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山西古籍出版社
出版年: 2003-3-1
页数: 256
定价: 8.00
装帧: 平装(无盘)
丛书: 中国家庭基本藏书·诸子百家卷
ISBN: 9787805984735
目录 · · · · · ·
庄周及其后学的著作集(代序)
一、内篇
逍遥游
齐物论
养生主
人间世
德充符
大宗师
应帝王
二、外篇
骈拇
�箧
……
三、杂篇
庚桑楚
徐无鬼
外物
寓言
列御寇
《庄子》名言警句
庄周年表
《庄子》重要研究著述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且人有八疵,事有四患,不可不察也。非其事而事之,谓之摠;莫之顾而进之,谓之佞;希意道言,谓之谄;不择是非而言,谓之谀;好言人之恶,谓之谗;析交离亲,谓之贼;称誉诈伪以败恶人,谓之慝;不择善否,两容颊适,偷拔其所欲,谓之险。此八疵者,外以乱人,内以伤身,君子不友,明君不臣。所谓四患者,好经大事,变更易常,以挂功名,谓之叨;专知擅事,侵人自用,谓之贪;见过不更,闻谏愈甚,谓之很;人同于己则可,不同于己,虽善不善,谓之矜。此四患也。能去八疵,无行四患,而始可教已。 ——况且人有八种毛病,四种祸患,不可不明察。并非自己分内的事而去做,叫做管事太多。人家不理睬而去强进忠言,叫做巧佞。通过揣测别人的心意而说出一些迎合的话,叫做谄媚。不分是非而言说,叫做阿谀。喜欢说别人的坏话,叫做谗言。离间亲友,叫做陷害。称赞诈伪的人来败坏道德的人,叫做邪恶。不分善人和恶人,善恶都予容纳且和颜悦色地对待,暗中引出别人心中的欲念,叫做阴险。这八种毛病,对外会祸乱别人,对内会伤害自身,君子不和他交朋友,圣明的君主不用他做大臣。所谓四种祸患:喜欢经营大事,改变常规,用来谋取功名,叫做贪多。专用私智,独擅行事,侵凌别人,刚愎自用,叫做贪婪。有错不改,听到规劝反而变本加厉,叫做执拗。别人赞同自己就肯定,如果不赞同自己,即使是好也不以为好,叫做自负。这就是四种祸患。能够除去八种毛病,不去做四种祸患的人,才是可以教育的。 孔子愀然曰:“请问何谓真?”客曰:“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故强哭者虽悲不哀,强怒者虽严不威,强亲者虽笑不和。真悲无声而哀,真怒未发而威,真亲未笑而和。真在内者,神动于外,是所以贵真也。其用于人理也,事亲则慈孝,事君则忠贞,饮酒则欢乐,处丧则悲哀。忠贞以功为主,饮酒以乐为主,处丧以哀为主,事亲以适为主。功成之美,无一其迹矣。事亲以适,不论所以矣;饮酒以乐,不选其具矣;处丧以哀... (查看原文) —— 引自第537页 -
凡事亦然,始乎谅,常卒乎鄙;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 (查看原文) —— 引自第77页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喜欢读"庄子"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庄子的话题 · · · · · · ( 全部 条 )



庄子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60 条 )
-
公益霎哈嘉瑜伽 (霎哈嘉瑜伽微信服务号:sahajasz.)
