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弗·克 阿尔谢尼耶夫考察西伯利亚原始森林时,遇到了一位赫哲族猎人德尔苏·乌扎拉,请他做向导。流浪猎人乌扎拉譬觉灵敏 对山林无比熟悉 能嗅到动物的气息。辨别人和动物的足迹等等。他凭借高超的生存本领,数度帮助阿尔谢尼耶夫和他的队伍渡过难关,多次救了阿尔谢尼耶夫等人性命。两个男人在森林探险中结下了深厚的友谊。5年以后,阿尔谢尼耶夫把德尔苏带到生活无虞的城市居住。可老猎人处处与现代化的社会发生冲突。最后,属于大自然的德尔苏·乌扎拉返回莽林中,不幸死于盗贼之手。
本书是对一个善良朴实平凡的人的终极关怀,是一曲普通人的生命的挽歌。
本书是苏联地理学家阿尔谢尼耶夫于二十世纪初在乌苏里地区考察后写出的地理考察报告,也是一部堪与《瓦尔登湖》相媲美的绿色文学经典,全书分为《乌苏里山区历险记》(原名《乌苏里地区之行》)和《德尔苏·乌扎拉》两部分。日本电影大师黑泽明根据该书...
弗·克 阿尔谢尼耶夫考察西伯利亚原始森林时,遇到了一位赫哲族猎人德尔苏·乌扎拉,请他做向导。流浪猎人乌扎拉譬觉灵敏 对山林无比熟悉 能嗅到动物的气息。辨别人和动物的足迹等等。他凭借高超的生存本领,数度帮助阿尔谢尼耶夫和他的队伍渡过难关,多次救了阿尔谢尼耶夫等人性命。两个男人在森林探险中结下了深厚的友谊。5年以后,阿尔谢尼耶夫把德尔苏带到生活无虞的城市居住。可老猎人处处与现代化的社会发生冲突。最后,属于大自然的德尔苏·乌扎拉返回莽林中,不幸死于盗贼之手。
本书是对一个善良朴实平凡的人的终极关怀,是一曲普通人的生命的挽歌。
本书是苏联地理学家阿尔谢尼耶夫于二十世纪初在乌苏里地区考察后写出的地理考察报告,也是一部堪与《瓦尔登湖》相媲美的绿色文学经典,全书分为《乌苏里山区历险记》(原名《乌苏里地区之行》)和《德尔苏·乌扎拉》两部分。日本电影大师黑泽明根据该书改编的电影 《德尔苏·乌扎拉》引起国际影坛轰动,获得1975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
作者简介 · · · · · ·
阿尔谢尼耶夫(1872―1930) 苏联远东考察家、地理学家、民族学家和作家。在沙俄时代是沙俄军官、俄国地理学会会员、俄国东方学会会员,曾担任哈巴罗夫斯克(伯力)博物馆馆长,俄国地理学会阿穆尔(黑龙江)分会会长。他开创了俄国文艺科普地方志流派的先河,曾发表六十余部作品,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在乌苏里的莽林中》。
目录 · · · · · ·
第一章出发
第二章在海湾
第三章第一次行军
第四章在深山里
第五章山洪
第六章回到海滨
第七章漫游小克马
第八章大克马
第九章李淳宾
第十章可怕的发现
第十一章渡河遇险
第十二章捕貂的朝鲜人
第十三章瀑布
第十四章艰苦的路程
第十五章库松河下游
第十六章索伦人
第十七章外乌苏里地区的心脏
第十八章遗言
第十九章海把头归来
第二十章越过锡霍特山脉
第二十一章冬天的节日
第二十二章老虎的袭击
第二十三章旅行结束
第二十四章德尔苏之死
附录
动物索引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醒来以后,我看见德尔苏劈了很多木柴,弄来一些桦树皮,把它们全垛在窝棚里。 我以为他想把窝棚烧掉,就劝他不要这样做。但是,他没理我,反而向我要一撮盐和一把米。我很想知道,他要这些东西干什么,就叫人给他拿来。这个赫哲人用桦树皮把火柴仔细包好,把盐和米也分别用桦树皮包起来,并把这些东西挂在窝棚里。接着,又把窝棚外面盖的树皮修补好,这才准备动身。 “你大概还打算回到这儿来吧?”我问他。他摇了摇头。