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经济学三人谈 短评

热门 最新
  • 9 舟菖蒲 2012-03-31 18:32:18

    三个人的确是各具特色。姚洋算是最正统的“经济学家”,时刻注视着研究的边界,对其他二人的所有观点都要追问,拉回到“原有”的论题上去。所以韦森和汪丁丁就比较容易“跑偏”,韦森更加关注现实与哲学伦理学的关系,要追究事物的原状态,经常往哲学一扎就深不见底拉不回来。汪丁丁的思维则无边无际——但其实我并不怎么欣赏,他在对话时太喜欢用其他人的著作、观点作答,并把论题引到玄之又玄的地方上去,可开放而又完美的理论怎么可能存在呢?人又如何能把握?我始终认为任何研究都需要自己划定一个边界,没有边界的发散毫无意义。另:通过这本书可以认识其他许多好书。

  • 4 qiangyu 2013-05-09 18:46:56

    十年过去了,里面讨论的问题依然没有变。然而这三个人的现状好像是略有不同,姚洋怀着对中国问题极大关切去了不厚的重庆,韦森热衷于培养他的小儿子并带他见各路大牛,而至于汪丁丁呢,给书写的序言都惨遭毒手,”手撕汪丁丁“一夜之间成了一道神州名菜

  • 1 左思 2008-05-09 15:33:42

    2008-5-9读毕,虽然没大读懂,但是了解了制度经济学有关的一些其他学科及学者

  • 0 苏格拉底大王 2008-10-07 15:19:57

    哲学化的讨论,丁丁,姚洋,韦森

  • 0 2013-11-28 20:05:44

    : F091.349/3111

  • 1 浴面葫芦娃 2011-09-28 22:29:41

    谈话记录成书,思想被言说之后必然更发散、扼要、浅显。正如扉页所写“谈话,是真理显现的过程”,经济学诸多分析工具的局限已显现给读者,诸多假定与事实的重大偏离也被反复提及。若说经济学只是逻辑世界里自说自话的学问倒也罢,但偏偏经济学家们的研究力图对现实产生影响。所以就凸显出像汪丁丁和韦森这样“边缘”经济学人对主流经济学界质疑的价值。这本谈话集更像一个知识索引,待经济学学生们慢慢去体悟。

  • 0 川骆 2009-08-30 13:46:48

    还算不错,不过,讨论的问题也还蛮头疼的,很难说清楚

  • 0 安提戈涅 2012-11-03 22:40:33

    两端同学的书。从头到尾兴致盎然。思考的理路与思想的吉光片羽是最令人心动处。

  • 0 穿风衣的猫 2007-01-16 22:25:49

    唯一的脚注,是汪老师偶得一卦。

  • 0 旺旺 2011-04-27 20:38:40

    三位作者都是国内制度经济学研究的重要学者,而他们得以围绕着制度经济学的一些基本问题展开讨论是大有裨益的。但是讨论的过程视乎由丁丁主导,加上维森长期对制度哲学研究的深入,所以显得内容上比较晦涩。当然,对于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与制度研究的重要学者的介绍还是大有用处的。特别是对制度的界定、制度的演进、自发秩序与制度均衡、制度与行为、制度绩效与制度效率等重要问题的探讨。如果能够结合所学、在其讨论与争论的问题间寻求到些许可以进一步深入的话题则会获益匪浅。

  • 0 胡明亮 2008-05-26 21:37:24

    这本书对于引发青年对经济学的兴趣很有帮助

  • 0 jametong 2009-10-30 21:40:18

    可以大大拓展对于制度,对于思考的限度, 对于社会习俗的养成的理解..

  • 0 再大大不过天 2010-05-08 17:27:04

    要反复看才会发现其中精华

  • 0 Hu 2013-01-13 16:59:15

    姚洋教授的大部分观点值得再次商榷 太机械化 过于注重过程 而忘记过程导向的目的 毕竟 目的决定过程 单纯的研究过程是毫无意义的

  • 0 非非 2010-02-25 17:28:41

    睿智的年轻学者们

  • 0 有随无涯 2012-01-09 23:12:54

    非常好的对话体著作。

  • 0 libertyfromdee 2008-01-14 22:37:10

    三个人当中,汪丁丁和韦森让我刮目相看,他们都是能真正算得上博学的经济学家,尤其是丁丁的价值取向:自由,民主,效率,是我深相赞许的(虽然我或许想把效率与民主的位置换一下)。很可惜也很正常的是丁丁与韦森并不是国内主流经济学家。主流的经济学家们,他们关注的只是效率!

  • 0 韦小貓。 2013-06-24 21:13:35

    这本书更像是三人在对话制度经济学的哲学基础,让我有种“一切思考最终的归宿都是哲学”的悲观情绪,因为对元问题的探求总是没有终点。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