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吉林人民出版社
原作名: The Psychology Revolution
译者: 佟德志 / 刘训练
出版年: 2004-10
页数: 309
定价: 22.5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人文译丛
ISBN: 9787206044823
内容简介 · · · · · ·
通过阅读《革命心理学》,我们或许可以理解大革命何以锻造了法兰西内战式风格的政治文化。
作者简介 · · · · · ·
古斯塔夫·勒庞(Gustave Le Bon,1841-1931) 法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他自1894年始,写下一系列社会心理学著作,以本书最为著名,被 翻译成近二十种语言,至今仍在国际学术界有广泛影响。
勒庞认为,现代生活逐渐以群体的聚合为特征,在《乌合之众》一书中,他指出,个人一旦进入群体中,他的个性便湮没了,群体的思想占据统冶地位,而群体的行为表现为无异议,情绪化和低智商。
目录 · · · · · ·
民主革命失败的病理分析——代译序
一、轻与重
二、传统与现代
三、缺失宪政的民主
导论历史的修正
第一编 革命的心理因素
第一卷 革命的一般特征
第一章 科学革命和政治革命
一、革命的分类
二、科学革命
三、政治革命
四、政治革命的结果
第二章 宗教革命
一、宗教革命与政治革命
二、宗教改革的开始和它的第一个信徒
三、宗教改革教义的理性价值
四、宗教改革的传播
五、不同宗教信仰间的冲突:宽容的不可能
六、宗教革命的结果
第三章 革命中的政府行为
一、革命时代中政府的虚弱抵抗
二、政府的抵制如何才能克服革命
三、政府进行的革命:以中国和土耳其为例
四、革命后存留的社会要素
第四章 人民在革命中扮演的角色
一、民族精神的刚性与柔性
二、人民是如何看待革命的
三、人民在大革命中的作用
四、大众及其组成要素
第二卷 革命中的主流心理形态
第一章 革命中个体人格的变化
一、人格的转化
二、大革命时期突出的性格因素
第二章 神秘主义心理和雅各宾心理
一、大革命时期盛行的心理状态之分类
二、神秘主义心理
三、雅各宾心理
第三章 革命心理和犯罪心理
一、革命心理
二、犯罪心理
第四章 革命大众的心理
一、大众的一般特征
二、民族精神的稳定性如何限制大众心理的摇摆
三、革命运动中领袖的作用
第五章 革命议会的心理
一、革命议会的心理特征
二、革命俱乐部的心理
三、对议会中情绪不断激化之原因的一个尝试性解释
第二编 法国大革命
第一卷 法国大革命的起源
第一章 历史学家对法国大革命的看法
一、研究大革命的历史学家
二、大革命的宿命论
三、近来研究大革命的历史学家之犹疑
四、历史研究中的客观性
第二章 旧制度的心理基础
一、君主专制政体与旧制度的基础
二、旧制度的弊端
三、旧制度下的生活
四、大革命期间人们对君主制的情感演变
第三章 大革命时期的精神无政府状态与哲学家的影响
一、革命思想的起源与传播
二、18世纪哲学家对大革命起源之假想的影响以及他们对民主政治的厌恶
三、大革命时期资产阶级的哲学思想
第四章 法国大革命的心理幻想
一、原始人、回归自然状态与大众心理的幻想
二、决裂与法律改造人性力量的幻想
三、大革命原则理论价值的幻想
第二卷 大革命时期理性、情感、神秘主义以及集体诸要素的影响
第一章 制宪议会的心理
一、法国大革命时期发生作用的心理要素
二、旧制度的瓦解与三级会议的召开
三、制宪议会
第二章 立法议会的心理
一、立法议会期间的政治事件
二、立法议会的精神特征
第三章 国民公会的心理
一、国民公会的传奇
二、雅各宾宗教胜利之后果
三、国民公会的精神特征
第四章 国民公会时期的法国政府
一、国民公会时期俱乐部与巴黎公社的活动
二、国民公会时期的政府:大恐怖
三、国民公会的终结与督政府统治的开始
第五章 革命暴行的实例
一、革命暴行的心理动机
二、革命法庭
三、大恐怖时期的外省
第六章 大革命时期的军队
