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叶广芩
出版社: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副标题: 十月长篇小说创作丛书
出版年: 2001-02
页数: 436 页
定价: 21.00
装帧: 平装
丛书: 北京长篇小说创作丛书
ISBN: 9787530206089
出版社: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副标题: 十月长篇小说创作丛书
出版年: 2001-02
页数: 436 页
定价: 21.00
装帧: 平装
丛书: 北京长篇小说创作丛书
ISBN: 9787530206089
内容简介 · · · · · ·
这是一部讲述民国以来满族贵胃后裔生活的长篇小说 是一幅描摹人 物命运、充满文化意蕴的斑斓画卷, 是一曲直面沧桑、感喟人生的无尽挽 歌。
清已降,大宅门儿里的满人四散, 金家十四个兄妹及亲友各奔西东:长子反叛皇族当了军统,长女为票戏而痴迷;次子因萧墙之祸自尽,次女追求自由婚姻被逐家门……一个世家的衰落 一群子弟的遭际,形象地展现 了近百年间中国历史的风云,社会生 活的变迁与传统文化的嬗变,令人思绪绵绵。
“采桑子”本为词牌,此书名借用之。满族著名词人纳兰性德所著《采桑子・谁翻乐府凄凉曲》,曾被梁启超先生赞为“时代哀音”,称其“眼界大而感慨深”,此书亦然。写没落而不颓放叹沧桑终能释怀,娓娓道来, 不瘟不躁,实有大家遗风。其“京味”, 较之一般“京味小说”更为浓郁、醇厚,是从生活深层涌流出来的上层老 北京的情趣与意蕴,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作者简介 · · · · · ·
作者小传
叶广芩 女,北京市人,满族祖姓叶赫那拉。曾
就读于北京女一中,1968年赴陕西。做过医院护士
和报社编辑、记者,90年代在日本千叶大学学习,回
国后为西安市文联专业作家,中国作协会员。主要
作品有长篇小说《注意熊出没》《乾清门内》,中篇
小说《风》《黄连厚朴》,以及电影《红灯停绿灯行》、
电视连续剧《家族》等。
其作品在全国多次获奖,曾被评为西安市优秀
女作家,并获陕西省文联“德艺双馨”称号和国务
院授予的“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现系西安市作
协副主席、西安市文联副主席、西安市政协委员。
目录 · · · · · ·
目录
沉思往事立残阳
――读叶广芩京味小说
谁翻乐府凄凉曲
风也萧萧
雨也萧萧
瘦尽灯花又一霄
不知何事萦怀抱
醒也无聊
醉也无聊
梦也何曾到谢桥
曲罢一声长叹
后记
· · · · · · (收起)
沉思往事立残阳
――读叶广芩京味小说
谁翻乐府凄凉曲
风也萧萧
雨也萧萧
瘦尽灯花又一霄
不知何事萦怀抱
醒也无聊
醉也无聊
梦也何曾到谢桥
曲罢一声长叹
后记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我不信什么同学,我就信实力,老宣传“老三届”这强那强,这个是大作家,那个是大款,他怎么就不说说我们这些压根儿就没找着工作的、下岗的,还有像我这样病得起不来炕的!不行的是一大批,行的只是极少数,那些大企业家们,那些大作家们是扣肉,我们是下头的梅菜,霉透了的梅菜,人家在上头,我们在下头哪!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醒也无聊 -
廖先生叹了口气说,现今的人为先人选择墓地多想的是自己,指山为龙,以形为腾,或喻家代昌吉,或喻门族衰微,其实这都是歪曲了风水的原意了。看风察水。应以奉亲为计,勿以富贵为谋;选择墓地的标准,要使神灵安,说到底是心灵安罢了。我问,谁的心灵安?是生者还是死者?廖先生说。当然是死者,墓地都是活人选的。活人喜欢哪儿就埋哪儿,不管死者的意思,人若能按照自己的意思而葬,那真是一种几世修来的福气,可惜,这样的人不多。我问,西山怎么样?廖先生说,不怎么样。西山虽然草木繁茂,苍烟若浮,从气势上来说还差得远,土香而不腻,石润而不明。虽藏风得水却不聚气。石为山之骨,土为山之肉,水为山之血脉,草木为山之皮毛。西山没有老硬石骨做体,根枝终迫于狭窄,还是土肉居多,比起昆仑山来,实在是没名堂极了。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不知何事萦怀抱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北京长篇小说创作丛书(共41册),
这套丛书还有
《琼楼隐事》《李后主浮生记》《青春只有一次》《花园街五号》《豆棚瓜架雨如丝》
等
。
喜欢读"采桑子"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采桑子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67 条 )





你看那寻常百姓新家,哪识得王谢堂前旧燕
希腊人说悲剧是人类艺术的最高形式,这话说在点儿上了。 看叶先生这本《采桑子》,每每告一段落,都会不自觉深深吸足一口气,再慢慢吐出来,大概这就是“感慨唏嘘”。 为什么“唏嘘”,你看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你看那寻常百姓新家,哪识得王谢堂前旧...
