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很多好玩的掌故,譬如这个:甲申之变,钱谦益已是望六之年,关帝圣君在扶乩下坛时告诉他,他的寿命只有五十七。老而未死,钱不免问圣君何不灵验,圣君乩笔答道:“尔自不死,吾其奈何?”
很不错的小书
野史一样讲诗
清诗原来也不错,虽然少了些气概!
说清诗更重其人,述掌故颇增谈助,跑野马《古今》一脉。
不看太可惜了
其实一大半都在讲明末清初。。。作者偏见太重了,降清的就是汉奸,去死的就是民族英雄
王国维在谈到有清一代学术时曾说:“国初之学大,乾嘉之学精,而道咸以降之学新。”《清诗的春夏》的归法与这种学术时代的三分类法,似有暗合。国初是春,康雍乾是夏,嘉道咸是秋,同光便是冬了,当然这仅就一代而言,对于诗歌来说它早已璀璨不在,徒有因循了。如果说开国时的“江左三大家”尚存一息故国之思,狐死首丘之感,那么随着文网渐深,诗人们便又在崇唐与述宋中来回徘徊,互相攻诘食古而不化。虽说诗越写越空疏清幽,神韵自得,但“避席畏闻文字狱”的逃避心态恐也是司马昭之心。另一方面是捉刀人的曲意媚上,俗不可耐的御制诗充斥文集,风骨尽失,只求明哲保身却安享荣华不可得。作者撷取了春夏的收获季来表现清诗的特点,但埋首小学的僵化与一潭死水毫无创新的诗坛,已然奏响了盛世哀歌。
完美的小书
很好的小书。作者尤娴于清代制度。 @2020-06-24 14:36:54 @2022-04-12 20:49:53
很好的小书。作者尤娴于清代制度。 @2020-06-24 14:36:54
> 诗词坊-清诗的春夏
2 有用 叟咬叟 2018-03-19 10:20:14
很多好玩的掌故,譬如这个:甲申之变,钱谦益已是望六之年,关帝圣君在扶乩下坛时告诉他,他的寿命只有五十七。老而未死,钱不免问圣君何不灵验,圣君乩笔答道:“尔自不死,吾其奈何?”
0 有用 亢龙无悔 2008-08-27 13:18:34
很不错的小书
0 有用 一颗胖青菜 2008-06-16 01:51:02
野史一样讲诗
0 有用 不言斋 2014-04-27 21:01:04
清诗原来也不错,虽然少了些气概!
0 有用 叶络 2014-03-12 17:40:19
说清诗更重其人,述掌故颇增谈助,跑野马《古今》一脉。
0 有用 树洞里数数的熊 2012-10-30 00:43:41
不看太可惜了
0 有用 バカモノ 2018-10-19 10:19:19
其实一大半都在讲明末清初。。。作者偏见太重了,降清的就是汉奸,去死的就是民族英雄
0 有用 一池疏影落寒花 2024-07-06 17:37:06 江苏
王国维在谈到有清一代学术时曾说:“国初之学大,乾嘉之学精,而道咸以降之学新。”《清诗的春夏》的归法与这种学术时代的三分类法,似有暗合。国初是春,康雍乾是夏,嘉道咸是秋,同光便是冬了,当然这仅就一代而言,对于诗歌来说它早已璀璨不在,徒有因循了。如果说开国时的“江左三大家”尚存一息故国之思,狐死首丘之感,那么随着文网渐深,诗人们便又在崇唐与述宋中来回徘徊,互相攻诘食古而不化。虽说诗越写越空疏清幽,神韵自得,但“避席畏闻文字狱”的逃避心态恐也是司马昭之心。另一方面是捉刀人的曲意媚上,俗不可耐的御制诗充斥文集,风骨尽失,只求明哲保身却安享荣华不可得。作者撷取了春夏的收获季来表现清诗的特点,但埋首小学的僵化与一潭死水毫无创新的诗坛,已然奏响了盛世哀歌。
0 有用 日落酒馆 2021-04-08 20:12:00
完美的小书
0 有用 浮尘 2022-11-10 23:15:05 上海
很好的小书。作者尤娴于清代制度。 @2020-06-24 14:36:54 @2022-04-12 20:49:53
0 有用 浮尘 2022-04-12 20:49:53
很好的小书。作者尤娴于清代制度。 @2020-06-24 14:36: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