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本书虽然出自一位职业历史学家之手,却不是为其他学者而写。它是为所有希望了解这个世界、并认为历史对于了解世界很有帮助的人而写的。虽然我希望它能使读者对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的40年有一些了解,本书的目的却不是告诉他们这段时期确实发生了些什么。如果读者想对史实有更多了解,只需查阅数量庞大且往往相当优秀的文献资料。
我在本书中设法想要做到的,和之前的两册——《革命的年代:1789-1848》(The Age of Revolution 1789-1848)和《资本的年代:1848-1875》(The Age of Capital 1848-1875)——一样,是要了解和解释19世纪以及其在历史上的地位,了解和解释一个在革命性转型过程中的世界,在过去的土壤上追溯我们现代的根源;或者更重要的,视过去为一个凝聚的整体,而非(如历史的专门化往往强迫我们以为它...
本书虽然出自一位职业历史学家之手,却不是为其他学者而写。它是为所有希望了解这个世界、并认为历史对于了解世界很有帮助的人而写的。虽然我希望它能使读者对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的40年有一些了解,本书的目的却不是告诉他们这段时期确实发生了些什么。如果读者想对史实有更多了解,只需查阅数量庞大且往往相当优秀的文献资料。
我在本书中设法想要做到的,和之前的两册——《革命的年代:1789-1848》(The Age of Revolution 1789-1848)和《资本的年代:1848-1875》(The Age of Capital 1848-1875)——一样,是要了解和解释19世纪以及其在历史上的地位,了解和解释一个在革命性转型过程中的世界,在过去的土壤上追溯我们现代的根源;或者更重要的,视过去为一个凝聚的整体,而非(如历史的专门化往往强迫我们以为它是)许多单独题目的集合,如国别史、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等等的集合。自从我对历史开始感兴趣以来,我便始终想知道过去(或现在)生活的这些方面是如何连在一起,又为什么连在一起。
因而,本书(除了偶尔的例外情形)不是叙述性或系统化的说明,更不是在炫耀学问。读者最好视它为一种理论的展现,或者更确切地说,通过各章来追踪同一个主题。虽然我已尽力让非历史学家了解它,可是读者必须自己判断这个企图是否成功。
我没有办法向许多作者致谢,即使我往往不同意他们的说法,我却掠夺了他们的著作。我更没有办法向这些年来我从与同事和学生的谈话中所得到的许多构想表示谢意。如果他们在本书中认出他们自己的构想和言论,他们至少可以责备我误解了他们或误解了事实,或许我也确乎如此。然而,我还是可以向那些使我得以将对这个漫长时期的全神贯注浓缩到这一本书的人致谢。1982年,我在法兰西学院(College de France)开了一门13次演讲的课,完成了本书的草稿。我对于这个令人敬畏的机构以及发出这一邀请的拉杜利(EmmanuelLe Roy Ladurie)都非常感激。1983-1985年,勒伍豪信托(Leverhulme Trust)给了我一个荣誉研究员的职位,使我可以得到研究上的协助。巴黎的“人文科学研究所”(Maison des Sciences de l’Homme)和赫勒(Clemens Heller),以及联合国大学世界开发经济研究协会(World Institute for Development Economics Research of the UN University)和麦克唐纳基金会(Macdonnell Foundation),使我在1986年有几个安静的礼拜完成本书的正文。在协助我做研究的人当中,我尤其感谢哈斯金斯(Susan Haskins)、马歇尔(Vanessa Marshall)和派克博士(Dr.Jenna Park)。