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本书所汇集并予以适当编排的论文,是作者近几年来不断在深入地思考马克思学说之当代意义的过程中积累起来的作品。这确实是一个“过程”,一个充满艰辛的探索历程。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历史既是我们的依托,也是我们不得不努力承担的重负——一切传统对于它在当代的承当者来说都如此。中国近代思想传统(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历史从属于这一传统),既把它的使命和课题传承给我们,也把它的路径加诸我们。它的使命——即中国社会和文化的当代改造与复兴——是神圣的,但它的既往路径却越走越窄。
当中提到,马克思理论被抽象的意涵不断吹嘘着,人们对其真正意义不断遗忘。各个学派对马哲的讨论和反驳,无形间强化对马哲的刻板印象,如经济决定论等。这本书带给我的不是马克思的具体论调,而是让我思考马克思如何在哲学中生存、在哲学的脉络中存在,而不是作为今日仍未能摆脱的、被统治意志利用的转述
可能是国内对马哲最强有力的解释。深受海德格尔影响。
马克思的哲学革命,这是我们从西方形而上学角度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必由之路。如何理解,我们站在现代哲学的立场,反思形而上学的理论立场,重新开启新路,挖掉形而上学的主客二分的柏拉图主义的根基,批判近代知识论对思维主体性的构造,开启对于感性的世界本身的统一,回到事实本身,生活本身。但这不是终结。历史唯物主义是我们全新的看待人与世界关系的新世界观,在这一世界观下,知行如何统一,还需要运用武器的批判,也即实践,... 马克思的哲学革命,这是我们从西方形而上学角度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必由之路。如何理解,我们站在现代哲学的立场,反思形而上学的理论立场,重新开启新路,挖掉形而上学的主客二分的柏拉图主义的根基,批判近代知识论对思维主体性的构造,开启对于感性的世界本身的统一,回到事实本身,生活本身。但这不是终结。历史唯物主义是我们全新的看待人与世界关系的新世界观,在这一世界观下,知行如何统一,还需要运用武器的批判,也即实践,重构我们现代社会,达成人与世界的真正的现实的统一,而这个过程,就是人民不断觉醒,不断反思旧有观念,进行观念批判,进而改变世界的理论着的实实在在的活动。因此,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是学问中人,而是问题中人。是解决人类生存的总问题的革命者。 (展开)
王德峰教授的几篇论文要显著地比吴晓明教授的来得更加犀利、清晰和易读。总体来说,二人坚持维系着青年马克思的真实的人的本体论,对1844手稿的重视确实在国内学者中并不多见。但人的真实性或许并不在真实的人中得以彰显,对马克思观点的廓清或许并不能有助于我们更接近一个在历史中发展的马克思主义。
值得一读,归纳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
> 更多书评 4篇
> 27人在读
> 87人读过
> 611人想读
订阅关于马克思的哲学革命及其当代意义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马拉盏芥蓝 2022-06-06 18:57:53
当中提到,马克思理论被抽象的意涵不断吹嘘着,人们对其真正意义不断遗忘。各个学派对马哲的讨论和反驳,无形间强化对马哲的刻板印象,如经济决定论等。这本书带给我的不是马克思的具体论调,而是让我思考马克思如何在哲学中生存、在哲学的脉络中存在,而不是作为今日仍未能摆脱的、被统治意志利用的转述
1 有用 勋 2016-08-28 15:30:12
可能是国内对马哲最强有力的解释。深受海德格尔影响。
0 有用 静专 2025-01-07 15:28:43 辽宁
马克思的哲学革命,这是我们从西方形而上学角度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必由之路。如何理解,我们站在现代哲学的立场,反思形而上学的理论立场,重新开启新路,挖掉形而上学的主客二分的柏拉图主义的根基,批判近代知识论对思维主体性的构造,开启对于感性的世界本身的统一,回到事实本身,生活本身。但这不是终结。历史唯物主义是我们全新的看待人与世界关系的新世界观,在这一世界观下,知行如何统一,还需要运用武器的批判,也即实践,... 马克思的哲学革命,这是我们从西方形而上学角度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必由之路。如何理解,我们站在现代哲学的立场,反思形而上学的理论立场,重新开启新路,挖掉形而上学的主客二分的柏拉图主义的根基,批判近代知识论对思维主体性的构造,开启对于感性的世界本身的统一,回到事实本身,生活本身。但这不是终结。历史唯物主义是我们全新的看待人与世界关系的新世界观,在这一世界观下,知行如何统一,还需要运用武器的批判,也即实践,重构我们现代社会,达成人与世界的真正的现实的统一,而这个过程,就是人民不断觉醒,不断反思旧有观念,进行观念批判,进而改变世界的理论着的实实在在的活动。因此,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是学问中人,而是问题中人。是解决人类生存的总问题的革命者。 (展开)
5 有用 GrootJiang 2022-11-02 22:48:18 北京
王德峰教授的几篇论文要显著地比吴晓明教授的来得更加犀利、清晰和易读。总体来说,二人坚持维系着青年马克思的真实的人的本体论,对1844手稿的重视确实在国内学者中并不多见。但人的真实性或许并不在真实的人中得以彰显,对马克思观点的廓清或许并不能有助于我们更接近一个在历史中发展的马克思主义。
0 有用 Bill 2021-01-23 13:50:42
值得一读,归纳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