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本书是诺思以西方产权理论、制度变迁理论对经济史进行解释的一部代表作。诺思又是新经济史学派的创始人。本书在经济史学中有两大创新:首先在方法论上恢复了理论与历史相结合的经济学优良传统。其次是诺思在本书中形成了一个包括产权理论、国家理论和意识形态理论在内的制度变迁理论。其理论 一反传统的经济增长理论,认为对经济增长起决定作用是制度因素,而非技术因素,关键在于产权结构方面的变革制度的变迁才是历史演进的源泉。
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的创作者
· · · · · ·
作者简介 · · · · · ·
道格拉斯·塞西尔·诺斯(Douglass Cecil North,1920年11月5日-2015年11月23日),1993年诺贝尔经济奖得主。诺斯的主要贡献在于创立了包括产权理论、国家理论和意识形态理论在内的“制度变迁理论”,是美国新制度经济学派的代表人物。
目录 · · · · · ·
出版前言
译者的话
中译本序
序言
第1篇 理论
1 问题
2 经济结构导论
3 新古典国家理论
4 历史中经济组织的分析框架
5 意识形态与搭便车问题
6 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
第2篇 历史
导言
7 第一次经济革命
8 第一次经济革命的组织结果
9 古代世界经济的变迁与衰落
10 封建主义的兴衰
11 近代欧洲的结构与变迁
12 产业革命的再认识
13 第二次经济革命及其结果
14 1789-1914年美国经济的结构与变迁
第3篇 理论与历史
15 制度变迁理论与西方世界的经济史
参考文献
译名对照表
· · · · · · (收起)
译者的话
中译本序
序言
第1篇 理论
1 问题
2 经济结构导论
3 新古典国家理论
4 历史中经济组织的分析框架
5 意识形态与搭便车问题
6 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
第2篇 历史
导言
7 第一次经济革命
8 第一次经济革命的组织结果
9 古代世界经济的变迁与衰落
10 封建主义的兴衰
11 近代欧洲的结构与变迁
12 产业革命的再认识
13 第二次经济革命及其结果
14 1789-1914年美国经济的结构与变迁
第3篇 理论与历史
15 制度变迁理论与西方世界的经济史
参考文献
译名对照表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在许多文献中,对工业革命的强调走的是错误的路线一一即从技术变革到工厂制度,而不是从中央工场经由监督、大专业化、改善对投入贡献的衡量再到技术变革。交易费用和技术当然纠结在一起不可分开:专业化扩大引起了组织创新,组织创新导致了技术变革,技术革反过来需要进一步的组织创新来实现新技术的潜力。 ①参见米尔汶德对这一论点的阐释。 166 根据这项硏究的理论框架,还有一点必须提出。在第四章我们证明,如果没有有效的思想约束,约東行为的衡量费用会高得使新的组织形式不可行。上述无论政治的、还是经济的变化都造成了非人力要素和产品市场并打破了传统思想忠诚观念。工厂纪律(即强制行为的规则和处罚)必须辅之以对新组织形式合法化的投资。工业革命的特点为坚持不懈地发展新社会的伦理准则。彼得・马希阿斯对这种努力描述如下:“一组体现在必然发生的社会制度上的社会准则,其发明确实是对这些新需要的反应,不过它们实践得并不理想。艰苦工作的美德一塞缪尔斯密利斯宣讲的那种工作信条一一节俭、克己、自制已经成为新的社会准则,而由社会上层人士通过大众熱知的传播手段喋噪不休地向工人阶级的头脑里灌输。合乎福音的教义和不符合规范的教义都遵奉这些原则。在主日学校、讲坛、1824年后的技工协会以及中产阶级手中的各种文献里,那些说教者都把他们试图向全社会传播的中产阶级的美德当作金科玉律来宣讲”(1969年,第208页)。我在考察第二次经济革命时将就这个问题多作些说明。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12 产业革命的再认识
丛书信息
· · · · · ·
当代经济学系列丛书(共202册),
这套丛书还有
《在交易成本不为零条件下的一般均衡分析》《管制与市场》《自由、市场与国家》《制度及其演化——方法与概念》《鲁宾斯坦微观经济学讲义》
等
。
喜欢读"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喜欢读"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的人也喜欢 · · · · · ·
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的书评 · · · · · · ( 全部 20 条 )


经济史中的结构和变迁
诺斯在这一著作中试图通过经济史上的重大问题,解释西欧为什么产生了有效的制度安排而多数国家没有。其分析工具主要是基于交易成本理论的成本-收益分析,成本分析的内容包括人地比例、地理环境、意识形态、交易成本等等。全书对西方世界从远古到现代的经济发展史做了梳理,以其...
