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 · · · · ·
史蒂芬·霍金 (Stephen Hawking) 于1942年1月8日生于牛津,那一天刚好是伽利略逝世三百年。可能因为他出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代,所以小时候对模型特别着迷。他十几岁时不但喜欢做模型飞机和轮船,还和学友制作了很多不同种类的战争游戏,反映出他研究和操控事物的渴望。这种渴望驱使他攻读博士学位,并在黑洞和宇宙论的研究上获得重大成就。
霍金十三、四岁时已下定决心要从事物理学和天文学的研究。十七岁那年,他考到了自然科学的奖学金,顺利入读牛津大学。学士毕业后他转到剑桥大学攻读博士,研究宇宙学。不久他发现自己患上了会导致肌肉萎缩的卢伽雷病。由于医生对此病束手无策,起初他打算放弃从事研究的理想,但后来病情恶化的速度减慢了,他便重拾心情,排除万难,从挫折中站起来,勇敢地面对这次的不幸,继续醉心研究。
七十年代,他和彭罗斯证明了著名的奇性定理,并在198...
史蒂芬·霍金 (Stephen Hawking) 于1942年1月8日生于牛津,那一天刚好是伽利略逝世三百年。可能因为他出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代,所以小时候对模型特别着迷。他十几岁时不但喜欢做模型飞机和轮船,还和学友制作了很多不同种类的战争游戏,反映出他研究和操控事物的渴望。这种渴望驱使他攻读博士学位,并在黑洞和宇宙论的研究上获得重大成就。
霍金十三、四岁时已下定决心要从事物理学和天文学的研究。十七岁那年,他考到了自然科学的奖学金,顺利入读牛津大学。学士毕业后他转到剑桥大学攻读博士,研究宇宙学。不久他发现自己患上了会导致肌肉萎缩的卢伽雷病。由于医生对此病束手无策,起初他打算放弃从事研究的理想,但后来病情恶化的速度减慢了,他便重拾心情,排除万难,从挫折中站起来,勇敢地面对这次的不幸,继续醉心研究。
七十年代,他和彭罗斯证明了著名的奇性定理,并在1988年共同获得沃尔夫物理奖。他还证明了黑洞的面积不会随时间减少。1973年,他发现黑洞辐射的温度和其质量成反比,即黑洞会因为辐射而变小,但温度却会升高,最终会发生爆炸而消失。
八十年代,他开始研究量子宇宙论。这时他的行动已经出现问题,后来由于得了肺炎而接受穿气管手术,使他从此再不能说话。现在他全身瘫痪,要靠电动轮椅代替双脚,不但说话和写字要靠计算机和语言合成器帮忙,连阅读也要别人替他把每页纸摊平在桌上,让他驱动着轮椅逐页去看。
霍金一生贡献于理论物理学的研究,被誉为当今最杰出的科学家之一。他的著作包括《时间简史》及《黑洞与婴儿宇宙以及相关文章》。虽然大家都觉得他非常不幸,但他在科学上的成就却是在他在病发后获得的。他凭着坚毅不屈的意志,战胜了疾病,创造了一个奇迹,也证明了残疾并非成功的障碍。他对生命的热爱和对科学研究的热诚,是值得年轻一代学习的。
目录 · · · · · ·
第一章 相对论简史
第二章 时间的形态
第三章 果壳中的宇宙
第四章 预言未来
第五章 护卫过去
第六章 我们的未来?《星际航行》可行吗?
第七章 膜的新奇世界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当一个大质量的星消耗完它的核燃料时,它将失热量并且收缩。时空将被弯得这么历害以于产生黑。光不能从黑洞。时间将在黑洞之内终结。 ---时空只不过是一段记录,离子→宇宙←人,没有了主体,也不会有什么时空,只剩下离子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一章 相对论简史 -
如果宇宙的的确确是被创生的,那么为何要在创生之前等待无限久?另一方面,如果宇宙已经存在了无限久,为何将要发生的每件事不早已发生,使得历史早已完结?特别是,为何宇宙尚未到达热平衡,使得万物都具有相同温度? 康德把这个问题称作“纯粹理性的二律背反”,因为它似乎是一个逻辑矛盾,它没有办法解决。但是只有在牛顿数学模型的框架它才是矛盾。 (查看原文) —— 引自第34页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果壳中的宇宙"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果壳中的宇宙的话题 · · · · · · ( 全部 条 )



