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斯宾诺莎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原作名: Ethica Ordine Geometrico Demonstrata
译者: 贺麟
出版年: 1997-2
页数: 270
定价: 15.20元
装帧: 简裝本
丛书: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精装)
ISBN: 9787100022873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原作名: Ethica Ordine Geometrico Demonstrata
译者: 贺麟
出版年: 1997-2
页数: 270
定价: 15.20元
装帧: 简裝本
丛书: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精装)
ISBN: 9787100022873
伦理学的创作者
· · · · · ·
-
巴鲁赫·斯宾诺莎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斯宾诺莎(1632—1677),十七世纪“典型资本主义国家”——荷兰的伟大哲学家,唯物主义者和战斗的无神论者,同时又是一位理性主义的先驱。斯宾诺莎的世界观是在尼德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急剧发展的时期形成的,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他的哲学思想应该看作是对资产阶级自由的论证。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命题十】之附释 所以凡是纯因爱自由之故,而努力克制其感情与欲望的人,将必尽力以求理解德性和德性形成的原因,且将使心灵充满着由对关于德性的正确知识而引起的愉快;但他将必不去吹求他人的缺点鄙视世人,或以表面的虚矫的自由恬然自喜。并且凡能深切察见因为这并非难事此理并能实践此理的人,则他在短期中必能大部分基于理性的至高命令以指导其行为。 〖命题十七〗神没有被动的情感,且决不会为任何快乐和愁苦的情感所激动。 〖命题四十一〗即使我们不知道我们的心灵是永恒的,我们也必须特别重视虔诚与宗教,以及一切我们在第四部分里所指出来的有关于刚毅与仁爱的诸德性。 〖命题四十二〗幸福不是德性的报酬、而是德性自身;并不是因为我们克制情欲、我们才享有幸福,反之,乃是因为我们享有幸福,所以我们能够克制情欲。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五部分 论理智的力量或人的自由 -
命题三十八假如一个人开始恨他所爱的对象,于是他对它的爱便完全消逝了。那么由于同样的原因,他将因此愈是恨它,比如果他从来没有爱过它还要厉害些,并且他从前对它的爱愈大,则他对它的恨也将愈大。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三部分 论情感的起源和性质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精装)(共65册),
这套丛书还有
《哲学史教程(下卷)》《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经济学原理(下卷)》《西方哲学史(下卷)》《货币论(上卷)》
等
。
喜欢读"伦理学"的人也喜欢 · · · · · ·
伦理学的书评 · · · · · · ( 全部 81 条 )





【转】邓安庆丨伦理学作为第一哲学——以斯宾诺莎《伦理学》为例
作者简介:邓安庆,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 200433 内容提要:本文立论的基础是把整个西方哲学的历史看作是一部“形而上学”与“伦理学”的关系史,作为“第一哲学”的形而上学本来具有伦理学的旨意和目标:寻求存在之意义,但由于其定位于“理论”(思辨)而...
(展开)
> 更多书评 81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25 )
-
商务印书馆 (1998)9.0分 3140人读过
-
Penguin Classics (2005)9.4分 49人读过
-
商务印书馆 (2014)9.1分 135人读过
-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4)暂无评分 21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我的书目-哲学部分(译著) (忆未名)
- 商务汉译 (张遂州)
- 我的校园藏书 (休小谟)
- 闲着没事读读书(四) (鹿小羽)
- 西政要籍(现代) (历史的屁屁)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伦理学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老猫 2014-12-22 12:53:07
从头到尾的论证,看得我头晕目眩。
0 有用 陈小憨˙Ꙫ˙ 2023-02-08 10:27:59 湖南
斯宾诺莎主张“神即是自然”的“泛神论”,以及精神与肉体合一的“一元论”(平行一元论)。“实体”就是自我原因。自我原因并非以其他原因存在,而是存在于自身。所谓欲望,就是在可掌握的范围内,依据人类本质原有的情感,决定该做什么事情的人类本质。所有的事物都是为了“让自己的存在延续下去而不断努力”,这就是所谓的“自我完善力”。当这样的努力(自我完善力)与精神相关时,就称为“意志”;与精神和肉体同时相关时,就... 斯宾诺莎主张“神即是自然”的“泛神论”,以及精神与肉体合一的“一元论”(平行一元论)。“实体”就是自我原因。自我原因并非以其他原因存在,而是存在于自身。所谓欲望,就是在可掌握的范围内,依据人类本质原有的情感,决定该做什么事情的人类本质。所有的事物都是为了“让自己的存在延续下去而不断努力”,这就是所谓的“自我完善力”。当这样的努力(自我完善力)与精神相关时,就称为“意志”;与精神和肉体同时相关时,就称为“冲动”,所以冲动只是人类的本质,而那样的本质必会对人类求生做出贡献,因此人类便决定采取那些行动。在见到喜欢的人、做喜欢的事情时,我们会感到快乐,而这股喜悦的情绪,能提升自我完善力。当生活充满了自我完善力,就能朝自己梦想的成功更进一步。 (展开)
0 有用 Adriana 2010-07-27 13:51:59
不可知论下的伦理学。
2 有用 蓝莓ss 2015-11-29 17:00:55
读完之后会豁然开朗
0 有用 费尔 2021-01-06 08:30:32
看不明白,但读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