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英] 戴维·伯姆
/
[英] 李·尼科(编)
出版社: 教育科学出版社
原作名: On Dialogue
译者: 王松涛
出版年: 2004-1
页数: 118
定价: 19.00元
装帧: 平装
ISBN: 9787504127488
出版社: 教育科学出版社
原作名: On Dialogue
译者: 王松涛
出版年: 2004-1
页数: 118
定价: 19.00元
装帧: 平装
ISBN: 9787504127488
内容简介 · · · · · ·
《论对话》一书的核心,旨在探讨我们如何交流和沟通这一问题。本书是在原同名畅销书的基础上修改并增订而成的,是迄今为止记录戴维·伯姆对话理论最为详尽的著作。对话这一形式堪称与人类的文明一样古老。近些年来,围绕着“对话”愈发出现了众多的实践、技巧与定义。虽然没有任何一种方法可以声称自己“绝对正确”,但我们还是能够对各种不同的观点予以区分甄别,从而澄清它们各自的意图所在。基于此,本版本的《论对话》全面阐释了戴维·伯姆在这一领域中所做工作的根本意义、目的与独特性。
作者简介 · · · · · ·
戴维·伯姆(David Bohm)是20世纪最伟大的物理学家和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曾任英国皇家学会会员,伦敦大学Birkbeck学院物理荣誉教授。
李·尼科(Lee Nichol)是自由作家和编辑,戴维·伯姆对话小组的成员之一。
目录 · · · · · ·
原编著中文版序
序
致谢
1.论沟通
2.论对话
3.集体思维的本质
4.问题与悖论
5.观察与被观察
6.悬置、身体与本体感受
7.共享性思维和无限性
关键词翻译对照表
· · · · · · (收起)
序
致谢
1.论沟通
2.论对话
3.集体思维的本质
4.问题与悖论
5.观察与被观察
6.悬置、身体与本体感受
7.共享性思维和无限性
关键词翻译对照表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我斗胆预言:世间万物的本质最终都要归于这种彼此的参与和共享之中——万物即一物,一物即万物。这也是我在《整体性与内寓之界》一书中所阐明的基本观点。它用一种新眼光来观察事物——认为万事万物都“包容”于万事万物之中。归根结底,包容性是万物的根本,我们眼前所展现的事物则只不过是这种内在包容性的外在展示或呈现而已。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06页 -
谈的本质在于它关心的是真正的真理所在,绝不对真理做任何的折中和妥协。它不在乎谁输谁赢,它也不关心谈话是否一定要达到一个结果:它追求的是平等、自由、公正地进行交流和沟通。谈话者之间互相尊重彼此的人格、观点和观念,能够形成充分的友谊感和信任。每个人都认真地倾听他人的意见和想法,每个人也都能彻底地表达出他内心深处最真实的想法和看法,然后让不同的观点和意见之间彼此碰撞、激荡、交融,从而让真理脱颖而出。 (查看原文) —— 引自第4页
> 全部原文摘录
论对话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3 条 )
> 更多书评 13篇
论坛 · · · · · ·
建了戴维博姆《论对话》豆瓣小组 | 来自麦子 | 2 回应 | 2020-06-09 23:48:37 |
面对生活中的迷惑,喜欢求之于科学。 | 来自妞儿 | 2011-07-03 13:56:56 | |
需要反复地读,不断地有新的开悟 | 来自Sayer | 2010-05-21 17:56:26 |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出口成章——对话录与谈话录 (維舟)
- 在人群中生存、沟通、理解、交流 (Jack)
- 灵修/心理/哲学/思维/情感/婚姻书单 (蓝蓝的紫)
- 37°暖书单(二) (37°暖)
- 4.从心理学到演讲与泡妞 (HiBye·黑白)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论对话的评论:
feed: rss 2.0
2 有用 桃花坞主 2011-12-01 22:44:40
正常情况下我是怎么都不会想到要去读这样的书的,不过这次确确实实正好在对话与讨论的过程中阅读别有一番乐趣,虽然书的理论还是说教的成分居多,但过程才是真正的收获。又升华啦~~~
0 有用 古灵阁馒阁主 2012-01-14 17:11:46
不知所云= =
2 有用 Leo____L 2015-03-29 06:43:37
对话是一面镜子,照出人的思维方式,价值判断,底层代码,观点态度。修炼就是要更多内观自己,找出自己的底层代码,避免进入观点误区,使心胸更宽阔,心智更敞亮。
1 有用 天天向上 2011-12-08 13:55:11
感觉是引导学最基础技术——深度汇谈(Dialogue)的源头之一
1 有用 剑眉 2014-01-29 19:22:41
不善于对话。还是要修行。求同存异,不断放弃自恋,我执,不断包容,建构一个大我。我,能行吗?