(展开)

一曲挽歌几行泪,曲罢一声长叹息
茫无目的的,拿起这本在特价书市10元淘来的《采桑子》,结果,读到不可收拾,有意放慢速度,但还是读完了。 论文学技巧,这不算一本很出众的书,故事之奇特,几乎算得上传奇之类俗文学。不过,这正适合我这样的庸俗之人。 之所以如此动人,想来是有叶广芩的真情实感,故事可以...
(展开)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6 )
-
北京出版社 (2009)9.0分 7392人读过
-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19)8.9分 1253人读过
-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15)8.7分 378人读过
-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22)9.1分 46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叶广芩作品整理 (死生契阔)
- 此生必读叶广芩 (坐地而行)
- 闲着没事读读书(四) (鹿小羽)
- 想读的书-现代/国外 (bu6gu)
- 瘦尽灯花又一宵 (盘瑟俚)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1279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采桑子的评论:
feed: rss 2.0
8 有用 格子 2011-03-25 10:59:40
京胡昆曲,大格格和董戈的故事让人叹惋。子期伯牙,我琴声未响你已解我曲意,此番心境,还可附于谁人。
0 有用 藻。 2012-12-08 13:12:48
京味小说独有的味道,可惜南方人没有那样庞大的家族构造,无法体会,所以翻看文字甚是有趣。
0 有用 或许 2009-05-13 13:32:22
花厅的门虚掩着,门缝里透出了久违的气息,这气息无时无刻不在这个家族的各个角落里存在着,虽然时光荏苒,世事更迭,却仍旧顽强执拗的存在着,熏染着来到这里的一切人和物。
0 有用 小米 2011-04-21 09:20:53
叶广岑的王府家族集子,各各百态,大气浑然,却不托大。
0 有用 王二 2013-11-18 20:42:21
看到一大半才发现:哦,原来这本之前看过了,差不多十年前。哎,上了年纪了,记性不好了。
0 有用 ⠀ 2023-03-11 20:48:41 湖南
补档。当时迷恋曲艺,特别是程派的京戏。。
0 有用 豆友214456957 2022-08-05 17:24:03
叶广芩的小说看这一本就够了。李滨声的插图画得好有意趣!兄长们流于世俗的变化让世事变化中人性的复杂幽微显得更加深刻了,正如作者在后记中说的她想写的是文化的动态发展,对现实与社会的关怀也是她的写作初衷。另外可能是体制支持了作者写作的原因,作者对文革的态度非常谨慎,政治方面略显保守。廖先生沉默谦卑的单恋那篇,年少青梅最终分道扬镳的故事让人很伤感,吊打现在同样题材的言情小说。
0 有用 耶加星人 2022-07-31 16:09:47
故事引人入胜,但是很多处都比较难读。年纪渐长,害怕秋风、夏雨,偶尔一阵味道传入鼻腔,蓦然想起以往,总忍不住酸了眼眶。
0 有用 禄山之爪 2022-03-26 23:45:57
行文流畅,与《石头记》对照而读旗人的家教作风可相呼应。之前一直把作者的名字认作“叶广苓”,细细看来才知道是“芩”。四十八岁写的京味小说,读起来真过瘾,里面的语言知识词藻真真是迸珠泄玉般,才知道什么是世家子弟什么是贵族人家。最有意思的是里面但凡涉及到一件金家的锅碗瓢盆必是前朝珍品。哈哈哈。
0 有用 壳〇〇 2022-02-24 23:37:37
七哥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