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都市想像与文化记忆 短评

热门 最新
  • 2 索芝麻麻麻 2018-04-16 08:14:30

    页159 古柏《市井的回响》一文,《闽都别记》是用福州话而非闽南话。页187,“安东市场”为“东安市场”之误。 但这些并不妨碍这本书成为“北京学”上的里程碑和经典。收入的论文大多来自北大台大及海外名校的大佬,质量上乘。陈平原写的附录,十多年过去了,放在今日仍不过时。

  • 3 知心姐姐卢先生 2017-02-20 20:35:26

    时间上溯80年,北平也许正同如今许多内陆旅游胜地一般,充溢着小清新的想象吧,要不林庚如何会写下“边城的荒野留下少年的笛声”这样的诗句呢?

  • 0 七七|烂柯人bot 2012-01-20 17:02:25

    近十年前的学术会议论文集,有着多对象多途径的丰富性。能厚脸皮说一句,还是p大的平均质量高些么……

  • 0 西郊那边 2009-10-18 19:37:05

    最后一篇是董妈写的。。。

  • 0 不是我 2015-12-14 12:35:59

    我爱的老北京(从晚清到上世纪末)也是从文学、影视作品中建构出来的。

  • 0 华清果儿 2012-12-03 22:17:08

    我感兴趣的篇目:旗人的经济来源、八大胡同史、戏子如何成为明星……

  • 0 芃诚 2006-12-04 15:49:22

    南京五台山脚下的先锋书店购得。其中的一部分论文对我个人而言,非常喜欢。

  • 0 c@thyfeng 2007-02-22 19:29:18

    沒看完.沒看懂

  • 0 酸吗 2014-08-17 17:44:06

    董玥的文章特别有启发。我们可以不加“全球眼光”的谈论上海吗?我们能不用“国族视角”来谈论北京吗?在地的本土生活该如何发声呢?

  • 0 香葱同学 2012-03-13 21:29:20

    其实只翻了自己有用的部分……

  • 0 夏天的小灰 2018-07-05 19:21:43

    讨论的对象不只限于文学,还涉及到北京各种各样的文化现象。很多选文都比较有趣味性,我的论文大概是离不开平原君了。

  • 0 秋山 2022-09-26 21:15:48 北京

    挑着题目读了几篇。①光绪年间上海为争取相对吴文化的独立借助北京文化兴起“北京热”,三十年代沈从文又通过京派海派的对比借上海文化构建迁都后新的北京认同。“北京是上海的产品吗”虽然没有完全回答,但这个问题的提出就很有意思了。②近代日本的中国兴趣不仅来自东方,还来自十八世纪以来的欧洲中国热。在近代r日本文坛影响很大的审美作家以历史底蕴将北京区别于中国的其他地方,“北京才是中国”“北方才是中国”,也留下了不关心政治,品鉴风俗、美人的“观看模式”③北京经历了城市功能不断被削弱的过程,经济上不再时髦,政治上不再重要,甚至文化上也不再先锋,“被安排为一座传统的城市”,需要重新定位自己

  • 0 蹈海 2024-03-14 15:05:02 陕西

    久违体会手不释卷的感觉,速读了《繁华如梦 明代世人记忆中的北京三大市》和《旧戏台上的文明戏》,行云流水,情景鲜活,史实流畅铺排得血肉丰满。明人笔记的摘取当真京华烟云…

  • 0 蕴华 2013-09-27 10:17:05

    翻开来才知道只是王德威编的一个论文集,选读了部分,其中包括王德威的《京华梦华录》。北京为游子名士念念不忘的缘故,只是他们想要在不断的裂变和重构中寻找连结当下的过往,使现实变得更加丰满。

  • 0 啕啕小丸子 2018-10-28 16:20:12

    其实只是为了其中某一篇论文才来读这本书的。只能看看其中关于自己专业的论文,感到很多大牛还是很严谨的,也不是所有的文章都算思考深入。

  • 0 Jessie 2019-10-24 16:44:10

    繁華入夢。

  • 0 Candy.K 2013-06-04 16:19:28

    陈平原、王德威主编必出精品啊,集中文章也很见两派风格,一派是扎实求证、细节取胜的,一派是西方现代性视角,有趣也开拓思维眼界。帝都日常生活的精致艺术是最吸引人的,即便正以"火车"的速度消逝而去,抢救的工作仍不容刻缓,义不容辞。

  • 0 房顶上的猫 2021-09-06 12:13:22

    “你问我(对北京)第一印象是什么,那就是空气里有一股焦糊味,很特别。大约是凛冽的北风,干冷的空气,家家户户煤炉的呼吸,热腾腾的豆浆油条,再加上不时掠过的汽车尾气,搅拌而成的。如果是冬天,深感北京破晓时分所蕴涵的力量、神秘与尊严。这种混合着肃穆、端庄、大度与混乱的‘北京气象’,令人过目不忘。”(第534页)尽管这是一本出版于15年前的论文集,今日读来依旧感觉耳目一新。特别是董玥对国家视角与本土文化的研究,张菊玲对穆儒丐的讨论以及“附录一”陈平原的《“五方杂处”说北京》,值得仔细品味。几位作者从自身的研究出发,尝试对北京地方特性展开深入挖掘,这一思路至今依旧是北京史研究的焦点。倘若放在自2000年以降北京城市发展历程中考察,更能体会到研究方法背后真正的文化关怀。期待这本书能够再版,带来新的思考。

<< 首页 < 前页 后页 >