1、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 ♥如果一个人能保持淳朴本性的话,那他就是这世界上最完美的人。 2、道隐于小成,言隐于荣华。 ♥主观偏见会妨碍对真理的追求,花言巧语容易掩盖真言。 3、至乐无乐,至誉无誉。 ♥最大的快乐就是摆脱了世俗所谓的快乐,最高的荣誉就是摆脱了世俗所谓的荣誉。 ♥如果我们能把世俗的钱财、美色、权利、荣誉都放下,也许就会体会到生活中真正的快乐了。 4、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2014-12-11 12:16 17人喜欢
1、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 ♥如果一个人能保持淳朴本性的话,那他就是这世界上最完美的人。 2、道隐于小成,言隐于荣华。 ♥主观偏见会妨碍对真理的追求,花言巧语容易掩盖真言。 3、至乐无乐,至誉无誉。 ♥最大的快乐就是摆脱了世俗所谓的快乐,最高的荣誉就是摆脱了世俗所谓的荣誉。 ♥如果我们能把世俗的钱财、美色、权利、荣誉都放下,也许就会体会到生活中真正的快乐了。 4、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即使全世界的人都称赞他,他也不会因此而更加努力,即使全世界的人都反对他,他也不会因此而灰心丧气。 ♥在人生道理上,听取他人的意见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和准则去做事,不受外界的影响,不做随风摇摆的人。 5、其嗜欲深者,其天机浅。 ♥一个人的嗜好欲望太多的话,他的本性智慧就会被遮蔽。 ♥当人沉醉于财色名食睡等享受时,个人的判断力就会受影响,甚至失去智慧的心。 6、绝迹易,无行地难。 ♥不走路当然不会留下什么痕迹,但如果一个人又要走路又不留下痕迹,这就很难了。 ♥我们每个人都要对自己做过的事情负责,做事情不能不考虑后果,这便是“因果”了。 7、知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唯有德者能之。 ♥知道自己的困难处境无法改变,而安于这种处境,只有道德高尚的人才能做到这样。 ♥生活工作中必然会碰到无法逾越的困难,平静地接受现实,这便是生活中的智慧了。 8、以众小不胜为大盛。 ♥在一些小问题上,不与世俗之人争胜负,而在大的方面取得胜利才是真的胜利。 ♥为一点人间利益你争我夺,是智者所不愿意做的,以一种超脱的心态看到更高远的目标,就能取得更大的胜利。 9、夫以利合者,迫穷祸患害相弃也。 ♥因为利益而结合在一起的人,必然会因为遇到困难、灾祸而互相抛弃。 ♥以名利为出发点的友谊,会因利益关系的结束而结束,真正的友情,来自相同的志趣和人生理想。 10、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 ♥君子以义相交,他们之间的交情常常像水一样平淡;小人以利相交,他们之间的交情常常像美酒一样甘甜。君子之间的交情虽平淡,却能保持长时间的亲近;小人之间的交情虽然甘甜,却一点也不牢固,容易断绝。
回应 2014-12-11 12:16 -
绯樱闲 (几时归去,做个闲人)
心斋 ’颜回说:“我请教什么是‘心斋’。” 孔子说:“你必须摒除杂念,专一心思,不用耳去听而用心去领悟,不用心去领悟而用凝寂虚无的意境去感应!耳的功用仅只在于聆听,心的功用仅只在于跟外界事物交合。凝寂虚无的心境才是虚弱柔顺而能应待宇宙万物的,只有大道才能汇集于凝寂虚无的心境。虚无空明的心境就叫做‘心斋’。” 故曰,夫恬惔寂漠(1),虚无无为,此天地之平(2),而道德之质也(3)。 故曰,圣人休休焉则平易矣(4...2015-09-01 08:52 3人喜欢
心斋