果壳中的宇宙的书评 · · · · · · ( 全部 86 条 )



列举《果壳中的宇宙》中出现的翻译错误

最可怕的是,我们对无知的不以为然

IN A NUTSHELL

谁说《果壳中的宇宙》是科普读物的,我跟谁急

比如“浅谈宇宙”或“宇宙简说”如何?
> 更多书评 86篇
-
懂与不懂都是一种收获 艰难的阅读,果壳中的宇宙,个体认识.1.宇宙可能是张有弹性的膜,天体在膜上压出的凹巢上产生了诸多物理现象2.祖父母理论说时间不可逆,但预言未来是可能的,是个宏观概率的问题3.据说宇宙是有起始的,起源于大爆炸,宗教人士喜欢这个说法,这样上帝就有存在的必要4.在未知的领域科学和宗教的界限很模糊5.早就知道有多维世界,但四思维以后很难理解6.对于时间的理解很难理解是一个卷曲7.宇宙一直在膨胀,... (2回应)
2016-03-19 16:05:31 1人喜欢
-
Answer (蓝色的云)
霍金不断提到上帝,这算是我在科普读物中读到上帝次数最多的一本,也许不论是大爆炸,还是上帝创世,都有可能是宇宙起源的正解吧… 人类不断的寻求着我们来自哪里,要到哪里去,这股坚持不懈的拼劲儿,若真有上帝存在,确实够他嘲笑一阵的… 愿不说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2014-09-04 00:30:58
-
懂与不懂都是一种收获 艰难的阅读,果壳中的宇宙,个体认识.1.宇宙可能是张有弹性的膜,天体在膜上压出的凹巢上产生了诸多物理现象2.祖父母理论说时间不可逆,但预言未来是可能的,是个宏观概率的问题3.据说宇宙是有起始的,起源于大爆炸,宗教人士喜欢这个说法,这样上帝就有存在的必要4.在未知的领域科学和宗教的界限很模糊5.早就知道有多维世界,但四思维以后很难理解6.对于时间的理解很难理解是一个卷曲7.宇宙一直在膨胀,... (2回应)
2016-03-19 16:05:31 1人喜欢
-
Answer (蓝色的云)
霍金不断提到上帝,这算是我在科普读物中读到上帝次数最多的一本,也许不论是大爆炸,还是上帝创世,都有可能是宇宙起源的正解吧… 人类不断的寻求着我们来自哪里,要到哪里去,这股坚持不懈的拼劲儿,若真有上帝存在,确实够他嘲笑一阵的… 愿不说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2014-09-04 00:30:58
-
懂与不懂都是一种收获 艰难的阅读,果壳中的宇宙,个体认识.1.宇宙可能是张有弹性的膜,天体在膜上压出的凹巢上产生了诸多物理现象2.祖父母理论说时间不可逆,但预言未来是可能的,是个宏观概率的问题3.据说宇宙是有起始的,起源于大爆炸,宗教人士喜欢这个说法,这样上帝就有存在的必要4.在未知的领域科学和宗教的界限很模糊5.早就知道有多维世界,但四思维以后很难理解6.对于时间的理解很难理解是一个卷曲7.宇宙一直在膨胀,... (2回应)
2016-03-19 16:05:31 1人喜欢
-
Answer (蓝色的云)
霍金不断提到上帝,这算是我在科普读物中读到上帝次数最多的一本,也许不论是大爆炸,还是上帝创世,都有可能是宇宙起源的正解吧… 人类不断的寻求着我们来自哪里,要到哪里去,这股坚持不懈的拼劲儿,若真有上帝存在,确实够他嘲笑一阵的… 愿不说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2014-09-04 00:30:58
论坛 · · · · · ·
虚时间好难理解啊 | 来自More_Young | 2017-10-19 22:53:15 | |
大家从哪章开始看不懂的 | 来自鹏ling | 2017-10-06 22:56:24 | |