我又问,米、盐和火柴是留给谁的。他回答说: “别的什么人来,窝棚找到,干柴找到,火柴找到,吃的找到——不会死!” 我记得,这使我大为震动。我沉思起来......赫哲人竟这样关心一个素不相识的人,德尔苏永远不会见到那个人,而那个人也不会知道,是谁给他准备了干柴和食物。我想起,我手下的人离开宿营地的时候,总是把树皮扔在篝火里烧掉,他们并没有什么恶意,只是觉得有趣而已,我从来没有制止过他们。这个野蛮人远比我更讲仁爱。他多么关心路人呐!......为什么住在城市里的人,这种美好的感情,这种关心他人利益的精神反而泯灭了呢,这种感情从前肯定是有的。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4页 -
晚上,德尔苏用一种特殊的方法烤狍子肉。他在地里挖了一个坑,约有40立方厘米,在坑里生起旺火。当坑边都烤得相当热之后,把炭火从坑里取出来。然后,赫哲人拿起一块肉,用蜂斗叶包好,放进坑里。坑上面用石板盖上,在石板上又生起一大堆火,足足烧了一个半小时。用这种方法烤的肉格外香。大概任何一家一流的餐厅也不能烤得这么好:狍子肉的外面烤出一层红褐色的薄皮,里面嫩而多汁。从这以后,每次只要条件允许,就用这种方法烤肉。 (查看原文) —— 引自第83页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喜欢读"在乌苏里的莽林中"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在乌苏里的莽林中"的人也喜欢 · · · · · ·
在乌苏里的莽林中的书评 · · · · · · ( 全部 25 条 )


在乌苏里的莽林中,打捞110年前的自然主义美好

《在乌苏里的莽林中》读书笔记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一口气读完,中间没有停下来做笔记。合上书之后回想印象比较深的点: 1. 德尔苏,简单、热情、善良、乐于助人。 1)德尔苏认为所有的一切都是人。天气、大自然、动物,都有生命。德尔苏不打老虎,甚至他会和老虎进行交流,侵占了老虎的领地会和老虎道歉,老虎在队伍后面跟着走... (展开)> 更多书评 25篇
读书笔记 · · · · · ·
我来写笔记-
179A5FY (不要这么激动范先生)
说来也奇怪,狍子跟别的动物都能和睦相处,就是跟鹿呆不到一块儿。在人工繁殖场里,把狍子跟鹿放在一起,狍子就会死掉。尤其在有盐的地方,这一点看得更明显。如果狍子找到一块有盐的地方经常来吃的话,只要鹿一来,狍子就不来了。猎人常常发现,鹿一到有盐的地方来,狍子就离开那里,总得过相当长的时间才回来。2021-08-29 19:51:21
-
179A5FY (不要这么激动范先生)
快到上午十点,德尔苏回来了,肉也驮回来了。他把肉分成三份份交给士兵,另一份给了旧教徒,第三份分给住在附近的中国人。 土兵纷纷表示不同意。 “不行,”徳尔苏告诉他们说。“我们那样做的不行。跟前的人应该给。不管什么东西,一个人的吃——有罪。” 这种原始共产主义精神好像一条红线,贯穿他的一切行动。他把自已打到的东西平均分给所有的邻居,也不分民族界限。而且给自己留的跟分给别人的一样多。2021-08-29 11:46:47
-
从早晨起,天气异常平和。空中整天弥漫着烟雾,过了中午更加浓密。太阳从白色变成黄色,然后又变成橙黄,最后变成红色,一直到落进地平线都是红艳艳的。我发现黄昏非常短,不知不觉夜色就浓重了。大海完全平静下来,无论是哪里都听不到一声波浪声。仿佛大海已经沉入梦境。晚上十点,月轮很大,形状很奇怪,直到半夜还像刚离开地平线那样红。河岸上的悬崖、山上的森林、河边的孤零零的灌木丛和树木,都显得有些异样。半夜,烟雾...
