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德国历史中包含了种种极端化的矛盾:一个孕育了路德、古滕贝格、巴赫、歌德等科学和文化巨人的国度,为什么对自己的民族和文化特质如此困惑和忧虑?这样一个拥有高度文明和先进文化的民族,怎么会委身于纳粹党人统治下,对欧洲犹太人实施种族灭绝?一个曾委身于纳粹主义的国度,如今怎么会变成欧洲迈向后民族主义之路的主发动机?著名德国史专家马丁·基钦在本书中运用富于洞察力的笔触,深入而透彻地探讨了德意志历史的复杂性,为解读上述难题开启了一扇门户。正是从历史的高度,作者揭示了一个民主而繁荣的德国,对于欧洲乃至全世界的巨大影响。 《剑桥插图德国史》是一部格局恢宏、旁征博引的著作,几乎每一页都配有精美的插图,其中包括多幅首次与读者见面的珍贵照片。对于重要的人物、地点、事件和问题辟出专页矛以介绍。本书在德国史研究领域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并对构建后民族主义时代的欧洲发挥一定的作用...
德国历史中包含了种种极端化的矛盾:一个孕育了路德、古滕贝格、巴赫、歌德等科学和文化巨人的国度,为什么对自己的民族和文化特质如此困惑和忧虑?这样一个拥有高度文明和先进文化的民族,怎么会委身于纳粹党人统治下,对欧洲犹太人实施种族灭绝?一个曾委身于纳粹主义的国度,如今怎么会变成欧洲迈向后民族主义之路的主发动机?著名德国史专家马丁·基钦在本书中运用富于洞察力的笔触,深入而透彻地探讨了德意志历史的复杂性,为解读上述难题开启了一扇门户。正是从历史的高度,作者揭示了一个民主而繁荣的德国,对于欧洲乃至全世界的巨大影响。 《剑桥插图德国史》是一部格局恢宏、旁征博引的著作,几乎每一页都配有精美的插图,其中包括多幅首次与读者见面的珍贵照片。对于重要的人物、地点、事件和问题辟出专页矛以介绍。本书在德国史研究领域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并对构建后民族主义时代的欧洲发挥一定的作用。 充盈于这一恢弘卷帙中的精彩著述定能引起从年轻不家务事到专家学者对德国跌宕起伏的历史的关注。基钦为藏书者奉献了一部从深度到广度都堪称一流的学术精品。——美国最具权威性的书评杂志《书单》 马丁·基钦提供的鞭辟入里的概观都插入大量的照片和图片加以说明,这是剑桥插图世纪历史系列丛书又一可喜成果。——多伦多《环球邮报》
作者简介 · · · · · ·
马丁·基钦,加拿大西蒙·弗雷泽大学历史系教授,著名德国史专家,德国史研究领域的学术带头人。著有多部研究19世纪、20世纪德国历史问题的书籍,《战时纳粹德国》、《1815-1914年的德国政治经济》、《悄无声息的专制1916-1918年的德国最高统帅部》、《1890-1914年的德国军官团》等,都被列为研究德国史的必读节目。
目录 · · · · · ·
第一章 德国史的起源
第二章 从奥托王朝到萨利安王朝
第三章 霍亨斯陶芬王朝与中世纪后期
第四章 宗教改革运动
第五章 反宗教改变与三十年战争
第六章 十八世纪
第七章 改革、复兴与复辟
第八章 德国的统一
第九章 德意志帝国
第十章 魏玛共和国
第十一章 纳粹德国
第十二章 1945年后的德国
第十三章 德国的重新统一
尾章
索引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在德意志内部,巴巴罗萨的注意力集中扩大王家领地面积,增加收入,修建一系列坚固城堡,以加强自己在王家领地内部的宗主权上,却不情愿与来自韦尔夫家族的强劲竞争对手狮子亨利对抗。当北德意志诸侯们对他的不满情绪日积月累时,他也未能及时做出反应。当亨利拒绝出席宫廷,显然违犯了纲纪时,这位皇帝才在1180年的杰恩豪森大会上与帝国的诸侯们一道做出决定,把狮子亨利在德意志的领地一分为三,威斯特伐利亚交给科隆大主教,大体相当于今天的下萨克森的那块土地交给安哈特/冯/维特尔斯巴赫。巴伐利亚交给奥托。这项决定具有极其深远的影响。维特尔巴赫家族将一直统治巴伐利亚到1918年,直到今天,北莱茵-威斯特伐利亚诸州与下萨克森之间的州界,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与杰恩豪森大会的决定密切相关。 (查看原文) —— 引自第53页 -
德意志的大多数诸侯都支持土瓦本的菲利普,但他遭到了维泰尔巴赫的奥托的谋杀。此后,形势很快变得有利于另一个王位的角逐者,即不伦瑞克的奥托。 (查看原文) —— 引自第54页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喜欢读"剑桥插图德国史"的人也喜欢 · · · · · ·
剑桥插图德国史的书评 · · · · · · ( 全部 4 条 )

曾经的西化模式之一德国模式
> 更多书评 4篇
-
把民族建立在种族基础上,而非共同的价值观和共同的法律。甚至一直到了今天,仍然会出现这样的现象:一个俄罗斯人,只要他的双亲都有日耳曼人的血统,哪怕他一句德语都不会说,仍然保有加入德国国籍的天然权利;反之,如其双亲系土耳其人,哪怕他生在德国,哪怕他能讲一口流利的德国,哪怕他在德国上学,仍然无权加人德国国籍。 民族建立在种族基础上 754年,加洛林王朝,开启君权神授 到查理曼统治时期,政府中的所有抄写、档...
