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强口述自传的书评 (7)

静水流深 2013-01-26 11:01:10

自传终难逃人生的弱点,不中肯,不客观

自传大都难免拔高自己的优点和过多阐述辉煌的事迹,回避自己的阴暗和不光彩的一面,这大概就是人性的弱点吧; 这么一个经历很多角色、阅历丰富见过太多尔虞我诈、经历过多番大风大浪的人,自传却是平铺流水和略有起伏的记叙,没读到深入独到的人生见地类更内涵的东西,...  (展开)
阿托品 2008-02-24 21:19:50

和沈醉比

文强的个性要张扬的多,经历也丰富多彩。 文天祥的第二十三代孙,毛泽东的母亲是他的姑母,黄埔四期和林彪同学,1925年入共产党周恩来帮助宣的誓,参加北伐/南昌起义,跟随早期朱德入四川,曾任四川省常委兼军委代理书记管着23个县(同时期毛泽东在苏区才管12个县,p61),由...  (展开)
一平如洗 2011-12-10 14:57:51

形势比人强

随着年龄的增长,从对历史人物、事件的探密转而对其内在逻辑的关注。他为什么会这样选择?历史为什么会这样演进?如果把历史比作大海的话,那么形成这个大海的每一条江河、形成这些江河的每一支流、每一滴水既多到数不胜数又都不可或缺。 用今天的观点看,也许有人觉得文强是糊...  (展开)
敏豪生 2011-03-12 15:14:44

文强

在我看来这本书非常不错 还有一本何蜀的≪从中共高干到国军将领≫写的更深刻一些。 那个年代,最有趣,最激情澎湃的岁月。 是中国近代史最具魅力的时期。强力推荐 文强本人就充满了传奇色彩,有在那传奇的年代。  (展开)
listen 2009-01-10 14:15:43

一本烂书,可惜了一段传奇的历史

在记录这本口述自传之前连“文强”是谁都不知道的人居然也敢来写这本书,居然写出淮海战役是林彪带200万军队打杜聿明40万军队,居然让溥仪在49年就回国和文强等人住在了一起……如今再也不能起文强于地下,历史就这么被浪费了。糟蹋历史的家伙,还是写小说去吧  (展开)
有一些书评被折叠了 为什么被折叠?
评论被折叠,是因为发布这条评论的帐号行为异常。评论仍可以被展开阅读,对发布人的账号不造成其他影响。如果认为有问题,可以联系豆瓣电影。
serien 2010-09-09 17:19:21

岁月刻在脸上

时光如刀,划过我们的皮肤,雕刻着我们的容颜。偷走我们的青春,我们的爱人,我们的梦想。 在一个动乱的年代,城头变幻大王旗,要想保持一个节操,一个个人价值观的持续一致,同时又照顾到家庭和自己的温饱,几乎是没有办法的。很多人错了,譬如”引刀成一快,莫负少年头“的...  (展开)

订阅文强口述自传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