2015-09-17 11:45:27
从早晨起,天气异常平和。空中整天弥漫着烟雾,过了中午更加浓密。太阳从白色变成黄色,然后又变成橙黄,最后变成红色,一直到落进地平线都是红艳艳的。我发现黄昏非常短,不知不觉夜色就浓重了。大海完全平静下来,无论是哪里都听不到一声波浪声。仿佛大海已经沉入梦境。晚上十点,月轮很大,形状很奇怪,直到半夜还像刚离开地平线那样红。河岸上的悬崖、山上的森林、河边的孤零零的灌木丛和树木,都显得有些异样。半夜,烟雾更浓了,在眼前就看得出来。这并不是烟,因为闻不到一点烟火味。同时,空气具有惊人的传音能力:一般的说话声传到远处变成了高声喊叫。老鼠在草丛中走动的沙沙声,听起来那么响亮,把人吓得直哆嗦,急忙回头瞧瞧。似乎我们突然来到另一个世界,挂在天上的也不是月亮,而是一个不知名的昏暗星球。接着,空中又充满了一种隆隆声,好像轰隆的雷声,低沉的爆炸声,或者是远方的排炮声。这种声音是从海上什么地方传来的。可能这是我们生平所听到的惟一一次地下震动声。 引自第150页 回应 2015-09-17 11:45:27 -
西方晚霞的余晖消失以后,周围一切都陷入了夜幕的黑暗中,这时我们看到一种非常有趣的电磁气象的奇景——大海发光,同时银河系格外明亮。海水一片平静。哪里也没有一点溅水的声音。整个辽阔的海面上,反射出一片暗淡的光辉。有时,整个大海突然闪烁出一下亮光,就像闪电从海上掠过一样。闪光忽而在这里消失,忽而又在那里出现,然后慢慢消逝在地平线上什么地方。天空中的星星多极了,密密麻麻地簇拥在一起,好像一片星云。在这...
2015-09-15 10:43:33
西方晚霞的余晖消失以后,周围一切都陷入了夜幕的黑暗中,这时我们看到一种非常有趣的电磁气象的奇景——大海发光,同时银河系格外明亮。海水一片平静。哪里也没有一点溅水的声音。整个辽阔的海面上,反射出一片暗淡的光辉。有时,整个大海突然闪烁出一下亮光,就像闪电从海上掠过一样。闪光忽而在这里消失,忽而又在那里出现,然后慢慢消逝在地平线上什么地方。天空中的星星多极了,密密麻麻地簇拥在一起,好像一片星云。在这一片繁星当中,银河显得格外明亮。这究竟是由于空气的透明度强,还是在这两种现象之间的确存在着某种联系——我不敢说。我们一会儿望望天空,一会儿看看大海,欣赏着这一奇景,久久不肯去睡。第二天早晨,哨兵告诉我,海水的闪光一夜没有断,直到黎明前才停息。 引自第57页 回应 2015-09-15 10:43:33
-
西方晚霞的余晖消失以后,周围一切都陷入了夜幕的黑暗中,这时我们看到一种非常有趣的电磁气象的奇景——大海发光,同时银河系格外明亮。海水一片平静。哪里也没有一点溅水的声音。整个辽阔的海面上,反射出一片暗淡的光辉。有时,整个大海突然闪烁出一下亮光,就像闪电从海上掠过一样。闪光忽而在这里消失,忽而又在那里出现,然后慢慢消逝在地平线上什么地方。天空中的星星多极了,密密麻麻地簇拥在一起,好像一片星云。在这...
2015-09-15 10:43:33
西方晚霞的余晖消失以后,周围一切都陷入了夜幕的黑暗中,这时我们看到一种非常有趣的电磁气象的奇景——大海发光,同时银河系格外明亮。海水一片平静。哪里也没有一点溅水的声音。整个辽阔的海面上,反射出一片暗淡的光辉。有时,整个大海突然闪烁出一下亮光,就像闪电从海上掠过一样。闪光忽而在这里消失,忽而又在那里出现,然后慢慢消逝在地平线上什么地方。天空中的星星多极了,密密麻麻地簇拥在一起,好像一片星云。在这一片繁星当中,银河显得格外明亮。这究竟是由于空气的透明度强,还是在这两种现象之间的确存在着某种联系——我不敢说。我们一会儿望望天空,一会儿看看大海,欣赏着这一奇景,久久不肯去睡。第二天早晨,哨兵告诉我,海水的闪光一夜没有断,直到黎明前才停息。 引自第57页 回应 2015-09-15 10:43:33 -
从早晨起,天气异常平和。空中整天弥漫着烟雾,过了中午更加浓密。太阳从白色变成黄色,然后又变成橙黄,最后变成红色,一直到落进地平线都是红艳艳的。我发现黄昏非常短,不知不觉夜色就浓重了。大海完全平静下来,无论是哪里都听不到一声波浪声。仿佛大海已经沉入梦境。晚上十点,月轮很大,形状很奇怪,直到半夜还像刚离开地平线那样红。河岸上的悬崖、山上的森林、河边的孤零零的灌木丛和树木,都显得有些异样。半夜,烟雾...
