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目录:
第一章 绪论:“农民模式”还是“反农民模式”? 1
一、作为“发展中社会”的俄罗斯 1
二、俄国道路的“农民背景” 3
三、“反农民”还是“农民化” 8
四、“农民”与“农民社会”的定义问题 13
五、俄国的“农民”与俄国的“知识分子” 21
第二章 农村公社与“俄罗斯精神”的起源 31
一、“诸种文明会聚”的大平原 31
二、维尔夫公社与基辅罗斯 35
三、“黑乡”、“黑地”与“黑农” 43
四、从自由米尔到农奴制米尔:“土地公有制”的出现 51
五、“公社”起源与土地重分制的起源--关于“公社论战”的新评价 55
第三章 “公社世界”的鸟瞰(上) 70
一、土地“公有”,定期重分 71
二、连环保与“大锅税” 75
三、劳动组合与“共耕地” 78
四、强制聚居与强制耕作 85
第四章 “公社世界”的鸟瞰(下) 91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目录:
第一章 绪论:“农民模式”还是“反农民模式”? 1
一、作为“发展中社会”的俄罗斯 1
二、俄国道路的“农民背景” 3
三、“反农民”还是“农民化” 8
四、“农民”与“农民社会”的定义问题 13
五、俄国的“农民”与俄国的“知识分子” 21
第二章 农村公社与“俄罗斯精神”的起源 31
一、“诸种文明会聚”的大平原 31
二、维尔夫公社与基辅罗斯 35
三、“黑乡”、“黑地”与“黑农” 43
四、从自由米尔到农奴制米尔:“土地公有制”的出现 51
五、“公社”起源与土地重分制的起源--关于“公社论战”的新评价 55
第三章 “公社世界”的鸟瞰(上) 70
一、土地“公有”,定期重分 71
二、连环保与“大锅税” 75
三、劳动组合与“共耕地” 78
四、强制聚居与强制耕作 85
第四章 “公社世界”的鸟瞰(下) 91
一、“村社民主”与“畜群式管理” 91
二、“集体表象”与村社思维方式 105
三、村社“平均”与等级壁垒 110
四、农奴制、专制主义与农村公社 116
第五章 从“要否分家”之争到“如何分家”之争 129
一、躁动的乡村:离土离乡不离“农”的困境 129
二、农奴制改革:第一次“父”夺“子”利 142
三、“父不父,子不子”:两次改革之间的村社与时局 152
四、1905年革命:“如何分家”之争 162
第六章 从“如何分家”之争到村社复兴运动:由改革走向革命的村社俄国 179
一、斯托雷平改革:第二次“父”夺“子”利 179
二、“斯托雷平奇迹”:甜头与酸果 190
三、走向村社复兴之路 202
第七章 灰色的、青色的与红色的:村社的变迁与俄国思想界(上) 217
一、村社的困境与政治--思想界的尴尬 217
二、“路标”改变:自由主义的没落 222
三、从革命民粹主义到“警察民粹主义” 235
第八章 灰色的、青色的与红色的:村社的变迁与俄国思想界(下) 258
一、社会革命主义:村社危机与民粹主义复兴 258
二、民粹主义与社会民主主义的双向异化 275
三、“雪崩”在宁静中酝酿 293
结语与余论 从奇吉林到卢多尔瓦伊:公社传统与俄国历史的怪圈 311
目录 · · · · · ·
第一章 绪论:“农民模式”还是“反农民模式”?
一、作为“发展中社会”的俄罗斯
二、俄国道路的“农民背景”
三、“反农民”还是“农民化”
四、“农民”与“农民社会”的定义问题
· · · · · · (更多)
第一章 绪论:“农民模式”还是“反农民模式”?