2022-01-19 19:30:45
把民族建立在种族基础上,而非共同的价值观和共同的法律。甚至一直到了今天,仍然会出现这样的现象:一个俄罗斯人,只要他的双亲都有日耳曼人的血统,哪怕他一句德语都不会说,仍然保有加入德国国籍的天然权利;反之,如其双亲系土耳其人,哪怕他生在德国,哪怕他能讲一口流利的德国,哪怕他在德国上学,仍然无权加人德国国籍。 引自 导论 民族建立在种族基础上
754年,加洛林王朝,开启君权神授
到查理曼统治时期,政府中的所有抄写、档案事务均交由这些教士办理,原因在于当时很少有几个世俗人土懂得拉丁文,甚至连识字者也没有多少。抄写员由一位首相领导,而这位首相虽然名义上应听命于附属教堂大牧师,但很快便成为宫廷中最有权势的官员一一值得一提的是,首相这个职务及其在政府中的重要地位,一直延续到了今天。 引自 第一章 德国史的起源 首相的起源
育当时掌握书写技能者在很大程度上仍限于教会,因而教士们在行政管理和司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直到11世纪,商人们才为了更有效做生意而学习阅读和书写。另一方面,虽然法兰克人自视为罗马人的真正传27人,但研究工作却是围绕日耳曼民族的语言和种族特点一一正是在日耳曼人中,法兰克人才被公认为最发达的一支。786年,第一次出现了“日耳曼语言”( lingua theodisca),查理大帝敕令编纂一部语法 引自 第一章 德国史的起源 786年 日耳曼语言
而俄罗斯如果不是女大公奥莉加的儿子更乐于接受拜占延的传教的话,本来也有希望成为罗马教会的势力范圃。这种拒绝听从母亲意愿的做法令莉加颇为不满,并将产生深远的历史影响:从此以后,俄罗斯的宗教传统将属于东方而非西方教廷,因此它将始终无法成为欧洲的一部分。当博列斯拉夫一世于950年臣服于奥托后,德意志传教士开始在波希米亚积极传教,并在美因茨大主教区下面新设了布拉格主教区。 引自 第一章 德国史的起源 俄罗斯未属于西方教廷的起因
奥托并不能称作西欧的统治者,而只是“德意志民族的神圣罗马帝国”皇帝(962年称“罗马帝国”,1157年称“神圣帝国”,1512年后称“德意志民族的神圣罗马帝国”。在初始,神圣罗马帝国领有德意志兰、意大利和伦巴第。奥托一世虽被尊为“大帝”,但皇帝的头衔并不能自动传给每个德意志国王;德意志国王为得到皇帝称号和皇位,必须去罗马由35教皇加冕可,没有加冕的只能称为“德意志国王”。诚如此,便需要皇帝与教皇之间建立起一种特殊关系,并必须介入意大利政治生活。 引自 第一章 德国史的起源 德意志并无首都,皇帝也没有固定的住所,所以但凡成功的皇帝,都需要不停地巡游四方。虑及此点,对于中世纪时代两座最著名的雕像,即班贝格和马格德堡的两座,展现的都是皇帝骑在马上的形象,便不难理解了。皇后同样没有固定的住所,因此在丈夫出行时会跟随着,并作为皇帝精明强干的搭档,在国务活动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拥有相当大的权力和影响 引自 第二章 从奥托王朝到萨利安王朝 居无定所的皇室
中世纪国王们的收入非常短缺,因此把宫廷设在“马背上”,在财政意义上很有必要。国王一行可以住在王家领地的世俗的或教会的租用者家中,把接待开支和租金作抵消。考虑到当时社会的交通、通信条件很落后,这种“旅行治国”在经济上和政治上都不失为一种有效方式:从经济上看,它免除了剩余粮食运往皇家粮仓之费用;从政治上看,官廷始终处于运动状态。一般每天旅行10至20英里,可以使国王真实掌握王国的情况。而当皇帝建立起固定的官殿后,往往不要多长时间便会丧失对帝国的控制权。中世纪的平凡百姓认为他们的皇帝是上帝膏立的,具有代代相传的神奇力量,因此如果有幸见到皇帝,便可保障当地不会受恶劣天气、坏收成或嘉疫的侵袭。 引自 第二章 从奥托王朝到萨利安王朝 马背上的宫廷,旅行治国
教会正经历一场带有根本性的改革,为了与世俗政权争夺最髙地位,它已做好了充分准备。这时的格雷戈利七世,似乎有着永不枯竭的精力,义无反顾地投人到建立教皇绝对的、无可争议的权力的斗争中。他不仅要控制罗马教会,还要凌驾于一切世俗政权之上。毫无疑问,利四世正是这些世俗5政权中最强大的一个,如果能够战胜这位皇帝,教权必将迎来决定性的胜利。鉴于奥托王朝和萨利安王朝对教会的支配权业已丧失殆尽,鉴于教廷已挣脱了帝国的绊,格雷戈利七世对自己将最终获胜充满信心。 而意大利的各个城市要求自治、自主任命主教,更令这场教权与皇权之争复杂化了。在所有城市中,米兰的斗争最为激烈。在米兰,无论是大主教还是控制这座城市的低级贵族(骑士)都效忠于皇帝。教皇利用宗教狂热主义,煽动起民众运动,以回应米兰人的反叛。最终,宗教狂热分子道到了可怖的屠杀,拥戴教皇的派别到重,令这场皇帝、教皇与米兰人之间的争斗达到了高潮。 引自 第二章 从奥托王朝到萨利安王朝 教权与皇权的斗争
教皇得知他已越过阿尔卑斯山脉的消息后,为审和保险起见,决定前往在他看来牢不可破的、托斯卡纳边疆伯爵夫人马蒂尔达位于卡诺萨的城堡。来到卡诺莎城堡后,享利四世双脚赤棵,在风雪中等候了三天,教皇才允许他进入城堡,在圣母堂相见。 引自 第二章 从奥托王朝到萨利安王朝 亨利四世风雪里求教皇宽恕
