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德国]
马克斯·韦伯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副标题: 韦伯的两篇演说
原作名: Wissenschaft als Beruf und Politik als Beruf
译者: 冯克利
出版年: 2005-03
页数: 204
定价: 17.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学术前沿
ISBN: 9787108022448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副标题: 韦伯的两篇演说
原作名: Wissenschaft als Beruf und Politik als Beruf
译者: 冯克利
出版年: 2005-03
页数: 204
定价: 17.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学术前沿
ISBN: 9787108022448
内容简介 · · · · · ·
《学术与政治》内容简介:研究韦伯者,无一不深知这两篇演说的重要性。因为它们不但浓缩着韦伯学术思想的精华,也由于他作为当时一名“精神贵族”式的德国知识界领袖,对其身边的思潮做出了十分个性化的回应,这是从韦伯其他学术著作中难得一见的。 (正在采用)
学术与政治的创作者
· · · · · ·
作者简介 · · · · · ·
作为社会学古典理论三大奠基人之一的韦伯,其名声为中文读者所知晓远比马克思和涂尔干要晚。由于中国社会学直接舶来于英美的实证主义传统,在早期,孔德、斯宾塞的化约论—社会有机体论和涂尔干的整体论—功能论几乎脍炙人口,相比之下,韦伯侧重从主观意图、个人行动去探讨对社会的理解、诠释的进路则少为人知。
目录 · · · · · ·
时代中的韦伯——代译序
以学术为业
1.学术生涯的外部环境
2.学术工作中的机遇和灵感
3.理智化的过程
4.科学不涉及终极关怀
5.学术与政治
6.价值的多元性
7.教师不应是领袖
8.科学对信仰所能做的贡献
译注
政治为业
1.政治的定义
2.支配权的类型
3.近代国家和职业政治家的出现
4.以政治为业的方式
5.专业官吏的兴起
6.职业政治家的来源
7.新闻工作的地位
8.政党的经营
9.英、美、德三国的政党
10.德国职业政治家的现状
11.以政治为业的含义
12.政治和道德的关系
译 注
附录一:马克斯 韦伯的科学观
附录二:科学职业
附录三科学中的革命
附录四:社会学、学术及世界观之形成
附录五:探讨马克斯 韦伯
译名对照表
· · · · · · (收起)
以学术为业
1.学术生涯的外部环境
2.学术工作中的机遇和灵感
3.理智化的过程
4.科学不涉及终极关怀
5.学术与政治
6.价值的多元性
7.教师不应是领袖
8.科学对信仰所能做的贡献
译注
政治为业
1.政治的定义
2.支配权的类型
3.近代国家和职业政治家的出现
4.以政治为业的方式
5.专业官吏的兴起
6.职业政治家的来源
7.新闻工作的地位
8.政党的经营
9.英、美、德三国的政党
10.德国职业政治家的现状
11.以政治为业的含义
12.政治和道德的关系
译 注
附录一:马克斯 韦伯的科学观
附录二:科学职业
附录三科学中的革命
附录四:社会学、学术及世界观之形成
附录五:探讨马克斯 韦伯
译名对照表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可见,学术生涯是一场鲁莽的赌博。如果年轻学者请教一些做讲师的意见,对他给予鼓励几乎会引起难以承担的责任。如果他是名犹太人,我们自然会说“Lasciate ogni speranza”(放弃一切希望)。你对每一个人都要凭着良心问一句:你能够承受年复一年看着那些平庸之辈爬到你头上去,既不怨恨也无挫折感吗?当然每一次他们都会回答说“自然,我只为我的天职而活着”但至少就我所知,只有极少数人能够无动于衷地忍受这种事。 (查看原文) —— 引自第23页 -
我们这个时代,因为它所独有的理性化和理智化,最主要的是因为世界已被除魅,它的命运便是,那些终极的、最高贵的价值,已从公共生活中销声匿迹,它们或者遁入神秘生活的超验领域,或者走进了个人之间直接的私人交往的友爱之中。我们最伟大的艺术卿卿我我之气有余而巍峨壮美不足,这绝非偶然;同样并非偶然的是,今天,唯有在最小的团体中,在个人之间,才有着一些同先知的圣灵(pneuma)相感通的东西在极微弱地搏动,而在过去,这样的东西曾像燎原烈火一般,燃遍巨大的共同体,将他们凝聚在一起。如果我们强不能以为能,试图“发明”一种巍峨壮美的艺术感,那么就像过去20年的许多图画那样,只会产生一些不堪入目的怪物。如果有人希望宣扬没有新的真正先知的宗教,则会出现同样的灵魂怪物,惟其后果更糟。学术界的先知所能创造的,只会是狂热的宗派,而绝对不会是真正的共同体。 (查看原文) —— 引自第48页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学术前沿(共76册),
这套丛书还有
《规训与惩罚》《东方学》《世界大舞台》《社会学的想像力》《世界现象学》
等
。
喜欢读"学术与政治"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喜欢读"学术与政治"的人也喜欢 · · · · · ·
学术与政治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90 条 )


唯一的英雄主义——读韦伯《学术与政治》
《学术与政治》是马克斯•韦伯的两篇讲演《学术作为一种志业》和《政治作为一种志业》所组成的。这两篇演说发表于1918年与1919年之交,都是“精神工作作为志业”的一系列演讲的一部分。对于德国来说,这是一个内外交困而处于艰难转折的时期,国外面临着协约国的提出的...
