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梁漱溟――一个始终自称是一个佛教徒的人,却因其一系列社会实践被认为是著名的社会活动家,又因其一系列著作被认为是新儒家的代表人物。那么,在20世纪的中国,他究竟又是怎样度过长达近百年之人生历程的呢?而相对于他的前半生,其后半生的经历更加富有传奇色彩。本书的叙述,即从1949年开始。
刘克敌,男,1956生 ,1997年毕业于上海华东师范大学,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为山东科技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所长,教授。有专著《陈寅恪与中国文化》、《国民素质与教育》、《写作心理学》等,研究方向为近代中国文学与文化思潮。
05.8
传统国学士人文化的卫道士
方向啊。。。
说真话,做正人。
文學色彩頗重
梁漱溟的儒士精神真令我感动
《梁漱溟的最后39年》:虽然这本书夹带着作者的很多观点,但依然不失为一本很好地了解梁漱溟大师的书籍。特别是里面描述的梁与毛的观点之争,着实有点看头,也写的不错。总之,梁漱溟真的很值得大家多了解一下,他的很多思想真的很棒。
文人修史,往往恃其才气,而无史家之力,故有叫嚣之气,而无历史之厚重。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就已经酸气逼人了,这部梁漱溟的传记更是写的不知所云。到处都是私货,文章就如路边摊的政治小册子的水平。史家贵持平,而不是任气使能,这部书能够出版也真是奇观。
几乎全是褒奖的,不过读了之后想要去读读梁老师的著作,毕竟付出了那么多的心血。
> 更多短评 23 条
> 更多书评 4篇
艾倫 (Crisis awareness)
2013-08-08 22:38
对此,梁漱溟解释说:说儒家不是宗教是对的,但孔子的道理却不尽在伦理纲常之中。伦理纲常是社会的一面。《论语》云:“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所有这一层一层的内容,我们虽不十分明白,但可以看出他是说的自己生活,并未说到社会。又如《论语》上孔子称赞其门弟子颜回的两点:“不迁怒,不贰过。”也都是说其个人本身的事情,未曾说到外面。无论自己为学或教人,其着重之点,岂不明白吗?为何单从伦理纲常那外面粗的地方来看孔子呢?这是第一点。还有第二点,孔子不一定要四平八稳,得乎其中。孔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志气很大,很豪放,不顾外面;狷者狷介,有所不为,对里面很认真;好像各趋一偏,一个左倾,一个右倾,两者相反,都不妥当。然而孔子却认为可以要得,因为中庸不可能,则还是这个好。其所以可取处,即在各自其生命真处发出来,没有什么敷衍牵就。反之,孔子所最不高兴的是乡愿,如谓:“乡愿,德之贼也。”又云:“过我门而不入我室,我不憾焉者,其唯乡愿乎!”乡愿是什么?即是他没有他自己生命的真力量,而在社会上四面八方却都应付得很好,人家称他是好人。孟子指点得最明白:“非之无举也,刺之无刺也,同乎流俗,合乎污世,居之似忠信,行之似廉洁,众皆悦之,自以为是,而不可与入尧舜之道。”那就是说外面难说不妥当,可惜内里缺乏真的。狂狷虽偏,偏虽不好,然而真的就好。——这是孔孟学派的真精神真态度。
> 10人在读
> 103人读过
> 71人想读
订阅关于梁漱溟的最后39年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俾路支 2009-09-18
05.8
0 有用 新闻可乐 2007-12-26
传统国学士人文化的卫道士
0 有用 学舟 2013-03-24
方向啊。。。
0 有用 shermin 2011-11-30
说真话,做正人。
0 有用 尘风 2015-04-12
文學色彩頗重
0 有用 惜取少年 2020-01-16
梁漱溟的儒士精神真令我感动
0 有用 林 2019-12-28
《梁漱溟的最后39年》:虽然这本书夹带着作者的很多观点,但依然不失为一本很好地了解梁漱溟大师的书籍。特别是里面描述的梁与毛的观点之争,着实有点看头,也写的不错。总之,梁漱溟真的很值得大家多了解一下,他的很多思想真的很棒。
0 有用 苦茶 2015-08-18
文人修史,往往恃其才气,而无史家之力,故有叫嚣之气,而无历史之厚重。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就已经酸气逼人了,这部梁漱溟的传记更是写的不知所云。到处都是私货,文章就如路边摊的政治小册子的水平。史家贵持平,而不是任气使能,这部书能够出版也真是奇观。
0 有用 尘风 2015-04-12
文學色彩頗重
0 有用 杏子三三 2014-06-29
几乎全是褒奖的,不过读了之后想要去读读梁老师的著作,毕竟付出了那么多的心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