’颜回说:“我请教什么是‘心斋’。” 孔子说:“你必须摒除杂念,专一心思,不用耳去听而用心去领悟,不用心去领悟而用凝寂虚无的意境去感应!耳的功用仅只在于聆听,心的功用仅只在于跟外界事物交合。凝寂虚无的心境才是虚弱柔顺而能应待宇宙万物的,只有大道才能汇集于凝寂虚无的心境。虚无空明的心境就叫做‘心斋’。” 故曰,夫恬惔寂漠(1),虚无无为,此天地之平(2),而道德之质也(3)。 故曰,圣人休休焉则平易矣(4),平易则恬惔矣。平易恬惔,则忧患不能入,邪气不能袭,故其德全而神不亏。 故曰,悲乐者德之邪,喜怒者道之过,好恶者德之失。故心不忧乐,德之至也;一而不变,静之至也;无所于忤(13),虚之至也;不与物交,惔之至也。无所于逆,粹之至也。 故曰,形劳而不休则弊,精用而不已则劳(14),劳则竭。水之性,不杂则清,莫动则平,郁闭而不流(15),亦不能清,天德之象也。 故曰,纯粹而不杂,静一而不变,惔而无为,动而以天行,此养神之道也。 世之所贵道者书也(1),书不过语,语有贵也。语之所贵者意也,意有所随(2)。意之所随者,不可言传也,而世因贵言传书。世虽贵之,我犹不足贵也,为其贵非其贵也。故视而可见者,形与色也;听而可闻者,名与声也。悲夫,世人以形色名声为足以得彼之情!夫形色名声果不足以得彼之情,则知者不言,言者不知,而世岂识之哉? 引自第98页 在宥
而且说明邪(11),是淫于色也(12);说聪邪,是淫于声也;说仁邪,是乱于德也;说义邪,是悖于理也(13);说礼邪,是相于技也(14);说乐邪,是相于淫也;说圣邪,是相与艺也(15);说知邪,是相于疵也(16)。天下将安其性命之情,之八者,存可也,亡可也;天下将不安其性命之情,之八者,乃始脔卷仓囊而乱天下也(17)。而天下乃始尊之惜之,甚矣,天下之惑也! 世俗之人,皆喜人之同乎己而恶人之异于己也。同于己而欲之,异于己而不欲者,以出乎众为心也。 引自第98页 知北游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郤(35),忽然而已。注然勃然(36),莫不出焉;油然漻然(37),莫之入焉。已化而生,又化而死,生物哀之,人类悲之。解其天弢(38),堕其天製(39),纷乎宛乎(40),魂魄将往,乃身从之,乃大归乎!不形之形(41),形之不形(42),是人之所同知也,非将至之所务也(43),此众人之所同论也。彼至则不论,论则不至。明见无值(44),辩不若默。道不可闻,闻不若塞,此之谓大得。” 乐未毕也,哀又继之。哀乐之来,吾不能御,其去弗能止。悲夫,世人直为物逆旅耳!夫知遇而不知所不遇,知能能而不能所不能(15)。无知无能者,固人之所不免也。夫务免乎人之所不免者,岂不亦悲哉!至言去言,至为去为。齐知之所知(16),则浅矣。 引自第98页 缮性
无求,无失,无弃,不以物易己也。反己而不穷,循古而不摩(18),大人之诚。 引自第98页 天地
且夫失性有五:一曰五色乱目,使目不明;二曰五声乱耳,使耳不聪;三曰五臭薰鼻(7),困惾中颡(8);四曰五味浊口(9),使口厉爽(10);五曰趣舍滑心(11),使性飞扬(12)。此五者,皆生之害也 是一样的。 引自第98页 回应 2015-09-01 08:52 -
公益霎哈嘉瑜伽 (霎哈嘉瑜伽微信服务号:sahajasz.)
-
喜欢研究古代哲学和文学的书友可以下载收藏一下 PDF版的 庄子 https://t.cn/A6w1VE94 庄子,战国中期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姓庄,名周,宋国蒙人 [1] 。战国时期道家学派代表人物,庄学的创立者,与老子并称“老庄”。 庄子因崇尚自由而不应楚威王之聘,仅担任过宋国地方的漆园吏,史称“漆园傲吏”,被誉为地方官吏之楷模。他最早提出的“内圣外王”思想对儒家影响深远。他洞悉易理,指出“《易》以道阴阳”,其“三籁”思...
2020-04-23 17:27
喜欢研究古代哲学和文学的书友可以下载收藏一下 PDF版的 庄子
庄子,战国中期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姓庄,名周,宋国蒙人 [1] 。战国时期道家学派代表人物,庄学的创立者,与老子并称“老庄”。
庄子因崇尚自由而不应楚威王之聘,仅担任过宋国地方的漆园吏,史称“漆园傲吏”,被誉为地方官吏之楷模。他最早提出的“内圣外王”思想对儒家影响深远。他洞悉易理,指出“《易》以道阴阳”,其“三籁”思想与《易经》三才之道相合。其文想象力极为丰富,语言运用自如,灵活多变,能把微妙难言的哲理说得引人入胜。代表作品为《庄子》,其中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养生主》等。其作品被称为“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
回应 2020-04-23 17:27