一、作为“发展中社会”的俄罗斯
二、俄国道路的“农民背景”
三、“反农民”还是“农民化”
四、“农民”与“农民社会”的定义问题
五、俄国的“农民”与俄国的“知识分子”
第二章 农村公社与“俄罗斯精神”的起源
一、“诸种文明会聚”的大平原
二、维尔夫公社与基辅罗斯
三、“黑乡”、“黑地”与“黑农”
四、从自由米尔到农奴制米尔:“土地公有制”的出现
五、“公社”起源与土地重分制的起源――关于“公社论战”的新评价
第三章 “公社世界”的鸟瞰(上)
一、土地“公有”,定期重分
二、连环保与“大锅税”
三、劳动组合与“共耕地”
四、强制聚居与强制耕作
第四章 “公社世界”的鸟瞰(下)
一、“村社民主”与“畜群式管理”
二、“集体表象”与村社思维方式
三、村社“平均”与等级壁垒
四、农奴制、专制主义与农村公社
第五章 从“要否分家”之争到“如何分家”之争
一、躁动的乡村:离土离乡不离“农”的困境
二、农奴制改革:第一次“父”夺“子”利
三、“父不父,子不子”:两次改革之间的村社与时局
四、1905年革命:“如何分家”之争
第六章 从“如何分家”之争到村社复兴运动:由改革走向革命的村社俄国
一、斯托雷平改革:第二次“父”夺“子”利
二、“斯托雷平奇迹”:甜头与酸果
三、走向村社复兴之路
第七章 灰色的、青色的与红色的:村社的变迁
与俄国思想界(上)
一、村社的困境与政治 ――思想界的尴尬
二、“路标”改变:自由主义的没落
三、从革命民粹主义到“警察民粹主义”
第八章 灰色的、青色的与红色的:村社的变迁
与俄国思想界(下)
一、社会革命主义:村社危机与民粹主义复兴
二、民粹主义与社会民主主义的双向异化
三、“雪崩”在宁静中酝酿
结语与余论 从奇吉林到卢多尔瓦伊:公社传统与俄国历史的怪圈
征引文献目录
· · · · · · (收起)
丛书信息
喜欢读"农村公社、改革与革命"的人也喜欢 · · · · · ·
农村公社、改革与革命的书评 · · · · · · ( 全部 6 条 )

初衷与结果未必总能一致

华西村与小岗村的选择

俄国村社制度的历史、斯托雷平改革和革命之路


> 更多书评 6篇
读书笔记 · · · · · ·
我来写笔记-
oblivious忘却 (继往开来)
-
“在蒙古人那里,俄罗斯还引进了一种对王权的新见解:汗王的权力是一种残酷的强力,它是专制的,是必须无条件服从的。……古罗斯时代城邦的、部落的和西欧领主制的影响对王权的种种传统限制不复存在。大公统治的疆界内所有的土地被认为是‘国家的产业’,‘王是土地唯一所有者,所有其他人民只能暂时享有和使用’成了流行的理论。” 从这点看也是“亲兄弟”了。 59页: “按照自古以来公有说的观念,这种(先占型)公社似乎应当...
2020-03-03 18:21:39 1人喜欢
“在蒙古人那里,俄罗斯还引进了一种对王权的新见解:汗王的权力是一种残酷的强力,它是专制的,是必须无条件服从的。……古罗斯时代城邦的、部落的和西欧领主制的影响对王权的种种传统限制不复存在。大公统治的疆界内所有的土地被认为是‘国家的产业’,‘王是土地唯一所有者,所有其他人民只能暂时享有和使用’成了流行的理论。”
从这点看也是“亲兄弟”了。
59页:
“按照自古以来公有说的观念,这种(先占型)公社似乎应当是那种土地公有、定期重分的公社在近代遭到‘个人主义’西方瘟疫破坏的结果,拉洛什本人就是这样认为的。”
西方瘟疫竟然比本国精英先接触农民,帝国主义亡我大俄罗斯帝国之心不死啊。
103-104页
当西风东渐之风兴起后,沙皇政府,尤其是其中的保守派,曾在一个很长的时期认定除了村社农民之外的一切社会阶层都不可靠。知识分子想入非非,倾向“激进”;资产阶级市民财大欺主,僭礼非分,是损“国”利己的暴发户;工人则是隐藏着革命潜力的危险群体;贵族也不可靠,因为他们一则有诸侯化倾向,容易尾大不掉,威胁皇权,二则由于有文化又爱趋时髦,已经沾染了“自由主义”的瘟疫。因此,农民便成了维护沙皇专制的希望所在,而在农民中,具有村社民主习惯的公社社员又比倾向“民主”的独立农户(家庭农场主)更可靠。