一、革命议会与军队
二、反对大革命的欧洲战争
三、决定革命军队胜利的心理因素与军事因素
第七章 大革命领袖的心理
一、大革命时代人的精神状况:暴力与虚弱的影响
二、委员会委员或特派员们的心理
……
第三卷 古代传统与革命原则之间的冲突
第一章 无政府状态的最后挣扎:督政府
第二章 秩序的恢复:执政共和
第三章 最近一个世纪传统与革命原则相冲突的政治后果
第三编 革命原则的新近发展
第一章 大革命以来民主信仰的发展
第二章 民主演进的结果
第三章 民主信仰的新形式
结论
附录 勒庞著作一览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迄今为止,科学还没有发现这样的魔戒,借助它的力量能够不通过纪律来挽救一个社会。当纪律已经内化为一种遗传因素的时候,就没有必要强力加以规则;但是,当原始的本能尽情宣泄,冲破由祖先费经年累月之功建成的种种屏障时,就只有靠一种严厉的专制才能重建秩序了。 作为上述断言的一个印证,我们可以举例最近在土耳其发生的一个与中国极为相似的实验为例。几年前,几个在欧洲接受了良好教育的年轻人,满怀爱国热忱,在一群军官的帮助下成功地推翻了苏丹的政权,尽管这一政权的专制程度是尚可忍受的。当时的土耳其还是个半文明半野蛮的国家,宗教仇恨和民族矛盾使这个国家四分五裂。然而,就在这样一个国家里,革命者们对规则的神奇力量像我们拉丁人一样虔诚,他们认为自己能够建立起代议制政体来。 这一努力至今仍未取得任何重大成果,改革的发起者们不得不认识到,尽管自己信奉自由主义,但他们的统治方法却与苏丹政府所使用的方法并无二致。他们既不能阻止草率的处决,也不能阻止对基督教徒的大规模屠杀,他们甚至无法废除某种陋习。 因此而责备他们显然是不公正的,事实上,要想改变这样一个有着悠久而深厚传统的民族,他们又能做什么呢?在这个国家里,人们的宗教热情是如此强烈,以至于伊斯兰教徒虽然只占少数,却可以根据他们的法典合法地统治其信仰的圣地;在这个国家里,民法与宗教法还没彻底分离,对古兰经的信仰还是其民族思维得以维系的唯一纽带,要阻止伊斯兰教成为它的国教,谈何容易? 要想打破这种状态是困难的,因此,我们必然会看到这样一种状态,专制体制打着立宪的旗号掩人耳目地再次登台亮相——也就是旧制度将卷土重来。诸如此类的尝试向我们揭示了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一个民族除非首先改造它的精神,否则就无法选择自己的制度。 (查看原文) —— 引自第70页 -
卡特琳甚至没有想过,个人之见的宽容虽然困难重重,但毕竟是可能的,而集体之间的宽容根本就不可能。 (查看原文) —— 引自第56页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喜欢读"革命心理学"的人也喜欢 · · · · · ·
革命心理学的话题 · · · · · · ( 全部 条 )



革命心理学的书评 · · · · · · ( 全部 9 条 )

法国大革命中的信仰、势力和人格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社科“众读”第 1 + 2 期|第 56 + 58 期活动: 法国大革命与革命心理学 古斯塔夫·勒庞 这是七点书影的第1、2期社科“众读”活动的活动总结。不同于读书主讲,“众读”活动中的每一个人都是听众,也是主讲。大家按兴趣结成小组,共同阅读一本书,并在线下讨论。本次社科“众读”... (展开)

> 更多书评 9篇
读书笔记 · · · · · ·
我来写笔记-
导论 历史的修正 当今时代,科学眼巴巴的看着那些古老的法则一个一个寿终正寝,我们处在要对知识的各种要素加以修正的时代。 再也不会有哪个阶段我们敢说确定不疑了,那些表面上看起来极度明确的东西再度变得模糊而疑窦从生。 早先的证据被证明远不是无懈可击的,一度被奉若神明的教条开始动摇。试翻一下有关法国大革命的最新论述,我们就会发现,其中包含着很大的不确定性,人们在下结论时表现得越来越谨慎。 不过在这些原因...