-
绯樱闲 (几时归去,做个闲人)
心斋 ’颜回说:“我请教什么是‘心斋’。” 孔子说:“你必须摒除杂念,专一心思,不用耳去听而用心去领悟,不用心去领悟而用凝寂虚无的意境去感应!耳的功用仅只在于聆听,心的功用仅只在于跟外界事物交合。凝寂虚无的心境才是虚弱柔顺而能应待宇宙万物的,只有大道才能汇集于凝寂虚无的心境。虚无空明的心境就叫做‘心斋’。” 故曰,夫恬惔寂漠(1),虚无无为,此天地之平(2),而道德之质也(3)。 故曰,圣人休休焉则平易矣(4...2015-09-01 08:52 3人喜欢
心斋
’颜回说:“我请教什么是‘心斋’。” 孔子说:“你必须摒除杂念,专一心思,不用耳去听而用心去领悟,不用心去领悟而用凝寂虚无的意境去感应!耳的功用仅只在于聆听,心的功用仅只在于跟外界事物交合。凝寂虚无的心境才是虚弱柔顺而能应待宇宙万物的,只有大道才能汇集于凝寂虚无的心境。虚无空明的心境就叫做‘心斋’。” 故曰,夫恬惔寂漠(1),虚无无为,此天地之平(2),而道德之质也(3)。 故曰,圣人休休焉则平易矣(4),平易则恬惔矣。平易恬惔,则忧患不能入,邪气不能袭,故其德全而神不亏。 故曰,悲乐者德之邪,喜怒者道之过,好恶者德之失。故心不忧乐,德之至也;一而不变,静之至也;无所于忤(13),虚之至也;不与物交,惔之至也。无所于逆,粹之至也。 故曰,形劳而不休则弊,精用而不已则劳(14),劳则竭。水之性,不杂则清,莫动则平,郁闭而不流(15),亦不能清,天德之象也。 故曰,纯粹而不杂,静一而不变,惔而无为,动而以天行,此养神之道也。 世之所贵道者书也(1),书不过语,语有贵也。语之所贵者意也,意有所随(2)。意之所随者,不可言传也,而世因贵言传书。世虽贵之,我犹不足贵也,为其贵非其贵也。故视而可见者,形与色也;听而可闻者,名与声也。悲夫,世人以形色名声为足以得彼之情!夫形色名声果不足以得彼之情,则知者不言,言者不知,而世岂识之哉? 引自第98页 在宥
而且说明邪(11),是淫于色也(12);说聪邪,是淫于声也;说仁邪,是乱于德也;说义邪,是悖于理也(13);说礼邪,是相于技也(14);说乐邪,是相于淫也;说圣邪,是相与艺也(15);说知邪,是相于疵也(16)。天下将安其性命之情,之八者,存可也,亡可也;天下将不安其性命之情,之八者,乃始脔卷仓囊而乱天下也(17)。而天下乃始尊之惜之,甚矣,天下之惑也! 世俗之人,皆喜人之同乎己而恶人之异于己也。同于己而欲之,异于己而不欲者,以出乎众为心也。 引自第98页 知北游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郤(35),忽然而已。注然勃然(36),莫不出焉;油然漻然(37),莫之入焉。已化而生,又化而死,生物哀之,人类悲之。解其天弢(38),堕其天製(39),纷乎宛乎(40),魂魄将往,乃身从之,乃大归乎!不形之形(41),形之不形(42),是人之所同知也,非将至之所务也(43),此众人之所同论也。彼至则不论,论则不至。明见无值(44),辩不若默。道不可闻,闻不若塞,此之谓大得。” 乐未毕也,哀又继之。哀乐之来,吾不能御,其去弗能止。悲夫,世人直为物逆旅耳!夫知遇而不知所不遇,知能能而不能所不能(15)。无知无能者,固人之所不免也。夫务免乎人之所不免者,岂不亦悲哉!至言去言,至为去为。齐知之所知(16),则浅矣。 引自第98页 缮性
无求,无失,无弃,不以物易己也。反己而不穷,循古而不摩(18),大人之诚。 引自第98页 天地
且夫失性有五:一曰五色乱目,使目不明;二曰五声乱耳,使耳不聪;三曰五臭薰鼻(7),困惾中颡(8);四曰五味浊口(9),使口厉爽(10);五曰趣舍滑心(11),使性飞扬(12)。此五者,皆生之害也 是一样的。 引自第98页 回应 2015-09-01 08:52
-
喜欢研究古代哲学和文学的书友可以下载收藏一下 PDF版的 庄子 https://t.cn/A6w1VE94 庄子,战国中期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姓庄,名周,宋国蒙人 [1] 。战国时期道家学派代表人物,庄学的创立者,与老子并称“老庄”。 庄子因崇尚自由而不应楚威王之聘,仅担任过宋国地方的漆园吏,史称“漆园傲吏”,被誉为地方官吏之楷模。他最早提出的“内圣外王”思想对儒家影响深远。他洞悉易理,指出“《易》以道阴阳”,其“三籁”思...
