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清洁女工之死》中的麦金蒂太太死了,是被人残忍地击中后脑勺致死的。嫌疑立即被锁定在性格怪异的房客詹姆斯·本特利身上,因为他的衣服上沾有死者的血迹和头发。然而,有些事情不对劲:本特利看上去不像是个杀人凶手。谜底是否能够从死亡发生两天前的一张剪报上揭开?亡命凶手仍然逍遥法外,赫尔克里·波洛不得不防种种不测,才能在最后发现真相。
清洁女工之死的创作者
· · · · · ·
作者简介 · · · · · ·
无可争议的侦探小说女王,侦探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
阿加莎•克里斯蒂原名为阿加莎•玛丽•克拉丽莎•米勒,一八九○年九月十五日生于英国德文郡托基的阿什菲尔德宅邸。她几乎没有接受过正规的教育,但酷爱阅读,尤其痴迷于歇洛克•福尔摩斯的故事。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阿加莎•克 里斯蒂成了一名志愿者。战争结束后,她创作了自己的第一部侦探小说《斯泰尔斯庄园奇案》。几经周折,作品于一九二○年正式出版,由此开启了克里斯蒂辉煌的创作生涯。一九二六年,《罗杰疑案》由哈珀柯林斯出版公司出版。这部作品一举奠定了阿加莎•克里斯蒂在侦探文学领域不可撼动的地位。之后,她又陆续出版了《东方快车谋杀案》、《ABC 谋杀案》、《尼罗河上的惨案》、《无人生还》、《阳光下的罪恶》等脍炙人口的作品。时至今日,这些作品依然是世界侦探文学宝库里最宝贵的财富。根据她的小说改编而成的舞台剧《捕鼠器...
无可争议的侦探小说女王,侦探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
阿加莎•克里斯蒂原名为阿加莎•玛丽•克拉丽莎•米勒,一八九○年九月十五日生于英国德文郡托基的阿什菲尔德宅邸。她几乎没有接受过正规的教育,但酷爱阅读,尤其痴迷于歇洛克•福尔摩斯的故事。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阿加莎•克 里斯蒂成了一名志愿者。战争结束后,她创作了自己的第一部侦探小说《斯泰尔斯庄园奇案》。几经周折,作品于一九二○年正式出版,由此开启了克里斯蒂辉煌的创作生涯。一九二六年,《罗杰疑案》由哈珀柯林斯出版公司出版。这部作品一举奠定了阿加莎•克里斯蒂在侦探文学领域不可撼动的地位。之后,她又陆续出版了《东方快车谋杀案》、《ABC 谋杀案》、《尼罗河上的惨案》、《无人生还》、《阳光下的罪恶》等脍炙人口的作品。时至今日,这些作品依然是世界侦探文学宝库里最宝贵的财富。根据她的小说改编而成的舞台剧《捕鼠器》,已经成为世界上公演场次最多的剧目;而在影视改编方面,《东方快车谋杀案》为英格丽•褒曼斩获奥斯卡大奖,《尼罗河上的惨案》更是成为了几代人心目中的经典。
阿加莎•克里斯蒂的创作生涯持续了五十余年,总共创作了八十部侦探小说。她的作品畅销全世界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累计销量已经突破二十亿册。她创造的小胡子侦探波洛和老处女侦探马普尔小姐为读者津津乐道。阿加莎•克里斯蒂是柯南•道尔之后最伟大的侦探小说作家,是侦探文学黄金时代的开创者和集大成者。一九七一年,英国女王授予克里斯蒂爵士称号,以表彰其不朽的贡献。
一九七六年一月十二日,阿加莎•克里斯蒂逝世于英国牛津郡沃灵福德家中,被安葬于牛津郡的圣玛丽教堂墓园,享年八十五岁。
目录 · · · · · ·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人为什么要保存照片啊? 照片能重拾记忆。 为什么一个女人保存她自己年轻时候的照片呢? 第一个原因在于——虚荣心。她曾经是个漂亮女孩,她保留一张自己的照片以便记住自己原来是多么漂亮。当她照镜子发现自己容颜已老时,这张照片会给她带来鼓舞和勇气。也许她可以对一个朋友说:“我十八岁时就是这副模样……”尔后,她叹息岁月的流逝…… 第二个原因——怀旧。怀旧的话你不仅会保存自己的照片,而且还会保留别人的照片……一张已婚女儿小时候的照片,那种坐在壁炉前的地毯上,身上围条纱巾什么的照片。那有时候会让照片上的人觉得很尴尬,但母亲们却喜欢得很。儿女们则是经常保存他们母亲的照片,尤其母亲若是年轻早逝的话。“这是我母亲少女时的模样。” 第三个原因,既非虚荣心,也非怀旧,亦非爱情——也许是仇恨。为了不忘却复仇的欲望。有人伤害过你,你或许会保留一张照片提醒自己。 (查看原文) —— 引自第213页 -
“众所周知的秘密就是指每个人都知道的秘密。于这个原因,不知道这个秘密的人就永远不知道——因为如果每个人都以为你知道,就没有人会告诉你。” (查看原文) —— 引自第215页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喜欢读"清洁女工之死"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清洁女工之死"的人也喜欢 · · · · · ·
