百态之后,明了世事沧桑。
阅人生百态,明世事沧桑
|
> 去浮生十记的论坛
最新讨论 · · · · · · (全部)
阅人生百态,明世事沧桑(晚安宝贝)
> 我来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