赫斯凯尔(Francis Haskell)校读了有关文艺的各章,麦凯(Alan Mackay)校读了有关科学的各章,山恩(PatThane)校读了有关妇女解放的各章,使我少犯一些错误,不过我怕错处仍在所难免。希福林(Andre Schiffrin)以一位朋友和典型受过教育的非专家身份阅读了整本手稿——本书乃是为这样的非专家而写。我为伦敦大学伯贝克学院(Birbeck College)的学生讲述欧洲历史有许多年,如果没有这一经验,我怀疑我是否会产生撰写19世纪世界史的构想。因此,此书也是献给那些学生的。
艾瑞克·霍布斯鲍姆
作者简介 · · · · · ·
艾瑞克•霍布斯鲍姆(Eric Hobsbawm)
英国著名历史学家、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享誉国际、备受推崇的近现代史大师。权威媒体评价他是“我们这个时代最重要的历史学家,更是启迪大众心智的思想巨匠”。英国前首相托尼•布莱尔盛赞他是“进步主义政治史界的巨人,影响了整整一代政治和学术领袖”。
霍布斯鲍姆的研究时期以19世纪为主并延伸及17、18和20世纪;研究的地区则从英国、欧洲大陆,扩至拉丁美洲。除史学领域外,他也经常撰写当代政治、社会评论、社会学理论文章,以及艺术、文化批评等。他在劳工运动、农民叛变和世界史范畴中的研究成果堪居当代史家的顶尖之流,在学术界有很大影响。
他也是叙事体史学的大家,其宏观通畅的写作风格将叙述史学的魅力扩及大众,正如《新左派评论》著名编辑佩里•安德森所言:霍布斯鲍姆是不可多得地兼具了理性的现实感和感性的同情心。一方面是个脚踏实...
艾瑞克•霍布斯鲍姆(Eric Hobsbawm)
英国著名历史学家、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享誉国际、备受推崇的近现代史大师。权威媒体评价他是“我们这个时代最重要的历史学家,更是启迪大众心智的思想巨匠”。英国前首相托尼•布莱尔盛赞他是“进步主义政治史界的巨人,影响了整整一代政治和学术领袖”。
霍布斯鲍姆的研究时期以19世纪为主并延伸及17、18和20世纪;研究的地区则从英国、欧洲大陆,扩至拉丁美洲。除史学领域外,他也经常撰写当代政治、社会评论、社会学理论文章,以及艺术、文化批评等。他在劳工运动、农民叛变和世界史范畴中的研究成果堪居当代史家的顶尖之流,在学术界有很大影响。
他也是叙事体史学的大家,其宏观通畅的写作风格将叙述史学的魅力扩及大众,正如《新左派评论》著名编辑佩里•安德森所言:霍布斯鲍姆是不可多得地兼具了理性的现实感和感性的同情心。一方面是个脚踏实地的唯物主义者、提倡实力政治;另一方面又能将波希米亚、土匪强盗和无政府主义者的生活写成优美哀怨的动人故事。
霍布斯鲍姆一生著作甚丰,真正使他荣登世界“近现代史大师”宝座的,是他的“年代四部曲”:《革命的年代:1789~1848》、《资本的年代:1848~1875》、《帝国的年代:1875~1914》和《极端的年代:1914~1991》。它们结构恢弘,叙事晓畅,成为当代极为流行的历史著作,让全球数以百万计的普通人获得了触摸历史的机会。
基于其卓越的文化贡献,霍布斯鲍姆曾于1998年被英国皇室授予英国荣誉勋爵(Companion of Honour)称号,也曾获得过欧洲最受关注且奖金额最高的人文和自然科学奖项巴尔扎恩奖(Balzan Prize)。
进入21世纪后,霍布斯鲍姆依旧笔耕不辍,《趣味横生的时光——我的20世纪人生》《霍布斯鲍姆看21世纪》等书相继出版,在离世前几月,他依然在整理自己的最后一部作品《断裂的年代:20世纪的文化与社会》。
2012年10月1日,以95岁高龄在伦敦逝世。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当时局势的新奇之处在于:借助经济和政治的结合,即使是将那些有争议的地区和平划分为若干“势力范围”,也无法平息国际上的敌对竞争。1871~1889年间,俾斯麦曾以无以伦比的技巧处理这种敌对竞争。如俾氏所深知的,控制它的关键在于刻意限制目标。只要各国政府能够精确说明其外交目的——如边界移动、王朝婚姻、从他国获得的“补偿”——便可能通过评估和安排来解决。 (查看原文) —— 引自第356页 -
