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第一部公认是最棒的,没话说,好看到让人废寝忘食。后面的就越来越鸡肋,可能是年代缺乏魅力的缘故,连带着使人物也面孔模糊……
南方有嘉木 头起得太美了 几代人的起起伏伏生与死 多少完满的结局又有几家可得?茶可净心终也不及历经沧桑后的淡然
鲜叶摊放,下锅杀青,再摊凉,用扇子扇水汽,再揉,再烘,再摊凉,再扇,再锅炒,再摊凉,再炒,再干,再摊凉,再藏。”(二十四章) 小释说得快,大家又不是真正懂制茶的,满耳朵听去都是摊凉。就有人笑说:“这茶可真是够热的,只管摊凉。”释却一本正经地说:“这就叫水里火里去得,热里冷里经得嘛。没有这番功夫,哪里来的好茶。做人也是一样的,也是要摊凉的,你们这会儿不是正在摊凉吗?”
看的电子版,里面很多错字。但是总的来说感觉不错,有点像《四世同堂》。当然文笔比起老舍还欠老练,而且第三部感觉基本烂尾。比起《四世》好的地方是里面有很多讲杭州历史和人物的东西,而且可以让本身就喜欢茶的人对茶更加了解。还是准备买套正版的纸质书好好看看。
最后一本没有看下去。选材很好,作者想要讲述的故事在时空上张的太大,驾驭起来显得有些吃力,情节设计难免生硬,重点人物性格刻画尚可,文字有些絮叨。作者想要将茶文化融入小说中的目的是达到了,有些地方太太刻意,影响了小说的观感。
是个女的就要出轨这是什么奇葩的书。
认真地看了前两部,觉得第三部有点多余了。1500多页,2个月,吴茶清,林藕初,杭九斋,杭天醉,赵寄客,杭嘉和,杭嘉平这些人物形象更加深刻。冥冥之中,独见晓焉;无声之中,独闻和焉。
漫长的三部曲读完这一日,一个人在西安,掩卷也无法挥去这些天陪伴着的杭家人的命运种种。最爱的回目,一是临死前沈绿爱与赵寄客龙饮茶豪饮,一是逃难来的白夜在乱世的新年夜看杭家女人净杯冲茶,惊为天人;这大约与我第一次赴江苏,看见lei家日常的精致的惊异相似,又更有冲击力。而最觉得触目惊心的,却是天醉初见绿爱,不同质地的人,如何支撑都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悲剧。欣赏从茶清到嘉和那份任时代动荡,只保持本真的那种淡薄,而这也是永远不喜饮茶的我不可能做到的。
读得遍数太多已经不知道说什么好。就是昨天突然很想念。
很多人都知道龙井 却不知道九曲红梅
第三部关系好复杂 十年动乱比之前所有的革命反抗都闹心
2天左右囫囵吞枣的看完,作者是女的,文学素养不错,到底比《白鹿原》更有意境,也追述了茶道在时代变迁中的历史和各茶的种类,但上一辈和下一辈的故事基本重叠,改变的只是时代,第二部国恨家仇自然看起来热血沸腾塘荡气回肠,第三部说的文革时期,这是我最讨厌的一段中国历史,处处看着憋屈。
初看乏味,越看越有滋味!细细看完第一部,粗粗看完二、三部,文革总给我种压抑感,不喜欢那段历史
杭天醉继承了中国古代的文人们对水的认识。他们大多是一些具有泛神论倾向的诗人。他们对自然界的一切,往往怀有一种心心相印的神秘和亲和感。他们亦都是水的崇拜者。
流水账
从一到三,人慢慢多了,茶慢慢少了。
平淡也是一种人生价值 往往最激烈的抗争也是隐藏在平淡中的 不要鄙弃平淡 生活的价值是真实 不是绚烂
讀了好久 一直以為作者是男的,還驚訝他文筆細膩。
材料重而多,也看得出作者的用心,只是有些地方被组合得略显奇突。整体来说还是值得一读。
只看了第一部,写的很不错。第二部和第三部因为涉及到抗张和文革,没有兴趣看了
> 茶人三部曲(全三册)
88 有用 Pan小月 2011-10-08 22:25:18
第一部公认是最棒的,没话说,好看到让人废寝忘食。后面的就越来越鸡肋,可能是年代缺乏魅力的缘故,连带着使人物也面孔模糊……
43 有用 好好蛾子,乖 2012-12-19 11:27:43
南方有嘉木 头起得太美了 几代人的起起伏伏生与死 多少完满的结局又有几家可得?茶可净心终也不及历经沧桑后的淡然
36 有用 观鹿放鹤 2012-12-14 10:35:36
鲜叶摊放,下锅杀青,再摊凉,用扇子扇水汽,再揉,再烘,再摊凉,再扇,再锅炒,再摊凉,再炒,再干,再摊凉,再藏。”(二十四章) 小释说得快,大家又不是真正懂制茶的,满耳朵听去都是摊凉。就有人笑说:“这茶可真是够热的,只管摊凉。”释却一本正经地说:“这就叫水里火里去得,热里冷里经得嘛。没有这番功夫,哪里来的好茶。做人也是一样的,也是要摊凉的,你们这会儿不是正在摊凉吗?”