2020-04-23 17:27
喜欢研究古代哲学和文学的书友可以下载收藏一下 PDF版的 庄子
庄子,战国中期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姓庄,名周,宋国蒙人 [1] 。战国时期道家学派代表人物,庄学的创立者,与老子并称“老庄”。
庄子因崇尚自由而不应楚威王之聘,仅担任过宋国地方的漆园吏,史称“漆园傲吏”,被誉为地方官吏之楷模。他最早提出的“内圣外王”思想对儒家影响深远。他洞悉易理,指出“《易》以道阴阳”,其“三籁”思想与《易经》三才之道相合。其文想象力极为丰富,语言运用自如,灵活多变,能把微妙难言的哲理说得引人入胜。代表作品为《庄子》,其中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养生主》等。其作品被称为“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
回应 2020-04-23 17:27 -
绯樱闲 (几时归去,做个闲人)
心斋 ’颜回说:“我请教什么是‘心斋’。” 孔子说:“你必须摒除杂念,专一心思,不用耳去听而用心去领悟,不用心去领悟而用凝寂虚无的意境去感应!耳的功用仅只在于聆听,心的功用仅只在于跟外界事物交合。凝寂虚无的心境才是虚弱柔顺而能应待宇宙万物的,只有大道才能汇集于凝寂虚无的心境。虚无空明的心境就叫做‘心斋’。” 故曰,夫恬惔寂漠(1),虚无无为,此天地之平(2),而道德之质也(3)。 故曰,圣人休休焉则平易矣(4...2015-09-01 08:52 3人喜欢
心斋
’颜回说:“我请教什么是‘心斋’。” 孔子说:“你必须摒除杂念,专一心思,不用耳去听而用心去领悟,不用心去领悟而用凝寂虚无的意境去感应!耳的功用仅只在于聆听,心的功用仅只在于跟外界事物交合。凝寂虚无的心境才是虚弱柔顺而能应待宇宙万物的,只有大道才能汇集于凝寂虚无的心境。虚无空明的心境就叫做‘心斋’。” 故曰,夫恬惔寂漠(1),虚无无为,此天地之平(2),而道德之质也(3)。 故曰,圣人休休焉则平易矣(4),平易则恬惔矣。平易恬惔,则忧患不能入,邪气不能袭,故其德全而神不亏。 故曰,悲乐者德之邪,喜怒者道之过,好恶者德之失。故心不忧乐,德之至也;一而不变,静之至也;无所于忤(13),虚之至也;不与物交,惔之至也。无所于逆,粹之至也。 故曰,形劳而不休则弊,精用而不已则劳(14),劳则竭。水之性,不杂则清,莫动则平,郁闭而不流(15),亦不能清,天德之象也。 故曰,纯粹而不杂,静一而不变,惔而无为,动而以天行,此养神之道也。 世之所贵道者书也(1),书不过语,语有贵也。语之所贵者意也,意有所随(2)。意之所随者,不可言传也,而世因贵言传书。世虽贵之,我犹不足贵也,为其贵非其贵也。故视而可见者,形与色也;听而可闻者,名与声也。悲夫,世人以形色名声为足以得彼之情!夫形色名声果不足以得彼之情,则知者不言,言者不知,而世岂识之哉? 引自第98页 在宥
而且说明邪(11),是淫于色也(12);说聪邪,是淫于声也;说仁邪,是乱于德也;说义邪,是悖于理也(13);说礼邪,是相于技也(14);说乐邪,是相于淫也;说圣邪,是相与艺也(15);说知邪,是相于疵也(16)。天下将安其性命之情,之八者,存可也,亡可也;天下将不安其性命之情,之八者,乃始脔卷仓囊而乱天下也(17)。而天下乃始尊之惜之,甚矣,天下之惑也! 世俗之人,皆喜人之同乎己而恶人之异于己也。同于己而欲之,异于己而不欲者,以出乎众为心也。 引自第98页 知北游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郤(35),忽然而已。注然勃然(36),莫不出焉;油然漻然(37),莫之入焉。已化而生,又化而死,生物哀之,人类悲之。解其天弢(38),堕其天製(39),纷乎宛乎(40),魂魄将往,乃身从之,乃大归乎!不形之形(41),形之不形(42),是人之所同知也,非将至之所务也(43),此众人之所同论也。彼至则不论,论则不至。明见无值(44),辩不若默。道不可闻,闻不若塞,此之谓大得。” 乐未毕也,哀又继之。哀乐之来,吾不能御,其去弗能止。悲夫,世人直为物逆旅耳!夫知遇而不知所不遇,知能能而不能所不能(15)。无知无能者,固人之所不免也。夫务免乎人之所不免者,岂不亦悲哉!至言去言,至为去为。齐知之所知(16),则浅矣。 引自第98页 缮性