因而,当民族主义被调成鸡尾酒时,它才真的普受欢迎。它的吸引力不只在于它本身的滋味,也在于它掺和了其他的某种成分或多种成分。它希望能借这些成分来解消费者精神或物质上的干渴。但是,这样的民族主义虽然还是名副其实的,却不是挥舞国旗的右派所希望的那样——它既不那么好斗又不那么专心致志,而且确乎不那么反动。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六章 挥舞国旗:民族与民族主义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喜欢读"帝国的年代"的人也喜欢 · · · · · ·
帝国的年代的话题 · · · · · · ( 全部 条 )



帝国的年代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5 条 )

不论好坏,我们继承了这个世界




进步意识相态及其危机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霍布斯鲍姆“年代四部曲”第一部《革命的年代》将1789~1848这几十年的历史概括为“双元革命”时期,这一时期的英国工业革命和法国大革命并行塑造了当时及后来世界历史态势。 而到了1848年以后,政治革命偃旗息鼓,相反,工业革命仍然持续影响着历史发展进程,工业生产技术的推... (展开)

霍布斯鲍姆:《帝国的年代:1875-1914》读书笔记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序言 “本书虽然出自一位职业历史学家之手,却不是为其他学者而写。它是为所有希望了解这个世界,并认为历史对于了解世界很有帮助的人而写的。”【IX】(Though written by a professional historian, this book is addressed not to other academics, but to all who wish to ... (展开)
迷人的历史漩涡——序曲为序曲之序曲

#26@2021#帝国的年代
> 更多书评 15篇
-
如果中国被瓜分,则西欧的更大部分,将在外表和性质上,和英国南部、蔚蓝海岸,以及意大利和瑞士那些充满旅行车队和旅馆的地方一样:一小群富有的贵族,靠着从远东抽取股息和年金为生;在他们身旁是人数稍多的职业侍从和技艺工人,以及一大群私人仆佣和运输业工人。所有的主干工业均将消失,主要的食物和制造品,都以贡物的方式由非洲和亚洲流进来。
2021-04-11 22:36:34
-
C (渡己。)
根据社会学理论,非领土派几乎无疑是对的。“非领土”指的是非男男女女(增减少数几个游牧或散居的民族)不牢牢地附着于他们称为“家园”的那块土地,尤其当我们想到:在历史上的大半时间内,绝大部分的人都属于根植于最深的人——靠农业为生的人。 但是,那块“家乡领域”并不等于现代国家的领域,正好像现代英文“fatherland”(祖国)一词中的“father”(父),并不是一个真正的父亲。那时的“乡土”(homeland)是彼此具有...2017-02-01 08:27:01
根据社会学理论,非领土派几乎无疑是对的。“非领土”指的是非男男女女(增减少数几个游牧或散居的民族)不牢牢地附着于他们称为“家园”的那块土地,尤其当我们想到:在历史上的大半时间内,绝大部分的人都属于根植于最深的人——靠农业为生的人。 但是,那块“家乡领域”并不等于现代国家的领域,正好像现代英文“fatherland”(祖国)一词中的“father”(父),并不是一个真正的父亲。那时的“乡土”(homeland)是彼此具有真正的社会关系的人类的真实群落所在地,而非在成千上万人口(今日甚至成亿人口)当中创造“某种连结”的虚构社会。 上万年来,人们生存着,并没有民族家国的概念,有的只是人与人之间恒久不变的维系和风俗。当社会发生剧变,这种维系和风俗已不能面对和解决新的事物,随着传统的这些东西的式微,“民族国家”填满着一空白。