17 有用 我一定会考过的 2014-05-23 17:33:42
看的电子版,里面很多错字。但是总的来说感觉不错,有点像《四世同堂》。当然文笔比起老舍还欠老练,而且第三部感觉基本烂尾。比起《四世》好的地方是里面有很多讲杭州历史和人物的东西,而且可以让本身就喜欢茶的人对茶更加了解。还是准备买套正版的纸质书好好看看。
12 有用 行香子 2011-07-30 13:42:12
最后一本没有看下去。选材很好,作者想要讲述的故事在时空上张的太大,驾驭起来显得有些吃力,情节设计难免生硬,重点人物性格刻画尚可,文字有些絮叨。作者想要将茶文化融入小说中的目的是达到了,有些地方太太刻意,影响了小说的观感。
7 有用 Obsolete 2012-03-19 19:39:53
是个女的就要出轨这是什么奇葩的书。
8 有用 hello、cp 2016-09-19 21:14:06
认真地看了前两部,觉得第三部有点多余了。1500多页,2个月,吴茶清,林藕初,杭九斋,杭天醉,赵寄客,杭嘉和,杭嘉平这些人物形象更加深刻。冥冥之中,独见晓焉;无声之中,独闻和焉。
2 有用 koala 2011-12-08 21:39:11
漫长的三部曲读完这一日,一个人在西安,掩卷也无法挥去这些天陪伴着的杭家人的命运种种。最爱的回目,一是临死前沈绿爱与赵寄客龙饮茶豪饮,一是逃难来的白夜在乱世的新年夜看杭家女人净杯冲茶,惊为天人;这大约与我第一次赴江苏,看见lei家日常的精致的惊异相似,又更有冲击力。而最觉得触目惊心的,却是天醉初见绿爱,不同质地的人,如何支撑都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悲剧。欣赏从茶清到嘉和那份任时代动荡,只保持本真的那种淡薄,而这也是永远不喜饮茶的我不可能做到的。
4 有用 野次馬 2012-04-13 13:19:35
读得遍数太多已经不知道说什么好。就是昨天突然很想念。
2 有用 赛博活佛龙婆胖 2013-07-14 20:16:26
很多人都知道龙井 却不知道九曲红梅
5 有用 吸猫铁柱 2013-12-13 09:21:18
第三部关系好复杂 十年动乱比之前所有的革命反抗都闹心
5 有用 夜空飞行的银鱼 2012-10-05 11:15:09
2天左右囫囵吞枣的看完,作者是女的,文学素养不错,到底比《白鹿原》更有意境,也追述了茶道在时代变迁中的历史和各茶的种类,但上一辈和下一辈的故事基本重叠,改变的只是时代,第二部国恨家仇自然看起来热血沸腾塘荡气回肠,第三部说的文革时期,这是我最讨厌的一段中国历史,处处看着憋屈。
8 有用 胖胖 2015-03-20 12:28:46
初看乏味,越看越有滋味!细细看完第一部,粗粗看完二、三部,文革总给我种压抑感,不喜欢那段历史
4 有用 qianmo 2014-06-08 16:28:53
杭天醉继承了中国古代的文人们对水的认识。他们大多是一些具有泛神论倾向的诗人。他们对自然界的一切,往往怀有一种心心相印的神秘和亲和感。他们亦都是水的崇拜者。
1 有用 苏小邪 2013-11-08 05:36:57
流水账
5 有用 巴士底的猫 2012-09-24 07:49:38
从一到三,人慢慢多了,茶慢慢少了。
1 有用 柚子王 2010-07-10 14:20:50
平淡也是一种人生价值 往往最激烈的抗争也是隐藏在平淡中的 不要鄙弃平淡 生活的价值是真实 不是绚烂
3 有用 雷貝卡 2008-05-28 13:02:37
讀了好久 一直以為作者是男的,還驚訝他文筆細膩。
0 有用 默音 2010-10-18 14:57:13
材料重而多,也看得出作者的用心,只是有些地方被组合得略显奇突。整体来说还是值得一读。
2 有用 Pazaka 2016-06-27 00:17:48
只看了第一部,写的很不错。第二部和第三部因为涉及到抗张和文革,没有兴趣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