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人民公社曾是一个时代的象征。现在,虽然时过境迁,但在中国农
村仍不时可见其忽隐忽现的踪影。那么,它究竟是怎样一种制度呢?本
书将对此作出解答。全书分“公社制度的导入”、“四清及‘文化大革命’
中的村落政治”、“70年代中叶的公社制度模式”、“人民公社的终结”四
编18章,在充分占有资料的基础上,从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多方面
对人民公社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考察与研究,不仅重新展现了人民公社
的基本面目,而且提出了不少饶有创见的学术观点及值得认真思考的
社会问题。书末另附三个有关人民公社的重要文献,亦颇有参考价值。
告别理想――人民公社制度研究的创作者
· · · · · ·
-
张乐天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张乐天,1949年出生,浙江海宁人。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副院长,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社会文化人类学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哲学硕士(复旦大学),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文化人类学。
目录 · · · · · ·
序言
绪论
第一编 公社制度的导入
第一章 村落背景
一、土地问题
二、农业生产
三、村民的生活
第二章 公社制度的导入
一、海宁和平解放与土地改革
二、资本主义抑或社会主义
三、制度变革:从小农经济到集体经济
四、50年代的乡村经济
五、向大公社体制过渡
六 乌托邦:从天上到地下
第二编“四清”及“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村落政治
第三章 倒退的惯性
一、重建生产队
二、土地的使用
三、农业生产的组织
四、粮食分配
五、乡村市场
六、旧传统的复归
第四章 新制度:秩序与冲突
一、大队的掌权者
二、权力的运用
三、阶级问题
四、制度内的人际矛盾
第五章 初期的革命输入
一、中央:推进革命的时间表
二、重提阶级斗争
三、阶级斗争的宽泛化
四、大队权力危机
第六章 有序的革命
一、“扎根串连”
二、大字报风潮
三、首当其冲的支委们
四、革命尚未终结
第七章 群众大革命
一“造反有理”
二、清理阶级队伍
三、大学习、大批判
四 权力与正式组织
第三编 70年代中叶的公社制度模式
第八章 公社制度的特征
一、集权体制之一:党和党的领导
二、集权体制之二:依附的政府组织
三、集权体制之三:干部
四、集权体制之四:市场控制
五、村队模式之一:产权制度
六、村队模式之二:生产队的规模
七、村队模式之三:地缘因素
八、村队模式之四:组织与干部
九、村队模式之五:生产队活动节律
第九章 公社农业经营(上)
一、种植的外部限制
二、生产队的种植选择
三、作物的管理
四、过密集型劳动投入
五、劳动投入的构成
六、农民劳动投入的选择
七、制度与技术
八、过密集型技术偏好
九、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
第十章 公社农业经营(下)
一、最终产品的处置
二、农产品的出售
三、产品购买
四、工分制度之一:“底分’
五、工分制度之二:工分的类型
六、工分制度之三:工分构成
七、生产队基本分配原则
八、经济分配
九、粮食分配
第十一章 公社的社会生活
一、家庭
二、生育制度
三、养育模式
四、婚姻
五、老年人的生活
六、宗族
七、村民的交往
第四编 人民公社的终结
第十二章 公社的困顿
一、小农的离心倾向
二、没有发展的经济增长
三、体制外的经济收入
四、外出的冲动
五、价值:融合与冲突
六、人情、原则、斗争哲学
七、意识形态:输入与演化
第十三章 公社解体以后
一、政策的演变
二、从合作经营到家庭经营
三、宏观环境的改变
四、农业的家庭经营
五、乡村工业的蓬勃发展
六 、重建乡(镇)村体制
七 干部
八、农村社会的分化与整合
九、演化中的村落
十、村落文化的嬗变
第十四章 公社的启示:关于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的思考
一、土地与农民
二、党政权力…
三、农村集体企业
四、乡村政府与集体企业
五、乡村政府与农业经营
六 村民自治问题
表格索引
附录:
(一)中共中央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
(二)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修正草案
(“农业六十条”)
(三)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行政社分开建立乡政
府的通知
后记
· · · · · · (收起)
绪论
第一编 公社制度的导入
第一章 村落背景
一、土地问题
二、农业生产
三、村民的生活
第二章 公社制度的导入
一、海宁和平解放与土地改革
二、资本主义抑或社会主义
三、制度变革:从小农经济到集体经济
四、50年代的乡村经济
五、向大公社体制过渡
六 乌托邦:从天上到地下
第二编“四清”及“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村落政治
第三章 倒退的惯性
一、重建生产队
二、土地的使用
三、农业生产的组织
四、粮食分配
五、乡村市场
六、旧传统的复归
第四章 新制度:秩序与冲突
一、大队的掌权者
二、权力的运用
三、阶级问题
四、制度内的人际矛盾
第五章 初期的革命输入
一、中央:推进革命的时间表
二、重提阶级斗争
三、阶级斗争的宽泛化
四、大队权力危机
第六章 有序的革命
一、“扎根串连”
二、大字报风潮
三、首当其冲的支委们
四、革命尚未终结
第七章 群众大革命