召来掠夺成性的诺曼游牧部落,令格雷戈里七世在道义上彻底破产。他逃离了罗马,在萨勒诺建立起自己的官廷。在相隔一段安全的距离之后,他再次开除了利四世这个刻骨痛恨对手的教籍,并号召所有基督徒共同消灭这个敌人。不久以后,他便去世了,但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他也没有饶恕事利四世,不由得令为他送别的教士颇感失落。从这位教皇的口中吐出的最后一句话是:“我热爱正义、仇视罪恶,所以我死于流亡之路。” 享利四世终于摆脱了自己的竞争对手,但他终生都未能从被开除教籍及道受卡诺萨之辱的阴影中摆脱出来。离开罗马后,他在德意志重申了自己的教籍,解除了一大批曾追随格雷戈里七世主教的教职,并追击诺曼 引自 第二章 从奥托王朝到萨利安王朝 动不动开除亨利教籍
教乌尔班二世的注意力转向了法国教会改革,并号召发动次十字军东征(罗马天主教会及西欧封建主、大商人在反对异教、维护基督教旗帜掩护下,对地中海东岸诸国,主要是对该地区的伊斯兰教国家发动的军事远征。东征战争从1096年至1270年延续近200年之久,前后进行了8次。因出征者均在衣服上缝有红十字作标记,故名十字军 引自 第二章 从奥托王朝到萨利安王朝 十字军东征1096-1270
亨利四世支持低级骑士和城市自由民,帮助他们增进经济利益。通过不遗余力地制止社会动乱,他赢得了所有渴望和平与秩序、厌倦了贵族阶层内部永无休止纷争的人的支持。他惩处了那些在1096年的大杀中犯下罪行的人,从而为犹太人复了仇;他保护那些被强制皈依基督教的人,并希望能让这些人回归自己原来的亲教信仰。然而,这样的政策必然遭来教会和世俗封建主们的诅咒。这些人还劝诚新近被立为国王的小享利:如果他的父亲继续推行这种愚的政策,他的皇位继承权将面临危险。教皇解除了小亨利对其父亲立下的效忠言的约東力。为了解决这场争论,帝国1105年再次在美因茨召开大会。然而,小利一点也不想冒失去继承权的风险,因此囚禁了自己的父亲,抢走了皇帝御氧,并于1106年1月由美因茨大主教加冕为皇帝。 引自 第二章 从奥托王朝到萨利安王朝 亨利四世有普通人的支持
曾经有四位教皇提出把希尔德加德封为圣女,但都被她拒绝了。从她那不平几的一生,人们可以发现,中世纪的女性可以在事业上取得何等越的成就。除了自己的修女身份外,她对宗教问题或哲学不感兴趣,而是迷醉于神秘主义和现实社会,并以她那个时代的典型方式把这两者结合在一起。不过,虽然她是一个诚和平和的宗教女性,希尔德加德也不可免地抱有她那个时代的一些偏见。例如,当被问及为何把交往对象限定在贵族阶层时,她的问题是这样的“有谁会把自己的家畜,牛啊、驴啊、绵羊啊、山羊啊,都关在一个圈里?”既然社会上的不平等是上帝所规定的,那么,对平等的召唤便是对神明的亵渎。 引自 第三章 霍亨斯陶芬王朝与中世纪后期 既然社会上的不平等是上帝所规定的,那么,对平等的召唤便是对神明的亵渎。
像英国国王享利二世(利二世与教会发生了激烈冲突,并在1170年坎特伯雷大主教托马斯・贝克菜遭到谋杀时达到高潮),尽可以在自己的王国把自己说成是国王、教皇使者、族长、皇帝,反正他把什么头衔加在自己身上都可以。索尔兹伯里的约认为,虽然这并不是什么合乎理想的趋势,而且必然会导致暴政,但时势使然,不可避免。德意志为什么没能摆脱两个半世纪以来的传统,步英国和法国的后尘踏上民族国家之路?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因为教皇需要一个普世帝国。 引自 第三章 霍亨斯陶芬王朝与中世纪后期 德意志为什么没能摆脱两个半世纪以来的传统,步英国和法国的后尘踏上民族国家之路?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因为教皇需要一个普世帝国。
教皇指控弗里德里希二世曾经说过这样的话:历史上最大的三个骗子,一个是摩西,一个是耶稣基督,另一个是穆罕默德。 引自 第三章 霍亨斯陶芬王朝与中世纪后期 历史上的骗子
1356年《金玺诏书,是中世的德意志最类似于宪法的一件文献。当然,这并不是指近代意义上的宪法,而只是表示为国正推选制订明确程序责的一系列机制。 只有生活在城镇中的公民可得到法律保护。这项原则的效力,将一直持续至19世纪。金玺书时代的德意志,并不能称作维形期的民族国家。事实上,各选侯都是在德意志这个松的邦联中握有主权地位的君。该书第31款称,这是一种“针对有着不同传统习惯和语言的不同民族的法律”,从而承认了这种多元性。 引自 第三章 霍亨斯陶芬王朝与中世纪后期 金玺诏书
1257年德意志王国选举国王的会议,只有少数几个诸侯参加,即后世所称的“七大选侯”。他们是:美因茨、特里尔和科隆三位大主教,波希米亚国王、菜茵边疆伯爵(后来改称帕拉丁选侯),萨克森公爵,勃兰登堡边疆伯爵。 弗里德里希・席勒(1759~1805年)曾经以诗人而非历史学家的口吻,把随后这段岁月称作“没有皇帝的恐怖时期”。“恐怖时期”将一直持续至1273年哈布斯堡家族的鲁道尔夫被推选出来。 引自 第三章 霍亨斯陶芬王朝与中世纪后期 七大选侯 恐怖时期
这场瘟疫(1348年,一种被称为“黑死病”的瘟疫开始在欧洲各地扩散。其症状之一是患者皮肤上会出现许多黑班,故被叫黑死病。当时曾波及整个欧洲、北非,中国和亚洲其他地区也曾受影响一一译注)的真正原因,历史学家们尚无定论。教皇在阿维尼翁的私人医生、当时被公认为医术最高明者的居伊德·肖阿里亚克认为,这是几大行星交会的特殊天文现象造成的。有些人则断定,瘟疫是犹太人四处漂泊传来的。把瘟疫归于犹太人ー说,甚至得到了德国一家声很高的出版公司的采信,而后来的纳粹分子更是醉心于此。也许,“黑死病”是十字军骑士带回欧洲的,不过并没有什么证据表明,中东地区当时曾流行这种疾病。更有可能的一种说法是,灾难最初源于印度,是往返于黑海沿岸港口与印度之间的商船传至欧洲的。 1349年,在德意志,在欧洲其他地区,犹太人“被用最可怕、最缺乏人道的方式,使用铁烙、火烧杀害。这位修士并不相信凶手们有关犹太人朝井水投毒、制造这场灾难的说法,而是认为对犹太人的大層杀缘于对他们财富的嫉妒心理一一只要除掉债权人,凶手们欠下的债务便万事大吉啦! 引自 第三章 霍亨斯陶芬王朝与中世纪后期 犹太债权人
