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这是美国优秀科幻小说作家米勒的代表作,也是他惟一一部长篇小说。全书悲怆沉重,是少有的在主流文学界博得广泛赞誉的科幻杰作,荣获世界科幻大奖“雨果奖”。起初,是核爆烈焰和辐射尘埃,人类退化到蒙昧时代。工程师莱博维茨创立了莱博维茨修道院,致力于保存人类的知识和文化。然后,是人类重新渴求知识的年代。莱博维茨修道院却并不急于将自己手里的藏书公诸于众,他们认为人类还没有准备好,无法善用知识。但是潮流无法阻挡,人类再次进入科技时代。最后,又是核爆烈焰和辐射尘埃。而莱博维茨修道院的僧侣们也同样又一次踏上征途,担负起数千年前教会初创时的职责:保存文化,留待未来。这是一个悲痛的轮回。
作者简介 · · · · · ·
小沃尔特﹒M﹒米勒于1923年生于美国南方。珍珠港事变后,他加入美国空军,成为无线电通讯员和机炮手,在意大利和巴尔干上空参加五十五次空战,其中包括引起很大争议的对卡西诺山本笃会修道院的空袭。正是这次空袭,使米勒在十五年后创作了《莱博维茨的赞歌》:一部发生在阴暗的修道院中的科幻小说。
米勒创作了不少优秀的短篇小说,但与其他几乎所有一流科幻小说家不同的是,米勒仅创作了一部长篇小说,这就是《莱博维茨的赞歌》。许多年来,一直有谣传它会有续集,但是续集至今仍未出现。事实上,这样一部杰作已经注定了它不需要有续集。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这一次提醒的嘘声是真的。站在楼梯口等待的修士庄重地转过身,向楼梯平台的第五位修士坚定地颔首。 “起初,神——”他沉声吟道。 第五个修士转过身,对楼梯脚下第四位修士点头。“创造天地。”他低声续道。 第四位修士转身面向机器后的三位修士。“但地是空虚混沌。”他说着。 “渊面黑暗……”三位修士齐声说。 “神之灵行于水面上……”科恩霍尔修士喊,将手中的书放回书架,链子哗哗地响。 “感谢造物者神灵。”整个小组齐声回应。 “于是神说:‘要有光。’”发明者声音中透着命令。 楼梯上的守望者一一下来,各就各位。四位修士站到踏车旁,第五位修士候于发电机边上,第六位修士爬上书架梯子,坐在梯子顶端,脑袋砰地撞到拱门。他拿过烟熏火燎、满是油污的面具,扣在脸上保护双目,然后摸索灯架和翼状螺丝,科恩霍尔修士站在下面紧张地望着他。 “于是就有了光。”终于找到了螺丝,他吟诵出来。 “神看光是好的。”发明者朝第五位修士喊。 第五位修士拿着蜡烛,俯身检查发电机,特意留心看看接触器。“他把光暗分开了。”他最后接着诵读道。 “神称光为‘昼’,”踏车的四人齐声念道,“暗为‘夜’。”紧接着,他们用肩膀顶起转梁。 “轮轴先是咯吱咯吱勉强开动,接着吱嘎吱嘎慢慢加速。车轮发电机开始旋转,修士们一边嘴里念念有词,一边用尽力气驱动转轮。发电机的转声从缓慢的呼呼呼呼,变成了嗡嗡嗡嗡,最后呜呜呜呜地急速旋转。看守发电机的修士在一旁急切地盯着,车轮的转速越转越快,渐渐模糊成一片。“夜幕降临。”他开始念,接着停下来舔了舔两个手指,用他们连线头。火花猛地一闪。 “有晚上!”他喊完纵身向后一蹦,结果脚一崴,“有早晨,这是第一天。” 保罗院长、塔德奥先生和他的助手开始下楼梯,科恩霍尔修士喊道:“连接!” 书架梯顶端坐的修士头撞到了拱门,发出一声尖叫——刺目的光芒洒满地下室,这般灿烂的光辉十二个世纪以来从未出现过。 (查看原文) —— 引自第225页 -
如果一个人不知道什么事情是错误的,出于无知犯了错,那这个人并没有罪,因为他身边自然存在的理性不足以说服他,那是错的。然而,无知可以成为免罪的理由,却不能成为免罪的借口,因为这行为本身就是罪过。如果我因为这个人的无知而批准了他的行为,那我便犯下罪行,因为我知道那行为有罪。 (查看原文) —— 引自第311页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喜欢读"莱博维茨的赞歌"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莱博维茨的赞歌的书评 · · · · · · ( 全部 49 条 )

Yesterday Once More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昨天晚上半个通宵读完了据说是“辐射系列精神文本”的《莱博维茨的赞歌》,这本书是冷战和核军备竞赛高峰(1959年)时所作,获得了1961年的雨果奖。 这本书写的是一个志在核战灭世之后的黑暗时期保存知识的修道院的三段历史,从核战后的黑暗时代到重新发现近代科学,再到人类文... (展开)