一“造反有理”
二、清理阶级队伍
三、大学习、大批判
四 权力与正式组织
第三编 70年代中叶的公社制度模式
第八章 公社制度的特征
一、集权体制之一:党和党的领导
二、集权体制之二:依附的政府组织
三、集权体制之三:干部
四、集权体制之四:市场控制
五、村队模式之一:产权制度
六、村队模式之二:生产队的规模
七、村队模式之三:地缘因素
八、村队模式之四:组织与干部
九、村队模式之五:生产队活动节律
第九章 公社农业经营(上)
一、种植的外部限制
二、生产队的种植选择
三、作物的管理
四、过密集型劳动投入
五、劳动投入的构成
六、农民劳动投入的选择
七、制度与技术
八、过密集型技术偏好
九、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
第十章 公社农业经营(下)
一、最终产品的处置
二、农产品的出售
三、产品购买
四、工分制度之一:“底分’
五、工分制度之二:工分的类型
六、工分制度之三:工分构成
七、生产队基本分配原则
八、经济分配
九、粮食分配
第十一章 公社的社会生活
一、家庭
二、生育制度
三、养育模式
四、婚姻
五、老年人的生活
六、宗族
七、村民的交往
第四编 人民公社的终结
第十二章 公社的困顿
一、小农的离心倾向
二、没有发展的经济增长
三、体制外的经济收入
四、外出的冲动
五、价值:融合与冲突
六、人情、原则、斗争哲学
七、意识形态:输入与演化
第十三章 公社解体以后
一、政策的演变
二、从合作经营到家庭经营
三、宏观环境的改变
四、农业的家庭经营
五、乡村工业的蓬勃发展
六 、重建乡(镇)村体制
七 干部
八、农村社会的分化与整合
九、演化中的村落
十、村落文化的嬗变
第十四章 公社的启示:关于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的思考
一、土地与农民
二、党政权力…
三、农村集体企业
四、乡村政府与集体企业
五、乡村政府与农业经营
六 村民自治问题
表格索引
附录:
(一)中共中央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
(二)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修正草案
(“农业六十条”)
(三)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行政社分开建立乡政
府的通知
后记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土地改革均分了土地,但没有改变传统的土地所有制度。部分保守的农民时时做着退社的迷梦,甚至采取破坏合作社的行动。到60年代初期,还能遇到这样的农民。如果那时终结公社,其结果很可能恢复土地私有制,因为那时农民中存在着强烈的回复私有土地的欲望。 时间的推移产生了重要的作用,一批怀恋着土地的老年农民渐渐退出了农村的社会生活舞台,公社里成长起来的年轻人对土地没有什么感情,其中有些人甚至厌恶土地,他们所向往的不是获得土地,而是脱离土地。 公社解体了,但土地的集体所有制保存了下来,是公社极其重要的制度遗产。建立在土地私有制基础上的旧制度不再可能复归,传统村落的循环被超越了,农业和农村经济会在土地集体所有的基础上走一条富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自序 -
假如解放不能改变村落制度,那么,解放所具有的全部创新因素很快就会被自然村落所吸纳,自然村落很快就会在解放所营造的新的起点上进入新一轮的循环。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绪论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告别理想――人民公社制度研究"的人也喜欢 · · · · · ·
告别理想――人民公社制度研究的书评 · · · · · · ( 全部 6 条 )
> 更多书评 6篇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4 )
-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6)8.6分 159人读过
-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8.1分 154人读过
-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2)8.3分 39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时代的一粒粒沙 (向西)
- 农民问题的书单 (舞雩)
- 社会学研究书单-3 (低明)
- 乡土中国与基层社会 (金声)
- 社会转型与发展社会学 (王荣欣)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340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告别理想――人民公社制度研究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昨日 2018-04-18 15:03:02
再次翻阅,前边几章还能读读,观点新颖,,起码打破了认为人社公社完全是新生的、完全取代了以前的农村秩序,公社印记完全消失等偏见;但后边的实证部分实在无法读下去......
0 有用 一切归零 2015-06-13 20:05:47
扎实,可感
0 有用 Sisyphbel 2024-12-18 01:31:07 美国
參考價值很高… 極其紮實的研究. 脈絡很清晰. 結尾也有著時代的氣息. 過去二十多年了,現在又是什麽樣的農村呢? 之後應該會再次翻閱一下.
0 有用 🐱 2022-01-21 15:07:29
内容前后有点重复拖沓,整体挺好,毕竟不是小说
0 有用 哒哒的马蹄 2014-05-28 21:30:28
系统了解建国后的农村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