回应 2022-01-19 19:30:45 -
苏小蛇 (fly to me, if u dare.)
部分主教在得到巨大的世俗权力后,得寸进尺地开始追求对世俗权力的主导权。 马克-边区要塞 荷尔斯泰因和马克伦堡均为典型的由赫尔曼·比隆建立的”马克“ 奥托的东方政策以剑与十字架著称。他在勃兰登堡,哈费尔贝格,奥尔登堡,奥尔胡斯,里彭,石勒苏益格均设立了主教区。马格德堡被提升为大主教区。 俄罗斯改信东正教的原因在于女大公奥利嘉之子更接受拜占庭的传教士。 姆拉达-博莱斯拉夫 (捷克语:Mladá Boleslav;德语:...2014-05-25 00:17:51
部分主教在得到巨大的世俗权力后,得寸进尺地开始追求对世俗权力的主导权。 马克-边区要塞 荷尔斯泰因和马克伦堡均为典型的由赫尔曼·比隆建立的”马克“ 奥托的东方政策以剑与十字架著称。他在勃兰登堡,哈费尔贝格,奥尔登堡,奥尔胡斯,里彭,石勒苏益格均设立了主教区。马格德堡被提升为大主教区。 俄罗斯改信东正教的原因在于女大公奥利嘉之子更接受拜占庭的传教士。
姆拉达-博莱斯拉夫 (捷克语:Mladá Boleslav;德语:Jungbunzlau,永本茨劳)是位于捷克东部、波希米亚中央的一个城市。距捷克首都布拉格东北50公里。姆拉达-博莱斯拉夫是捷克最为富裕的几个城市之一。 引自 德国史的起源 东部马克:奥地利最初的名字,被奥托一世进行了德意志化。希特勒在征服奥地利后,将它再次易名为东部马克,以强调奥地利是德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德意志的神圣罗马帝国最初包括意大利,伦巴第和德意志兰。德意志国王必经教皇加冕才能成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但德意志国王对教皇选举有着决定权。
回应 2014-05-25 00:17:51 -
苏小蛇 (fly to me, if u dare.)
奥托一世(奥拓大帝)于955年大败匈牙利人(马扎尔人),从而巩固了自己的政权。 匈牙利人逐渐放弃了游牧生活,转为定居。 奥托三世时,帕骚主教在匈牙利传教获得成功,从此匈牙利融入了欧洲文化中。 大公=大主教+公爵 奥托大帝面对世俗势力的背叛,转而与教会结盟,赋予主教和修道院长以世俗权利,以巩固自己的统治。2014-05-25 00:09:47
-
苏小蛇 (fly to me, if u dare.)
引用维基百科中捕鸟者亨利的资料 亨利一世(捕鸟者)(Heinrich I der Vogler,约876年-936年7月2日),东法兰克国王(919年—936年在位),萨克森王朝创立者。原为萨克森公爵(912年起),传其得知当选公爵时正在捕鸟,故得外号捕鸟者。亨利在法兰克尼亚公爵康拉德一世做东法兰克国王时经常发动叛乱。915年,亨利曾击败康拉德一世。然而康拉德一世却宽容地推荐亨利为王位继承者。作为妥协,亨利一世在成为国王后允许康拉德的弟...2014-05-25 00:00:08
引用维基百科中捕鸟者亨利的资料
亨利一世(捕鸟者)(Heinrich I der Vogler,约876年-936年7月2日),东法兰克国王(919年—936年在位),萨克森王朝创立者。原为萨克森公爵(912年起),传其得知当选公爵时正在捕鸟,故得外号捕鸟者。亨利在法兰克尼亚公爵康拉德一世做东法兰克国王时经常发动叛乱。915年,亨利曾击败康拉德一世。然而康拉德一世却宽容地推荐亨利为王位继承者。作为妥协,亨利一世在成为国王后允许康拉德的弟弟、法兰克尼亚公爵埃贝哈德完全自治,以换取他不对王位做任何要求。 亨利一世在加冕时拒绝举行涂油礼或诸如此类的任何宗教仪式。因而在宗教意义上,亨利不是一位合法的国王。所以亨利一世的另一个外号叫“无柄之剑”。 亨利一世当政时期的特点是,一些部落公国的势力上升,它们以承认亨利一世为条件获得了种种特权,尤其是巴伐利亚和士瓦本公国。亨利一世主要依靠自己的领地进行统治。为抵御马扎尔人的入侵,亨利在萨克森东部兴建了许多城堡,组建骑兵。但亨利一世与匈牙利人的战斗并非总能取得胜利,就在924年他还不得不向匈牙利人求和并缴纳贡金。925年,亨利把洛林并入东法兰克王国。 亨利一世为最早侵袭斯拉夫人的日耳曼君主。他于928年渡过易北河,攻占了斯拉夫人的要塞勃兰尼贝尔。此地后来发展为勃兰登堡。 933年,亨利一世在图林根的里阿德附近击败了匈牙利人,打破了匈牙利人不可战胜的神话,并暂时阻止了他们对德意志的侵袭。 引自 德国史的起源 本页未能说明清楚奥托一世的两次加冕。936年,奥托一世加冕成为东法兰克王国(德意志王国)国王;而962年,奥托一世加冕成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
回应 2014-05-25 00:00:08
-
苏小蛇 (fly to me, if u dare.)
