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3 )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手头收集的上海城市研究 (藤原琉璃君)
- 外国人的中国纪事(三) (維舟)
- 2010欲购 (都归尘土)
- 2007、2008书架 (苇间疯)
- 浪花淘尽英雄之民国列传 (般般)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上海时代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培真 2021-02-21 21:31:38
想看日文原版的插图。
4 有用 Richt 2016-07-03 18:05:02
当时日本太强,中国太弱,日本欺人太甚,中国还要克制,双方自说自话,无奈愤怒已极,忍无可忍,近代化的良机终成蹉跎
0 有用 白朗姆酒 2016-04-29 02:03:00
圖書館借來小讀,他日必要買下。
1 有用 煮粥要放花生米 2017-06-26 21:16:59
日本军部蹿火,中国抗日情绪更盛,然后外务省与中国当局联络负责灭火,中国当局取缔反日行动,国人更加窝火,日本军部不放过任何机会接着蹿火。结果是中国当局退无可退,日本外务省里外不是人,终于中国归中国,日本归日本。松本所言军部和外务省二元对华有点道理,但主要目的一致,外交服从内政。
4 有用 贾葭 2010-12-16 00:56:51
无话多说,力荐。
0 有用 王木子 2023-02-07 19:12:27 北京
局中人
1 有用 Duke_Luxemburg 2022-07-26 13:55:44
一位日本自由派人士以上海“同盟社”为根据地,在中日全面战争前的穿梭外交。作者的亲历与见闻展示了中日双方互动的复杂结构。中国国内存在中央军、西南派、地方军阀和ccp等山头,日本军、政、情治等单位经常存在“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状况,擅自制造“既定事实”,而无法掌控全局的外交代表总是被推到前台进行谈判。因为国家利益的不可分割性以及民间舆论,外交谈判经常陷入僵局。对“七七事变”的描述中也可见,前线部队的... 一位日本自由派人士以上海“同盟社”为根据地,在中日全面战争前的穿梭外交。作者的亲历与见闻展示了中日双方互动的复杂结构。中国国内存在中央军、西南派、地方军阀和ccp等山头,日本军、政、情治等单位经常存在“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状况,擅自制造“既定事实”,而无法掌控全局的外交代表总是被推到前台进行谈判。因为国家利益的不可分割性以及民间舆论,外交谈判经常陷入僵局。对“七七事变”的描述中也可见,前线部队的不信任,普通士兵的义愤,地方长官的甩锅,本部的野心,外将的擅为对局势的复杂影响。中日战争起因仍存在种种迷雾,可以确定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有其必然性,但绝非田中奏折式的战略蓄谋,更可能是形势,战略、机会、野心和突发状况的混合滚动。中日战争在价值层面已无可争辩,但在事实层面仍有待精细和负责的研究。 (展开)
0 有用 嘿嘿(*^▽^*) 2021-06-02 17:53:40
不错
0 有用 培真 2021-02-21 21:31:38
想看日文原版的插图。
0 有用 啦啦啦我 2019-12-05 20:10:15
2019255:史料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