十九世纪俄国的农民工问题凯撒主义到波拿巴主义凯撒主义:凯撒主义是指个人独裁与形式上承认民主制度相结合的政治制度,是古罗马统帅尤里乌斯·凯撒的执政原则。(该解释来自恩格斯《西班牙的共和制》译者注。《马恩全集》第45卷)
在恩格斯原文中,凯撒主义被作为“君主制的最后形式”,这一时期:
“带有普选权的虚假立宪主义、作为政府支柱的庞大冗杂的军队、作为管理的主要方法的收买和贿赂、作为政府唯一目的的靠贪污欺诈以致富的行径,到处都在势不可遏地取代着我们的资产者在路易-菲力浦的太平盛世时期所梦想的所有那些漂亮的立宪主义保证,那种人为的权力均势。就连那时最出卖灵魂的人们同现时的「大人物」相比也还是纯洁的天使。”
这里的凯撒主义却并非恩格斯在1873年针对西班牙革命时期欧洲各国君主制所提出的概念。
引文出自А. Я. 阿弗列赫《斯托雷平和俄国改革的命运》,暂时没有找到这本书的译本或原书名,从引文文字上分析似乎在这里凯撒主义是温情间接的家长制的专制主义模式,而波拿巴主义则与《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提出的经典的“波拿巴主义”相近。
196页:
制度决定文化,而不是相反⬆️202页。
人一旦认识到自己不仅是米尔的一员,就很难再回到那个狭小的世界里去了。
大发展背后,突发的革命永远不是突发的203页207页红轮倒转,历史转折第240页,维特看民粹派与黑色百人团:
平心而论根本立场上民粹派还是极右的,在对待传统这方面。什么是“警察民粹主义”:
民粹派的极右底色列寧並不承認民粹派賦予村社俄國的「平均」假象回应 2020-03-03 18:21:39
-
oblivious忘却 (继往开来)
-
“在蒙古人那里,俄罗斯还引进了一种对王权的新见解:汗王的权力是一种残酷的强力,它是专制的,是必须无条件服从的。……古罗斯时代城邦的、部落的和西欧领主制的影响对王权的种种传统限制不复存在。大公统治的疆界内所有的土地被认为是‘国家的产业’,‘王是土地唯一所有者,所有其他人民只能暂时享有和使用’成了流行的理论。” 从这点看也是“亲兄弟”了。 59页: “按照自古以来公有说的观念,这种(先占型)公社似乎应当...
2020-03-03 18:21:39 1人喜欢
“在蒙古人那里,俄罗斯还引进了一种对王权的新见解:汗王的权力是一种残酷的强力,它是专制的,是必须无条件服从的。……古罗斯时代城邦的、部落的和西欧领主制的影响对王权的种种传统限制不复存在。大公统治的疆界内所有的土地被认为是‘国家的产业’,‘王是土地唯一所有者,所有其他人民只能暂时享有和使用’成了流行的理论。”
从这点看也是“亲兄弟”了。
59页:
“按照自古以来公有说的观念,这种(先占型)公社似乎应当是那种土地公有、定期重分的公社在近代遭到‘个人主义’西方瘟疫破坏的结果,拉洛什本人就是这样认为的。”
西方瘟疫竟然比本国精英先接触农民,帝国主义亡我大俄罗斯帝国之心不死啊。
103-104页
当西风东渐之风兴起后,沙皇政府,尤其是其中的保守派,曾在一个很长的时期认定除了村社农民之外的一切社会阶层都不可靠。知识分子想入非非,倾向“激进”;资产阶级市民财大欺主,僭礼非分,是损“国”利己的暴发户;工人则是隐藏着革命潜力的危险群体;贵族也不可靠,因为他们一则有诸侯化倾向,容易尾大不掉,威胁皇权,二则由于有文化又爱趋时髦,已经沾染了“自由主义”的瘟疫。因此,农民便成了维护沙皇专制的希望所在,而在农民中,具有村社民主习惯的公社社员又比倾向“民主”的独立农户(家庭农场主)更可靠。
