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维尔斯坦的书评 (8)

Oz. 2008-07-02 00:43:43

狡狯的纪念——读《拉维尔斯坦》

/黄湘 十年前,在北京一家民营书店,我买下了一本深蓝色封面的《走向封闭的美国精神》,从此记住了艾伦·布鲁姆这个名字。后来我又陆续阅读了他的Shakespeare's Politics(《莎士比亚的政治》)和Love and Friendship(《爱与友谊》),深为这两部作品的广博与细腻而折服。但直...  (展开)
Oz. 2009-05-03 02:39:53

Saul Bellow

Oct 9, 2005 12:42 AM from selbsterhaltung 一批小资产阶级的典型们,为隐藏的畏惧所支配,每个人都有一座虚荣的圣坛,图谋说服别人认可他心目中自己的形象;毫无趣味的,算计的个性(这个术语要比 “灵魂”好——你能与个性打交道,然而思考这些个别的灵魂,却是你...  (展开)
李普曼 2007-04-24 15:35:06

在死亡与友谊间

"她没有反应,我冲着她说话觉得自己像一个该死的傻瓜"。在去圣马丁的途中,齐克和他的妻子罗莎曼在圣胡安为了消磨转航班时的时间,去了一间酒吧,在酒吧中遇到一个一种喝酒的美国男子,他的妻子在医院中昏迷不醒,他对着素未蒙面的齐克夫妇讲述他的悲惨境遇。 这似乎是作者仅...  (展开)
和菜头 2005-11-22 03:41:06

当苏格拉底去了美国---《拉维尔斯坦》读后

我对书名不敏感,几乎以为是列维根斯坦。而我又对哲学知之甚少,所以书放在家里很长时间了,也没有去看。直到几天前,我看见了作者的名字:贝娄。这是个熟悉的名字,记忆外国人的名字很难,除非你在键盘上敲过。 这事发生在1993年,邱小刚(网名:三七)在论坛贴了一篇美国《...  (展开)
thymos 2011-06-04 00:38:40

死亡与友谊——《拉维尔斯坦》

“实在很难想象像拉维尔斯坦这样的人已经与世长辞了。” 索尔贝娄发出的感叹。“因为在一片鸟儿的聒噪声中,听不见他的话。”现代的民主社会恰如这聒噪的丛林,那些卑下的鸟儿却在不停地发出噪音,将高贵灵魂的声音都淹没了。拉维尔斯坦不再了,而聒噪的鸟儿们却仍在继续。 “...  (展开)
Yann 2009-02-14 01:55:17

天才不可爱

几乎是没有情节和故事推进的小说,以前在看索尔·贝娄的《洪堡的礼物》的时候有点这个意思,在一堆故事基本骨架里面有一长段一长段很多的对于事物的看法、分析很有深度,所以我在读《洪堡的礼物》的时候在抄了好多段落做笔记。但是这本《拉维尔斯坦》首先页数就要比《洪堡的礼...  (展开)
咕咚鱼 2007-08-27 20:13:03

慢慢起舞!

在巨大的头脑里,作者竟然陪同着我们一起拜访了他的往昔回忆.那么真切,历历再目,三维电影也不外如是. 又仿佛大家共同琢饮着美酒,一杯一杯,又一杯. 再来,是天空里的华尔兹,狐步,恰恰. 谢幕时分,仿佛是不尽的微笑,感谢,感谢. 巨大的能量体,燃烧,是美国,是欧洲,是拉维尔斯坦,是...  (展开)
天水明夷 2005-11-19 22:27:54

日记

“1992年6月18日,读索尔-贝娄读得索然无味。只记得里面写一个女人,头发分成两绺像一扇窗的两片帘子。写诗人:他既不能做子宫切除术,也不能把飞船送出月球。” ———————— 不知道那时看的是贝娄的哪本书了,《洪堡的礼物》?还是《赫索格》? 这本《拉椎尔斯坦》买来...  (展开)

订阅拉维尔斯坦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