关于阿提拉之死,除了暴死以外,也有被妻子谋杀的说法。前者的说法根据普利斯库斯的著作,后者的说法根据约在阿提拉死后八十年,一名罗马的编年史家(Count Marcellinus)的著述。 日庇达人即格皮德人 亚拉里克(Alaric)即阿拉里克。所有能够查到的资料均称,亚拉里克一世逝世于410年而非485年。且编撰法律的也是亚拉里克二世。此处当为此书的一处谬误。2014-05-23 20:23:05
-
把民族建立在种族基础上,而非共同的价值观和共同的法律。甚至一直到了今天,仍然会出现这样的现象:一个俄罗斯人,只要他的双亲都有日耳曼人的血统,哪怕他一句德语都不会说,仍然保有加入德国国籍的天然权利;反之,如其双亲系土耳其人,哪怕他生在德国,哪怕他能讲一口流利的德国,哪怕他在德国上学,仍然无权加人德国国籍。 民族建立在种族基础上 754年,加洛林王朝,开启君权神授 到查理曼统治时期,政府中的所有抄写、档...
2022-01-19 19:30:45
把民族建立在种族基础上,而非共同的价值观和共同的法律。甚至一直到了今天,仍然会出现这样的现象:一个俄罗斯人,只要他的双亲都有日耳曼人的血统,哪怕他一句德语都不会说,仍然保有加入德国国籍的天然权利;反之,如其双亲系土耳其人,哪怕他生在德国,哪怕他能讲一口流利的德国,哪怕他在德国上学,仍然无权加人德国国籍。 引自 导论 民族建立在种族基础上
754年,加洛林王朝,开启君权神授
到查理曼统治时期,政府中的所有抄写、档案事务均交由这些教士办理,原因在于当时很少有几个世俗人土懂得拉丁文,甚至连识字者也没有多少。抄写员由一位首相领导,而这位首相虽然名义上应听命于附属教堂大牧师,但很快便成为宫廷中最有权势的官员一一值得一提的是,首相这个职务及其在政府中的重要地位,一直延续到了今天。 引自 第一章 德国史的起源 首相的起源
育当时掌握书写技能者在很大程度上仍限于教会,因而教士们在行政管理和司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直到11世纪,商人们才为了更有效做生意而学习阅读和书写。另一方面,虽然法兰克人自视为罗马人的真正传27人,但研究工作却是围绕日耳曼民族的语言和种族特点一一正是在日耳曼人中,法兰克人才被公认为最发达的一支。786年,第一次出现了“日耳曼语言”( lingua theodisca),查理大帝敕令编纂一部语法 引自 第一章 德国史的起源 786年 日耳曼语言
而俄罗斯如果不是女大公奥莉加的儿子更乐于接受拜占延的传教的话,本来也有希望成为罗马教会的势力范圃。这种拒绝听从母亲意愿的做法令莉加颇为不满,并将产生深远的历史影响:从此以后,俄罗斯的宗教传统将属于东方而非西方教廷,因此它将始终无法成为欧洲的一部分。当博列斯拉夫一世于950年臣服于奥托后,德意志传教士开始在波希米亚积极传教,并在美因茨大主教区下面新设了布拉格主教区。 引自 第一章 德国史的起源 俄罗斯未属于西方教廷的起因
奥托并不能称作西欧的统治者,而只是“德意志民族的神圣罗马帝国”皇帝(962年称“罗马帝国”,1157年称“神圣帝国”,1512年后称“德意志民族的神圣罗马帝国”。在初始,神圣罗马帝国领有德意志兰、意大利和伦巴第。奥托一世虽被尊为“大帝”,但皇帝的头衔并不能自动传给每个德意志国王;德意志国王为得到皇帝称号和皇位,必须去罗马由35教皇加冕可,没有加冕的只能称为“德意志国王”。诚如此,便需要皇帝与教皇之间建立起一种特殊关系,并必须介入意大利政治生活。 引自 第一章 德国史的起源 德意志并无首都,皇帝也没有固定的住所,所以但凡成功的皇帝,都需要不停地巡游四方。虑及此点,对于中世纪时代两座最著名的雕像,即班贝格和马格德堡的两座,展现的都是皇帝骑在马上的形象,便不难理解了。皇后同样没有固定的住所,因此在丈夫出行时会跟随着,并作为皇帝精明强干的搭档,在国务活动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拥有相当大的权力和影响 引自 第二章 从奥托王朝到萨利安王朝 居无定所的皇室
中世纪国王们的收入非常短缺,因此把宫廷设在“马背上”,在财政意义上很有必要。国王一行可以住在王家领地的世俗的或教会的租用者家中,把接待开支和租金作抵消。考虑到当时社会的交通、通信条件很落后,这种“旅行治国”在经济上和政治上都不失为一种有效方式:从经济上看,它免除了剩余粮食运往皇家粮仓之费用;从政治上看,官廷始终处于运动状态。一般每天旅行10至20英里,可以使国王真实掌握王国的情况。而当皇帝建立起固定的官殿后,往往不要多长时间便会丧失对帝国的控制权。中世纪的平凡百姓认为他们的皇帝是上帝膏立的,具有代代相传的神奇力量,因此如果有幸见到皇帝,便可保障当地不会受恶劣天气、坏收成或嘉疫的侵袭。 引自 第二章 从奥托王朝到萨利安王朝 马背上的宫廷,旅行治国