2015-09-17 11:45:27
从早晨起,天气异常平和。空中整天弥漫着烟雾,过了中午更加浓密。太阳从白色变成黄色,然后又变成橙黄,最后变成红色,一直到落进地平线都是红艳艳的。我发现黄昏非常短,不知不觉夜色就浓重了。大海完全平静下来,无论是哪里都听不到一声波浪声。仿佛大海已经沉入梦境。晚上十点,月轮很大,形状很奇怪,直到半夜还像刚离开地平线那样红。河岸上的悬崖、山上的森林、河边的孤零零的灌木丛和树木,都显得有些异样。半夜,烟雾更浓了,在眼前就看得出来。这并不是烟,因为闻不到一点烟火味。同时,空气具有惊人的传音能力:一般的说话声传到远处变成了高声喊叫。老鼠在草丛中走动的沙沙声,听起来那么响亮,把人吓得直哆嗦,急忙回头瞧瞧。似乎我们突然来到另一个世界,挂在天上的也不是月亮,而是一个不知名的昏暗星球。接着,空中又充满了一种隆隆声,好像轰隆的雷声,低沉的爆炸声,或者是远方的排炮声。这种声音是从海上什么地方传来的。可能这是我们生平所听到的惟一一次地下震动声。 引自第150页 回应 2015-09-17 11:45:27 -
179A5FY (不要这么激动范先生)
说来也奇怪,狍子跟别的动物都能和睦相处,就是跟鹿呆不到一块儿。在人工繁殖场里,把狍子跟鹿放在一起,狍子就会死掉。尤其在有盐的地方,这一点看得更明显。如果狍子找到一块有盐的地方经常来吃的话,只要鹿一来,狍子就不来了。猎人常常发现,鹿一到有盐的地方来,狍子就离开那里,总得过相当长的时间才回来。2021-08-29 19:51:21
-
179A5FY (不要这么激动范先生)
快到上午十点,德尔苏回来了,肉也驮回来了。他把肉分成三份份交给士兵,另一份给了旧教徒,第三份分给住在附近的中国人。 土兵纷纷表示不同意。 “不行,”徳尔苏告诉他们说。“我们那样做的不行。跟前的人应该给。不管什么东西,一个人的吃——有罪。” 这种原始共产主义精神好像一条红线,贯穿他的一切行动。他把自已打到的东西平均分给所有的邻居,也不分民族界限。而且给自己留的跟分给别人的一样多。2021-08-29 11:46:47
-
179A5FY (不要这么激动范先生)
说来也奇怪,狍子跟别的动物都能和睦相处,就是跟鹿呆不到一块儿。在人工繁殖场里,把狍子跟鹿放在一起,狍子就会死掉。尤其在有盐的地方,这一点看得更明显。如果狍子找到一块有盐的地方经常来吃的话,只要鹿一来,狍子就不来了。猎人常常发现,鹿一到有盐的地方来,狍子就离开那里,总得过相当长的时间才回来。2021-08-29 19:51:21
-
179A5FY (不要这么激动范先生)
快到上午十点,德尔苏回来了,肉也驮回来了。他把肉分成三份份交给士兵,另一份给了旧教徒,第三份分给住在附近的中国人。 土兵纷纷表示不同意。 “不行,”徳尔苏告诉他们说。“我们那样做的不行。跟前的人应该给。不管什么东西,一个人的吃——有罪。” 这种原始共产主义精神好像一条红线,贯穿他的一切行动。他把自已打到的东西平均分给所有的邻居,也不分民族界限。而且给自己留的跟分给别人的一样多。2021-08-29 11:46:47
-
从早晨起,天气异常平和。空中整天弥漫着烟雾,过了中午更加浓密。太阳从白色变成黄色,然后又变成橙黄,最后变成红色,一直到落进地平线都是红艳艳的。我发现黄昏非常短,不知不觉夜色就浓重了。大海完全平静下来,无论是哪里都听不到一声波浪声。仿佛大海已经沉入梦境。晚上十点,月轮很大,形状很奇怪,直到半夜还像刚离开地平线那样红。河岸上的悬崖、山上的森林、河边的孤零零的灌木丛和树木,都显得有些异样。半夜,烟雾...