十九世纪俄国的农民工问题凯撒主义到波拿巴主义凯撒主义:凯撒主义是指个人独裁与形式上承认民主制度相结合的政治制度,是古罗马统帅尤里乌斯·凯撒的执政原则。(该解释来自恩格斯《西班牙的共和制》译者注。《马恩全集》第45卷)
在恩格斯原文中,凯撒主义被作为“君主制的最后形式”,这一时期:
“带有普选权的虚假立宪主义、作为政府支柱的庞大冗杂的军队、作为管理的主要方法的收买和贿赂、作为政府唯一目的的靠贪污欺诈以致富的行径,到处都在势不可遏地取代着我们的资产者在路易-菲力浦的太平盛世时期所梦想的所有那些漂亮的立宪主义保证,那种人为的权力均势。就连那时最出卖灵魂的人们同现时的「大人物」相比也还是纯洁的天使。”
这里的凯撒主义却并非恩格斯在1873年针对西班牙革命时期欧洲各国君主制所提出的概念。
引文出自А. Я. 阿弗列赫《斯托雷平和俄国改革的命运》,暂时没有找到这本书的译本或原书名,从引文文字上分析似乎在这里凯撒主义是温情间接的家长制的专制主义模式,而波拿巴主义则与《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提出的经典的“波拿巴主义”相近。
196页:
制度决定文化,而不是相反⬆️202页。
人一旦认识到自己不仅是米尔的一员,就很难再回到那个狭小的世界里去了。
大发展背后,突发的革命永远不是突发的203页207页红轮倒转,历史转折第240页,维特看民粹派与黑色百人团:
平心而论根本立场上民粹派还是极右的,在对待传统这方面。什么是“警察民粹主义”:
民粹派的极右底色列寧並不承認民粹派賦予村社俄國的「平均」假象回应 2020-03-03 18:21:39
-
oblivious忘却 (继往开来)
-
“在蒙古人那里,俄罗斯还引进了一种对王权的新见解:汗王的权力是一种残酷的强力,它是专制的,是必须无条件服从的。……古罗斯时代城邦的、部落的和西欧领主制的影响对王权的种种传统限制不复存在。大公统治的疆界内所有的土地被认为是‘国家的产业’,‘王是土地唯一所有者,所有其他人民只能暂时享有和使用’成了流行的理论。” 从这点看也是“亲兄弟”了。 59页: “按照自古以来公有说的观念,这种(先占型)公社似乎应当...
2020-03-03 18:21:39 1人喜欢
“在蒙古人那里,俄罗斯还引进了一种对王权的新见解:汗王的权力是一种残酷的强力,它是专制的,是必须无条件服从的。……古罗斯时代城邦的、部落的和西欧领主制的影响对王权的种种传统限制不复存在。大公统治的疆界内所有的土地被认为是‘国家的产业’,‘王是土地唯一所有者,所有其他人民只能暂时享有和使用’成了流行的理论。”
从这点看也是“亲兄弟”了。
59页:
“按照自古以来公有说的观念,这种(先占型)公社似乎应当是那种土地公有、定期重分的公社在近代遭到‘个人主义’西方瘟疫破坏的结果,拉洛什本人就是这样认为的。”
西方瘟疫竟然比本国精英先接触农民,帝国主义亡我大俄罗斯帝国之心不死啊。
103-104页
当西风东渐之风兴起后,沙皇政府,尤其是其中的保守派,曾在一个很长的时期认定除了村社农民之外的一切社会阶层都不可靠。知识分子想入非非,倾向“激进”;资产阶级市民财大欺主,僭礼非分,是损“国”利己的暴发户;工人则是隐藏着革命潜力的危险群体;贵族也不可靠,因为他们一则有诸侯化倾向,容易尾大不掉,威胁皇权,二则由于有文化又爱趋时髦,已经沾染了“自由主义”的瘟疫。因此,农民便成了维护沙皇专制的希望所在,而在农民中,具有村社民主习惯的公社社员又比倾向“民主”的独立农户(家庭农场主)更可靠。
十九世纪俄国的农民工问题凯撒主义到波拿巴主义凯撒主义:凯撒主义是指个人独裁与形式上承认民主制度相结合的政治制度,是古罗马统帅尤里乌斯·凯撒的执政原则。(该解释来自恩格斯《西班牙的共和制》译者注。《马恩全集》第45卷)
在恩格斯原文中,凯撒主义被作为“君主制的最后形式”,这一时期:
“带有普选权的虚假立宪主义、作为政府支柱的庞大冗杂的军队、作为管理的主要方法的收买和贿赂、作为政府唯一目的的靠贪污欺诈以致富的行径,到处都在势不可遏地取代着我们的资产者在路易-菲力浦的太平盛世时期所梦想的所有那些漂亮的立宪主义保证,那种人为的权力均势。就连那时最出卖灵魂的人们同现时的「大人物」相比也还是纯洁的天使。”
这里的凯撒主义却并非恩格斯在1873年针对西班牙革命时期欧洲各国君主制所提出的概念。
引文出自А. Я. 阿弗列赫《斯托雷平和俄国改革的命运》,暂时没有找到这本书的译本或原书名,从引文文字上分析似乎在这里凯撒主义是温情间接的家长制的专制主义模式,而波拿巴主义则与《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提出的经典的“波拿巴主义”相近。
196页:
制度决定文化,而不是相反⬆️202页。
人一旦认识到自己不仅是米尔的一员,就很难再回到那个狭小的世界里去了。
大发展背后,突发的革命永远不是突发的203页207页红轮倒转,历史转折第240页,维特看民粹派与黑色百人团:
平心而论根本立场上民粹派还是极右的,在对待传统这方面。什么是“警察民粹主义”:
民粹派的极右底色列寧並不承認民粹派賦予村社俄國的「平均」假象回应 2020-03-03 18:21:39
论坛 · · · · · ·
曹维安:是“疏失”,还是刻意抄袭?——再与金雁... | 来自澤倫勝之 | 1 回应 | 2022-06-11 01:39:26 |
0 有用 海市蜃楼 2012-03-15 21:56:29
非常不错的一本专业书籍,尤其是绪论中的“农民模式”还是“反农民模式”启发较大,但是自身专业素养有限,有些专业名词不甚理解,史实也不是很清楚,读起来较为吃力。
0 有用 underdog 2019-10-06 16:47:32
非常90年代,非常具有故事性。
43 有用 kilo 2016-01-13 18:07:34
实际是秦晖另一部被禁的作品《走出帝制》。虽然对中国的未来抱有信心,但在一步步追求宪制的路上,还需时刻堤防国家主义以人民,民族利益等为旗号,对个人自由的侵犯。希望读一读《韩非子》《商君书》,增加对法家思想,尤其是法家是如何对皇权建议维护和巩固的了解。
0 有用 Monkey Li 2017-07-12 19:21:45
本书讨论俄国现代化之路,即苏联体制是从何而来的问题。通过经济上的土地重分、共耕地、连环保与劳动组织,政治上的村社民主、集体审判,生活上的强制聚居,加之农民的集体主义心理,俄国构建了农奴制、农村公社、中央集权专制主义三位一体公社世界。
0 有用 略科夫斯基 2021-09-11 09:09:55
斯拉夫派与西方派,自由派与民粹派关于村社起源和价值的论战。无论是自然起源说还是国家起源说,反映的是对共同体的需求。村社中的“父权-温情”的双重特质。
0 有用 略科夫斯基 2021-09-11 09:09:55
斯拉夫派与西方派,自由派与民粹派关于村社起源和价值的论战。无论是自然起源说还是国家起源说,反映的是对共同体的需求。村社中的“父权-温情”的双重特质。
0 有用 查无此人 2020-08-17 09:59:52
从苏俄现代史补习沙俄。
0 有用 underdog 2019-10-06 16:47:32
非常90年代,非常具有故事性。
0 有用 风寒感冒爱睡觉 2018-05-06 15:08:02
不实用
0 有用 Monkey Li 2017-07-12 19:21:45
本书讨论俄国现代化之路,即苏联体制是从何而来的问题。通过经济上的土地重分、共耕地、连环保与劳动组织,政治上的村社民主、集体审判,生活上的强制聚居,加之农民的集体主义心理,俄国构建了农奴制、农村公社、中央集权专制主义三位一体公社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