教会正经历一场带有根本性的改革,为了与世俗政权争夺最髙地位,它已做好了充分准备。这时的格雷戈利七世,似乎有着永不枯竭的精力,义无反顾地投人到建立教皇绝对的、无可争议的权力的斗争中。他不仅要控制罗马教会,还要凌驾于一切世俗政权之上。毫无疑问,利四世正是这些世俗5政权中最强大的一个,如果能够战胜这位皇帝,教权必将迎来决定性的胜利。鉴于奥托王朝和萨利安王朝对教会的支配权业已丧失殆尽,鉴于教廷已挣脱了帝国的绊,格雷戈利七世对自己将最终获胜充满信心。 而意大利的各个城市要求自治、自主任命主教,更令这场教权与皇权之争复杂化了。在所有城市中,米兰的斗争最为激烈。在米兰,无论是大主教还是控制这座城市的低级贵族(骑士)都效忠于皇帝。教皇利用宗教狂热主义,煽动起民众运动,以回应米兰人的反叛。最终,宗教狂热分子道到了可怖的屠杀,拥戴教皇的派别到重,令这场皇帝、教皇与米兰人之间的争斗达到了高潮。 引自 第二章 从奥托王朝到萨利安王朝 教权与皇权的斗争
教皇得知他已越过阿尔卑斯山脉的消息后,为审和保险起见,决定前往在他看来牢不可破的、托斯卡纳边疆伯爵夫人马蒂尔达位于卡诺萨的城堡。来到卡诺莎城堡后,享利四世双脚赤棵,在风雪中等候了三天,教皇才允许他进入城堡,在圣母堂相见。 引自 第二章 从奥托王朝到萨利安王朝 亨利四世风雪里求教皇宽恕
召来掠夺成性的诺曼游牧部落,令格雷戈里七世在道义上彻底破产。他逃离了罗马,在萨勒诺建立起自己的官廷。在相隔一段安全的距离之后,他再次开除了利四世这个刻骨痛恨对手的教籍,并号召所有基督徒共同消灭这个敌人。不久以后,他便去世了,但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他也没有饶恕事利四世,不由得令为他送别的教士颇感失落。从这位教皇的口中吐出的最后一句话是:“我热爱正义、仇视罪恶,所以我死于流亡之路。” 享利四世终于摆脱了自己的竞争对手,但他终生都未能从被开除教籍及道受卡诺萨之辱的阴影中摆脱出来。离开罗马后,他在德意志重申了自己的教籍,解除了一大批曾追随格雷戈里七世主教的教职,并追击诺曼 引自 第二章 从奥托王朝到萨利安王朝 动不动开除亨利教籍
教乌尔班二世的注意力转向了法国教会改革,并号召发动次十字军东征(罗马天主教会及西欧封建主、大商人在反对异教、维护基督教旗帜掩护下,对地中海东岸诸国,主要是对该地区的伊斯兰教国家发动的军事远征。东征战争从1096年至1270年延续近200年之久,前后进行了8次。因出征者均在衣服上缝有红十字作标记,故名十字军 引自 第二章 从奥托王朝到萨利安王朝 十字军东征1096-1270
亨利四世支持低级骑士和城市自由民,帮助他们增进经济利益。通过不遗余力地制止社会动乱,他赢得了所有渴望和平与秩序、厌倦了贵族阶层内部永无休止纷争的人的支持。他惩处了那些在1096年的大杀中犯下罪行的人,从而为犹太人复了仇;他保护那些被强制皈依基督教的人,并希望能让这些人回归自己原来的亲教信仰。然而,这样的政策必然遭来教会和世俗封建主们的诅咒。这些人还劝诚新近被立为国王的小享利:如果他的父亲继续推行这种愚的政策,他的皇位继承权将面临危险。教皇解除了小亨利对其父亲立下的效忠言的约東力。为了解决这场争论,帝国1105年再次在美因茨召开大会。然而,小利一点也不想冒失去继承权的风险,因此囚禁了自己的父亲,抢走了皇帝御氧,并于1106年1月由美因茨大主教加冕为皇帝。 引自 第二章 从奥托王朝到萨利安王朝 亨利四世有普通人的支持
曾经有四位教皇提出把希尔德加德封为圣女,但都被她拒绝了。从她那不平几的一生,人们可以发现,中世纪的女性可以在事业上取得何等越的成就。除了自己的修女身份外,她对宗教问题或哲学不感兴趣,而是迷醉于神秘主义和现实社会,并以她那个时代的典型方式把这两者结合在一起。不过,虽然她是一个诚和平和的宗教女性,希尔德加德也不可免地抱有她那个时代的一些偏见。例如,当被问及为何把交往对象限定在贵族阶层时,她的问题是这样的“有谁会把自己的家畜,牛啊、驴啊、绵羊啊、山羊啊,都关在一个圈里?”既然社会上的不平等是上帝所规定的,那么,对平等的召唤便是对神明的亵渎。 引自 第三章 霍亨斯陶芬王朝与中世纪后期 既然社会上的不平等是上帝所规定的,那么,对平等的召唤便是对神明的亵渎。
像英国国王享利二世(利二世与教会发生了激烈冲突,并在1170年坎特伯雷大主教托马斯・贝克菜遭到谋杀时达到高潮),尽可以在自己的王国把自己说成是国王、教皇使者、族长、皇帝,反正他把什么头衔加在自己身上都可以。索尔兹伯里的约认为,虽然这并不是什么合乎理想的趋势,而且必然会导致暴政,但时势使然,不可避免。德意志为什么没能摆脱两个半世纪以来的传统,步英国和法国的后尘踏上民族国家之路?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因为教皇需要一个普世帝国。 引自 第三章 霍亨斯陶芬王朝与中世纪后期 德意志为什么没能摆脱两个半世纪以来的传统,步英国和法国的后尘踏上民族国家之路?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因为教皇需要一个普世帝国。