2015-09-17 11:45:27
从早晨起,天气异常平和。空中整天弥漫着烟雾,过了中午更加浓密。太阳从白色变成黄色,然后又变成橙黄,最后变成红色,一直到落进地平线都是红艳艳的。我发现黄昏非常短,不知不觉夜色就浓重了。大海完全平静下来,无论是哪里都听不到一声波浪声。仿佛大海已经沉入梦境。晚上十点,月轮很大,形状很奇怪,直到半夜还像刚离开地平线那样红。河岸上的悬崖、山上的森林、河边的孤零零的灌木丛和树木,都显得有些异样。半夜,烟雾更浓了,在眼前就看得出来。这并不是烟,因为闻不到一点烟火味。同时,空气具有惊人的传音能力:一般的说话声传到远处变成了高声喊叫。老鼠在草丛中走动的沙沙声,听起来那么响亮,把人吓得直哆嗦,急忙回头瞧瞧。似乎我们突然来到另一个世界,挂在天上的也不是月亮,而是一个不知名的昏暗星球。接着,空中又充满了一种隆隆声,好像轰隆的雷声,低沉的爆炸声,或者是远方的排炮声。这种声音是从海上什么地方传来的。可能这是我们生平所听到的惟一一次地下震动声。 引自第150页 回应 2015-09-17 11:45:27 -
西方晚霞的余晖消失以后,周围一切都陷入了夜幕的黑暗中,这时我们看到一种非常有趣的电磁气象的奇景——大海发光,同时银河系格外明亮。海水一片平静。哪里也没有一点溅水的声音。整个辽阔的海面上,反射出一片暗淡的光辉。有时,整个大海突然闪烁出一下亮光,就像闪电从海上掠过一样。闪光忽而在这里消失,忽而又在那里出现,然后慢慢消逝在地平线上什么地方。天空中的星星多极了,密密麻麻地簇拥在一起,好像一片星云。在这...
2015-09-15 10:43:33
西方晚霞的余晖消失以后,周围一切都陷入了夜幕的黑暗中,这时我们看到一种非常有趣的电磁气象的奇景——大海发光,同时银河系格外明亮。海水一片平静。哪里也没有一点溅水的声音。整个辽阔的海面上,反射出一片暗淡的光辉。有时,整个大海突然闪烁出一下亮光,就像闪电从海上掠过一样。闪光忽而在这里消失,忽而又在那里出现,然后慢慢消逝在地平线上什么地方。天空中的星星多极了,密密麻麻地簇拥在一起,好像一片星云。在这一片繁星当中,银河显得格外明亮。这究竟是由于空气的透明度强,还是在这两种现象之间的确存在着某种联系——我不敢说。我们一会儿望望天空,一会儿看看大海,欣赏着这一奇景,久久不肯去睡。第二天早晨,哨兵告诉我,海水的闪光一夜没有断,直到黎明前才停息。 引自第57页 回应 2015-09-15 10:43:33
论坛 · · · · · ·
可以认识很多植物动物 | 来自hanset | 2009-10-22 18:28:28 | |
居然还有这样一本书 | 来自danzhu | 3 回应 | 2008-11-12 17:38:24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9 )
-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5)8.9分 498人读过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1)9.7分 97人读过
-
哈尔滨出版社 (2017)9.2分 85人读过
-
商务印书馆 (1977)9.7分 79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最佳译本 (用喜欢的方式生活)
- 自然与文学的完美结合之。。。 (罗罗)
- 未带地图的旅人(阅读篇) (大猫)
- 大自然的书(添加中) (perla)
- 阅读的秘密 (cellocello)
谁读这本书?
二手市场
订阅关于在乌苏里的莽林中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以万变求不变 2014-05-12 07:58:54
德尔苏认为一切事物都有灵魂,太阳、月亮、风火水,动植物石头...,都有灵魂,都是“人”,他关心森林里的所有“人”
1 有用 °绿海 2012-11-14 09:43:31
再读10遍都觉不够。
0 有用 dante 2020-08-19 10:04:29
十星!!!
6 有用 且歌且走 2008-07-07 23:07:00
世间再也没有德尔苏·乌扎拉了
1 有用 虞多 2012-06-10 22:38:15
这本书既像是考察报告又像是小说,科学性很强,叙事性也很强,这种书感觉比《瓦尔登湖》那种空灵的东西要好很多。作者对中国有很深的成见,中国人的形象在里面是狡猾而阴险的。事实上农耕文明对游牧民族或是狩猎民族的同化,在原文化眼里,入侵者往往是不堪的。
0 有用 Mr.W 2022-06-14 21:26:45
读于硕士研究生时代,封校时期,看着名著,神游外东北
0 有用 龙涎香 2021-12-28 19:43:08
这是个新的兴趣地区…有本新的中俄边界旅行也要出来了,期待
0 有用 五反田 2021-10-27 09:38:52
平淡的流水账,自然描写固然很美,缺乏思考和提炼使文章整体流于枯燥。大概是年代久远的缘故,关于德尔苏的人物描写,对现今的读者缺乏吸引力。
0 有用 tengyinhui 2021-05-19 20:23:15
5.16-19 210
0 有用 田村卡夫卡 2021-04-23 15:36:35
那山林中的凉爽的风,就是自然的声音。 再也没有德尔苏·乌扎拉这样的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