(展开)


《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读书笔记
《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是美国经济学家道格拉斯·诺思于1981年出版的一部经济学著作,全书承接作者于1973年出版的《西方世界的兴起》,围绕西方经济史中经济结构的稳定与变迁问题,提出了一种超越新古典模型的制度变迁理论。全书分为理论、历史、理论和历史三个部分,通过理...
(展开)
> 更多书评 20篇
论坛 · · · · · ·
good | 来自福娃欢欢 | 2008-03-28 19:06:06 | |
另一版本:商务汉译世界学术名著在这 | 来自暖鱼 | 2007-01-04 12:29:42 | |
为什么把作者名字改了 | 来自小李匪盗 | 2006-09-06 16:40:50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7 )
-
商务印书馆 (1992)8.4分 463人读过
-
W. W. Norton & Company (1983)9.1分 31人读过
-
時報文化 (1995)9.0分 23人读过
-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WY的读书单:自由主义 (海若)
- 我是如何学习经济学的 (将死之人)
- Why study economics? (Hu)
- 37°暖书单(二) (37°暖)
- 仙林隐纪(经济之边际) (萨缪)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凯风 2010-02-28 22:45:19
国家理论、产权理论、意识形态理论,真是大开眼界。
0 有用 思凡 2013-07-04 23:29:47
下学期读书会讲一讲这本书吧!
0 有用 晨星 2010-09-28 12:06:07
制度经济学的数学方法很复杂,不过科斯和诺斯的著作还是比较平易近人。
1 有用 小李匪盗 2006-09-06 16:39:17
新制度
0 有用 Leo____L 2018-03-21 09:29:48
挺难读的,制度结构帮助西方经济的腾飞,读着挺费劲
0 有用 苏打贤人 2023-05-31 14:17:19 上海
竺老师推荐的 经济史我还是不咋懂hhh
0 有用 七行 2023-05-16 16:24:44 北京
因为诺斯的写作方式和翻译扣掉一星,理论论述部分因过于强调章节之间的联系以及背景知识补充而弱化了问题导向,导致线索隐藏在千头万绪的论述中显得不够清晰。但理论观点仍然颇有价值,最受启发的观点是结合交易费用理论和国家理论提出国家存在二重目标,并试图对效率改进和无效率经济制度为何存在作出解释。不过,理论观点和经验分析中仍存在不同的侧重点。经验分析中人口因素是一个根本性的变量,但人口因素和政治经济制度变迁的... 因为诺斯的写作方式和翻译扣掉一星,理论论述部分因过于强调章节之间的联系以及背景知识补充而弱化了问题导向,导致线索隐藏在千头万绪的论述中显得不够清晰。但理论观点仍然颇有价值,最受启发的观点是结合交易费用理论和国家理论提出国家存在二重目标,并试图对效率改进和无效率经济制度为何存在作出解释。不过,理论观点和经验分析中仍存在不同的侧重点。经验分析中人口因素是一个根本性的变量,但人口因素和政治经济制度变迁的关系不够严丝合缝。产权因素的解释耳目一新,时常在阅读中意识到之前很多已接受的历史解释实际上沿袭着经济学的思路。意识形态因素在理论论述部分的重要性超过经验部分,罗马帝国崩溃、集权制国家转变等解释中都未找到意识形态的恰当位置。 (展开)
0 有用 豆友160591860 2023-03-08 15:41:35 上海
Chap11 制度理论建立在产权理论、国家理论和意识形态理论的基石之上
0 有用 长亭. 2022-11-17 01:02:42 上海
部分似懂非懂,能读懂的部分酣畅淋漓,耳目一新。
0 有用 Dean Zhao 2022-09-26 10:33:37 上海
一个以产权为核心的制度分析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