> 更多书评 49篇
论坛 · · · · · ·
这本辐射圣经真的在国内绝版了吗 | 来自皮条客 | 2 回应 | 2023-02-03 16:46:31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15 )
-
中信出版社 (2018)8.5分 1454人读过
-
EOS (2006)8.9分 44人读过
-
新星出版社 (2012)8.3分 1010人读过
-
北京日报出版社 (2023)8.7分 208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雨果奖-最佳长篇 (自在)
- 全新的百篇科幻佳作 (无机客)
- 世界科幻大师丛书 (大不了)
- 雨果奖历届获奖作品(长篇小说) (spartacus)
- 愿主使他们的灵魂得享安息----作家非正常死亡录II (RMR)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2030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莱博维茨的赞歌的评论:
feed: rss 2.0
10 有用 Biomass 2012-01-19 03:17:13
几年前读过,彼时感触未深。现在则深感加洛林学者“The written word alone flouts destiny/Revives the past and gives the lie to death"之不屈精神至今在西方仍未绝灭。
0 有用 houzi 2011-09-25 19:00:34
读的相当艰难
6 有用 橘 きよあき 2016-05-03 22:26:03
被纯正宗教脉络贯穿、雷德利斯科特式浑厚低回的思虑、压抑着澎湃暗涌的歷史湍流。永劫回归。post-apocalyptic。
0 有用 蝉 2014-02-27 18:28:18
: I712.45/9945-23
7 有用 godannar 2020-04-17 11:08:12
其实我一直不喜欢把《莱博维茨的赞歌》放在科幻小说的框架下讨论,因为类型小说的一大缺点就是里面有太多作者错把手段作了目的,以为创造一些新奇有趣的景象或玩具就能功成名就,殊不知那只是讨好读者后残留的甜美错觉。小沃尔特·米勒之所以为一流,不在文笔优美,不在指引未来,而是一个人类古老的信念,以及为这个信念寻找合适舞台的坚定意志。如果它不适合在当下社会述说,那就创造一个社会,这就是幻想文学的全部意义所在。
0 有用 墨香浅韵 2023-05-14 18:40:17 内蒙古
把末世和人类文明的轮回结合在一起,从历史中永远学不到教训
0 有用 OUI.Baratheon 2023-03-28 21:42:30 广东
整体而言是宗教色彩非常浓郁的废土风格故事 科技宗教的科幻点子设定非常新颖也非常稀奇,作者同样塑造出了一个核战后的世界,从故事进程来看设定详实,逻辑完善。宗教的部分处理的也还可以,让了解不多的人能够大体明白宗教运转 但阅读体验真的非常一般,先说故事节奏,三段故事之间连接感非常薄弱,彼此之间独立性太强。废土的氛围塑造在那些物品和地堡出来之前约等于0,后续核战后的世界塑造也过于苍白无力,大部分情节集... 整体而言是宗教色彩非常浓郁的废土风格故事 科技宗教的科幻点子设定非常新颖也非常稀奇,作者同样塑造出了一个核战后的世界,从故事进程来看设定详实,逻辑完善。宗教的部分处理的也还可以,让了解不多的人能够大体明白宗教运转 但阅读体验真的非常一般,先说故事节奏,三段故事之间连接感非常薄弱,彼此之间独立性太强。废土的氛围塑造在那些物品和地堡出来之前约等于0,后续核战后的世界塑造也过于苍白无力,大部分情节集中在了理论上,但与核战前科技水平的冲突非常之少,就一个电灯是令人印象深刻的。 除此之外还非常令人失望的是莱博维茨宗教,整体而言与原本的天主教区别太小了,本以为可以看到一个完全崭新,拥有自己教义和行为的科技宗教,但实际上就是供奉一个科学家的天主教派,属于有点暴殄天物了 (展开)
0 有用 chartitec 2023-02-11 14:29:04 北京
读了一半,太晦涩了。
0 有用 目光炯炯猫猫头 2023-01-25 17:29:34 四川
@2020-05-04 13:51:21
0 有用 Ashes Of Body 2022-10-18 11:14:37 陕西
文明正统在西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