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兰河传的书评 (14)

鸿雁 2006-08-18 19:20:16

她比传说中伟大

小时一直以为萧红是和张爱玲一类的女作家,除了学过她的《火烧云》(学的时候还不知道那是她写的),其他作品就什么也没看过了。 去年在中山书城站了两个下午,看完了《呼兰河传》,即为这位女作家倾倒。 萧红的笔法也许留下了那个年代的一些痕迹,但是她个人独特的风格还是不...  (展开)
serene 2006-02-15 12:58:19

一句话了解一个人

这天读到萧红的一句话:女性的天空是低的,羽翼是稀薄的,而身边的累赘是笨重的。 瞬间的感觉,象是发现了一则真理,被萧红不经意讲出。无论女权运动如何如火如荼,一个女子,脱不了的生命印记,深深埋在她的基因密码里,同样的A-C-G-T,却是与男性不同的情怀,她的柔弱隐藏在...  (展开)
叶齐 2007-06-09 13:41:38

哀萧红

每隔段时间我就会重读一些书。这次重读《呼兰河传》,竟然是越读越觉得凄凉寂寞,就象是触摸到一个临终的人指尖最后的一点温暖一般悸动不安。这温暖,是要退潮的海水最后一次竭力的拍打堤岸-------她想要抵达她的岸,而通过文字,萧红抵达了,她回到了她呼兰河。在这双临终的...  (展开)
安文生 2009-09-27 19:12:23

萧萧落红情依依

年少的时候,读过一本中国近代十大才女的传记,在那里看过萧红的照片,对她敏感聪慧的大眼睛和她与萧军传奇般的邂逅印象深刻。无法设想,当一个即将临盆的孕妇,一贫如洗地被丈夫抵押在旅馆的时候,去解救她的萧军,是如何会爱上这个处于窘迫之境的年轻的女人。可以解释的,就...  (展开)
冬天的ice 2009-09-12 14:03:45

萧红——真实的存在过

一向比较喜欢张爱玲的作品,对萧红只是闻其名,未读其书。直到前几天,结束了呼兰河传的阅读,心中的压抑久久不能平复。作品的基调似是平淡的拉家常,却时不时让人感到一阵酸楚与讽刺。在呼兰河这座小城里,日复一日发生的事情,都充斥着人类的愚昧与迷信。人啊,无知的人啊,...  (展开)
清心碧水 2006-12-15 15:50:23

萧红__《呼兰河传》

一直认为中国近代女作家乏善可陈.除了几个虽无法名留青史但在当年当时,有一定存在的意义的女作家如苏青,丁玲.冰心等.当然我说的不包括张爱玲女士. 此外几位亦无甚新意.不比当年男作家.有老舍.鲁迅.胡适等等许多位光芒万丈,文字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作家. 但是.萧红是一个例外.萧...  (展开)
Ann 2016-09-22 08:47:55

呼兰河传

我喜欢萧红写的童年所见所闻。活泼,俏皮。 不论生活在什么时代,乱世也好,愚昧也好,生活在时代里的人要考虑的是当下的事,今天的口粮,明天的蔬菜  (展开)
爱咖啡的丫头 2016-08-08 13:36:45

萧红的呼兰河

好长时间没有看书了, 断断续续的看完了萧红的呼兰河传, 小学学过的火烧云那篇课文便出自本文, 现在还记得当时要求背诵痛苦的背不下来。 全文以一个小女孩的视角, 慢慢勾勒出一个萧索的呼兰河。 一点一点的描述, 零星碎片的拼接, 感觉在玩儿拼图一样, 突然一个雾蒙蒙的...  (展开)
紫忧苏 2016-03-24 11:51:47

简短书评

第一次读萧红的作品,语言平实,读时仿佛自己就是萧红本人,身临其境,感受呼兰河小镇的风土人情。 祖父是萧红童年最美好的记忆,是她童年陪伴时间最多的人,她爱她的祖父,喜欢与她的祖父一起生活。 作者通过团圆媳妇的事件揭露了呼兰河小镇的人们受封建礼教的迫...  (展开)
游葵 2016-01-18 11:41:19

做一只黄瓜,爱开花就开花

第一次看这本书是在大学的时候,当时的心情已经忘记了,只模模糊糊对书中的一些情节还有印象,比如开头的小水洼,团圆媳妇。 文字画面感很强,一百年前的故事,现在看也会浮现出一个个场景,一个个形象。这是一本自传吧,萧红用小孩子的视角再回头看那些故事,也没有评价也不带...  (展开)
扇陀 2014-08-04 13:47:24

可爱地讽刺

看了《呼兰河传》,才知道小学课本上那篇《火烧云》是萧红写的。以前当做课文的时候并不觉得有趣,联系上下文才觉得萧红的可爱。 萧红描写严冬的冷,她讲“卖豆腐的人清早起来沿着人家去叫卖,偶一不慎,就把盛豆腐的方木盘贴在地上拿不起来了。被冻在地上了。”...  (展开)
白菜帮帮 2010-10-07 09:49:01

遥远的亲切

在遥远的南方和遥远的现代,读这样一本北方小城解放前夕的生活图,最深的感触是亲切。 北方生活中的压抑,内敛,保守和懒惰,一代代继承下来。读这本书时,经常能嗅到熟悉的一丝味道,这种味道来自于人文环境,来自于看不见的社会体系。  (展开)
乔花花 2009-05-09 22:35:05

哈尔滨的呼兰河边有个牙医叫李永春

踏上哈尔滨土地之前的,匆忙在亚马逊上买下这本书。这段高三粘热暑假里,曾经尝试体验在网上阅读,想要读完却失败的文字。 说到《呼兰河传》,要先说萧红。动乱年代的女子,浮萍般的命运,最后还不是红颜薄命,客死异乡!想着这句话的时候,我觉得自己就像是一个历经沧桑的老妇...  (展开)
望春风 2007-03-17 14:40:27

呼兰的萧红?萧红的呼兰!

去呼兰 只是萧红 今天去了呼兰 生死场的呼兰 呼兰河的呼兰 早想去 大学马上结束 了了一个小愿望 早上九点从学校出发 倒了一次车 花费4元 9:30到达 马上做三轮车到省结核医院 位于呼兰南面 花费2元 从医院正门进去直行 此医院建于1952年 保留很多苏联援建的房屋 很...  (展开)

订阅呼兰河传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