回应 2017-02-01 08:27:01
-
C (渡己。)
当那些生活在中西欧,处境优越、受过教育而且业已被同化的犹太中产阶级和富人,面对从东欧贫民窟逃向西方的250万同胞时,便会有此感觉。这些野蛮人真的和“我们”是同一种族吗? 由于进步世界内外的野蛮人,其数量如此之多,以致进步只局限于极少数人当中,少数人可以控制野蛮人而使文明得以维持的人当中。穆勒不是说过:“只要其目的是为了改进野蛮人,则专制政府便是对待野蛮人的正当政府形式。” 但是,进步还有另一个更深刻...2017-02-01 07:17:54
-
C (渡己。)
19世纪的新奇之处,是欧洲人愈来愈把非欧洲人及其社会视为卑下、不可取、薄弱、落后, 甚至幼稚。它们应该是被征服的对象,至少应该是必须接受真正文化教化的对象;而代表这个唯一的真正文明的,是商人、传教士和一队队携带枪炮、烈酒的武装士兵。在某种意义上,非西方社会的传统价值观,在这个唯有靠武力和军事科技才能生存的时代,显然不太具有力量。2017-02-01 07:27:55
-
C (渡己。)
根据社会学理论,非领土派几乎无疑是对的。“非领土”指的是非男男女女(增减少数几个游牧或散居的民族)不牢牢地附着于他们称为“家园”的那块土地,尤其当我们想到:在历史上的大半时间内,绝大部分的人都属于根植于最深的人——靠农业为生的人。 但是,那块“家乡领域”并不等于现代国家的领域,正好像现代英文“fatherland”(祖国)一词中的“father”(父),并不是一个真正的父亲。那时的“乡土”(homeland)是彼此具有...2017-02-01 08:27:01
根据社会学理论,非领土派几乎无疑是对的。“非领土”指的是非男男女女(增减少数几个游牧或散居的民族)不牢牢地附着于他们称为“家园”的那块土地,尤其当我们想到:在历史上的大半时间内,绝大部分的人都属于根植于最深的人——靠农业为生的人。 但是,那块“家乡领域”并不等于现代国家的领域,正好像现代英文“fatherland”(祖国)一词中的“father”(父),并不是一个真正的父亲。那时的“乡土”(homeland)是彼此具有真正的社会关系的人类的真实群落所在地,而非在成千上万人口(今日甚至成亿人口)当中创造“某种连结”的虚构社会。 上万年来,人们生存着,并没有民族家国的概念,有的只是人与人之间恒久不变的维系和风俗。当社会发生剧变,这种维系和风俗已不能面对和解决新的事物,随着传统的这些东西的式微,“民族国家”填满着一空白。
回应 2017-02-01 08:27:01
-
如果中国被瓜分,则西欧的更大部分,将在外表和性质上,和英国南部、蔚蓝海岸,以及意大利和瑞士那些充满旅行车队和旅馆的地方一样:一小群富有的贵族,靠着从远东抽取股息和年金为生;在他们身旁是人数稍多的职业侍从和技艺工人,以及一大群私人仆佣和运输业工人。所有的主干工业均将消失,主要的食物和制造品,都以贡物的方式由非洲和亚洲流进来。
2021-04-11 22:36:34
-
C (渡己。)
根据社会学理论,非领土派几乎无疑是对的。“非领土”指的是非男男女女(增减少数几个游牧或散居的民族)不牢牢地附着于他们称为“家园”的那块土地,尤其当我们想到:在历史上的大半时间内,绝大部分的人都属于根植于最深的人——靠农业为生的人。 但是,那块“家乡领域”并不等于现代国家的领域,正好像现代英文“fatherland”(祖国)一词中的“father”(父),并不是一个真正的父亲。那时的“乡土”(homeland)是彼此具有...2017-02-01 08:27:01