《果壳中的宇宙》,好书分享! | 来自爱书公寓 | 2014-08-28 19:58:34 | |
哈姆雷特又中枪 | 来自jjkyo | 2010-10-20 11:39:12 | |
嗯,是个问题 | 来自石如海 | 2010-10-03 19:35:13 |
> 浏览更多话题
其他版本在豆瓣书店有售 · · · · ·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8 )
-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6)8.6分 11409人读过
-
每满100-50
-
Bantam (2001)8.0分 46人读过
-
大塊文化 (2001 年 11 月 26 日)8.5分 64人读过
-
未知出版社 (2001)暂无评分 6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五颗星经典系列|图书|非小说类| (蜜蜂)
- 乱七八糟的好书 (影舞者)
- 跑科学龙套分子的枕边书 (dangpu)
- ★ 插画师饲料 ② ★ (猫糊糊)
- ♥ 德芭与彩虹书店 ③ ♥ (猫糊糊)
谁读这本书?
二手市场
订阅关于果壳中的宇宙的评论:
feed: rss 2.0
5 有用 弘虫未徙 2016-04-05 23:44:43
充满希望的旅途胜过终点的到达。霍金先生在激情的分享新发现之余的黑色幽默让人印象深刻:“我们证明时间具有开端的论文在1968年赢的引力研究基金会的第二名论文奖,罗杰和我分享了丰厚的300美元。我认为同一年获奖的其它论文没有什么久远的价值。”
0 有用 In K 2008-06-06 16:54:18
好懷念看這本書的日子。。。
0 有用 五星集中营 2009-06-04 18:07:59
|203:166|
0 有用 みちる 2015-05-23 03:35:19
初中的时候没看懂
0 有用 晓风 2011-06-10 23:01:14
这本也读了太久了吧
0 有用 橘子 2022-02-20 22:04:16
一本我需要全程百度的书。有一点说的存疑,霍金认为高级生命照顾低等生命的假设是可疑的,宇宙中发展智慧生命的概率非常小。但如果作为智慧生命到一个新世界,发现一些原始土著还生活在低等文明中,大多数智慧生命都会有两种选择:传授技术科技,指导未开化生命更好地发展社会,更舒适地生活或者干脆作为观察者不介入以免改变历史进程。数以万亿计的星系来说,高级文明到访过地球未必是天方夜谭。最后好像是很多科学家都秉持的观点... 一本我需要全程百度的书。有一点说的存疑,霍金认为高级生命照顾低等生命的假设是可疑的,宇宙中发展智慧生命的概率非常小。但如果作为智慧生命到一个新世界,发现一些原始土著还生活在低等文明中,大多数智慧生命都会有两种选择:传授技术科技,指导未开化生命更好地发展社会,更舒适地生活或者干脆作为观察者不介入以免改变历史进程。数以万亿计的星系来说,高级文明到访过地球未必是天方夜谭。最后好像是很多科学家都秉持的观点,研究宇宙之后还是要回归研究人类和地球本身。 (展开)
0 有用 飞鸟集 2022-02-17 14:54:41
十一维
0 有用 她她与他 2022-02-14 23:18:06
正经科普。
1 有用 宇宙大爆炸 2022-02-11 17:51:00
读过的第一本霍金的书,充满了吸引力的科普,让年少的我对物理学产生了巨大的兴趣,值得五星
0 有用 怜子青如水 2022-01-26 23:05:37
这…我确实把字看了个差不多,奈何本人水平有限,连“科普”都看的一知半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