(展开)

《以学术为业》读书笔记
月初跟我导聊起读博的事,我导问我是一时兴起还是审慎的考虑过了,我说是后者,我导就让我先去读韦伯的《以学术为业》。读完以后写了这篇读书笔记给他,我导说“一些核心观念的概念还没有理解到位”。我导的意思似乎是,“业”在这篇文章中有两种含义,一是安身立命的职业,二...
(展开)

在不知有神也不见先知的时代,以强健的精神面对现代性的宿命
20 世纪伊始,在新思想的不断翻涌中,一场世界大战让人们从兴奋陷入迷茫。尽管早有先兆,欧洲人对于启蒙理性的迷梦,从这时起开始正式坠落。战败的德国,在完成统一后很快经历了一次大溃败,潜藏的诸多问题都暴露出来,这个国家的年轻一代急切地想要寻求答案。1917 年 11 月 7 ...
(展开)
论坛 · · · · · ·
看不进这本书的看这里 | 来自数在云端 | 5 回应 | 2021-09-02 11:05:32 |
作者抽象的死亡的意义 | 来自数在云端 | 2019-02-27 19:51:30 | |
冯克利:时代中的韦伯(《读书》1997.12) | 来自sogdiana | 2 回应 | 2016-10-23 20:31:37 |
希望大陆版的翻译会好一些 | 来自斗斗堂 | 2 回应 | 2014-09-22 15:16:15 |
学术与政治 | 来自龙川一木 | 1 回应 | 2006-02-09 11:47:09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24 )
-
Hackett Publishing Company, Inc. (2004)9.5分 79人读过
-
上海三联书店 (2019)9.4分 2538人读过
-
商务印书馆 (2019)9.2分 1017人读过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9.3分 1156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评分9.0~9.7(1000+人参与评价) (第五顾尘ᕦ)
- 你好好睡,我好好读书。等你醒了我们聊柏拉图。 (琼斯黄)
- 豆瓣高分书2700本:千人打分不低于8分 (偶就是那个鬼)
- 社会学研究书单-1 (shaochen)
- 豆瓣读书评分9分以上榜单 (无人的冬夜)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学术与政治的评论:
feed: rss 2.0
3 有用 风灌耳🌈 2020-04-25 18:01:49
经典,信念的感召。1.今天,人的命运,是要活在一个不知有神也不见先知的时代. 2.支撑人类生活意义的重要观念和原则,包括宗教信仰、人生理想、道德规范以及审美趣味等等,都属于“应然”领域的价值判断,而理知化的科学知识属于“实然”领域,旨在发现世界的真相“是”什么,只能做出相应的事实陈述,而无法回答人应当怎样生活这样的价值判断问题。3. 心志伦理:相信好的意愿会导致好的成果,无条件地忠实于原则的纯洁性... 经典,信念的感召。1.今天,人的命运,是要活在一个不知有神也不见先知的时代. 2.支撑人类生活意义的重要观念和原则,包括宗教信仰、人生理想、道德规范以及审美趣味等等,都属于“应然”领域的价值判断,而理知化的科学知识属于“实然”领域,旨在发现世界的真相“是”什么,只能做出相应的事实陈述,而无法回答人应当怎样生活这样的价值判断问题。3. 心志伦理:相信好的意愿会导致好的成果,无条件地忠实于原则的纯洁性。责任伦理:考虑他的行动之后果的价值,从而将行动获得实现的机会以及结果一并列入考虑. 4. 智性诚实:如果一个人缺乏勇气去澄清自己的终极立场,转而用软弱的相对主义论调减轻这个义务,是在规避智性诚实的责任. 5. 政治家的必备品质:热情,判断力(对人对事的距离),责任伦理 (展开)
164 有用 SWX 2010-10-17 18:12:22
励志文啊励志文啊励志文。在一个已近被祛魅的世界里,在一个被专业化分工消磨掉雄心壮志的世界里,在一个多元价值游荡徘徊的世界里,韦伯拒绝任何虚假的宽慰,拒绝各种巫师、假先知和鼓吹者,追求知识上的诚实,追求神智的清明,坚持彻底而纯粹的知性生活。让我们记住韦伯的告诫:工作和热情。
23 有用 海若 2007-06-27 21:37:41
很赞韦伯先生说的,一个教师所应当做的,不是去充当学生的精神领袖,不是立场鲜明的信仰灌输,而是尽力做到“知识上的诚实”,去“确定事实、确定逻辑关系和数字关系或文化价值的内在结构”,因为没有对手和不允许辩论的讲台,不是先知和煽动家应呆的地方。 //只是不知道韦伯先生有没有考虑到某些环境下,教材已经被严重灌输了鲜明的意识形态
4 有用 陈毓秀 2012-09-15 19:06:30
俺曾经对韦伯不屑一顾,现在想来好惭愧呀
4 有用 韧勉 2016-05-04 15:19:30
跟《社会学的想像力》前后读的,本篇更重政治,那本更重学术,本书提出了最常见的论断,但的确是两篇演讲,或许真正的演讲更精彩!