教皇指控弗里德里希二世曾经说过这样的话:历史上最大的三个骗子,一个是摩西,一个是耶稣基督,另一个是穆罕默德。 引自 第三章 霍亨斯陶芬王朝与中世纪后期 历史上的骗子
1356年《金玺诏书,是中世的德意志最类似于宪法的一件文献。当然,这并不是指近代意义上的宪法,而只是表示为国正推选制订明确程序责的一系列机制。 只有生活在城镇中的公民可得到法律保护。这项原则的效力,将一直持续至19世纪。金玺书时代的德意志,并不能称作维形期的民族国家。事实上,各选侯都是在德意志这个松的邦联中握有主权地位的君。该书第31款称,这是一种“针对有着不同传统习惯和语言的不同民族的法律”,从而承认了这种多元性。 引自 第三章 霍亨斯陶芬王朝与中世纪后期 金玺诏书
1257年德意志王国选举国王的会议,只有少数几个诸侯参加,即后世所称的“七大选侯”。他们是:美因茨、特里尔和科隆三位大主教,波希米亚国王、菜茵边疆伯爵(后来改称帕拉丁选侯),萨克森公爵,勃兰登堡边疆伯爵。 弗里德里希・席勒(1759~1805年)曾经以诗人而非历史学家的口吻,把随后这段岁月称作“没有皇帝的恐怖时期”。“恐怖时期”将一直持续至1273年哈布斯堡家族的鲁道尔夫被推选出来。 引自 第三章 霍亨斯陶芬王朝与中世纪后期 七大选侯 恐怖时期
这场瘟疫(1348年,一种被称为“黑死病”的瘟疫开始在欧洲各地扩散。其症状之一是患者皮肤上会出现许多黑班,故被叫黑死病。当时曾波及整个欧洲、北非,中国和亚洲其他地区也曾受影响一一译注)的真正原因,历史学家们尚无定论。教皇在阿维尼翁的私人医生、当时被公认为医术最高明者的居伊德·肖阿里亚克认为,这是几大行星交会的特殊天文现象造成的。有些人则断定,瘟疫是犹太人四处漂泊传来的。把瘟疫归于犹太人ー说,甚至得到了德国一家声很高的出版公司的采信,而后来的纳粹分子更是醉心于此。也许,“黑死病”是十字军骑士带回欧洲的,不过并没有什么证据表明,中东地区当时曾流行这种疾病。更有可能的一种说法是,灾难最初源于印度,是往返于黑海沿岸港口与印度之间的商船传至欧洲的。 1349年,在德意志,在欧洲其他地区,犹太人“被用最可怕、最缺乏人道的方式,使用铁烙、火烧杀害。这位修士并不相信凶手们有关犹太人朝井水投毒、制造这场灾难的说法,而是认为对犹太人的大層杀缘于对他们财富的嫉妒心理一一只要除掉债权人,凶手们欠下的债务便万事大吉啦! 引自 第三章 霍亨斯陶芬王朝与中世纪后期 犹太债权人
回应 2022-01-19 19:30:45 -
苏小蛇 (fly to me, if u dare.)
部分主教在得到巨大的世俗权力后,得寸进尺地开始追求对世俗权力的主导权。 马克-边区要塞 荷尔斯泰因和马克伦堡均为典型的由赫尔曼·比隆建立的”马克“ 奥托的东方政策以剑与十字架著称。他在勃兰登堡,哈费尔贝格,奥尔登堡,奥尔胡斯,里彭,石勒苏益格均设立了主教区。马格德堡被提升为大主教区。 俄罗斯改信东正教的原因在于女大公奥利嘉之子更接受拜占庭的传教士。 姆拉达-博莱斯拉夫 (捷克语:Mladá Boleslav;德语:...2014-05-25 00:17:51
部分主教在得到巨大的世俗权力后,得寸进尺地开始追求对世俗权力的主导权。 马克-边区要塞 荷尔斯泰因和马克伦堡均为典型的由赫尔曼·比隆建立的”马克“ 奥托的东方政策以剑与十字架著称。他在勃兰登堡,哈费尔贝格,奥尔登堡,奥尔胡斯,里彭,石勒苏益格均设立了主教区。马格德堡被提升为大主教区。 俄罗斯改信东正教的原因在于女大公奥利嘉之子更接受拜占庭的传教士。
姆拉达-博莱斯拉夫 (捷克语:Mladá Boleslav;德语:Jungbunzlau,永本茨劳)是位于捷克东部、波希米亚中央的一个城市。距捷克首都布拉格东北50公里。姆拉达-博莱斯拉夫是捷克最为富裕的几个城市之一。 引自 德国史的起源 东部马克:奥地利最初的名字,被奥托一世进行了德意志化。希特勒在征服奥地利后,将它再次易名为东部马克,以强调奥地利是德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德意志的神圣罗马帝国最初包括意大利,伦巴第和德意志兰。德意志国王必经教皇加冕才能成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但德意志国王对教皇选举有着决定权。
回应 2014-05-25 00:17:51 -
苏小蛇 (fly to me, if u dare.)