2011-12-12 11:02:46 1人喜欢
导论 历史的修正 当今时代,科学眼巴巴的看着那些古老的法则一个一个寿终正寝,我们处在要对知识的各种要素加以修正的时代。 再也不会有哪个阶段我们敢说确定不疑了,那些表面上看起来极度明确的东西再度变得模糊而疑窦从生。 早先的证据被证明远不是无懈可击的,一度被奉若神明的教条开始动摇。试翻一下有关法国大革命的最新论述,我们就会发现,其中包含着很大的不确定性,人们在下结论时表现得越来越谨慎。 不过在这些原因中,对我们的思想产生了最显著影响的或许正是现代心理学的发展,借助现代心理学的方法,我们可以对人类及其行为动机有更加深刻的了解。尤为重要的是,我们更加深刻的了解了古代的影响、支配人类群体行为的规律、群体行为中个性的消解、大众心理的个性传染、无意识的信仰以及各种形式的逻辑之间的区别等心理因素。 我的结论是:除了理性逻辑这一向来被我们视为行为之唯一指南的逻辑之外,还存在着与之截然不同的其它形式的逻辑:集体逻辑、情感逻辑和神秘主义逻辑。这三种动机常常能够颠覆理性,成为我们行为的深层动机。 法国大革命每一阶段中所发生的事件都是由心理学规律所决定的,他们就像时钟那样有规律的运行着。我们可以自由的做一个决定却无力改变它的结局。 革命者比约·瓦伦写道:“现在备受争议和诟病的那些决议,即使在事先一两天都不是我们所打算或希望做出的;只不过在危机时刻,为形式所迫所不得已通过。 狂怒无以自制,弱质不能自持,皆源于此。他们以理性为标榜,声称受理性支配,但实际上,推动他们行为的却根本不是理性。 在先前一本著作中,我们业已证明:信仰源于无意识,并且独立于一切理性之外,它从来不会受到理性的影响。 显然,宗教的或者政治的革命在其刚刚兴起时,很有可能得到理性的支持,但革命只有借助神秘主义或者情感要素的力量才能继续发展,而这些要素同理性却是风马牛不相及的。 法国大革命与其说它建立了一个新的政府体系,不如说它建立了一个新的宗教。
回应 2011-12-12 11:02:46
-
导论 历史的修正 当今时代,科学眼巴巴的看着那些古老的法则一个一个寿终正寝,我们处在要对知识的各种要素加以修正的时代。 再也不会有哪个阶段我们敢说确定不疑了,那些表面上看起来极度明确的东西再度变得模糊而疑窦从生。 早先的证据被证明远不是无懈可击的,一度被奉若神明的教条开始动摇。试翻一下有关法国大革命的最新论述,我们就会发现,其中包含着很大的不确定性,人们在下结论时表现得越来越谨慎。 不过在这些原因...
2011-12-12 11:02:46 1人喜欢
导论 历史的修正 当今时代,科学眼巴巴的看着那些古老的法则一个一个寿终正寝,我们处在要对知识的各种要素加以修正的时代。 再也不会有哪个阶段我们敢说确定不疑了,那些表面上看起来极度明确的东西再度变得模糊而疑窦从生。 早先的证据被证明远不是无懈可击的,一度被奉若神明的教条开始动摇。试翻一下有关法国大革命的最新论述,我们就会发现,其中包含着很大的不确定性,人们在下结论时表现得越来越谨慎。 不过在这些原因中,对我们的思想产生了最显著影响的或许正是现代心理学的发展,借助现代心理学的方法,我们可以对人类及其行为动机有更加深刻的了解。尤为重要的是,我们更加深刻的了解了古代的影响、支配人类群体行为的规律、群体行为中个性的消解、大众心理的个性传染、无意识的信仰以及各种形式的逻辑之间的区别等心理因素。 我的结论是:除了理性逻辑这一向来被我们视为行为之唯一指南的逻辑之外,还存在着与之截然不同的其它形式的逻辑:集体逻辑、情感逻辑和神秘主义逻辑。这三种动机常常能够颠覆理性,成为我们行为的深层动机。 法国大革命每一阶段中所发生的事件都是由心理学规律所决定的,他们就像时钟那样有规律的运行着。我们可以自由的做一个决定却无力改变它的结局。 革命者比约·瓦伦写道:“现在备受争议和诟病的那些决议,即使在事先一两天都不是我们所打算或希望做出的;只不过在危机时刻,为形式所迫所不得已通过。 狂怒无以自制,弱质不能自持,皆源于此。他们以理性为标榜,声称受理性支配,但实际上,推动他们行为的却根本不是理性。 在先前一本著作中,我们业已证明:信仰源于无意识,并且独立于一切理性之外,它从来不会受到理性的影响。 显然,宗教的或者政治的革命在其刚刚兴起时,很有可能得到理性的支持,但革命只有借助神秘主义或者情感要素的力量才能继续发展,而这些要素同理性却是风马牛不相及的。 法国大革命与其说它建立了一个新的政府体系,不如说它建立了一个新的宗教。
回应 2011-12-12 11:02:46
-
导论 历史的修正 当今时代,科学眼巴巴的看着那些古老的法则一个一个寿终正寝,我们处在要对知识的各种要素加以修正的时代。 再也不会有哪个阶段我们敢说确定不疑了,那些表面上看起来极度明确的东西再度变得模糊而疑窦从生。 早先的证据被证明远不是无懈可击的,一度被奉若神明的教条开始动摇。试翻一下有关法国大革命的最新论述,我们就会发现,其中包含着很大的不确定性,人们在下结论时表现得越来越谨慎。 不过在这些原因...