0 有用 🌚 2023-09-11 00:52:41 云南
巴克斯特认为,对圣徒来说,身外之物只应是“披在他们肩上的一件随时可甩掉的轻飘飘的斗篷。”然而命运却注定将斗篷变成铁的牢笼,没人知道将来会是谁在这铁笼里生活,没人知道在这惊人的大发展的终点会不会又有全新的先知出现,没人知道会不会有一个老观念和旧理想的伟大再生。如果不会,那么会不会在某种骤发的妄自尊大情绪的掩饰下产生一种机械的麻木僵化呢,也没人知道。因为完全可以,而且是不无道理地,这样来评说这个文化的... 巴克斯特认为,对圣徒来说,身外之物只应是“披在他们肩上的一件随时可甩掉的轻飘飘的斗篷。”然而命运却注定将斗篷变成铁的牢笼,没人知道将来会是谁在这铁笼里生活,没人知道在这惊人的大发展的终点会不会又有全新的先知出现,没人知道会不会有一个老观念和旧理想的伟大再生。如果不会,那么会不会在某种骤发的妄自尊大情绪的掩饰下产生一种机械的麻木僵化呢,也没人知道。因为完全可以,而且是不无道理地,这样来评说这个文化的发展的最后阶段:“专家没有灵魂,纵欲者没有心肝。这个废物幻想着它自己已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文明程度。” (展开)
0 有用 琥珀藓 2023-08-01 10:51:33 四川
十分有启发,作为业余人文社科爱好人士,本书又为我带来了新的思考世界看待世界的角度。 附:医学院图书馆里居然有这一本,然而全书干干净净,书页也没有翻动过的痕迹,甚至有两页是连在一起的也没有剪开。 然而另外校区的这本,各个版本全部都借出去了。
0 有用 影子淡漠如旧 2023-07-28 17:23:57 内蒙古
现代世界在科学到来之后便已经被祛魅了,包括科学自身的所有价值判断被抽空了使其得以成立的阐释,价值的统一性在韦伯这里已经不再可能,不同的价值判断可以相互冲突而不能决出胜负。当一切选择都没有了终极的保证,一切后果都必然由行动者自己义不容辞的承担,当赖以生存的观念濒临瓦解,韦伯告诉我们,请勇敢的,理性的走下去。韦伯区分了政治家与技术官僚,在他看来,两个会发生冲突的伦理领域(信念伦理与责任伦理)有必要在政... 现代世界在科学到来之后便已经被祛魅了,包括科学自身的所有价值判断被抽空了使其得以成立的阐释,价值的统一性在韦伯这里已经不再可能,不同的价值判断可以相互冲突而不能决出胜负。当一切选择都没有了终极的保证,一切后果都必然由行动者自己义不容辞的承担,当赖以生存的观念濒临瓦解,韦伯告诉我们,请勇敢的,理性的走下去。韦伯区分了政治家与技术官僚,在他看来,两个会发生冲突的伦理领域(信念伦理与责任伦理)有必要在政治家的身上得以汇聚,政治家要突破科层制的僵硬束缚,既要具有超拔的判断力,还要有为未来的整体后果承担的责任心,无论在现代还是后现代,无论是虚无主义的盛行还是个人主义的欢呼,韦伯似乎都充当着一个理性的思考者,他足够冷静客观,也足以在悲观中孕育出推动社会前进的希望力量。 (展开)
0 有用 momo 2023-07-20 14:15:25 河南
去年冬天读的,和想象力一起,在图书馆。
1 有用 chrisdotcom 2023-07-10 09:28:45 四川
让我对读研读博祛魅了,并且知道自己不适合读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