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本书收录了著名批评家朱大可1999-2004年这五年间的大部分较有影响的文学、文化和时政批评文章。所有文章均曾公开发表在中国新闻周刊、南方周末、南风窗等著名媒体上,其中一些作品曾经引发广泛争议。作为中国80年代最有代表性的批评家之一,朱大可迄今仍然保持着犀利而深刻的风格,与他的神学、神话和文化阐释学研究相比,,他的文化批评更具“杀伤力”,并因此而有“一剑封喉”的美誉。朱大可的批评方式和话语风格,对90年代以来的“愤青主义批评”产生了微妙影响。
朱大可,祖籍福建武平客家。1957年生于上海。当代著名学者、文化批评家和随笔作家。崛起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曾是当时先锋文化的重要代言人,现任教于同济大学文化批评研究所,主要从事中国文化艺术的研究。其主要著述有《燃烧的迷津》、《话语的闪电》、《流氓的盛宴》、《21世纪中国文化地图》(已出五卷)等,以新锐的思想和独特的话语方式见长,被认为是中国优秀的文化批评家和随笔作家之一。
写的还算可以。
朱老师几年前的文化批评有些在今天依然锋利,虽然这些“酷评”并非尽善尽美——或许要求酷评尽善尽美本身就是错的——但是仍然颇有启发性。
2014-12-12“人们只需要一种非常轻盈的哲思小语,像粉色的口红一样,涂抹在苍白失血的精神之唇上,以滋润营养不良的文化面颜。”这个比喻太精妙,道出充斥周遭的“小清新”“心灵鸡汤”“文化大散文”被掩盖的贫瘠。朱氏话语犀利的风格读起来畅快淋漓,但是有些文章戛然而止显得力度不足。
果然一剑封喉啊
这个集子收的就比较差了,报头刊尾的应时之作。少有成熟深刻的文字。
好多年的书咯
07年。
一些观点颇为契合,只是名词堆砌令人生厌。文化消费的时代问诊,有些先知意味地道出了境况。
补标。朱大可文字真是犀利,有时候还不讲道理。
> 更多短评 18 条
> 更多书评 1篇
> 14人在读
> 172人读过
> 101人想读
订阅关于守望者的文化月历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来公望 2011-11-10 19:17:51
写的还算可以。
0 有用 空羽 2009-12-26 22:26:54
朱老师几年前的文化批评有些在今天依然锋利,虽然这些“酷评”并非尽善尽美——或许要求酷评尽善尽美本身就是错的——但是仍然颇有启发性。
0 有用 抗世违世情 2019-08-02 11:14:36
2014-12-12“人们只需要一种非常轻盈的哲思小语,像粉色的口红一样,涂抹在苍白失血的精神之唇上,以滋润营养不良的文化面颜。”这个比喻太精妙,道出充斥周遭的“小清新”“心灵鸡汤”“文化大散文”被掩盖的贫瘠。朱氏话语犀利的风格读起来畅快淋漓,但是有些文章戛然而止显得力度不足。
0 有用 迟钝 2010-10-31 22:12:15
果然一剑封喉啊
0 有用 碎岁 2011-04-25 09:01:17
这个集子收的就比较差了,报头刊尾的应时之作。少有成熟深刻的文字。
0 有用 永远爱夏天 2022-07-23 21:29:51
好多年的书咯
0 有用 抗世违世情 2019-08-02 11:14:36
2014-12-12“人们只需要一种非常轻盈的哲思小语,像粉色的口红一样,涂抹在苍白失血的精神之唇上,以滋润营养不良的文化面颜。”这个比喻太精妙,道出充斥周遭的“小清新”“心灵鸡汤”“文化大散文”被掩盖的贫瘠。朱氏话语犀利的风格读起来畅快淋漓,但是有些文章戛然而止显得力度不足。
0 有用 二一老人 2018-08-31 16:52:38
07年。
0 有用 童书小读伴 2017-01-24 09:50:30
一些观点颇为契合,只是名词堆砌令人生厌。文化消费的时代问诊,有些先知意味地道出了境况。
0 有用 虎哥饲养员 2014-10-07 16:02:39
补标。朱大可文字真是犀利,有时候还不讲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