2011-12-12 11:02:46 1人喜欢
导论 历史的修正 当今时代,科学眼巴巴的看着那些古老的法则一个一个寿终正寝,我们处在要对知识的各种要素加以修正的时代。 再也不会有哪个阶段我们敢说确定不疑了,那些表面上看起来极度明确的东西再度变得模糊而疑窦从生。 早先的证据被证明远不是无懈可击的,一度被奉若神明的教条开始动摇。试翻一下有关法国大革命的最新论述,我们就会发现,其中包含着很大的不确定性,人们在下结论时表现得越来越谨慎。 不过在这些原因中,对我们的思想产生了最显著影响的或许正是现代心理学的发展,借助现代心理学的方法,我们可以对人类及其行为动机有更加深刻的了解。尤为重要的是,我们更加深刻的了解了古代的影响、支配人类群体行为的规律、群体行为中个性的消解、大众心理的个性传染、无意识的信仰以及各种形式的逻辑之间的区别等心理因素。 我的结论是:除了理性逻辑这一向来被我们视为行为之唯一指南的逻辑之外,还存在着与之截然不同的其它形式的逻辑:集体逻辑、情感逻辑和神秘主义逻辑。这三种动机常常能够颠覆理性,成为我们行为的深层动机。 法国大革命每一阶段中所发生的事件都是由心理学规律所决定的,他们就像时钟那样有规律的运行着。我们可以自由的做一个决定却无力改变它的结局。 革命者比约·瓦伦写道:“现在备受争议和诟病的那些决议,即使在事先一两天都不是我们所打算或希望做出的;只不过在危机时刻,为形式所迫所不得已通过。 狂怒无以自制,弱质不能自持,皆源于此。他们以理性为标榜,声称受理性支配,但实际上,推动他们行为的却根本不是理性。 在先前一本著作中,我们业已证明:信仰源于无意识,并且独立于一切理性之外,它从来不会受到理性的影响。 显然,宗教的或者政治的革命在其刚刚兴起时,很有可能得到理性的支持,但革命只有借助神秘主义或者情感要素的力量才能继续发展,而这些要素同理性却是风马牛不相及的。 法国大革命与其说它建立了一个新的政府体系,不如说它建立了一个新的宗教。
回应 2011-12-12 11:02:46
论坛 · · · · · ·
如何在“谢东危机”的时刻将损失降低到最小? | 来自金色葡萄 | 2008-03-27 00:25:08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10 )
-
Tutis Digital Publishing (2007)暂无评分 1人读过
-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5)8.7分 125人读过
-
限时抢
-
广东人民出版社 (2012)8.5分 67人读过
-
吉林人民出版社 (2011)7.3分 49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群众、权力、乌托邦 (行走的笔尖)
- 存在之思 (雾中悟)
- 37°暖书单(二) (37°暖)
- 情感/道德现象学(待整理) (維舟)
- 意识形态、心理操控与洗脑 (全金属小棉袄)
谁读这本书?
二手市场
订阅关于革命心理学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每个少妇都思春 2007-09-16 12:40:30
勒庞之书,都有重读之必要.
0 有用 Baikal Lake 2012-09-03 14:15:34
中法一东一西,有许多相似之处。向后看是为了向前进。
0 有用 扫地老僧 2008-11-22 14:16:02
其实没完全读完,读到70%左右的时候书丢在机场了。 要理解中国的历史建议好好读读这本书
0 有用 17号元素 2011-11-17 19:08:40
看书名容易误认为是讲革命心理问题的,其实讲的是法国大革命的种种分析,尤其对革命种不同角色的心理和行为的分析。时不时会让我联想到我们的大革命,人们的心理是何其相似。人民可以创造历史,也可以毁掉历史。
0 有用 江右散人 2008-11-08 14:05:22
躲在大众中可以毫无责任,毫无畏惧,这就是大众的心理缺口。理性一旦受鼓动就不再是理性。而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这又造成悲剧一幕幕的重演。
0 有用 落后的山野人 2022-05-08 10:11:32
勒庞,还是有自己的主观意识的!
0 有用 哎哟喂 2021-06-13 19:35:52
乌合之众的案例教学,妙啊妙啊(º﹃º)
0 有用 song2li 2020-06-26 11:08:20
不断斗争的革命进程。
0 有用 白云绵绵之地 2019-10-10 20:08:38
这本书是老师列给我书单里的书 但我觉得可能是我自己的问题 我不大能读懂 经常会忘了作者在分析什么问题 而且自己本来对法国大革命的史实也不够了解 所以就类似于走马观花式地读完了这本书
0 有用 路人甲 2019-02-20 12:38:08
属实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