0 有用 fa 2023-03-05 14:38:26 江苏
读到的部分有:介绍对话小组,对话中浮现的思维是一种表征(包括集体的文化表征),思维的局限性,问题与悖论,悬置,共享性思维等。本体感受部分没读懂,也许以后会重读。 有启发的部分: 1.向我介绍了克里希那穆提。 2.回应了《关系性存在》中关于身体边界与自然的交融的部分。 3.回答问题之前首先确定这是否是一个的问题(亦或是悖论),而不是陷入思维的迷执中。 4.共享性思维的部分对自然的态度让我想到阿凡达... 读到的部分有:介绍对话小组,对话中浮现的思维是一种表征(包括集体的文化表征),思维的局限性,问题与悖论,悬置,共享性思维等。本体感受部分没读懂,也许以后会重读。 有启发的部分: 1.向我介绍了克里希那穆提。 2.回应了《关系性存在》中关于身体边界与自然的交融的部分。 3.回答问题之前首先确定这是否是一个的问题(亦或是悖论),而不是陷入思维的迷执中。 4.共享性思维的部分对自然的态度让我想到阿凡达hhh,在原子化的今天这也许是一种对抗个人主义的方法和态度。 (展开)
1 有用 339 2023-01-06 00:25:27 重庆
揭示内在追求一致性与平实思维不一致性的悖论,反思现代社会,改造集体意识的远见
0 有用 Tears in Rain 2022-11-19 17:07:24 湖北
对话可能使我们认识到那些根植于自我内心深处的种种思维假定,这种思维假定可以是由集体层面即文化造成的,它们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沟通的难题。作者提出了自己心目中理想的对话境界即“空灵之境”,这种对话没有绝对的目的、不设定议程,人们暂时搁置己见、互相倾听,从而认识到自我和他人的思维假定,由此可能在持续的对话中形成某种新的共识(甚至文化),最终解决社会问题甚至改变本质层面的意识、改变人与宇宙的关系。总之,真正... 对话可能使我们认识到那些根植于自我内心深处的种种思维假定,这种思维假定可以是由集体层面即文化造成的,它们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沟通的难题。作者提出了自己心目中理想的对话境界即“空灵之境”,这种对话没有绝对的目的、不设定议程,人们暂时搁置己见、互相倾听,从而认识到自我和他人的思维假定,由此可能在持续的对话中形成某种新的共识(甚至文化),最终解决社会问题甚至改变本质层面的意识、改变人与宇宙的关系。总之,真正的对话旨在探索人类意识,在对话中改变原有的思维模式才有可能解决实际问题,因此我们需要认识到沟通的必要性。对话,是检测主观知识有限性的试金石。 该书让我对人类学或跨文化中的对话有了些新的体会,虽然所谓思维假定阻碍真正交流的观点在我这里早已属于常识性的“废话”了。我暂时无法认同或体会的是种种本质性论述。 (展开)
0 有用 有时间呀 2022-10-11 15:42:46 广东
具有哲学思辨意味,需要慢慢读。
0 有用 Wi 2022-04-21 10:27:33
大师的作品,读起来不容易,一部分内容还无法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