无求,无失,无弃,不以物易己也。反己而不穷,循古而不摩(18),大人之诚。 引自第98页 天地
且夫失性有五:一曰五色乱目,使目不明;二曰五声乱耳,使耳不聪;三曰五臭薰鼻(7),困惾中颡(8);四曰五味浊口(9),使口厉爽(10);五曰趣舍滑心(11),使性飞扬(12)。此五者,皆生之害也 是一样的。 引自第98页 回应 2015-09-01 08:52 -
公益霎哈嘉瑜伽 (霎哈嘉瑜伽微信服务号:sahajasz.)
1、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 ♥如果一个人能保持淳朴本性的话,那他就是这世界上最完美的人。 2、道隐于小成,言隐于荣华。 ♥主观偏见会妨碍对真理的追求,花言巧语容易掩盖真言。 3、至乐无乐,至誉无誉。 ♥最大的快乐就是摆脱了世俗所谓的快乐,最高的荣誉就是摆脱了世俗所谓的荣誉。 ♥如果我们能把世俗的钱财、美色、权利、荣誉都放下,也许就会体会到生活中真正的快乐了。 4、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2014-12-11 12:16 17人喜欢
1、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 ♥如果一个人能保持淳朴本性的话,那他就是这世界上最完美的人。 2、道隐于小成,言隐于荣华。 ♥主观偏见会妨碍对真理的追求,花言巧语容易掩盖真言。 3、至乐无乐,至誉无誉。 ♥最大的快乐就是摆脱了世俗所谓的快乐,最高的荣誉就是摆脱了世俗所谓的荣誉。 ♥如果我们能把世俗的钱财、美色、权利、荣誉都放下,也许就会体会到生活中真正的快乐了。 4、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即使全世界的人都称赞他,他也不会因此而更加努力,即使全世界的人都反对他,他也不会因此而灰心丧气。 ♥在人生道理上,听取他人的意见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和准则去做事,不受外界的影响,不做随风摇摆的人。 5、其嗜欲深者,其天机浅。 ♥一个人的嗜好欲望太多的话,他的本性智慧就会被遮蔽。 ♥当人沉醉于财色名食睡等享受时,个人的判断力就会受影响,甚至失去智慧的心。 6、绝迹易,无行地难。 ♥不走路当然不会留下什么痕迹,但如果一个人又要走路又不留下痕迹,这就很难了。 ♥我们每个人都要对自己做过的事情负责,做事情不能不考虑后果,这便是“因果”了。 7、知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唯有德者能之。 ♥知道自己的困难处境无法改变,而安于这种处境,只有道德高尚的人才能做到这样。 ♥生活工作中必然会碰到无法逾越的困难,平静地接受现实,这便是生活中的智慧了。 8、以众小不胜为大盛。 ♥在一些小问题上,不与世俗之人争胜负,而在大的方面取得胜利才是真的胜利。 ♥为一点人间利益你争我夺,是智者所不愿意做的,以一种超脱的心态看到更高远的目标,就能取得更大的胜利。 9、夫以利合者,迫穷祸患害相弃也。 ♥因为利益而结合在一起的人,必然会因为遇到困难、灾祸而互相抛弃。 ♥以名利为出发点的友谊,会因利益关系的结束而结束,真正的友情,来自相同的志趣和人生理想。 10、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 ♥君子以义相交,他们之间的交情常常像水一样平淡;小人以利相交,他们之间的交情常常像美酒一样甘甜。君子之间的交情虽平淡,却能保持长时间的亲近;小人之间的交情虽然甘甜,却一点也不牢固,容易断绝。
回应 2014-12-11 12:16
论坛 · · · · · ·
那个出版社的排班比较舒服 | 来自youngman | 2016-12-09 | |
《庄子》全文三十三篇在线阅读 | 来自西西弗斯 | 3 回应 | 2013-03-31 |
谁真看懂了逍遥游 | 来自YX | 6 回应 | 2012-08-28 |
发现一个惊天的秘密(来者必看) | 来自高里·卡布列夫 | 4 回应 | 2012-04-07 |