根据社会学理论,非领土派几乎无疑是对的。“非领土”指的是非男男女女(增减少数几个游牧或散居的民族)不牢牢地附着于他们称为“家园”的那块土地,尤其当我们想到:在历史上的大半时间内,绝大部分的人都属于根植于最深的人——靠农业为生的人。 但是,那块“家乡领域”并不等于现代国家的领域,正好像现代英文“fatherland”(祖国)一词中的“father”(父),并不是一个真正的父亲。那时的“乡土”(homeland)是彼此具有真正的社会关系的人类的真实群落所在地,而非在成千上万人口(今日甚至成亿人口)当中创造“某种连结”的虚构社会。 上万年来,人们生存着,并没有民族家国的概念,有的只是人与人之间恒久不变的维系和风俗。当社会发生剧变,这种维系和风俗已不能面对和解决新的事物,随着传统的这些东西的式微,“民族国家”填满着一空白。
回应 2017-02-01 08:27:01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9 )
-
中信出版社 (2014)8.4分 528人读过
-
Vintage (1989)8.2分 24人读过
-
中信出版社 (2017)8.8分 195人读过
-
Abacus (1989)暂无评分 9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工人阶级及相关研究 (🦉的瓦涅密)
- 汉译大众精品文库 (嘿嘿)
- George F.Kennan (Gloria)
- 打造靠谱的启蒙书单-第2版(by夜曲依赖症等) (小石)
- 霍布斯及霍布斯鲍姆的著作 (开心街的小啵啵)
谁读这本书?
二手市场
订阅关于帝国的年代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胖胖软软甜甜 2022-05-13 15:54:44
20220513得到听书:已开放和未开发国家对进步的看法。
0 有用 似乎又 2016-11-13 22:43:49
“漫长的19世纪”(1776-1914)——“美好的时代”;帝国主义的不可逆性、必然性;法国大革命和英国工业革命的后果。“进步”;欧美生产集团——垄断的形成;先进vs落后(帝国的世界);劳工状况;民族主义运动与工人阶级;妇女解放;艺术;中国革命;法国大革命把宫廷厨师解放出来;
0 有用 Sarcophagus 2020-04-27 14:41:05
尾声进入可口述回忆时段,瞻顾之间,价值感怀殊难掩抑。水准维持,传统发明、国族主义、劳工运动、女性地位、理性悖论等部分尤为精彩。中译较上两部略显逊色,但仍属上乘。两岸专名转换依旧令人遗憾,本雅明、叶芝之类人地专名疏误到14版都没改掉。文献索引地图仍被删。
0 有用 陈毓秀 2021-02-07 09:48:33
读过就忘。。。
0 有用 骇客辉 2022-05-03 20:21:11
这个时代的基本模式,是资产阶级自由主义的社会和世界,逐渐向其“离奇死亡”迈进。它在到达最高点的时刻死去,成为所有矛盾的最大牺牲者,而这些矛盾都是因其前进而产生的。
0 有用 胖胖软软甜甜 2022-05-13 15:54:44
20220513得到听书:已开放和未开发国家对进步的看法。
0 有用 骇客辉 2022-05-03 20:21:11
这个时代的基本模式,是资产阶级自由主义的社会和世界,逐渐向其“离奇死亡”迈进。它在到达最高点的时刻死去,成为所有矛盾的最大牺牲者,而这些矛盾都是因其前进而产生的。
0 有用 KirakirA 2021-09-25 14:59:15
说实话 不知道是我的问题 总感觉逻辑怪怪的 但是结语是我觉得最好的一章 让我对所谓帝国的年代有了更加美好的认知 帝国的年代人们充满了对大同世界的美好幻想,美好的希望。“我们现在可以回顾这一希望,我们现在仍可分享这一希望,但不可能不带着怀疑和不确定的感觉。”
0 有用 糯米糍粑 2021-05-06 18:25:15
语言上还是比较晦涩的,但还是比较完整呈现了资本和民主政治如影随形的发展。
0 有用 Cecile 2021-04-14 07:49:30
“和平的时代,充满自信的资产阶级文明、财富日渐增长时代,以及西方帝国的时代,如何在其体内孕育了战争、革命和危机时代的胚胎。这个胚胎终将使他毁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