清洁女工之死的书评 · · · · · · ( 全部 24 条 )
结构工整的精彩推理故事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最近一直都在看着阿婆的作品,而近几部里,这一部的感觉最好,因为故事的整体结构非常工整,有成为精彩推理故事的基础。虽然整体还是没有脱出阿婆的一些固有模式,但是整体来说,在阿婆的作品中还算比较精彩的了。 从故事本身来说,首先故事前半段支撑主线的是一场被警察觉得是... (展开)《爱德华.巴纳德的堕落》和《杀人回忆》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推理缜密,每个疑点都有说明,不愧是阿加莎.克里斯蒂的作品。喜欢波洛绅士般的行为风格,说来也怪,其实很多作品里面关于英美绅士风格都会有诟病,比如说他们想的和做的总不一样,虽然穿着得体,但免不了内心的某些阴暗。这让我想起英国作家毛姆曾写过的一个短篇《爱德华.巴纳... (展开)老实说,这是一本我打算黑的作品,波洛恫吓嫌疑人,谁还敢不招。
猜对了凶手,但是没猜到其他人的秘密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凶手是谁还蛮容易猜到的,威廉姆斯小姐是想来报仇的也很容易想到。 但是对于其他人隐藏的秘密,前面铺垫了那么多,结果几乎完全不相干。 我能猜得到医生太太有秘密怕被发现,还以为和当年的事件有关,结果是她丈夫之前有杀妻骗保的嫌疑,这谁能想得到啊,一点提示都没有。 结果... (展开)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小故事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清洁女工麦金蒂太太被杀,其房客詹姆斯·本特利被指控为凶手,所有证据都不利于他,但斯彭斯警察不这么认为,找到了波洛。于是一系列故事开始了。 毫无意外,我没有猜出凶手。之前被波洛的“这个案子的关键在于凶手,而不是被害人”所吸引(因为被害人麦金蒂太太作为一个清洁女... (展开)清洁女工之死——“生命总是比死亡更强大。”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又是一本故事本身比推理好看的书。给三星的话说实话都有点高了,给两星的话又觉得它好像也没差到这个地步,反正读来就是一种很鸡肋的感觉,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又好像没那么可惜。古典本格我一向最看重它的推理,也可以说它的诡计部分,虽然阿婆的魅力就在于她总是会通过最... (展开)> 更多书评 24篇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9 )
-
新星出版社 (2018)7.3分 4896人读过
-
Harper Collins (2002)7.3分 89人读过
-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9年)7.6分 1754人读过
-
遠流出版 (1991)暂无评分 29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阿加莎·克里斯蒂最好的25部长篇(编辑中) (长河落日)
- 贵州版阿加莎·克里斯蒂作品全集 (大不了)
- 阿婆作品编年史 (RMR)
- 阿加莎全作品读后短评(更新至63本) (raziel)
- 我的推理藏书单(一)~ (风~.宿命's)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97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清洁女工之死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小橘子皮 2010-10-31 05:38:49
人物堆积得有点多了,让读者疲于去记住名字,已经没有了去分析的精力。
0 有用 bobo 2011-04-24 12:55:30
plot与misdirection不错
0 有用 风~.宿命's 2008-10-22 21:15:30
中学时期晚自习的消遣~
0 有用 bayer04 2007-07-13 22:35:32
本来还以为是又一本啤酒谋杀案,不过后半部比较一般。
0 有用 ༄༅勝空༅ 2014-06-30 21:32:13
多少人曾经或正在干着这样的事 为虚假名誉为金钱地位而实施谋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