《魏书》《北史》之《韩麒麟传》附《显宗传》所引... | 来自高里·卡布列夫 | 8 回应 | 2010-07-26 |
> 浏览更多话题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28 )
-
中华书局 (2007)9.4分 15579人读过
-
暂时无货,预计2天到货
-
中华书局 (2010)9.2分 860人读过
-
暂时无货,预计4天到货
-
辽宁民族出版社 (1996)9.3分 622人读过
-
暂时无货, 28天前曾上架
-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4)9.3分 468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豆列推荐 · · · · · · ( 全部 )
- |五颗星经典系列|图书|非小说类| (蜜蜂)
- 豆瓣评分>9的书(100人以上) (阿獠)
- 管理人必看的300本书籍(1) (tony)
- 浙江大学为新生开书单 (Pegasus)
- 【学术】北大中文系教材及参考书目1 (茶茶)
谁读这本书?
二手市场
订阅关于庄子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橘 きよあき 2016-05-29
內七篇真是完美
45 有用 早就想叫白玉狐 2014-02-16
我的自由散漫出世之心放浪形骸无所欲求不可理喻都是因为青春期读庄子。
2 有用 未远行™ 2009-04-28
庄子之道,无为只是形式,真髓是返璞归真
0 有用 鬼腳七 2011-10-10
这版装帧不好,字体也不喜欢。
12 有用 Mefaker 2008-04-09
不是人话
0 有用 MaxineZiu 2021-01-17
在如今看来 庄子避世 无为的思想可能显得有些消极 但是他文字中透露出的豁达和淡然是我十分敬佩和羡慕的 本书的缺陷在于注释问题 生僻的字和词语编者既不注音也不解释 而那些简单的又反复的注解 这波操作很迷了
0 有用 蓝在冬天 2020-08-03
“与物相刃相靡,其行尽如驰而莫之能止,不亦悲乎!终身役役而不见其成功,苶然疲役而不知其所归,可不哀邪!人谓之不死,奚益!其形化,其心与之然,可不谓大哀乎?”#人们总是可以说得很动听。
0 有用 为什么 2020-04-27
这本书不错,易懂,作为历史系的,当年我写论文还参考过
0 有用 Silencetone 2020-04-23
喜欢研究古代哲学和文学的书友可以下载收藏一下 PDF版的 庄子 https://t.cn/A6w1VE94 庄子,战国中期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姓庄,名周,宋国蒙人 [1] 。战国时期道家学派代表人物,庄学的创立者,与老子并称“老庄”。 庄子因崇尚自由而不应楚威王之聘,仅担任过宋国地方的漆园吏,史称“漆园傲吏”,被誉为地方官吏之楷模。他最早提出的“内圣外王”思想对儒家影响深远。他洞悉易理,指出... 喜欢研究古代哲学和文学的书友可以下载收藏一下 PDF版的 庄子 https://t.cn/A6w1VE94 庄子,战国中期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姓庄,名周,宋国蒙人 [1] 。战国时期道家学派代表人物,庄学的创立者,与老子并称“老庄”。 庄子因崇尚自由而不应楚威王之聘,仅担任过宋国地方的漆园吏,史称“漆园傲吏”,被誉为地方官吏之楷模。他最早提出的“内圣外王”思想对儒家影响深远。他洞悉易理,指出“《易》以道阴阳”,其“三籁”思想与《易经》三才之道相合。其文想象力极为丰富,语言运用自如,灵活多变,能把微妙难言的哲理说得引人入胜。代表作品为《庄子》,其中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养生主》等。其作品被称为“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 (展开)
0 有用 youth 2020-04-03
古代的书非常值得年轻人好好读一读!去其糟粕,取其精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