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无意贬低作品或者作者。我只是隐约有种感觉,为什么很多情节,一见面几句话就开始相互不对付,就得动手比划两下,接着几句描写,就有一方落入下风,接着直接有生命危险了。。。接着高手出现了,美女动心了,神功附体了,招式顿悟了。。。这是武侠小说的一种特有的故事讲述方式吗?
我试着通过模仿一段文字来归纳自己的感受:
小王,你中了我一掌,你现在是我的人了。(突然发生的爱情)
好的,我是你的人了。(没有纠结,同意牵手)
好的,我们飞起来了。(刚确定爱慕,直接起飞,欣赏美景)
但是,我受伤了,给我解药。(忽然发作的毒功)
好的,给你解药。(说给就给)
好的,我喝了,顿时神清气爽。(立即康复,并且一定夸张到 神清气爽 )
是的,解药吸收天地灵气制成,经过九九八十一道工序,七七四十九天熬制,三七二十一天提纯,方得此物(数字一定是什么九九,四大,百种 等等的很巧合很凑”工整“的形式)
我不敢说上面这是什么套路,但总是充斥着堆砌感很重的文字描述,很不适应。武功一定盖世,大名一定久仰,招数必然劲道,踏雪绝对无痕。。。一盘花生米,也飘香四溢。
就真的不能质朴一点吗?
这到底是怎么欣赏的呀?武侠小说每每拿起,看不了几页我就又放下了。别说流连忘返了,连简单地读完一个章节,我都很困难。武侠小说应该怎么欣赏呢?
最赞回应
每个人品味不同,有的点get不到很正常,不喜欢的书就没必要硬读下去了。
当年这书是连载的吧,可以理解为现在的网文,每一章都会安排大量冲突来避免平淡。只要有一群人必定要安排他们吵起来或者打起来,把冲突显化。
一口气读整本书可能会觉得到处都是冲突点和爽点看着很累,怎么每个人都不省心,但是从连载的角度看,如果你当天发表这段连载剧情很平静,那就给读者一种作者今天在水文的感觉。
金庸小说都是这样,明明可以言语解释清楚的事,偏偏要误会,一言不合就动手。
每个人品味不同,有的点get不到很正常,不喜欢的书就没必要硬读下去了。
金庸小说都是这样,明明可以言语解释清楚的事,偏偏要误会,一言不合就动手。
同感同感。我可能还是比较适合托尔斯泰的书。
当年这书是连载的吧,可以理解为现在的网文,每一章都会安排大量冲突来避免平淡。只要有一群人必定要安排他们吵起来或者打起来,把冲突显化。
一口气读整本书可能会觉得到处都是冲突点和爽点看着很累,怎么每个人都不省心,但是从连载的角度看,如果你当天发表这段连载剧情很平静,那就给读者一种作者今天在水文的感觉。
楼主我一开始的疑问和你一样!我觉得情节虽然节奏快吸引人 但是逻辑 动机都怪怪的,巧合还特别特别多。然后我发现其实这本书和西游记一样是章回体小说,以前的小说就这样
你的感觉是对的,全文故事人物情节发展,一点逻辑原则没有,我说你杀人了。你就是杀人了,然后就打起来,最近在翻出来看。但是实在有点看不下去了。可能年纪大了。经历的多了,实在无法接受这种无脑的情节发展叙事方式。太扯淡
> 我来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