奥托一世(奥拓大帝)于955年大败匈牙利人(马扎尔人),从而巩固了自己的政权。 匈牙利人逐渐放弃了游牧生活,转为定居。 奥托三世时,帕骚主教在匈牙利传教获得成功,从此匈牙利融入了欧洲文化中。 大公=大主教+公爵 奥托大帝面对世俗势力的背叛,转而与教会结盟,赋予主教和修道院长以世俗权利,以巩固自己的统治。2014-05-25 00:09:47
-
苏小蛇 (fly to me, if u dare.)
引用维基百科中捕鸟者亨利的资料 亨利一世(捕鸟者)(Heinrich I der Vogler,约876年-936年7月2日),东法兰克国王(919年—936年在位),萨克森王朝创立者。原为萨克森公爵(912年起),传其得知当选公爵时正在捕鸟,故得外号捕鸟者。亨利在法兰克尼亚公爵康拉德一世做东法兰克国王时经常发动叛乱。915年,亨利曾击败康拉德一世。然而康拉德一世却宽容地推荐亨利为王位继承者。作为妥协,亨利一世在成为国王后允许康拉德的弟...2014-05-25 00:00:08
引用维基百科中捕鸟者亨利的资料
亨利一世(捕鸟者)(Heinrich I der Vogler,约876年-936年7月2日),东法兰克国王(919年—936年在位),萨克森王朝创立者。原为萨克森公爵(912年起),传其得知当选公爵时正在捕鸟,故得外号捕鸟者。亨利在法兰克尼亚公爵康拉德一世做东法兰克国王时经常发动叛乱。915年,亨利曾击败康拉德一世。然而康拉德一世却宽容地推荐亨利为王位继承者。作为妥协,亨利一世在成为国王后允许康拉德的弟弟、法兰克尼亚公爵埃贝哈德完全自治,以换取他不对王位做任何要求。 亨利一世在加冕时拒绝举行涂油礼或诸如此类的任何宗教仪式。因而在宗教意义上,亨利不是一位合法的国王。所以亨利一世的另一个外号叫“无柄之剑”。 亨利一世当政时期的特点是,一些部落公国的势力上升,它们以承认亨利一世为条件获得了种种特权,尤其是巴伐利亚和士瓦本公国。亨利一世主要依靠自己的领地进行统治。为抵御马扎尔人的入侵,亨利在萨克森东部兴建了许多城堡,组建骑兵。但亨利一世与匈牙利人的战斗并非总能取得胜利,就在924年他还不得不向匈牙利人求和并缴纳贡金。925年,亨利把洛林并入东法兰克王国。 亨利一世为最早侵袭斯拉夫人的日耳曼君主。他于928年渡过易北河,攻占了斯拉夫人的要塞勃兰尼贝尔。此地后来发展为勃兰登堡。 933年,亨利一世在图林根的里阿德附近击败了匈牙利人,打破了匈牙利人不可战胜的神话,并暂时阻止了他们对德意志的侵袭。 引自 德国史的起源 本页未能说明清楚奥托一世的两次加冕。936年,奥托一世加冕成为东法兰克王国(德意志王国)国王;而962年,奥托一世加冕成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
回应 2014-05-25 00:00:08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2 )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0)暂无评分 8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纳粹德国余见相关资料1 (嗨呆客能躺平?)
- 德意志泛欧历史 (Irgendwann)
- 中世纪历史、普通法 (王荣欣)
- 剑桥历史系列 (蛇弹吉他)
- Macbeth藏书:世界史系列 (Macbeth)
谁读这本书?
二手市场
订阅关于剑桥插图德国史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己注销] 2016-09-29 12:47:31
作为德国史的入门书级还是挺不错的,但建议配合其他入门通史一起看,因为作者的侧重点不同于很多通史。部分观点过于主观有待商榷。不过本书也纠正了很多传统的错误看法,如拿三并非单纯被俾斯麦忽悠,他本人也有挑起战争的意愿。翻译不够出彩,但忠实地译出了不少敏感字句……
0 有用 Strider 2009-09-25 15:46:51
翻译的一般,可读性降低了……
1 有用 路德维希 2009-07-30 17:29:18
可惜人名地名太难记了,哎~
0 有用 Jelly bean 2011-09-09 10:40:29
到现在才敢弱弱的打分 真心不适合初学者 晦涩难懂
0 有用 王紫 2008-11-19 15:43:15
读的累。
0 有用 Arden 2022-05-06 17:09:33
有PDF 自纸
0 有用 francois 2021-12-04 15:25:52
水准极低,论述层次bbc级别,尤其涉及到苏联东德部分,那种莫名的优越感,小媳妇似的满街,让人作呕。 每个时代记述无主线,形散的同时也因水平的限制将这一缺点贯彻到了神韵,再加上那莫名的优越感,也算是无心的展现了英国的历史截面。
0 有用 肉夹馍🥙啊 2020-04-23 17:20:23
这本书简直看不完了……看两页就想睡觉,当工具书吧,适合查阅,不适合通读。也许是我没有耐心。
0 有用 狂气之瞳改 2020-03-26 23:39:00
难读到只好直奔现代。
0 有用 Syrup97g 2020-02-29 09:38:57
看了魏玛共和国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